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记(第六十一章)
开春的阳光刚晒化江城屋顶的残雪,书店后院的“时光藤”己爆出连片新绿,枝桠间藏着细碎的花苞;暖房里的“环球藤盆”抽出了杂色新枝,紫、绿、金边的叶片混生在一起,像捧着一团浓缩的春光。念念刚把“极寒藤”在北极科考站试种存活的消息录入“种子日记”——照片里,细弱的藤苗贴着保温箱壁舒展叶片,就收到全球藤友联盟的消息:《全球藤种大全》初稿己汇总,想邀江城藤友牵头审定,给每种藤附上专属的“温暖故事”。
西月中旬,“藤种释暖”审定工作在线上启动。江城藤友整理“时光藤”的缘起故事,法国藤友补充“中法友谊藤”的培育细节,非洲藤友写下“超级藤”抗旱的民间记录;养老院的老人回忆着“老桩藤”的过往,孩子们给“书伴藤”配了童趣插画,巴西藤友则用藤木刻了每种藤的专属印章。有位挪威藤友在“极寒藤”词条后批注:“再冷的地方,也能长出带着暖意的藤。”
夏天,第二个“世界藤友日”比去年更热闹。江城主会场的藤架上,挂满了《全球藤种大全》里收录的藤叶标本,新落成的“藤文化长廊”里,循环播放着各国藤友的采访视频;全球分会场创意迭出:巴黎藤友用“中法友谊藤”编了巨型节日徽章,纽约藤友搞了“藤种盲盒”交换活动,卢旺达的“中非要好藤园”里,孩子们围着新搭的藤架唱《藤芽新生》。主会场的“环球藤盆”被搬到广场中央,顾晏臣指着缠绕的藤蔓对林知夏说:“你看,这些来自不同地方的藤,早就成了一家人。”当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来贺电,肯定“藤友文化”对跨文化交流的促进作用。
入秋后的周末,《全球藤种大全》首发仪式在江城图书馆举行。现场架起环形屏幕,同步展示五大洲的首发分会场:北极科考站的队员捧着电子书在“极寒藤”旁合影,非洲村民举着译本围着“超级藤”欢呼,法国孩子用中文念着“时光藤”的故事。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枯藤记》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首发的精装版每本都附赠一枚随机的藤木印章,有位海外华人一口气买了十本,留言说“要把世界的藤暖带给身边每一个人”。首发收益全部用于资助欠发达地区的“藤园助学计划”。
十一月,江城的冷雨裹着寒意落下,“时光藤”的叶子染成橙红,“环球藤盆”被挪回暖房,各地藤友纷纷在群里晒“冬护成果”:东北藤友给“通用藤”裹上草绳,海南藤友给“紫花藤”搭了避雨棚,挪威藤友则展示“极寒藤”在低温箱里的生长数据。念念发起“藤暖互助箱”活动,把耐寒护藤工具、藤编暖品和《全球藤种大全》译本打包寄往偏远地区,独居老人收到来自卢旺达的藤编脚垫,发来视频说:“踩着这脚垫,像踩着非洲的阳光。”
冬至那天,藤架下的聚会成了“藤暖环球夜”。暖炉上煮着混合了多国风味的藤果甜汤,屏幕连接着全球百余处藤友据点,桌上摆着《全球藤种大全》的样书和各地藤礼。大家举着杯子碰杯,轮流说着新年计划:有人提议搞“藤文化申遗”,有人说要培育能改良土壤的“生态藤”,还有人想在太空舱试种“航天藤”。小柯弹起新编的《藤绕地球》,歌声穿过屏幕,与北极的风声、非洲的虫鸣、巴黎的笑声交织在一起。
月光洒在落着细雨的地面,“时光藤”的彩灯映着满桌的藤书与藤礼。念念捧着盖满各国印章的《全球藤种大全》,靠在顾晏臣和林知夏身边,看着暖房里蓬勃的“环球藤盆”,突然觉得:藤的故事,早己成了人类共同的温暖遗产。从一株老藤到“藤种遍布地球”,从民间交流到国际认可,藤用最柔软的力量,证明了善意可以跨越山海、穿透寒暑。
她知道,明年春天,“环球藤盆”会开出杂色小花,“生态藤”的培育会有新突破,“藤文化申遗”将正式启动。而藤下的家,会永远在这里,像藤的根一样深扎故土,像藤的藤蔓一样拥抱世界,守着每一本藤书、每一株藤苗、每一段情谊,让爱随着藤的生长,在时光里永远流传,生生不息。
(http://www.220book.com/book/7IU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