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1章 京城论道,合作启航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七零:军医娇妻飒爆军营 http://www.220book.com/book/7J5A/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生七零:军医娇妻飒爆军营

腊月的师部营区被白雪覆盖,林晚秋背着塞得满满当当的帆布包,站在火车站台边,指尖还沾着顾妈妈刚烙的芝麻饼碎屑。包里面除了厚棉袄、爹的旧医药书,还有一沓用红绳捆好的病例报告 —— 从边境抗疫的 “草原热” 诊疗记录,到基层部队的冻伤康复档案,每一页都写得密密麻麻,是她准备带到北京研讨会的 “硬证据”。

“别总盯着包看了,火车还有二十分钟才到。” 顾晏辰把暖手宝塞进她手里,指尖触到她冻得发红的耳朵,又赶紧把军大衣的领子给她立起来,“北京风大,到了那边每天都得戴帽子,我给你买的雷锋帽放在外侧口袋,记得随时戴。”

林晚秋点点头,目光落在站台入口处 —— 刘梅、赵晓燕和王芳正挥着围巾跑过来,手里还拎着一个布包。“晚秋!这是咱们卫生队凑钱给你买的钢笔,北京的专家多,你记笔记用得上!” 刘梅把钢笔塞给她,又从包里掏出一小罐蜂蜜,“这是王婶托人捎来的,说你到了北京容易上火,每天泡水喝。”

“还有这个!” 赵晓燕递过来一张叠得整齐的红纸,上面是卫生队所有人的签名,“我们都写了祝福,你要是在研讨会上紧张,就拿出来看看,就像我们在你身边一样!”

林晚秋捏着那张签满名字的红纸,眼眶瞬间发热。火车鸣笛声响起,她赶紧抱了抱战友们:“谢谢你们,等我回来,给你们带北京的糖葫芦!”

顾晏辰帮她拎起帆布包,牵着她的手往火车上走。七零年代的绿皮火车挤满了人,过道里都站满了乘客,空气中混杂着煤烟味和泡面的香气。他们的座位在靠窗的位置,顾晏辰先把包放在行李架上,又用纸巾擦了擦座位,才让林晚秋坐下:“你靠窗坐,别被风吹着,我去给你倒杯热水。”

火车缓缓开动,林晚秋趴在窗户上,看着师部营区的白杨树渐渐后退,首到变成远处的小黑点。顾晏辰端着热水回来,把杯子放在她手里:“别想家,咱们去北京开完会,很快就回来。对了,我爸刚才还打电话,说他在北京的老战友会来接咱们,不用咱们找住处。”

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林晚秋没闲着。她把病例报告摊在小桌上,反复梳理中西医结合的诊疗逻辑 —— 比如 “草原热” 用青蒿柴胡汤配合西医补液,既避免了草药起效慢的问题,又减少了西药对肝肾的负担;基层冻伤用艾叶生姜水泡脚结合冻疮膏,能缩短康复时间一半以上。顾晏辰坐在旁边,帮她整理草药样本,把晒干的青蒿、蒲公英、沙棘叶分别装在小纸袋里,还在每个袋子上写好功效,方便她在研讨会上展示。

“这个沙棘叶,要不要再补充点牧民的证言?” 顾晏辰指着一袋黄绿色的叶子,“巴图之前说,他们牧民冬天用这个煮水喝,从来不得呼吸道疾病,你可以把这个加进报告里。”

林晚秋眼前一亮:“对!我怎么忘了这个!巴图的话能证明草药在长期预防中的效果,比单纯的临床数据更有说服力。” 她赶紧拿出笔,在报告空白处补充记录,顾晏辰则帮她压住被风吹动的纸页,两人头靠在一起,在拥挤的火车车厢里,形成了一个安静又专注的小世界。

第二天下午,火车终于抵达北京火车站。刚走出站台,就看到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男人举着 “顾晏辰、林晚秋” 的牌子,看到他们,笑着迎上来:“晏辰,我是你张叔叔,你爸跟我提过你们好几次!” 张叔叔是顾爸爸的老战友,现在在北京军区后勤部工作,特意开车来接他们。

汽车行驶在长安街上,林晚秋看着路边的天安门城楼、人民英雄纪念碑,心里满是震撼 —— 这是她第一次来北京,第一次亲眼看到课本里的建筑,红墙黄瓦在阳光下格外庄严。“慢点看,以后咱们还有机会来。” 顾晏辰握着她的手,轻声说,“明天研讨会开始前,我带你去天安门广场拍张照片,寄给妈和王婶。”

张叔叔把他们安排在军区招待所,房间虽然不大,但很干净,还有一个小煤炉,暖暖和和的。晚上,张叔叔请他们吃北京烤鸭,薄饼卷着烤鸭肉和甜面酱,林晚秋吃得停不下来。顾晏辰一边给她卷饼,一边笑着说:“慢点吃,别噎着,明天我再带你来吃。”

第二天一早,顾晏辰果然带着林晚秋去了天安门广场。他特意借了一台相机,给她拍了好几张照片 —— 有的是站在天安门城楼前,穿着顾妈妈做的厚棉袄,戴着雷锋帽;有的是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合影,手里拿着那本签满名字的红纸。“等洗出来,咱们寄两张给王婶,让她也看看北京的样子。” 林晚秋摸着相机,心里满是期待。

上午九点,“全军中西医结合诊疗研讨会” 在北京军区总医院的会议室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军医、专家坐满了会场,林晚秋坐在靠前的位置,身边是王医生 —— 师部医院特意让王医生也来参会,协助她做学术汇报。

研讨会开始后,几位北京的专家先做了报告,内容大多是西医在部队急症中的应用,比如心脏复苏、外伤手术等。轮到林晚秋时,她深吸一口气,拿着病例报告和草药样本走上讲台:“各位领导、专家,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草药在部队防疫与急救中的应用……”

她刚说完第一句,台下就传来质疑声。坐在第一排的一位老教授 —— 协和医院的李教授,皱着眉头打断她:“林医生,你说的草药疗法,有多少临床数据支撑?比如你提到的青蒿柴胡汤,有没有做过双盲试验?部队医疗讲究科学严谨,不能仅凭几个病例就推广‘土方法’。”

台下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林晚秋身上。王医生赶紧站起来想解释,却被林晚秋拦住了。她不慌不忙地拿起一沓病例报告,走到李教授面前:“李教授,这是去年边境‘草原热’的诊疗记录,共 32 例患者,其中 28 例用青蒿柴胡汤配合西医治疗,平均康复时间 7 天;另外 4 例单纯用西医治疗,平均康复时间 14 天,而且有 1 例出现了药物过敏。这些患者的姓名、部队番号、康复证明都在这里,您可以随时核实。”

她又拿出草药样本,放在讲台上:“这是沙棘叶,来自戈壁滩的骑兵连,牧民和战士用它煮水喝,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下降了 60%;这是艾叶和生姜,基层部队用它们泡脚,冻伤的治愈率从 50% 提升到 90%。这些不是‘土方法’,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疗法,虽然没有双盲试验数据,但部队的实际需求,就是最好的检验标准。”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几个穿着军装的战士走进来 —— 是狼山步兵连的赵刚和小李!他们特意从基层赶来,就是为了给林晚秋作证。“各位专家,我是狼山步兵连的赵刚!” 赵刚敬了个军礼,“林医生的草药疗法救过我们连的战士!炊事班老王高热惊厥,就是用金银花青蒿水救过来的;五个战士的冻伤,三天就消肿了,比冻疮膏管用多了!”

小李也赶紧补充:“我是步兵连的卫生员,之前我也不信草药,但亲眼看到战士们康复,我现在每天都教战友们识别草药。这些方法在基层太实用了,我们没有那么多西药,草药就是我们的‘救命药’!”

台下的专家们议论起来,李教授翻看着病例报告,又拿起草药样本闻了闻,脸色渐渐缓和下来。北京军区总医院的院长 —— 张院长,突然拍手叫好:“好!林医生说得好!部队医疗不能只讲理论数据,更要结合实际需求!基层部队条件艰苦,草药疗法因地制宜、成本低、效果好,这正是我们需要推广的!”

张院长走到林晚秋身边,拿起她的病例报告:“我提议,由北京军区总医院牵头,联合师部医院,成立‘全军草药研究中心’,林医生担任副主任,负责草药的临床研究与推广。我们还要在基层部队建立草药园,让每个战士都能学会用草药自救!”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李教授也站起来,对林晚秋说:“林医生,之前是我太固执了,你的研究很有价值,我愿意加入研究中心,帮你做草药的成分分析,让更多人认可草药疗法。”

林晚秋激动得声音都有些抖:“谢谢张院长!谢谢李教授!我一定会好好干,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研讨会结束后,很多专家围过来,有的向她请教草药配方,有的提出要合作研究,林晚秋都一一认真回应。王医生拍着她的肩膀,笑着说:“晚秋,你今天太厉害了!不仅为咱们师部医院争了光,还为全军的中西医结合开辟了新路子!”

接下来的几天,林晚秋和王医生一起,在北京军区总医院讨论研究中心的筹备细节。张院长给他们调配了专门的实验室,还安排了几位药学专家,协助他们分析草药成分。顾晏辰则利用空闲时间,带她去逛了颐和园、天坛,还买了很多北京特产,比如糖葫芦、茯苓饼,准备带回师部给战友们。

离开北京的前一天,林晚秋收到了洗好的照片。她赶紧写了两封信,一封寄给顾妈妈,里面夹着天安门的合影,信里说:“妈,北京很好,顾晏辰很照顾我,研讨会很成功,我还见到了天安门,您放心,我们很快就回去。” 另一封寄给王婶,夹着她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合影,还特意写了句:“王婶,等春天来了,我接您来北京逛逛,看看天安门。”

腊月二十,林晚秋和顾晏辰坐上了回师部的火车。火车开动时,林晚秋看着窗外的北京夜景,心里满是感慨 —— 这次北京之行,不仅让她的草药疗法得到了全军专家的认可,还开启了中西医结合推广的新征程。她摸了摸包里的研究中心任命书,又看了看身边正在给她剥橘子的顾晏辰,嘴角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在想什么?” 顾晏辰把橘子瓣递到她嘴边,“是不是在想研究中心的事?别太着急,咱们一步一步来,我会一首支持你。”

林晚秋咬了口橘子,甜丝丝的:“我在想,等研究中心建好了,咱们可以把爹的草药知识整理成教材,让更多的军医、卫生员学会用草药治病。还要在每个基层部队建草药园,让战士们再也不用担心冻伤、感冒。”

顾晏辰点了点头,把她揽进怀里:“好,都听你的。以后不管是建研究中心,还是去基层推广,我都陪着你。”

火车在夜色中疾驰,林晚秋靠在顾晏辰的怀里,渐渐睡着了。她梦见自己和顾晏辰,还有战友们,在师部的草药园里种满了青蒿、蒲公英、沙棘叶,战士们围着她学识别方法,专家们在实验室里分析草药成分,远处的天安门城楼在阳光下格外庄严。

两天后,火车抵达师部火车站。刚下车,林晚秋就看到站台上挤满了人 —— 师部领导、卫生队的战友、还有特意从村里赶来的王婶,手里拎着一篮子鸡蛋。“晚秋!你可回来了!张院长给师部打电话,说你在北京立大功了!” 王婶拉着她的手,笑得合不拢嘴。

师部参谋长走过来,握着林晚秋的手:“晚秋同志,你为咱们师部争了光!全军草药研究中心的筹备工作,师部会全力支持,你有什么需求,随时提!”

林晚秋看着眼前熟悉的面孔,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未来,她要带着爹的草药知识,带着战友们的支持,带着顾晏辰的陪伴,在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为部队的医疗事业,为国家的平安稳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回到家属院,顾妈妈早就准备好了一桌子菜,红烧肉、炒鸡蛋、炖鸡汤,还有她爱吃的饺子。顾爸爸拿着林晚秋的任命书,笑着说:“晚秋,你现在可是全军的专家了!以后要继续努力,把咱们中国的草药知识发扬光大!”

林晚秋坐在餐桌前,看着身边的家人、爱人、战友,心里满是幸福。她想起重生前的自己,从未想过能有这样的人生 —— 有热爱的事业,有牵挂的人,有值得奋斗的目标。她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红烧肉,放进顾晏辰碗里:“谢谢你,顾晏辰,谢谢你陪我走了这么远。”

顾晏辰笑着夹了一块饺子,放进她碗里:“傻瓜,咱们还要一起走更远的路。”

窗外的雪还在下,营区的路灯亮着,温暖的光透过窗户,洒在餐桌上,也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林晚秋知道,明年春天,当积雪融化,师部的草药园会开满嫩绿的草药,全军的草药研究中心会正式成立,更多的战士会因为草药疗法摆脱病痛。而她和顾晏辰,会一起守护着这份事业,守护着彼此,在守护国家和人民的道路上,一首走下去,书写更多属于他们的精彩故事。



    (http://www.220book.com/book/7J5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七零:军医娇妻飒爆军营 http://www.220book.com/book/7J5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