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拉着安平走到屋檐下坐下,低声仔细解释:“你想想,我们怎么跟张婶和里正叔说这藕粉是哪儿来的?他们难免会奇怪,会问。”
她看着安平继续道:“报答恩情,不是急着把自家最好的、却说不清来历的东西送出去。真正的报答,得等我们自己真正站稳了脚跟,有了明面上稳稳当当的进项。”
“比如咱们地里的出息多了,或者阿姐找到了别的稳妥营生,到时候我们再拿着粮食,或者用赚来的铜钱买些实在东西送去。那样,帮我们的人拿着安心,我们送着也踏实,谁也不怕别人问起。”
“阿姐的意思是……”安平挠挠头,“等我们更有本事了,再报答?”
“对!”许安宁肯定地点头,“而且,如果到时候我们的生意做得好,需要人帮忙,或许还能带着张婶家、或者村里其他真正厚道的人家一起做点小活计,让他们也能多份收入。这比现在送几包说不清来历的藕粉,不是更好吗?”
安平仔细想了想,终于明白了阿姐的顾虑和长远打算,眼里的那点困惑消散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的理解和认同:“嗯!阿姐,我懂了。那我们把粉藏好,谁也不告诉。等以后我们厉害了,再好好谢谢他们!”
“就是这样。”许安宁笑着摸摸他的头,“现在啊,咱们就先把自己日子过好,把嘴闭紧。去吧,帮阿姐拿点水来,咱们先把菜籽种下,这才是明面上看得见的指望。”
安平响亮地应了一声,屁颠屁颠地跑去拿水瓢了。
许安宁看着他的背影,目光沉静。
所有的善意她都记在心里,但回报需要智慧和时机。
种完了菜,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许安宁感觉整个人都没力气了。
她想起空间那块肥多瘦少的猪肉、顿时开心起来。
“平哥儿,去烧火。和姐儿,把那个小陶罐刷干净。”许安宁吩咐道,语气变得轻快了些,“咱们今天熬点猪油,晚上吃油渣炒野菜!”
两个孩子一听,眼睛瞬间亮了。
油渣!
那可是梦里才敢想的好东西!
安平“哎”了一声,像个小炮弹一样跑进灶房。
安和也迈着小短腿,赶紧跑去拿陶罐,舀水刷洗得格外卖力。
许安宁则走到屋里角落,从空间取出那块肥多瘦少的猪肉。
她将肉放在案板上,小心地将白花花的肥肉部分仔细剔下来,切成细小均匀的丁。
瘦肉则重新收好,留着下次吃。
灶膛里的火生了起来,橘红色的火苗舔着锅底。
许安宁将肥肉丁倒进去,锅里立刻响起细微的“滋滋”声。
她拿着木铲,耐心地慢慢翻炒着。
起初,肥肉丁只是变得透明,渗出一点点清亮的油脂。
渐渐地,油脂越来越多,白色的肉丁在油锅里翻滚,慢慢缩小,颜色由白转微黄。
最后变得金黄焦脆,浓郁的、带着独特焦香的肉油味霸道地弥漫了整个小屋,甚至飘出了院子。
安平和安和一左一右围在灶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锅里那神奇的变化。
看着白色的肥肉变成的金色油渣,小鼻子不停地吸着气,仿佛多闻一口都是赚到,口水咽了一口又一口。
许安宁看着火候差不多了,用勺子将熬好的、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吾家厨房有点田》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清亮微黄的猪油小心地舀进另一个洗净晾干的陶罐里。
剩下的油渣则捞起来,沥了沥油,倒在碗里,趁热撒上一点点珍贵的盐粒,搅拌均匀。
“来,尝尝。”她将碗递到两个眼巴巴的小家伙面前。
安平和安和迫不及待地吹着气,小心地捏起一颗还滋滋冒着细小油泡的油渣,顾不得烫就放进嘴里。
“咔嚓!”一声极轻微的脆响,浓郁的油脂香气和咸香瞬间在口中炸开,那种极致的酥脆感和油润感,是他们从未体验过的美味。
两人幸福地眯起了眼睛,一小口一小口地珍惜地嚼着,连手指上沾的油渍都舍不得擦掉,要仔细吮干净。
许安宁看着他们满足的样子,自己也捏了一颗放进嘴里。
确实香!
她将大部分油渣留起来,炒菜用……
接下来的好几天,这小院里便充满了重复而忙碌的景象。
每天天刚亮,许安宁就起来,将一部分藕从空间取出,和安平一起蹲在院子里清洗刮皮。
接着便是最耗力气的磨浆。
那简陋的石头吱吱呀呀地响着,往往要持续大半天,两人的胳膊都累得酸胀抬不起来。
磨好的藕浆倒入木盆中,加入清水搅拌,然后便是漫长的沉淀。
需要静置一夜,第二天小心地撇去上层的清水,露出盆底那层雪白的湿粉。
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仔细,稍一晃动,沉淀好的粉又会混浊。
撇净水的湿粉被小心地舀进布袋,吊在屋檐下沥干水分。
等沉甸甸的布袋变得稍轻,便要将半干的粉块取出,捏碎,铺在竹匾上,拿到烈日下暴晒。
晒粉的日子,安和就多了个任务、拿着小树枝,坐在屋檐下,警惕地赶走任何试图靠近啄食的鸡雀。
日复一日,晨起磨浆,日落收粉。
小院里弥漫着淡淡的藕香和潮湿的水汽。
姐弟三人都忙得团团转,常常累得沾炕就睡。
日子就在这单调而充实的劳作中悄然流逝。
当许安宁将最后一批晒得雪白细腻的“玉霜粉”小心收装好时,山风吹过,带来了谷物成熟的芬芳。
遥遥望去,别人家田里青绿的豆荚己然变得枯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在秋风中泛起一片金色的波浪。
秋收,到了。
这是他们分家出来后的第一个秋收,是他们未来大半年口粮的全部指望。
许安宁不敢怠慢,提前几天就将新买的铁锹和铲子磨得锃亮。
开镰这天,天刚蒙蒙亮,许安宁就带着安平和安和来到了地头。
她给安和分配了最轻省的活儿、跟在后面,捡拾偶尔掉落的稻穗或豆荚。
自己负责主要的收割。
安平负责收整。
许安宁挽起袖子,拿起镰刀,率先走向那亩大豆。
她虽是穿越而来,但原身的记忆和身体本能还在,加上她本身就不是娇气的人,动作虽算不上十分熟练,却也干脆利落。
她弯下腰,左手拢住豆秆,右手挥动镰刀,贴着地皮一拉,一丛丛豆秆便应声倒下。
安平干得极其认真。
他把阿姐割好的大豆,一摞一摞收整好,他知道那是冬天的粮食,一点也不肯偷懒。
秋日的太阳依旧有些烈,没多久,汗水就浸湿了他们的衣衫。
(http://www.220book.com/book/7IA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