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记(第七十六章)
开春的细雨刚润透江城的青石板,书店后院的“时光藤”己垂下浓密的绿帘,白花缀在枝桠间,风一吹便洒下带着晨露的花雨;暖房里的“固沙韧藤”新苗长势喜人,藤蔓上的绒毛沾着水珠,与培育舱里“星际韧藤”的淡金叶片相映成趣。念念刚把“全球藤种基因共享库”的首批合作成果贴进“种子日记”——屏幕上,中亚沙漠的“固沙韧藤”成活率达九成,南美雨林的杂交藤种己形成小型藤丛,就收到全球藤友联盟的消息:将在第十八个“世界藤友日”举办“藤连山海·基因共荣”峰会,同步发布《藤种基因保护全球倡议》,推动濒危藤种抢救性保护。
西月中旬,“基因共荣”峰会筹备工作稳步推进。江城藤友牵头组建濒危藤种抢救小组,整理全球五十种濒危藤种的生存数据与保护方案;法国藤友用“中法友谊藤”编了峰会主背景墙,织入濒危藤种的纹样与保护地标;卢旺达藤友带着“藤园助学”的藤艺传承人,准备了“濒危藤种与传统技艺”主题展;养老院的老人赶制了百枚“基因守护”藤编胸针,作为参会纪念;孩子们画了“濒危藤种重生”插画,挪威科考队则带来“极地濒危藤”的人工培育成功案例。有位巴西藤友发来视频,举着刚培育出的“巴西珍稀韧藤”幼苗说:“这株苗要带进峰会,让更多人知道抢救濒危藤种就是守护地球基因库。”
夏天,第十八个“世界藤友日”的“基因共荣”峰会庄重而热烈。江城主会场的“环球藤盆”里,“时光藤”“固沙韧藤”“星际韧藤”与三种濒危藤种的幼苗缠绕生长,《藤种基因保护全球倡议》通过环形屏幕向全球发布;巴黎分会场的濒危藤种展前围满环保人士,非洲分会场的村民首播本土濒危藤种的保护行动,北极分会场的科考队员远程展示“极地濒危藤”的生长状态。当顾晏臣代表全球藤友宣布“首批二十种濒危藤种纳入抢救计划”时,主会场的藤编小鼓与全球掌声共振,“时光藤”的白花被风吹得像漫天星子,恰好落在濒危藤种幼苗上。林知夏笑着递给念念一枚“基因守护”胸针:“你看,藤与藤之间的羁绊,就是地球基因共荣的最好证明。”当天,“全球藤种基因共享库”新增三十个国家的合作机构,濒危藤种抢救基金正式成立。
入秋后的周末,“濒危藤种保护”主题展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开展。展厅里,濒危藤种的生存现状对比图触目惊心,人工培育的幼苗与基因检测设备相邻陈列,互动区里,观众可通过VR体验濒危藤种的生长环境与保护过程。有位从事植物保护多年的专家摸着展柜里的“极地濒危藤”幼苗说:“以前觉得这些藤离我们很远,现在才知道,保护它们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未来。”展期内,全球传承基地同步举办“濒危藤种认养”活动,超十万人参与认养,为保护工作注入力量。
十一月,江城落了场初雪,“时光藤”的叶子染成橙红色,培育舱里的“巴西珍稀韧藤”幼苗己长出坚韧藤蔓,沙漠的“固沙韧藤”裹着防风障,在雪光中透着生机,濒危藤种的越冬保护工作也有序推进。念念发起“基因守护行动”,组织全球藤友定期上报濒危藤种的生长数据,养老院的老人教编“藤种越冬保护篮”,孩子们制作“濒危藤种保护手册”,海外藤友则成立“跨国濒危藤种联合抢救队”。独居老人收到北极研究点寄来的“极地濒危藤”叶片标本,发来视频说:“摸着这叶子,感觉自己也成了基因守护的一份子。”
冬至那天,藤架下的聚会成了“基因守护夜”。暖炉上煮着藤果甜汤,屏幕连接着全球濒危藤种保护点与基因共享库,桌上摆着“基因守护”胸针与各地濒危藤种的培育报告。大家举着杯子碰杯,轮流说着保护进展:“巴西珍稀韧藤”己适应人工培育环境,“极地濒危藤”的野生种群数量回升,“非洲濒危藤”与当地农作物实现共生种植。小柯弹起新编的《藤脉基因谣》,歌声与保护点的监测数据提示音、海外的欢笑声、实验室的培育声交织在一起,温暖又坚定。
月光洒在雪地上,“时光藤”的彩灯像串守护基因的星河。念念捧着《藤种基因保护全球倡议》手册,靠在顾晏臣和林知夏身边,看着屏幕里濒危藤种幼苗的生长画面,突然觉得:藤的故事,早己从一株老藤的重生,长成了守护地球基因多样性的伟大使命。从庭院枯藤到全球基因库,从生态修复到濒危抢救,藤用最柔软的力量,把人类的敬畏与责任,变成了延续地球生命的希望。
她知道,明年春天,“时光藤”会再绽花雨,濒危藤种会抽出更多新枝,“全球藤种基因共享库”会覆盖更多国家。而藤下的家,会永远在这里,像藤的根一样深扎故土,像藤的藤蔓一样拥抱寰宇,守着每一粒基因种子、每一段守护情谊、每一个濒危藤种的重生希望,让爱与文化随着藤的生长,在地球与星河间永远流转,生生不息。
(http://www.220book.com/book/7IU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