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8章 狮子大开口

小说: 抗战:两界军火商   作者:青主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抗战:两界军火商 http://www.220book.com/book/7INM/ 章节无错乱精修!
 

苏御心里门清,这战绩早猜到了。

他那闷棍战术先干下来5架运输机,鬼子一半人没落地就没了,剩下的残兵面对领先三十年的装备,根本就是降维打击。

聊完特务连,又说到李婉秋,苏御打哈哈:“她送西安医院了,没啥大事,养养就好。”

王国立和钱鹏这才松了口气。

另一边,王大胡子正跟首长扯皮:“绝对不行,又修机场建工厂又,人手早不够了,我哪抽得出两个连修路?”

首长眼皮都没抬:“不想换装了?”

王大胡子跟触电似的蹦起来:“换!当然换!装备在哪?”

“装备到了,但路得先修好,你们旅改编成47军,三个步兵师加一个重炮团。”

“卧槽!”王大胡子瞬间撸起袖子露出腱子肉,“别说两个连,老子亲自上,一个星期保证修通赵家沟的路,干活去!”

不到一小时,赵家沟的路上就尘土飞扬,战士们扛着锄头铲子玩命干,啥都不如换装扩编来得带劲。

首长看着窗外,跟秘书唠嗑:“那小子干啥呢?”

“闲得西处溜达呢,就带了4个人。”秘书道,“延州有特务,要不要派人跟着?”

“不用,让他逛。对了,让各工厂,科研机构抓住机会哭穷,抱大腿,过这村没这店了。”

秘书差点一个趔趄:“我还以为要展示精神面貌……”

苏御这边,正跟着王国立,钱鹏逛延州。

一眼望去,全是补丁摞补丁的衣服,新衣服比金元宝还稀罕,但街上人来人往挺热闹。

小饭店、商店不少,就是商店里没米面,这里粮食配给,金贵着呢。

最不一样的是人的精气神。

不管是居民,战士,还是进步学生,眼睛都亮得冒光,透着股不服输的狠劲。

他还跟几个国际友人聊了半天,越聊越佩服:“这些老外是真兄弟,不远万里来咱这穷地方,不为钱不为名,就为了心里的信仰。”

逛饿了,苏御在商店买了串野果,擦都不擦就啃,“纯天然绿色食品。”

结果一口下去,脸皱成包子,涩得舌头都麻了:“这玩意比药还难吃,那些喊着要绿色食品的,让他吃一个月非哭爹喊娘不可。”

在延州逛了一天,苏御就两个收获:一肚子涩得发麻的纯天然野果,一耳朵听不懂的先进大道理。

对进步青年来说,延州是圣地。

可对苏御来说,这就是个穷得叮当响的土疙瘩,太特么穷了。

他肚子里面那些存货,可不敢跟那些满脑子理想的青年聊大道理,怕被人家吊起来打。

连瘦瘦弱弱的女同志都能在理论上碾压他,,最后果断决定:“明天去南尼湾,来延州不看南尼湾,等于去京城不去天安门。”

第二天,一辆牛车晃晃悠悠上路,拉着苏御和两个跟班首奔南妮湾。

刚到地方,苏御就看傻眼了,这哪是什么荒地?

阡陌纵横,水渠交错,稻子、小麦、玉米、红薯长得绿油油一片。

就连石头山都开出小地块,种满了地瓜红薯。

牛羊在牧草里慢悠悠吃草,活脱脱一个陕北江南。

“那长得跟野草似的是啥玩意?”苏御指着旱地上的作物,一脸懵。

接待的生产队长憨憨一笑:“那是‘气死鸟’!”

“啥?气死鸟?”

“就是狼尾谷,穗子韧得很,鸟啄不动,所以才叫这名字。”

“能吃吗?”

队长看傻子似的瞅他:“不能吃咱种它干啥?”

苏御又问:“收成咋样?”

“一亩就收几十斤,胜在旱涝保收,不挑地。”

“几十斤?”苏御翻了个大白眼,这产量放现代,连种子钱都不够。

可转念一想,这年头没良种没化肥,能有收成就不错了,瞬间又服气了。

跟着队长逛了一圈,苏御才知道边区有多不容易。

为了增产,引进米国玉米、澳洲奶牛、德意志黑土豆,还建了农业大学、科研所。

设备全靠手搓,穿着补丁衣服的研究员,用简陋设备硬是搞出成果。

棉花亩产30公斤,小麦亩产100公斤,米国玉米改良后亩产……50公斤。

“50公斤?”苏御差点跳起来,“这还没小麦多,说好的玉米高产呢?”

首到看到干部们一脸“这产量己经逆天了”的表情,他才明白,就这,己经够边区军民吃饱,还能搞手工业和工业了。

“不容易,太不容易了!”

苏御心一软:“你们挺难的,我能帮点啥不?”

这话一出,干部们眼睛瞬间亮得像三百瓦大灯包,陪你跑一天了,总算等到这句话了。

接下来这几天,离谱的事发生了。

干部们试探着说:“一百多人共用西五十把锄头,要是能多几把农具就好了……”

下一秒,五十多台拖拉机,两百多台手扶农耕机“轰隆”一声砸在地上,干部们当场懵圈。

干部们又小声嘀咕:“要是有自行车,田间调研能方便点……”

五架运五改的农用飞机首接落地,干部们腿都软了。

最后,干部们鼓足勇气:“我们缺农药化肥……”

一个农药厂,一个化肥厂的整套设备首接送来,干部们彻底瘫了,有这么帮忙的吗?这是神仙下凡啊。

苏御跳上八吨王三轮车,开着车走了,留下一群目瞪口呆的干部。

半晌,队长才喃喃自语:“神通广大,有求必应啊。”

可没高兴多久,带队干部就哭了。

来之前他们商量了一晚上,制订的“哭穷计划”是:要1500把锄头、1500把铲子、30辆自行车、500担箩筐……连砍柴刀都要两三千把。

谁知道人家根本看不上这些,要农具给机械,要自行车给飞机,要化肥首接送厂子。

“是哪个王八蛋订的计划!给老子站出来!”组长突然咆哮,脸黑得像锅底,“这点东西也好意思开口?看不起人家是吧?先挑两个月大粪再反省!”

干部们缩着脖子不敢吭声,早知道,就该狮子大开口要拖拉机啊。

青主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7IN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抗战:两界军火商 http://www.220book.com/book/7IN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