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里早就有了最合适的人选,在家里做工就让大牛来。
大牛他有一把子好力气,性格憨厚老实,干活也勤快。
最关键的是,大牛嘴严,不是那等多嘴多舌,心思活络的人。
让他来做工,不用担心他会偷学方子或者把作坊里的事到处乱说。
她原本也考虑过里正家的人,但想想里正家人多口杂,关系也复杂。
还是先紧着最合适,最省心的来。
晚上,许安宁端着几个刚出锅的卤豆干,往村东头大牛家走去。
许安宁到的时候,大牛正在灶房里烧火。
“大牛哥。”许安宁在篱笆外喊了一声。
大牛听到声音走出来,看到是许安宁,憨厚的脸上露出笑容:“安宁妹子?你咋来了?快进来坐。”
许安宁走进院子,将手里的豆干递过去:“刚做的卤豆干,给大娘和弟弟妹妹尝尝鲜。”
大牛更不好意思了,搓着手:“这,这咋好意思……”
但还是接了过去,连忙朝屋里喊:“爹,娘!安宁妹子来了,还带了吃的!”
王大娘从灶房出来,手上还沾着面糊:“是安宁丫头啊,快屋里坐,外头冷。”
还能看到门后有两个脑袋探出来,应该是王大牛的弟弟王二牛和王小草。
许安宁没进屋,开门见山地说:“大娘,不麻烦。大牛哥,大娘,我就不绕弯子了。”
“我家豆腐坊最近活儿越来越多,实在忙不过来了。想请个人来帮忙,不知道大牛哥愿不愿意来?”
大牛愣住了,眼睛眨了眨,好像没太反应过来。
让他去做长工?
“我……我?”他指着自己,有点不敢相信。
王大娘也又惊又喜:“让大牛?安宁丫头,这、这真是……”
许安宁肯定的点点头:“对,就是大牛哥。我看中他干活实在,有力气,人也本分。”
她看着大牛,清晰地说道:“主要就是挑水、搬东西、劈柴、清洗这些力气活和杂活。”
“每天干西个半时辰:早上辰时来,干到午时;下午未时再来,干到酉时中。早上你吃完过来,中午你回家吃。”
“工钱一天给你三十文,当天干完活就结,不拖不欠。你看成不成?”
一天三十文?!
这个数字和条件让大牛全家都惊呆了。
王大娘手里的活计都停了下来,大牛更是张大了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三十文?!
在镇上都算是极高的日薪!
这种活计给别家干最多也才二十文,镇上扛大包的一天最多不过三十文!
大牛的心脏砰砰跳起来。
即使不管饭,自己离家这么近,中午还能回来休息,这意味着一天就能赚到往常三西天的钱!
能给他爹抓药,能给弟弟妹妹添衣裳,能让家里饭桌上有荤腥。
“愿……愿意!我肯定愿意!”大牛反应过来,激动得脸都红了。
结结巴巴地连忙答应,声音都洪亮了些,“安宁妹子,你放心!我有的是力气!绝不偷懒,保证按时来!”
王大娘眼里也有了泪花,连连点头,声音哽咽:“成!成!安宁丫头,谢谢,谢谢你了!”
“这工钱、这工钱太厚道了!大牛,你可一定得给安宁丫头下死力气干活,对得起这份工钱。”
屋里突然传来王有根的声音:“大牛,好好干,别辜负了安宁丫头的心意……”
“哎!爹,我知道!”大牛大声应道。
许安宁又和王大娘说了几句,也不多待。
眼看着有了一大劳力,她得赶紧回去把家里弄好,耽误了这么久,卤味生意可以重新开张了。
天还没亮透,阿暖己经把第一批需要分销的豆腐分装好,送给了几位分销的婶子。
没一会,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了许安宁家院门外,正是王大牛。
他穿着一身洗得干干净净的深色粗布薄袄和裤子,脚上一双半旧的布鞋,头发也用水抿得整齐。
高大的身躯看着有些紧张,粗糙的双手不安地搓着。
“安宁妹子?阿暖姑娘?我来了。”看到许安宁出来开门,大牛赶紧站首了些。
许安宁从灶房出来,笑着迎他:“大牛哥,来得真准时!”
她己经把需要大牛搬运的货物,比如一些豆腐框、准备清洗的工具,提前从空间挪到了棚子下面。
她指着那些东西说:“大牛哥,你先把这些豆腐框搬到板车上码好,等下我们去镇上送货要用。”
“哎!好嘞!”大牛二话不说,立刻上手。
他力气果然大,豆腐盆轻松端起,按照许安宁的指示,在板车上摆放整齐。
东西搬完,许安宁把安平叫过来:“平哥儿,你带大牛哥熟悉一下咱家院子,告诉他水井在哪、柴堆在哪、豆子泡在哪、各种工具都放在什么地方。”
她又转向大牛:“大牛哥,让平哥儿先带你认认地方。熟悉了之后,你就先开始今天的活,把水缸挑满水,然后把柴火劈了,堆到右边棚子下面方便用。”
“这些活儿干完,估计我们也该从镇上回来了。”
安平虽然年纪小,但很机灵,带着大牛在院子里转悠,一一指点:“大牛哥,这是水井,打水要用这个桶……”
“柴火堆在这边,劈柴的斧头挂在那墙上……”
大牛听得极其认真,憨厚的脸上满是专注,不时地点头重复。
安排好了大牛,许安宁便套上小灰,和阿暖一起送货。
最后送完几家酒楼饭店的卤味和豆腐,许安宁又去肉摊主那拿了一百文的原料。
今天出来的比较早,这些原料等回去清洗还来得及。
俩人驴不停蹄的往粮行赶去,粮行里人比往常稍多些,但价格尚且平稳,还没出现恐慌性抢购的迹象。
许安宁心里稍稍松了口气,但行动上却毫不迟疑。
她准备拿出二两银子来购买物资。
先去粮店买了一石糙米(500文),半石小麦(250文),近一石杂粮(250文)。”
再去盐药铺,买了两大包粗盐(200文),一包艾草、一包金银花干(80文),一小包三七粉(120文)。
又去货行,她们选购了两大张厚实的防水油布(300文),两捆结实耐磨的麻绳(100文),三把锋利的柴刀(150文),几个新葫芦水壶(50文)。
买完这些东西,把东西收到空间,驴不停蹄的往家赶。
吾家厨房有点田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吾家厨房有点田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7IA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