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记得了。婶子您忙,我先回去了。”许安宁抱着蔬菜,心里暖融融的。
走出几步远,还能听到张婶在后面跟石头感慨的声音:“安宁这孩子,真是不易,也真是争气……”
从张婶家出来,整理了一下衣襟,朝着村里那处虽然也是土墙但明显更齐整、院门也更厚实些的院落走去、那是里正许正义的家。
里正家人多,一块怕是有些不够分。
她又把芦苇叶轻轻打开些,能看到里面的东西。
院门虚掩着,能听到里面传来孩童的嬉笑声和大人低沉的说话声、想来是里正那几个壮实的儿子和淘气的孙辈都在家。
许安宁轻轻叩了叩门板。
“谁啊?”一个略显苍老却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来,伴随着脚步声,里正许正义亲自来开了门。
他穿着一身半旧的深色衣裤,肘部膝盖处打着整齐的补丁,手上似乎刚沾过土。
许安宁心里想着,里正叔公有三个儿子两个己成家,孙辈也张嘴要吃饭,负担着实不轻。
见到许安宁,他锐利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随即恢复平静:“是安宁丫头啊,有事?”
“叔公,”许安宁依着辈分恭敬地唤了一声,将手里的两块东西往前递了递,“家里试着用豆子做了点新吃食,叫‘豆腐’。”
“头一回成,想着送来给叔公和婶子还有哥哥嫂子们尝尝鲜,看合不合口味。”
许正义的目光落在豆腐上,那方正、水灵灵的模样的确是他从未见过的稀罕物。
他没有立刻去接,而是沉吟了一下,眉头习惯性地微蹙,形成深深的“川”字纹:“豆子做的?倒是稀奇。你这丫头,心思活络是好事,只是这吃食金贵,耗费也不少吧?”
“你们姐弟日子刚见起色,合该自己留着补身子,或是换些铜板贴补家用才是正理。”他的话带着长辈式的关切,却也透着他一贯的精打细算和持家不易的务实。
许安宁早料到他会如此说,脸上笑容不变,语气却更诚恳了些:“叔公说的是。只是当初我们姐弟刚搬回祖宅,屋顶漏雨,墙根不稳,若不是您帮着招呼了一声,允了我们栖身,又暗中看顾几分,我们怕是更难立足。”
“这点自家做的东西,不值几个钱,就是个心意,感念叔公您的照拂之情。”
她这话说得巧妙,既点明了送人情的缘由,又谦逊地表示东西不值钱,更隐晦地肯定了里正暗中可能的些许看顾。
许正义闻言,脸上的线条柔和了些许。
他自然是记得的,也确实因着那点同宗之情和公道心,对许富贵所为不齿,暗中是允了她住回去,也算默认了她那破败祖宅的归属。
这丫头记着这份情,倒是个知恩的。
他这才伸手接过,入手沉甸甸、凉丝丝的触感让他心里微微点头。
“既是你一片心意,我便收下了。难为你还记得这些。”他掂量了一下豆腐,又道,“听说你前几日去了镇上?可是这‘豆腐’的营生有了眉目?”
他看似随口一问,实则带着打探和考量。
“只是试着做了些山野点心,碰碰运气,换了几文钱,这才赶紧把胡大夫的诊金还上了。”许安宁答得含糊其辞,既不说破,也不完全否认,“这豆腐也是刚琢磨出来,还不成气候。”
许正义是明白人,不再多问,只点了点头:“嗯,稳当些好。有什么难处,可来说一声。”
这话带着几分里正的职责和长辈的客套,但也比以往的纯粹公事公办多了丝温度。
这时,里正的妻子许赵氏闻声从屋里出来,在围裙上擦着手。
她刚忙完一大家子的早饭,伺候完儿子媳妇孙辈,看到豆腐也是惊讶不己。
许正义将豆腐递给她:“安宁丫头送来的,说是豆子做的,叫豆腐,你收了晚上做着尝尝,也给青松青山他们几家都分一点。”他想着儿子媳妇和孙辈们。
许赵氏接过,连声道谢,又拉着许安宁说了几句体贴话,诸如“瘦了”、“别太累着”之类。
许安宁笑着应了,并未多留,适时地告辞离开。
看着许安宁离开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手里那方的豆腐,许正义对妻子叹了一句:“这丫头,怕是真有些不一样了。是个能琢磨事的。”语气里,欣赏和审慎并存。
若她真能立起来,对这穷村子来说,未尝不是一点新的活气。
许赵氏也点头:“是个知道好歹的孩子。可惜了,当初她大伯……”
从里正家出来,日头又升高了些。
许安宁并未停歇,她脚步轻快地向村东头走去,那边住着大牛和栓子两户人家。
两家离得不远,都是普通的农家院落,比里正家显得更简陋些。
大牛家的篱笆墙歪歪斜斜,院子里,大牛正吭哧吭哧地劈着柴,古铜色的膀子上全是汗珠,在阳光下闪着光。
他父亲王有根坐在屋檐下的小凳上,时不时低咳两声,手里编着草绳。
王大娘则在院角的灶棚里忙碌着。
“王大叔,王大娘,大牛哥。”许安宁站在院门外招呼道。
三人闻声都看了过来。
大牛停下斧头,用胳膊抹了把汗,憨憨地笑了笑。
王大娘在围裙上擦着手走出来:“是宁姐儿啊,快进来坐。”
“不了大娘,不进去了。”许安宁笑着将芦苇叶包递给走上前来的大牛,“家里做了点新吃食,叫豆腐,用豆子做的,嫩着呢。拿来给你们尝尝鲜。多谢上回大雨天,大牛哥来帮我们加固墙根,不然那晚可真难熬了。”
大牛看着手里方正、还透着凉气的东西,有点手足无措,黑红的脸膛上露出些窘迫,憨厚地摇头:“那、那点活儿,不算啥……这、这太金贵了……”
他求助似的看向母亲。
王大娘看着那从未见过的“豆腐”,又看看许安宁真诚的笑脸,心里明白这是人家念着情分。
她不再推辞,只是连声道:“你这孩子,真是……总是记着这些。不过搭把手的功夫,还值当你送这么稀罕的东西来。”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吾家厨房有点田(http://www.220book.com/book/7IA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