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对视一眼,眼睛里满是兴奋和一种共享秘密的紧张刺激感。
“快,继续!”许安宁催促道。
姐弟三人像是找到了宝藏的小仓鼠,不知疲倦地在山坡上搜寻、采摘。
他们忙碌了将近一个时辰,首到三个人的小布包都反复装满、进入空间了好几次,那片山坡上显眼的、成熟的蘑菇才被他们采摘得七七八八。
看着空间里那堆积如小山的新鲜蘑菇,许安宁心里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和安全感。
这些蘑菇,晒干后能储存很久,无论是自己吃还是偷偷拿去卖,都是极好的东西。
“好了,差不多了,我们该回去了。”她看了看天色,招呼弟妹。
下午,日头暖融融地照着小小的院落。
许安宁站在院子里,正带着安平在院子清理铁锹上的浮灰,并呼吸雨后的新鲜空气。
目光扫过角落那一片长满杂草、堆着些零碎石块的荒地。
这院子不大,但荒着也是荒着,不如开垦出来,种上些日常吃的葱蒜青菜。
“平哥儿,和姐儿,”她招呼着弟妹,“咱们把院子角那块地收拾出来,种点小菜怎么样?以后煮粥下面,都能掐点新鲜的。”
安平一听,立刻来了兴致,跑进屋去拿工具。
安和也立刻迈开小腿走到角落,伸出小手就开始用力去拔那些被雨冲刷的杂草。
她知道这些草碍事,拔掉了地才能好用。
她人小力气弱,但好在土地,不费力气。
许安宁看着妹妹懂事的样子,心里有些发酸,又有些欣慰。
她拿起安平拖出来的铁锹,开始挖掘地面。
“和姐儿真能干,”她夸了一句,“帮阿姐把出的草都捡到那边堆着,晒干了能烧火。”
“哎!”安和得到肯定,干得更起劲了。
她仔细地把出的草归拢到一起,抱到院子角落堆放整齐,然后又跑回来,眼睛在地上搜寻着石子、瓦块,捡起来扔到一旁。
安平则用锄头努力地刨土、敲碎大土块。
姐弟三人闷头干活,院子里只剩下铁锹铲土和捡拾石块的细微声响。
半下午的时间,总算将院子角落那一小片地彻底清理了出来。
“好了,等地再沉一沉,就能撒种子了。”许安宁擦了把汗,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很是满意。
话音未落,院门外传来一阵不算客气的脚步声,随即一个略显尖利的女声响起:
“安宁?安宁丫头在家吗?”
许安宁动作一顿,听出这是她大伯母王氏的声音。
她给安平使了个眼色,安平立刻机警地跑进屋,飞快地将角落里那点没吃完的肉骨头和盐罐子塞进角落的破筐里,用柴草盖好。
许安宁拍了拍手上的灰,走到院门口,拉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破木门。
门外站着的,果然是她的大伯许富贵和大伯母王氏。
许富贵穿着半旧的褂子,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却不着痕迹地快速扫过院内。
王氏则穿着件略新的细布裙子,脸上堆着笑,但那笑意却没到达眼底,目光像探照灯一样在许安宁身上和她身后的破屋里搜寻。
“大伯,大伯母。”许安宁垂下眼,语气平淡地叫了人,侧身让开,“你们怎么来了?”
王氏不等邀请,就自顾自地跨进院子,声音拔高带着夸张的亲热:“瞧你这孩子说的,我们是你的长辈,来看看你们姐弟三个过得怎么样了不是?”
“听说前几们去镇上了?还坐了牛车?可是遇上什么好事了?”
当初急吼吼地把三个“拖油瓶”分出去,只给了最破的屋和最次的粮,大伯许富贵和大伯母王氏是笃定他们熬不过这个冬天的。
甚至暗地里等着他们哭哭啼啼回来求援,到时候便能更理所当然地将那点微薄田产彻底握在手里。
可没想到,等来的却不是预料中的哭求,而是村里零零星星传来的风言风语——许家那三个娃,不但没饿死,居然还坐上了牛车去镇上,买了肉,买了新农具!
这消息像根细针,扎得王氏坐立难安。
她先是嗤之以鼻,认定是旁人瞎传。
可说的有鼻子有眼,连买的什么肉、铁锹什么样都有人形容。
她的心就像被猫爪子挠了一样,又痒又痛。
他们哪来的钱?难道那破屋里还藏着什么她不知道的值钱东西?
她想去看看,可脚刚迈出门又缩了回来。
当初分家时话说得那么绝,现在眼巴巴凑上去,脸往哪搁?
村里人怎么看?岂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她后悔了、她眼红了吗?
许富贵心里也犯嘀咕,但他更抹不开面子,嘴上还硬撑着:“听风就是雨,三个孩子能有什么出息?指定是看错了,少去惹闲话。”
于是夫妻俩硬是憋着,强忍着不去打听,不去过问,假装对那三个孩子漠不关心。
可越是压抑,那好奇和疑虑就越是在心里发酵、膨胀。
就这么抓心挠肝地熬了好几天,那点长辈可怜的“尊严”和“体面”终究没能抵过日益膨胀的窥探欲和那股酸溜溜的不甘心。
王氏终于忍不住了,扯着许富贵:“不行,我得去看看。万一真发了横财,我们这做长辈的总不能一点不知道!”
她给自己找好了台阶、我们是去关心小辈、看看他们过得怎么样!名正言顺。
于是,这才有了他们 今日的“关怀”之行。
一路上,王氏还反复思考该如何开口才显得自然又不失身份,如何既能打探出虚实又不至于太跌份。
她的眼睛飞快地扫过屋角、灶台,最后落在许安宁刚放下的新铁锹上,眼神闪烁了一下。
许富贵也跟着走进来,干咳了一声,摆出长辈的架子:“嗯,听说你们日子好过点了,我们也就放心了。”
许安宁心里冷笑,当初分家时,他们可是恨不得把他们三个首接扫出门,除了这破屋和三亩原属于他们的地,几乎什么都没给。
这五年寄人篱下,她和妹妹没少看王氏的脸色,安平更是几乎被当成小长工使唤。
如今听说他们可能得了点好处,就立刻上门了。
她脸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窘迫和无奈,指了指那两件新农具:“大伯,大伯母,你们别听村里人瞎传。哪有什么好事?就是上次运气好,在山里捡了点稀罕果子,换了点钱。”
“可你们看,秋收眼看就到了,家里连件像样的家伙都没有,那点钱全填进去买了这铁锹和铲子,就这还欠着铁匠铺几文呢。”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吾家厨房有点田》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7IA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