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水还沾在草药园的青蒿叶上,林晚秋就被顾晏辰牵着走进了园子。他穿着便装,袖口挽起,手里拎着个小竹篮,弯腰采摘成熟的蒲公英:“你说这蒲公英煮水喝能清热,今天采点回去,给妈也送点 —— 她最近总说口干。”
林晚秋蹲在旁边,小心避开青蒿的茎刺,把草药放进篮里:“蒲公英根也能入药,得挖深点,别断了。” 两人头挨着头,阳光透过叶片缝隙洒在身上,暖得像春天的风。顾晏辰突然凑过来,在她脸颊上啄了一下:“以前在边境,总想着回来跟你一起干这些家常事,现在终于如愿了。”
林晚秋脸颊发烫,伸手推了他一下:“别闹,一会儿还要去医院跟王医生汇合,论文初稿得再核对一遍。” 提到论文,顾晏辰眼神认真起来:“我昨天问了师部宣传科的同志,军区医学杂志的审稿很严,尤其是涉及草药的内容,你得多准备些病例和数据,免得被驳回。”
两人收拾好草药,往医院赶。刚到内科办公室,就看到王医生急得在屋里转圈,手里攥着一叠稿纸:“晚秋,出事了!军区杂志的初审意见下来了,审稿人说咱们的‘苏子降气汤’缺乏药理实验数据,还说草药疗法‘缺乏科学依据’,建议咱们删减草药部分,只保留西药治疗方案!”
林晚秋接过初审意见,纸上的红色批注格外刺眼:“‘传统方剂未经现代药理验证,不宜作为临床推广方案’—— 这也太武断了!” 她翻出之前整理的病例册,指着里面的记录,“你看,李老的治疗过程,我们每天都测心率、氧饱和度、电解质,数据都在好转;还有边境那个牧民,出院后随访三个月,咳喘没再复发,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临床数据!”
王医生叹了口气:“我跟审稿人电话沟通过,他是北京医学院的教授,对草药疗法一首有偏见,说‘不能拿老干部的健康当试验’。咱们要是不按他的要求改,这篇论文很可能发表不了。”
“不能改!” 林晚秋语气坚定,“要是删了草药部分,这篇论文就失去了意义。咱们写这篇论文,就是为了推广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让更多医生知道草药的价值。” 她突然想起顾晏辰的话,眼睛一亮,“对了,咱们可以补充药理分析!我爹的医书里,有关于这些草药的药性记载,再结合现代医学的解释 —— 比如苏子含有的紫苏酮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半夏的生物碱有镇咳作用,咱们把这些整理进去,不就能补上‘科学依据’了吗?”
王医生眼睛也亮了:“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咱们还可以找师部医院的化验室,做个简单的药理实验 —— 比如用苏子提取物做支气管舒张试验,虽然比不上北京大医院的设备,但至少能证明草药的有效性!”
顾晏辰这时正好来送草药,听到两人的对话,主动说:“化验室的刘主任是我的老战友,我去跟他说,让他优先安排咱们的实验。另外,我还可以请师部的老首长写封推荐信 —— 李老不是刚康复吗?让他给杂志写封信,证明草药疗法的效果,审稿人肯定会重视。”
三人分工协作,林晚秋和王医生负责补充药理分析和实验方案,顾晏辰则跑前跑后,联系化验室和李老。三天后,实验结果出来了 —— 苏子提取物确实能显著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半夏的镇咳效果也比常用的咳必清高出 15%。李老更是亲笔写了推荐信,字里行间满是感激:“‘苏子降气汤’救我一命,中西医结合实乃军民之福,望贵刊予以推广,造福更多患者。”
林晚秋把补充材料和推荐信一起寄给军区杂志,心里还是有些忐忑。顾晏辰每天都安慰她:“别担心,你的方案有理有据,肯定能通过。就算这次不行,咱们还可以投稿给其他杂志,总有识货的人。”
一周后,好消息传来 —— 杂志编辑部打来电话,说审稿人认可了补充材料,不仅同意发表论文,还建议他们加写 “草药采集与炮制方法”,作为 “临床实操指导” 附在文末。王医生激动得差点打翻水杯:“晚秋,咱们成功了!这可是军区医学杂志第一次发表以草药为主的临床论文!”
林晚秋拿着电话,眼眶忍不住了。她想起爹的医书,想起边境的牧民,想起那些被草药救过的战士 —— 这篇论文的发表,不仅是对她的认可,更是对传统草药知识的认可。
周末,林晚秋和顾晏辰带着草药和礼品,回村里看望王婶。刚到村口,就看到王婶在老槐树下等,手里拎着个布包:“晚秋,晏辰,你们可来了!我这几天天天盼着,还特意给你们做了布鞋。” 布包里的布鞋,针脚细密,鞋底是千层底,上面还绣着小小的 “平安” 字样。
走进王婶家,院子里比以前整洁多了,还种了几棵果树。王婶笑着说:“多亏了你上次寄的钱,我把房子修了修,还买了两头猪,以后日子越过越好了。” 林晚秋看着院子里的变化,心里满是欣慰:“王婶,这是你应得的,你这么勤劳,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正说着,院门口突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王婶,我听说林晚秋回来了,特意来看看她。” 林美娟穿着一件旧的确良衬衫,手里拎着一袋水果,脸上堆着假笑。她看到顾晏辰,眼睛一亮,赶紧凑过来:“顾营长,好久不见,您越来越精神了。晚秋,我听说你现在是师部医院的主任,还发表了论文,真是太厉害了!”
林晚秋皱了皱眉,没打算跟她废话。林美娟却不依不饶,拉着她的手:“晚秋,你看咱们是亲戚,我现在还在公社的小工厂上班,又累又挣得少。你能不能跟师部的领导说说,给我安排个轻松点的工作?比如医院的挂号员,或者家属院的管理员都行。”
林晚秋甩开她的手,语气冷淡:“林美娟,喜欢鸽子树的大人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你忘了当初你爹挪用我爹抚恤金的事?忘了你怎么跟我抢参军名额的事?我能有今天,是靠我自己的努力,不是靠走关系。你想换工作,就凭自己的本事,别来麻烦我。”
林美娟脸色瞬间白了,还想辩解:“那都是过去的事了,我现在知道错了……”
“知道错了就好好反省,别总想着走捷径。” 顾晏辰站在林晚秋身边,眼神冰冷,“师部的岗位都是给有能力、有品德的人准备的,你不符合条件,以后别再来打扰晚秋。”
林美娟被说得无地自容,拎着水果灰溜溜地走了。王婶叹了口气:“这孩子,还是老样子,总想着不劳而获。晚秋,你别跟她一般见识。” 林晚秋笑了笑:“我没放在心上,以后她不会再来了。”
下午,两人去了林晚秋爹的墓碑前。林晚秋把发表的论文和《草药急救手册》放在墓碑上,轻声说:“爹,我做到了。论文发表了,您的草药知识,现在不仅能救战士和牧民,还能让更多医生学习。您放心,我会一首把这条路走下去,不辜负您的期望。”
顾晏辰也在墓碑前鞠躬:“伯父,谢谢您留下这么宝贵的知识,也谢谢您培养出晚秋这么好的女儿。我会一首照顾她,和她一起,守护好您用生命守护的国家。” 风吹过墓碑旁的松树,沙沙作响,像是在回应他们的话。
回到师部的第二天,林晚秋刚到医院,就接到紧急通知 —— 师部幼儿园爆发手足口病,己经有五个孩子出现发热、口腔疱疹的症状,家长们都快闹翻天了。
“手足口病在幼儿之间传染性极强,要是控制不住,整个幼儿园的孩子都可能被感染!” 张主任脸色凝重,“现在医院的儿科医生都去培训了,晚秋,你是内科主任,又是中西医结合的专家,这个任务交给你,有没有信心?”
“有!” 林晚秋毫不犹豫地答应。她立刻召集医护人员,分工协作:“小护士负责给幼儿园消毒,尤其是玩具、餐具和厕所,用含氯消毒液按 1:50 的比例稀释;王医生负责给患病孩子做检查,用西药控制发热和继发感染;我来准备预防和治疗的草药方 —— 手足口病在中医里叫‘湿热疫毒’,用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煮水,能清热解毒,不管是患病孩子还是健康孩子,都能喝。”
顾晏辰得知消息后,立刻调派部队的消毒物资,还让战士们帮忙接送医护人员和药品。幼儿园里,家长们围着林晚秋,满脸焦虑:“林医生,我的孩子不会有事吧?这病会不会留下后遗症?”
林晚秋耐心解释:“大家别担心,手足口病只要及时治疗,一般一周就能康复,不会留下后遗症。我们准备了草药水,每个孩子都要喝,能预防也能辅助治疗。另外,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别让孩子抓挠疱疹。”
她亲自给孩子们喂草药水,苦涩的药味让孩子们皱着眉头,林晚秋就从口袋里拿出水果糖,哄着他们:“乖,喝完药吃糖,病就好了,就能跟小伙伴一起玩了。” 孩子们听话地喝下药水,有的还伸出小手,要跟她拉钩:“林医生,拉钩钩,喝完药真的能好吗?”
“当然能!” 林晚秋笑着跟孩子拉钩,心里满是柔软。顾晏辰站在旁边,看着她温柔的样子,眼神里满是宠溺 —— 他见过她在边境抗疫时的坚定,见过她在医院救死扶伤时的沉稳,却从没见过她这样温柔的一面。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秋每天都泡在幼儿园。患病的孩子一天天好转,没有新增病例,家长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幼儿园园长特意给医院送了锦旗,上面写着 “仁心护幼苗,医术保平安”。
军区医学杂志的样刊也在这时寄到了医院。林晚秋和王医生的论文刊登在杂志的显要位置,还配了编者按:“本文创新性地将传统方剂与现代医学结合,为慢性咳喘合并心衰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案,值得全军医疗机构学习借鉴。” 医院的医护人员都围过来看,纷纷向林晚秋请教:“林主任,你这苏子降气汤,能不能给我们讲讲具体的用法?”“以后遇到类似病例,能不能跟你一起会诊?”
师部领导也特意召开表彰大会,授予林晚秋和王医生 “医学科研先进个人” 称号,还把他们的论文印发给全军各医院,要求推广学习。顾晏辰站在台下,看着林晚秋站在领奖台上,自信又从容的样子,心里满是骄傲 —— 他的妻子,终于在自己热爱的领域,绽放出了最耀眼的光芒。
晚上,两人坐在书桌前,翻看着杂志上的论文,顾晏辰突然说:“晚秋,咱们要不要要个孩子?我想有个像你一样善良、像我一样勇敢的孩子,以后跟咱们一起守护这个家,守护国家。”
林晚秋愣住了,随即眼眶,她靠在顾晏辰怀里,轻声说:“好啊。等忙完这阵子,咱们就准备。我想教他认草药,你教他打枪,让他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顾晏辰紧紧抱着她,在她耳边轻声说:“一定会的。咱们的孩子,一定会比咱们更优秀。”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书桌上,照亮了杂志上的论文,也照亮了两人相握的手。林晚秋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她的重生,不仅让她改写了自己的命运,还让她找到了一生的伴侣和事业。未来,她会继续在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上走下去,救死扶伤,守护军民;会和顾晏辰一起,养育孩子,经营家庭;会带着爹的期望,带着战友的支持,带着对国家的热爱,一首走下去,书写更精彩、更有意义的人生。
窗外的白杨树沙沙作响,像是在为他们祝福。师部营区的灯光点点,温暖而明亮,映照着这对年轻夫妻的幸福与希望,也映照着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奉献的初心与决心。
(http://www.220book.com/book/7J5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