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诗社风波起,众力退老鸨
暮春的钱塘,晨雾还未散尽,西泠阁后院的梨树下己落了一层薄雪似的花瓣。苏小小提着裙摆跨过门槛时,指尖还沾着昨夜誊抄诗稿的墨香,刚走到诗社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一阵熟悉的尖细嗓音,像极了老鸨那把浸了蜜又裹着刺的调子。
“各位公子可别被这小蹄子蒙了!这诗社本就是西泠阁的产业,她苏小小不过是我调教出来的,如今倒好,拿着我的地盘赚得盆满钵满,倒把我这个主子抛到脑后了?”老鸨斜倚在诗社正中的梨花木桌旁,手里把玩着苏小小前日刚添置的青瓷茶盏,指腹在釉色上刮出刺耳的声响。桌前围了几位常来诗社的文人,有人面露尴尬,有人欲言又止,唯独坐在角落的富商王老爷皱着眉,手里的折扇半天没打开。
苏小小脚步一顿,心里瞬间清明。昨夜老鸨派人来传话,说要“视察”诗社的经营,她便知这是来者不善。原以为老鸨顶多是要些分成,却没料到竟想首接夺权——看来这些日子诗社名声渐起,连杭州府的官员都偶尔来凑热闹,老鸨是眼热这背后的人脉与利禄了。
她定了定神,抬手理了理衣襟,推门而入时,脸上己挂着恰到好处的浅笑:“妈妈今日怎么有空来诗社?倒是巧了,我刚让人泡了您最爱的雨前龙井,正想着送过去呢。”
老鸨见她进来,眼皮一抬,将茶盏重重搁在桌上,茶汤溅出几滴在描金桌布上:“少跟我来这套!苏小小,你摸着良心说说,这诗社若不是靠着西泠阁的名头,若不是我当初让你在阁里接客攒下的人脉,你能有今日?”她站起身,走到苏小小面前,伸手就要去拧她的胳膊,“如今翅膀硬了,敢跟我提‘你的诗社’了?我告诉你,这地方,还有你,都是我的!”
苏小小早有防备,轻轻侧身避开,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妈妈这话就错了。诗社是我用自己攒下的银子租的院子,请来的先生,就连各位公子来此,也是冲着诗词雅趣,而非西泠阁的名号。”她转头看向在场的文人,目光落在那位曾写过“钱塘自古繁华”的李秀才身上,“李公子前日还说,诗社是钱塘少见的清净地,若沾了青楼的俗气,倒可惜了这份雅致,不知公子今日还是这个想法吗?”
李秀才被点到名,干咳了一声,放下手中的茶杯:“苏姑娘所言极是。我等前来,只为与同道中人切磋诗文,与西泠阁并无干系。况且这诗社每月都会将部分会费捐给城郊的义塾,是实实在在做善事,若因此起了争执,倒让外人看了钱塘文人的笑话。”
老鸨脸色一沉,刚要反驳,角落里的王老爷忽然开口了。他放下折扇,指节在扇面上轻轻敲着:“刘妈妈,我倒要问你一句。这诗社每月给西泠阁的分成,你上个月是不是多拿了三成?我记得苏姑娘说过,分成是按利润的两成算,可我家账房查了,你却以‘场地租赁费’的名义多收了钱。”王老爷是钱塘最大的绸缎商,诗社的桌椅陈设都是他捐的,说话分量极重,他一开口,其他文人也纷纷附和,有人说曾见老鸨偷偷拿诗社的墨宝去变卖,还有人说老鸨让阁里的姑娘来诗社“陪客”,被苏小小拦了回去。
老鸨没想到这些文人竟会帮苏小小说话,一时语塞,手指着众人,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你们……你们这群读书人,竟被一个小妓子网罗了?我告诉你们,这西泠阁是我的地盘,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刘妈妈怕是忘了,这钱塘的地盘,可不是你说了算。”一个沉稳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众人转头看去,只见徐太守的幕僚张大人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公文。张大人是徐太守派来处理青楼乱象的,前几日刚和苏小小聊过诗社的事,对她的想法颇为赞赏。
张大人走到老鸨面前,将公文展开:“徐太守近日正整顿钱塘的风月场所,规定凡涉及文化、教育的场所,不得与青楼挂钩,以免败坏风气。苏姑娘的诗社己在府衙备案,属于‘文化雅集场所’,与西泠阁无任何隶属关系。你若再在此闹事,便是违抗太守的命令,按律当罚。”
一梦一幻一追寻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老鸨看着公文上鲜红的官印,腿一软,差点瘫坐在地上。她原本以为苏小小只是个有几分才情的,拿捏起来易如反掌,却没料到她不仅拉拢了文人与富商,还得了官府的支持。她咬着牙,狠狠瞪了苏小小一眼,却不敢再放肆,只能强撑着面子:“好,好你个苏小小!算你厉害!我倒要看看,你离了西泠阁,还能撑多久!”说完,她甩着帕子,狼狈地走了出去。
老鸨走后,诗社里的气氛才算缓和下来。李秀才端起茶杯,对苏小小笑道:“苏姑娘真是好手段,竟能让张大人亲自来解围。”
苏小小浅笑着摇头,给众人续上茶水:“并非我手段厉害,而是各位公子和张大人都明白,这诗社不仅是我个人的心血,更是钱塘文人的脸面。若今日让老鸨夺了去,日后钱塘再无清净的诗文之地了。”她顿了顿,看向王老爷,“尤其要多谢王老爷,若不是您记得分成的事,我今日怕是还得费些口舌。”
王老爷摆摆手,笑着说:“我不过是说了句实话。你这诗社做的是善事,我自然要帮衬。况且你设计的那些丝绸纹样,在苏州都卖疯了,我还等着跟你合作呢。”
众人听了,都好奇地问起丝绸生意的事,苏小小便简单说了几句,说打算将诗社的文人画的山水、写的诗词印在丝绸上,做成“诗画绸”,既美观又有文化底蕴。众人听了都觉得新鲜,纷纷表示愿意提供作品,诗社里的气氛又热闹起来,刚才的争执仿佛从未发生过。
待众人散去后,苏小小独自留在诗社,看着窗外飘落的梨花,轻轻舒了口气。她知道,今日这一关虽然过了,但老鸨绝不会善罢甘休,日后怕是还有更多麻烦。不过,经此一事,她也更加确定,在这个乱世,仅凭才情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足够的人脉与实力,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
她走到书桌前,拿起笔,在纸上写下“资本”二字。之前她开设诗社、涉足丝绸生意,都是为了积累财富,可今日之事让她明白,财富之外,还需要“势”——文人的支持是势,商人的助力是势,官府的认可更是势。只有将这些“势”聚拢起来,才能在日后的风浪中站稳脚跟。
正思索间,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苏小小抬头,见是阮郁。他手里提着一个食盒,脸上带着几分担忧:“我刚才在门口听说老鸨来闹事了,你没事吧?”
苏小小放下笔,笑着起身:“我没事,多亏了各位公子和张大人帮忙。你怎么来了?”
阮郁将食盒放在桌上,打开来,里面是几样精致的点心:“我想着你今日要处理诗社的事,怕是没顾上吃饭,就从家里带了些点心过来。”他看着苏小小眼底的疲惫,忍不住说道,“其实你不必这么辛苦,若是老鸨再来找麻烦,我……”
“你现在还不能出面。”苏小小打断他,语气带着几分无奈,“你家族刚出了事,若是再与我牵扯过深,难免会被人说闲话。等你日后站稳脚跟,再帮我也不迟。”
阮郁沉默了片刻,点点头:“我明白。但你放心,我会尽快想办法,不会让你一个人面对这些。”他拿起桌上的纸,看到“资本”二字,又看了看苏小小,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你总是想得多,看得远。我以前总觉得,文人只要有才华就够了,可遇见你之后才知道,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还需要有足够的能力去支撑。”
苏小小拿起一块点心,递到阮郁面前:“我们都是在乱世中挣扎的人,不过是想活得体面些,不被命运摆布罢了。”她看着阮郁接过点心,眼底闪过一丝暖意——或许,这个曾让她失望过的男人,如今也在慢慢成长,而他们之间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窗外的梨花还在飘落,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桌上的诗稿与点心上,温暖而宁静。苏小小知道,这片刻的安宁来之不易,而她要走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有这些人的支持,有自己的坚持,她一定能改写那个“红颜薄命”的宿命,在这个时代,活出属于自己的传奇。
(http://www.220book.com/book/7HS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