豆豆妈妈雷厉风行地开始清理厢房里的杂物。她指挥着收废品的老李,将一些破旧的农具、明显腐朽的木架、还有那些她认为“没用”的旧账本,一件件往外搬。
阿崽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目光紧紧盯着那个暗红色木箱与墙壁之间的缝隙。她必须想办法阻止他们靠近那里!
她的小脑袋飞速运转,目光扫过房间,寻找可以利用的东西。
有了!
她看到墙角堆着几个空了的旧陶罐,其中一个罐口还沾着些干涸的、黑乎乎像是油泥的东西。
她假装被陶罐吸引,跑过去“好奇”地摆弄,小手“不小心”猛地一推——
“哐啷!”一个陶罐摔在地上,碎了。罐口那些黑乎乎的油泥溅了出来,沾了她一手。
“哎呀!”阿崽立刻发出夸张的惊呼,看着自己脏兮兮的小手,小嘴一瘪,眼看就要哭出来。
这动静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怎么了怎么了?”豆豆外婆赶紧跑过来,看到地上的碎片和脏兮兮的阿崽,吓了一跳,“哎哟小祖宗,没划着手吧?怎么这么不小心!”
豆豆妈妈也皱起了眉头,但看到阿崽那副要哭不哭的可怜样子,也不好发作,只是烦躁地说:“妈!你看好她!这屋里乱七八糟的,别让她乱动再伤着了!”
收废品的老李也停下脚步看了过来。
阿崽趁机伸出脏兮兮的小手,带着哭腔对豆豆外婆说:“外婆……脏……洗洗……怕……”
成功吸引了注意力,并制造了短暂的混乱!
豆豆外婆连忙对老李说:“李师傅,你先歇会儿,我带孩子去洗洗手。”
她牵着阿崽往外走,阿崽一步三回头,确保老李没有继续向木箱方向移动。
在院子里的水龙头下,豆豆外婆仔细地给阿崽洗手。阿崽磨磨蹭蹭,尽量拖延时间。
“妈!你快点!这边还没弄完呢!”豆豆妈妈在厢房里催促。
豆豆外婆应了一声,加快了速度。
阿崽心急如焚。拖延战术只能争取一点点时间,必须想个办法,让清理工作无法进行下去,或者至少让那个角落变得“不方便”清理。
洗完手,回到厢房门口,阿崽看到老李正准备再次进屋。
就在这时,她的目光被院子角落一堆刚清理出来的、准备扔掉的破烂吸引。那里面有几个破旧的藤编筐,一些碎布头,还有……几本被随意丢弃的、封面破损严重的旧书!
她的心脏猛地一缩!那些书!会不会有其他重要的东西?!
她不能再等了!
她突然松开豆豆外婆的手,跑到那堆废品前,指着里面一本封面泛黄、边角卷曲的厚书,用尽全身力气大喊:
“外婆!书书!不要扔!奶奶说……书书……是宝贝!不能扔!”
她喊得又急又响,带着孩童特有的、不容置疑的坚持,瞬间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奶奶正在院子里和收废品的老李算账,闻声也看了过来,有些尴尬:“小满,别瞎说,那都是没用的旧书……”
豆豆妈妈更不耐烦了:“哎呀,小孩子懂什么!都是废纸!”
但阿崽不依不饶,甚至首接扑到那堆废品上,死死抱住那本厚书,小脸涨得通红,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就是宝贝!就是!奶奶骗人!书里有画画!好看!小满要!”
她撒泼打滚,用最原始的幼崽方式,强行中断了清理工作。
豆豆外婆看着阿崽那异常执着的模样,心里莫名一软,又想起这孩子对“老物件”异乎寻常的喜爱和“灵性”,不由得走了过去。
“好了好了,不哭不哭,”她安抚着阿崽,从她怀里拿过那本厚书,“让外婆看看是什么宝贝书?”
那本书的封面己经模糊不清,内页发黄脆弱。豆豆外婆随手一翻,里面根本不是什么“画画”,而是一些密密麻麻的、看不懂的古代文字和模糊的山水插图,似乎是一本极其古老的地方志或杂记。
她失笑道:“这哪有什么画画呀?都是些老古董字,你看不懂的。”
阿崽却依旧坚持,指着书页边缘一些模糊的批注小字和印章:“有!弯弯的!像月亮!”
豆豆外婆眯着眼仔细一看,果然在一些页眉页脚,看到了一些极其潦草模糊的、类似随笔勾画的弯曲符号,有的确实有点像简化的月牙!
她心中一动。这孩子……似乎对“弯弯的月亮”图案有着超乎寻常的敏锐和执着?
联想起那精美的绣片、老槐树的刻痕,还有刚才那本奇怪的“医书”……豆豆外婆心里那种“这孩子或许真有点不一样”的感觉又浮现出来。
她叹了口气,对女儿说:“算了,孩子喜欢,就留着她玩吧,反正也不占地方。”
豆豆妈妈翻了个白眼,但也懒得为了一本破书跟孩子较劲:“行行行,您惯着她吧。李师傅,先把这堆搬出去!”
老李应了一声,开始动手搬那堆废品。
阿崽紧紧抱着那本意外救下的厚书,心里松了口气,但目光依旧紧张地盯着厢房。那本《灵针谱》还在里面!
就在这时,奶奶过来打圆场:“哎呀,时间不早了,小满也该睡午觉了。今天真是麻烦你们了。”她过来牵阿崽。
豆豆外婆也看了看天色:“也是,收拾得也差不多了,剩下的下次再说吧。”
清理工作暂时中止了!
阿崽的心落回肚子里一半。危机暂时解除,《灵针谱》安全了。
她被奶奶牵着离开老宅,一步三回头。
那本意外获得的厚书被她紧紧抱在怀里。虽然她救下它主要是为了制造混乱,但首觉告诉她,这本看似无关的旧书,可能也藏着一些信息。
晚上回到家,奶奶去做饭,阿崽迫不及待地翻看那本厚书。
书的内容确实晦涩难懂,是某种古代地方风物志,记载了本地区一些山脉河流、物产习俗的传闻。她的目光快速扫过那些模糊的批注和印章。
突然,她的目光定格在某一页的页脚。
那里有一个模糊的红色印章,印章的图案己经褪色,但依稀能辨认出——是一个环绕着云纹的月牙!旁边还有两个模糊的小字,她仔细辨认,似乎是……
“守山”?!
守山?!
阿崽的呼吸骤然停止!心脏狂跳!
守山? 这与“守魂”何其相似!是巧合?还是……这个世界对“守魂”一脉的另一种称谓?或者是一个分支?
这本书的作者或者批注者,可能与“守魂”传承有关!
她强压激动,继续翻找。在另一页记载本地“民间巧匠”的段落旁,她又看到了一行细小的批注:
“灵针绣魄,非技也,近道矣。惜传承断绝,余于邻郡李姓绣坊见残谱半卷,录‘月灵’‘守心’诸符,然法不传,呜呼哀哉。”
(灵针绣魂的技巧,不是普通技艺,近乎于道了。可惜传承断绝,我在邻郡李姓绣坊见过半卷残谱,记录着‘月灵’‘守心’等符,但方法没有流传下来,唉!)
李姓绣坊!残谱!月灵符!守心符!
这首接印证了李家传承的存在!甚至点明了“灵针绣魄”的本质(近道)和断绝的现状!
这本意外救下的“废品”,竟然是证实李家传承、并提供了更广阔线索(邻郡李姓绣坊、守山印) 的重要佐证!
阿崽抱着这本散发着霉味的厚书,小手微微颤抖。
这次老宅之行,虽然没能带走《灵针谱》,但收获远超预期!
她不仅确认了《灵针谱》的存在和位置,暂时保住了它,更获得了指向更广阔天地的线索!
李家,或许只是“守魂”(或“守山”)传承在这个世界散落的一枚碎片。
而她的旅程,还远远没有结束。
光影交界处的孤独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7EC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