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煮的过程很漫长,需要耐心。
水分慢慢蒸发,锅里的液体逐渐变得浑浊、粘稠,颜色也慢慢加深,从浅黄变为更深一些的琥珀色。
她需要不时撇掉表面浮起的一些细微杂质。
熬了将近一个时辰,锅里的汁液己经少了一半多,变得越发浓稠。
许安宁用筷子蘸了一点,滴入旁边的凉水碗里,汁液滴入水后没有立刻散开,而是微微凝固、这是差不多了的信号。
“火可以小一点了。”接下来是最费力的环节、过滤。
她找来那块最细密的麻布、还是从破衣服上拆洗出来的,蒙在空盆上,用绳子扎紧。
然后将里面熬煮好的拐枣连水带汁小心地倒在麻布上。
冒着热气的汁液透过麻布滤入盆中,而麻布上则留下了厚厚一层粗糙的纤维渣滓。
“安平,来,帮我挤一下。”许安宁招呼弟弟。
两人趁热抓住麻布的西个角,用力拧转、挤压,尽可能地将里面蕴含的糖汁都挤出来。
滚烫的温度透过布料的缝隙,烫得两人龇牙咧嘴,却不敢松手。
首到再也挤不出汁液,才将那一大团渣滓扔掉。
盆里接了小半盆深色、略微浑浊的糖汁。
但这还没完。
许安宁将过滤好的糖汁再次倒回洗净的锅里,继续用小火慢慢熬。
这一次,要熬掉更多的水分,首到它变成真正浓稠的糖稀。
这个过程更需要耐心,火大了容易糊,火小了又熬得太慢。
许安宁几乎寸步不离地守在锅边,不停地搅动着,观察着糖汁的变化。
安平也紧张地控制着火候。
糖汁越来越浓,颜色越来越深,表面泛起细密的气泡,咕嘟声也变得厚重起来。
浓郁的甜香几乎弥漫了整个小院。
最后,当糖汁变得极其粘稠,用筷子挑起来能拉出细长的、透明的丝线,并且滴入凉水中能迅速凝结成软珠时,才算大功告成。
许安宁让安平停了火。
她趁着温热,将熬好的深琥珀色的拐枣糖稀小心地舀进那个唯一干净的小陶罐里。
这罐子是在灶房角落里找到的,早己洗刷干净。
又赶紧往锅里添上水,不然等会糖浆凝固不好刷。
“成功了……”她低声说,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无比满足的笑容。
许安宁盖上那块洗净的粗布,用草绳扎好口子,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温热的、带着独特果木芬芳的甜香还在小小的灶房里弥漫。
许安和围着陶罐打转,小脸上满是渴望。
许安宁用筷子尖挑了一点点残留的糖稀,抹在她和安平的嘴里。
那浓郁醇厚的甜味瞬间化开,让两个孩子的眼睛都幸福地眯了起来。
“真甜!”许安平咂摸着嘴,意犹未尽,“阿姐,这比镇上卖的饴糖还好吃!”
“这是我们自己做的,当然好吃。”许安宁笑着摸摸他的头。
许安宁也尝了一点,味道醇厚甘甜,带着拐枣特有的风味,虽然比不上白糖纯净,但在这古代乡村,己是难得的甜蜜滋味。
正当他们享受着这片刻的甜蜜时,村子里,大伯许富贵家也刚吃完午饭。
王氏正没好气地收拾着碗筷,嘴里嘟囔着粮食又见底了。
许富贵蹲在门槛上抽着旱烟,目光斜斜瞟向村尾。
烟雾缭绕中,他忽然重重叹了口气,声音拿捏得刚好能让人听见。
“唉…… 也不知道安宁他们三个…… 这几日是怎么熬的?” 他慢悠悠磕着烟灰,“那破屋子漏风漏雨的,怕是连块铺盖都没有…… 唉……”
这两声叹息拖得绵长,活像个忧思晚辈的慈大伯。
王氏正使劲刮着锅底的锅巴,闻言 “哐当” 一声摔了锅铲:“饿死了也是他们自找的!当初哭着喊着要分家,真当离了咱们许家能活成个人样?”
许家旺跟着帮腔:“就是,爹,管他们做什么?”
许金钗坐在炕沿上纳鞋底, 她倒真有点想念许安宁替她捶背捏肩的日子......
许富贵被王氏呛得满脸 “无奈”:“你看你,又急眼了不是?我这不是…… 不是怕村里人说闲话吗?毕竟是我过世兄弟的娃,咱们做长辈的若是不管不问……”
他故意顿住话头,眼角余光瞥见院墙外路过的婶子,声音陡然拔高了些:“再说了,都是一个祖宗下来的,哪能真看着他们冻饿而死?”
村尾小院里,许安宁姐弟三人对这番对话一无所知。
他们歇息了片刻,喝了些水,中午饭继续粗粮饼子对付对付。
便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下一项大工程——制作藕粉。
甜蜜的糖稀是调味料,而这藕粉,才是他们未来能否吃上饭的关键。
许安宁挑出几节最粗壮、品相最好的,清洗掉表面残留的淤泥。
大概有十斤重,制作藕粉极其费时费力,她不敢一次做太多,先试试手。
她将莲藕去皮。
没有刨刀,只能用那把菜刀小心地、一点点地削,尽量不浪费宝贵的藕肉。
去皮后的莲藕呈现出洁白的内瓤,细腻水润。
接下来是最耗体力的环节、磨浆。
家里没有石磨,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找一块表面相对平整的大石头洗净,将藕节在上面用力摩擦、碾碎。
许安平自告奋勇地抢着干这力气活。
他挽起袖子,拿起一节藕,在石头上吭哧吭哧地磨起来。
白色的、混着淀粉的藕浆顺着石头表面流下,收集到下面的木盆里。
这活看着简单,做起来却极其累人,需要很大的手劲和耐心,不一会儿,安平的额头就冒出了汗珠,手臂也开始发酸。
“安平,我来换你。”许安宁接过他手里的藕节,继续磨。
姐弟俩轮流上阵,一点点地将藕都磨成了粗糙的藕渣,盆里也积了小半盆浑浊的白色浆液。
磨了好几个时辰,总算把这十斤藕磨完。
但这还远远不够、接下来是过滤。
许安宁找来那块最细密的粗麻布,蒙在另一个空桶上,用绳子扎紧固定。
然后,将磨好的藕浆混合物倒在麻布上。
乳白色的浆液透过麻布缝隙滤入下面的桶中,麻布上留下了粗糙的藕渣。
“平哥儿,来,帮我挤一下。”许安宁招呼弟弟。
两人抓住麻布的底部,用力拧转、挤压,尽可能地将里面蕴含的淀粉浆液都挤出来。
首到再也挤不出白色的汁液,才将那一大团湿漉漉的藕渣放到一边。
这藕渣也不能浪费,可以混点粗粮烙饼子。
桶里接了小半盆更加细腻的藕浆水,但看起来依然浑浊。
“这样就行了吗?”许安平喘着气问,他的小手因为用力而发红。
“还早呢。”许安宁摇摇头,“得让它静置沉淀。淀粉比水重,会沉到底下。”
她将沉淀桶小心翼翼端到墙角阴凉处,盖上盖子,防止落灰。
“得放上好一阵子呢,我们先去歇会儿,吃点东西。”
(http://www.220book.com/book/7IA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