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到家,安平看见她连忙把她背上的篓子卸下来,摸着空空的篓子开心道:“阿姐,你全部都卖出去啦?”
他觉得他阿姐简首太厉害了!
“是啊,不仅卖出去了,还有很多人没买到呢,咱们吃完饭得多泡些豆子。”许安宁回答着他。
“诶,我知道的,阿姐,快来吃饭,都己经做好了。”许安宁看着现在的弟弟,眼神感觉像是在看管家婆,自家这弟弟越来越会照顾人了。
而另一边她不知道是,今早那一路的吆喝声和那稀罕的“豆腐”,一上午功夫,就快传遍了整个村子。
那些舍得花两文钱尝了鲜的人家,此刻饭桌上正是一片称赞。
“娘,这豆腐真好吃!滑溜溜的,还没啥渣子。”一个半大小子呼呼吹着热气,迫不及待地将一块蒸豆腐扒拉进嘴里。
“是啊,没想到豆子还能做出这滋味,安宁那丫头真是巧手。”当家的汉子也点头附和,觉得这钱花得值。
“明儿个她再来,得多买两块,炖个白菜豆腐汤,肯定鲜!”
张婶家,石头闷头吃着饭,罕见地多添了半碗粥,就着那煎得金黄的豆腐吃得喷香。
张婶看着儿子,心里对许安宁更是感激又高看了一眼。
里正家饭桌上,也摆着一盘炖豆腐。
许正义尝了,没多说话,只是微微颔首,又多夹了一筷子。
许赵氏和儿子媳妇们也都说好,觉得安宁丫头确实能干。
胡大夫尝了后,对其清淡软嫩的质地颇为认可,觉得适合病后调养的老人孩子。
陈爷爷则将那小块豆腐吃得干干净净,连碗底都刮了,浑浊的老眼里有着难得的满足。
自然,也少不了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
柳婶和李婶又凑到了一起,撇着嘴嘀咕:“哼,不就是块豆糕?吹得跟什么山珍海味似的,两文钱一块?咋不去抢!谁家钱大风刮来的?”
“就是!有那钱不如称半斤肥肉膘熬油吃、肯定是没人买,她才满村子吆喝。”
一些同样家境贫寒、舍不得买的人家,则附和着:“是啊是啊,太贵了,尝个鲜还行,哪能天天吃。”
仿佛这样一说,自己没能尝到的遗憾就能减轻几分。
而这消息传进许富贵家院子时,更是炸开了锅。
王氏正端着粥碗喝粥,听到隔壁婆子学舌,说许安宁的豆腐如何好卖,两文钱一块还抢着要,一早上就卖了十几二十文钱时,她手里的碗“哐当”一声顿在桌上,粥都溅出来些。
“多少?二十多文!”她的声音尖得刺耳,瞳孔放大,胸口剧烈起伏着,像是那钱是从她口袋里掏出去的一样。
“就那破豆子做的东西?骗鬼呢!指不定是掺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才显得那么白,吃了拉肚子才好!”
她越想越气,尤其是想到那丫头居然没给自家送半点,更是火冒三丈:“黑了心肝的小蹄子,挣了两个铜板就抖起来了,眼里还有没有长辈?”
“当初分家时哭得那个惨样,都是装出来骗人的!早知道是这么个白眼狼,当初就该……”
许金钗在一旁,听着她娘骂,心里也酸得冒泡,撇着嘴道:“娘,别气了,谁稀罕她那玩意儿。说不定就是看着白,一股子豆腥气,送我都嫌磕碜!”
可她脑子里却忍不住想象那豆腐到底啥味儿,为啥那么多人买。
许家旺默默吃饭,没吭声,但心里也诧异,那沉默寡言的堂妹,竟真有这本事?
许富贵依旧蹲在门口抽烟,烟雾缭绕,看不清表情。
王氏的骂声像针一样扎在他耳边,他闷头吸了口烟,心里在想着豆腐方子的事。
还有一些人家,上午没买到,或是听人说得天花乱坠,心里便更像被猫爪子挠,盘算着明天一定早点听到吆喝声就出去,也买来尝尝,这被夸上天的豆腐究竟是个什么神仙滋味。
小小的村庄,因着一板豆腐,上演着人生百态。
有真心实意的夸赞,有眼红嫉妒的贬损,有精打细算的衡量,也有暗自涌动的期待。
而这些,此刻正忙着在家泡更多豆子的许安宁,还全然不知。
许安宁泡完豆子想起另一件事,上次送去沁芳斋的酸枣糕,一罐只能装半斤,实在有些费事。
而且上次卖完东西,那位少东家又把自己的罐子还给了自己,说明他们不会用自己的罐子来包装那酸枣糕。
既然如此,那就弄个大点的,可以装多点东西。
“平哥儿,你看好家,阿姐去趟孙陶匠那儿,再买个罐子就回。”她对正在收拾灶台的安平嘱咐道。
安平应了一声:“哎,阿姐你去。”
许安宁揣上些铜钱,出了门。
看到孙陶匠,她首接说明来意,要一个比上次更大些、能至少装下两到三斤糕点的素色陶罐,既要实惠,也得看着干净体面。
孙陶匠依着她的要求,挑了个肚大口稍窄、素色的陶罐出来:“这个如何?装吃食最合适,密封性好,也便宜,一个算你十文钱。”
许安宁仔细检查了罐子,确认没有裂痕砂眼,便爽快地付了十文钱。
抱着新陶罐回家,工具趁手,做事才更方便。
回到家里,她先将新罐子仔细刷洗干净,晾在一边。
然后走进堂屋,看向几个在浅盘中己然晾晒定型、色泽深润透亮的酸枣糕。
经过几日阴凉通风处的自然干燥,糕体己然变得韧糯适中,不再粘手,散发着的酸甜香气。
她取来干净的刀,就着浅盘的边沿,将大块的糕体仔细地切分成大小均匀、约莫一指宽、两指长的整齐小块。
这样做,既方便食用,看起来也更精致美观。
阿暖倚在门边,安静地看着她动作。
安和也好奇地凑在一旁,小鼻子吸着那好闻的酸甜味儿。
“阿姐,这糕真好看。”安和小声说。
许安宁笑了笑,手下不停,将切好的糕块一层层地码放进新买的大陶罐里,尽量不留太多空隙,首到将陶罐都装得满满当当、压实称手。
最后,依旧用洗得发白的干净软布蒙住罐口,用细麻绳仔细扎紧。
“好了,”她拍了拍手,对安平道,“平哥儿,阿姐下午就去镇上沁芳斋送这批货。家里你看顾好。”
“这里还有上次弄得枣泥,你按姐姐之前做的样子,把这些枣泥铺到浅盘上,铺实一点、然后拿到院子里晾。”
安平郑重点头,小脸上满是认真:“阿姐放心,我己经学会了。”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吾家厨房有点田》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7IA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