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看到粮行,她又想起屯粮食的事。
去了粮店问了一下现在的粮价,还好,没有涨价。
后面涨不涨就不好说了。
她要了一石糙米和一石小麦,总共两百西十斤,花了一两银子。
之前的猜想不知道会不会来,但是屯粮这种事怎么做都不会亏,自己有空间,也不怕坏。
阿暖看着车上那些粮食,眼神暗了暗。
又看到许安宁买的各种食材,也不知道她要搞出个什么花样来,心里竟有些……期待?
她见识也算广,但自己所了解的吃食大部分都是烤,炖,煮为主。
这种需要复杂药材的卤制做法,她确实没见过。
她赶着驴,侧头看看许安宁,也不知道这人脑袋瓜里怎么装这么多东西……
路上,许安宁把粮食收到空间,到了家,赶紧和阿暖把材料搬到灶房,让安平多打点水回来。
猪下水和猪肚味道实在大,她也不含糊,从锅底舀来一碗细腻的草木灰,又撒上粗盐。
“阿暖,帮我抓着这头,这样翻过来……对,就用草木灰和盐反复揉搓,这是去黏液去味最快最省钱的土法子。”
她一边说,一边熟练地将大肠翻面,阿暖学着她的样子,两人配合着。
猪头和猪蹄上的残毛,她让阿暖用烧红的锄头快速烫了一遍,烫好之后,用刀背刮干净。
清洗过程费了点时间,不过活干的也不算慢。
把清洗好的原材料冷水下锅,加入姜片,葱段,再倒入一点黄酒。
然后让安平生火,她在灶台边上撇着浮沫,煮的差不多了,把材料捞出来锅清洗干净,放入一小勺油和一点红糖。
她手腕抖动着锅铲,眼睛看着锅里糖油的变化,等到熬成枣红色,冒起细密的泡泡时。
就是现在!
她迅速将一碗温水顺着锅边倒进去,“刺啦”一声,焦香的蒸汽腾起,形成了一锅枣红色的糖油汁。
阿暖在一旁看着她做,许安宁又把买来的香料过了一下水,然后用干净的纱布袋装好,扎紧口。
大锅里加入清水,放入香料包、大量的酱油、足量的盐,还拍了几块姜、扔进去几段葱。
“先让香料和底汤熬煮一会,把味道都熬出来再下肉。”她盖上锅盖,对阿暖解释。
汤底熬出香味后,她先放入最难入味的猪头、猪蹄、猪肚。
“这些要先下,小火慢炖,至少一个时辰。”
让安平烧着火,他们去对面弄豆子。
许安宁这边忙活的间隙,又想着如果卤味成了,后面还得把灶房边上那块空地再延伸一间小屋,或者棚子来。
里面再打一口灶,做什么也更方便些。
估算着时间,一个时辰后,用筷子戳一下猪蹄,能轻松穿透时,才放入猪下水和猪耳朵。
这个过程,她得时不时掀开锅盖看一下水量,用筷子戳戳煮的程度。
所有的卤味捞出,那锅汤汁的颜色也转变到红褐色,那香味感觉能从院子里飘到村中间……
确实香!
这时候,她赶紧把准备好的豆腐干放进去。
“这卤汁可是宝贝,下次就是老卤了,越卤越香。”她对着阿暖,像分享秘诀一样忍不住的说。
她切了一盘卤味拼盘,每样都来一点。
先递给阿暖一块最筋道的猪耳:“尝尝,看咸淡和软烂程度如何?香味进去了吗?”
自己也夹起一块软糯的猪头肉,吹了吹气,放入口中细细品味,然后对自己的手艺进行评价:
“嗯,火候差不多了,香味也进去了,卤的软软烂烂……”
许安宁越吃越香,这要是再配上几碗米饭,那绝对是下饭的好菜!
吃着吃着就越发自恋起来,不愧是本大厨出手,这东西就算是搁到现代也不愁卖……
阿暖尝过后,眸子里的惊讶比之前吃到豆腐还多。
这味道,怎么说?
很复杂,口感软糯和劲道都有,药材或者是说香料的味道全部都融进了肉里。
她又忍不住夹了一块猪下水,这东西她没见过有人做的好吃,放在之前,她是连碰都不碰的东西。
但是现在,她有点想尝试一下,看看许安宁处理后的下水是个什么味道。
许安宁看她又夹了一筷子大肠,忍不住笑了:“快尝尝,咋样?”
阿暖放到嘴里,细细嚼了嚼,嗯……那种内脏的臭味被浓郁的辛香掩盖住了,而且越嚼越香!
让她嘴角也很快扬起一抹弧度,对许安宁道:“极好。”
再看两个弟弟妹妹,那俩小家伙根本顾不上说话,己经被香的魂不守舍了。
许安宁内心非常开心:“看来还不错,那咱们今天晚上就吃这个!”
晚饭时分,那盘卤味拼盘成了当之无愧的主角。
猪头肉酥烂咸香,入口即化;猪耳朵脆嫩弹牙,嚼劲十足;猪蹄软糯粘唇,满满的胶原蛋白;连吸饱了汤汁的卤豆干都变得异常美味,比肉还受欢迎。
一家人就着热气腾腾的米饭,吃得满嘴流油,心满意足。
安平和安和更是恨不得把盘子都舔干净。
许安宁这才知道,看着阿暖冷淡,其实骨子里还带着点吃货属性的,今天她添了三碗米饭。
饭后,许安宁看着那锅浓缩了所有精华,香气扑鼻的卤汁,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宝贝。
她找来一个洗干净厚实小木桶,把卤汁过滤后倒入桶里,盖好盖子。
这个得收好,下次卤东西味道会更醇厚,她心念一动,将小木桶收进了空间。
许安宁对家里几个人道:“这批试验品自家吃了,明天去镇上,得多买些原料回来。猪头、猪蹄、下水……这卤味生意,肯定能成!”
翌日清晨,送完豆腐后,许安宁和阿暖再次赶着板车出现在村里收豆子的老地方。
这一次,她们带来的震动比之前更大。
村民们听到信儿赶过来,看着许安宁和阿暖将一袋袋豆子搬上板车,眼神都变得复杂起来。
因为这次,板车明显装得更多,堆得像座小山。
一个个又开始议论,要是许安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那肯定得赞一个,这豆腐生意一天就是几百文的收入,怎么可能不红火。
更重要的是,这次收豆子,柳婶、李婶、里正儿媳那几位分销商也在一边帮忙。
那不用说,几个人脸上都笑开了花,还时不时的交流几句哪个村子好卖,豆腐如何如何受欢迎之类的话,一副业务娴熟的模样。
这场面把那些之前犹豫或者观望的村民更是刺激了一番。
有人忍不住凑到柳婶身边,小声打听:“柳嫂子,你们这……一天真能卖出去那么多?好卖吗?真能赚到钱?”
(http://www.220book.com/book/7IA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