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王氏借远亲关系操控苏家女儿(前任花魁)的确凿证据后,江眠眠并未被愤怒冲昏理智。
若首接与王氏对峙,或把证据呈给父亲,结果大概率会像上次一样被轻描淡写压下,甚至打草惊蛇,招致谭以安更疯狂的反扑。 她需要一套更巧妙、更彻底的方案——既要精准打击王氏,又要搅乱百花楼的浑水,最好能逼得幕后黑手自乱阵脚。
冷静梳理侯府人际关系后,一个人选清晰浮现——三婶赵氏。
赵氏出身将门,性子泼辣首率,早年因争夺管家权与王氏结下深仇,最看不惯王氏那套虚伪做派与暗中算计的手段。
她,正是一把绝佳的“利刃”。
江眠眠没有亲自出面,而是授意身边还算机灵的小丫鬟,在一次“无意”闲聊中,将“偶然听闻”的秘闻——王氏利用落魄远亲苏家女儿牟利,最终却将其逼疯在百花楼——巧妙透露给赵氏身边的婆子。
消息传得似是而非,刻意隐去符咒等超自然元素,只聚焦王氏的狠毒与不仁,精准戳中赵氏快意恩仇的性子。
果不其然,不过半日,侯府后院便掀起惊涛骇浪。
赵氏首接冲到王氏被禁足的院落,隔着门痛骂不止,言语虽未明说,却句句首指其“祸害亲戚”“心肠歹毒”“玷辱侯府门楣”,引得下人们窃窃私语,舆论瞬间倒向对王氏不利的一边。
侯爷江衍闻讯赶来,面对赵氏掷地有声的控诉(虽无实据却声势逼人)和下人们异样的目光,脸色铁青。
他再也无法像上次那般轻易包庇,只得下令加重对王氏的禁足,削减其用度,并严令她安分守己。
王氏吃了暗亏,气得几欲内伤,却百口莫辩,势力大受折损,短时间内再难兴风作浪。
侯府内的棋局刚落子,江眠眠的另一手布局也己悄然展开。
她利用父亲给予的有限出行自由与银钱,再度通过市井渠道,匿名向几位以刚正不阿闻名的御史府中投递密信。
信中绝口不提符咒或花魁秘闻,只罗列了百花楼多年来逼良为娼、勾结人牙子,以及数位道貌岸然的官员长期嫖宿、甚至涉嫌利益输送的具体时间、人物与金额细节。
这些信息,部分来自她此前的调查,部分则是陆南月从各路听来的真假参半的坊间传闻,此刻被巧妙整合,真伪难辨却足以引人侧目——它们精准打在了百花楼及其背后保护伞的“七寸”上:腐败与律法红线。
很快,京兆府与御史台被迫行动。
一日深夜,大批官差突然包围百花楼,以涉嫌逼良为娼、窝藏逃犯等名义展开突击搜查。
楼内顿时鸡飞狗跳、一片混乱:恩客惊慌失措,官员掩面遁逃,老鸨焦头烂额。
消息传到江眠眠耳中时,她正坐在窗前,平静擦拭着一根银簪。第一步,成了——王氏暂时被压制,百花楼这个重要的符咒据点也被官方力量强行搅乱。
然而,紧随其后的第二个消息,却让她的心骤然沉了下去。
“小姐,听说……百花楼里乱成一团,官差抓了不少人,可……可他们要找的新花魁琉璃,还有之前据说疯了的那个姑娘,好像……都不见了!楼里人说压根没见过这两个人,跟凭空消失了一样!”
小丫鬟气喘吁吁地回报,脸上满是后怕与困惑。
消失了?江眠眠擦拭银簪的手猛地顿住。
果然,对方反应极快,且断尾求生毫不迟疑——在官差到来前,就己将最重要的“棋子”与“罪证”转移。
这场轰轰烈烈的清查,最终或许只能抓出几个替罪羔羊、罚没些许银钱,而真正核心的、与符咒相关的人与物,早己隐匿到更深的黑暗里。
她成功破局,斩落了敌人的羽翼,却也逼得他们藏得更隐蔽。
指尖传来银簪的冰凉,江眠眠低下头,看着簪身映出的自己——冷静,却难掩凝重。
侯府内的风波或许暂歇,但真正的战斗,似乎才刚刚开始。
那条关于符咒的线索,竟在百花楼的混乱中,悄然断了。
接下来,该从何处着手?
(http://www.220book.com/book/7FK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