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餐一顿烤兔肉的幸福感并未持续太久,下午上工的哨声如同冰冷的鞭子,将林毅和李爱国从短暂的惬意中抽醒。
两人互相使了个眼色,默契地将窑洞里的痕迹彻底清理干净,确保不留一丝烟火和骨头渣子,这才一前一后,混入拖着沉重步伐走向积肥场的人群。
肚子里有了硬货,林毅感觉下午的体力明显恢复了不少。虽然挥舞铁锹依旧吃力,但至少不再是头晕眼花、随时可能晕倒的状态。浓郁的氨气味依旧刺鼻,但他似乎适应了一些。
他的大脑却没有闲着。
意识分出一部分,悄然沉浸入【内视空间】。灰蒙蒙的空间里,时间以2:1的流速缓慢流淌。他并没有学习新知识,而是开始反复“观看”并“模拟”刨粪这个动作。
知识库里关于“人体工程学”、“高效发力技巧”甚至一些基础武术的发力方式被提取出来,在内视空间中,一个虚拟的“自己”正在一遍遍重复刨粪的动作,调整着角度、步伐、腰腹发力的配合,寻找着最省力、最高效的方式。
外界他的动作看似依旧笨拙,但细微之处己经开始调整。下锹的角度更精准,利用身体重量下压更多,手臂和腰腹的配合更协调,每一次起撬的粪块似乎都比别人稍大一点,而消耗的力气却在缓慢减少。
这种变化极其细微,旁人难以察觉,但长期干农活的老把式,或许能看出点门道。
李爱国就在他旁边吭哧吭哧地干着,累得满头大汗,喘着粗气。他瞥了一眼林毅,觉得这小子好像比上午强了点,至少没再摇摇晃晃,心里嘀咕着:难道是那口肉真的这么补?
张建军背着手在粪堆边踱步,像是个监工的把头。他看到林毅居然坚持下来了,没有偷懒,也没有晕倒,心里有些意外,随即又涌起一阵不爽。他故意溜达到林毅身边,阴阳怪气地说道:“哟,林毅,看来中午那碗稀粥劲儿不小啊?下午有点人样了。继续保持,别给我拉稀摆带!”
林毅停下动作,拄着铁锹,微微喘了口气,看着张建军,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平静地说:“谢谢组长关心,我会尽力。”
他这种不卑不亢、甚至有点油盐不进的态度,让张建军感觉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更加憋闷,冷哼一声:“光说不行,得看表现!你看你刨的这叫什么?碎了吧唧的!要块是块,要堆是堆!没吃饭吗?” 他故意用脚踢了踢林毅刚刨下来的一小块粪。
旁边的几个知青停下动作看过来。李爱国脸上露出愤愤不平之色,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被林毅用眼神制止了。
林毅知道张建军是在故意找茬。他刚来的,手法生疏,刨的粪自然不如老手整齐,但绝不像张建军说的那么不堪。
若是之前的林毅,恐怕要么是憋屈地忍气吞声,要么是冲动地顶撞两句然后被罚得更狠。
但现在的林毅,只是再次拿起铁锹,语气依旧平静:“组长说的是,我刚开始学,手法是不好。我看老王叔他们刨得又整齐又省力,正想着多看看,好好学学呢。”
他这话一出,不仅张建军一愣,旁边几个老知青也愣了一下。
这话说得太到位了。既承认了自己不足(堵住了张建军的嘴),又捧了老农的经验(赢得了潜在的好感),还表现出了虚心学习的态度(让人挑不出错),最后那句“多看看”更是暗示了张建军你光挑刺不教东西。
果然,旁边正在歇息抽烟袋的老王头闻言,眯着眼看了看林毅,又瞥了张建军一眼,吧嗒两口烟,慢悠悠地开口了:“建军娃,后生娃刚来,能下这力气就不错了。刨粪这活儿,讲究个巧劲,光使蛮力不行。你看,下锹要斜着点,借上腿劲和腰劲”。
老王头竟然真的指点了几句要领,虽然粗糙,但都是实打实的经验。
张建军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没想到林毅轻飘飘一句话,竟然让这倔老头开了金口,反而显得他这个组长只会咋呼,不干实事。他狠狠瞪了林毅一眼,甩手走开了。
林毅心中暗松一口气,对着老王头的方向露出一个诚恳的笑容:“谢谢王叔指点!”
老王头哼了一声,没再搭理,但脸色似乎缓和了些。
李爱国偷偷对林毅竖了个大拇指,低声道:“行啊你!”
这个小冲突暂时平息。林毅继续一边干活,一边在内视空间里优化着自己的动作。他甚至开始观察粪堆的发酵情况,结合知识库里的信息进行判断。
【有机质分解不充分,氮素有一定流失,若混合少量石灰和草木灰,既能杀菌除虫,还能加快发酵速度,提高肥效】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萌生。
收工回去的路上,夕阳把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李爱国凑到林毅身边,依旧沉浸在中午兔肉的余味里,兴奋地低声计划着:“林毅,你那套子真神了!今晚再多下几个?要是能再逮一只”。
林毅却摇了摇头,低声道:“爱国哥,事不过三。同一个地方连续下套,容易被人发现,而且也未必还有那么傻的兔子。这肉吃一次是运气,吃两次就可能惹祸了。”
李爱国一愣,发热的头脑冷静下来,想了想,不由得点头:“你说得对,是我想岔了。” 他不由得对林毅更加佩服,这小子病了一场,不光身体似乎好了点,脑子也好像灵光了很多,考虑事情周全多了。
“那这5个工分”李爱国又想起系统奖励,心里痒痒。
“文明点暂时动不了,先存着。”林毅低声道,“眼下,倒是有个别的机会,说不定能挣点实在的好处,还能改善一下咱们的伙食。”
“啥机会?”李爱国眼睛一亮。
林毅看了看走在前面的张建军,声音压得更低:“下午我看了咱们刨的粪堆,发酵得不好,肥力跑了不少。我知道个土法子,能加快发酵,还能让肥效更好。要是这法子能成,说不定能在杨书记或者生产队长那儿挂个号,换个轻省点的活儿,至少也能记点额外的工分。”
李爱国听得目瞪口呆:“你还懂这个?啥土法子?”
“以前没事瞎看书看的。”林毅含糊地解释,“就是得要点石灰和草木灰,这玩意队里应该有吧?”
“石灰窑那边肯定有,草木灰灶房后头多的是!”李爱国肯定道,随即又担心,“但这能行吗?万一没弄好,可是要挨骂的”。
“理论上没问题。”林毅眼神笃定,“就看敢不敢试一试了。成了,好处少不了;不成,最多挨顿批,咱们咬死是瞎琢磨想给队里做点贡献,态度端正,也罚不到哪去。”
李爱国看着林毅自信的眼神,又想想中午那口肉,一跺脚:“妈的,干了!跟着你小子有肉吃!你说咋弄?”
“晚上找个机会,我去跟杨书记说。”林毅心中己有计较,“需要先跟他打个招呼,不然咱们私自去动粪堆,那可是大问题。”
晚饭依旧是稀粥窝头。但有了中午那顿硬货打底,两人都觉得这顿饭似乎也没那么难以下咽了。
吃完饭,林毅没有像其他知青一样立刻瘫倒在铺上休息,而是对李爱国使了个眼色,两人一起出了知青点,朝着村头杨书记家走去。
暮色西合,村子里炊烟袅袅,偶尔传来几声狗叫和孩子嬉闹的声音。
杨书记家也是土坯房,但院子收拾得利索些。他正坐在门槛上吧嗒旱烟,眉头微蹙,似乎在为什么事情发愁。春耕在即,肥料是头等大事,今年粪肥积攒的数量和质量似乎都不太理想,让他压力不小。
看到林毅和李爱国过来,他有些意外,尤其是看到林毅:“林知青?你病好了?找我有事?” 他对这个刚来就病倒、看起来文文弱弱的知青印象不深,但昨天赵副主任来视察养猪场时,似乎对这个提出科学养猪想法的知青有点兴趣,这让他对林毅多了点模糊的关注。
林毅走上前,态度恭敬却不卑微:“杨书记,有点事想跟您汇报一下,是关于积肥的。”
“积肥?”杨书记磕了磕烟袋锅,示意他说下去。
“杨书记,我今天下午在积肥场劳动,发现咱们的粪堆发酵得有点慢,而且味道大,肥力好像也跑了不少。”林毅尽量用朴实的语言说道。
杨书记眉头一挑:“哦?你还懂这个?接着说。”
“我以前看过一些这方面的书,”林谨慎地说道,“书上说,这种情况,可以试着在粪堆里掺一点石灰粉和草木灰,搅拌均匀了再重新堆起来沤。石灰能杀菌除虫,减少病害和臭味;草木灰含钾,能让肥劲更足。两者一起还能让粪堆发热,加快腐熟。这样弄,估计能提前十来天沤好,肥效也能高一两成。”
他这番话条理清晰,有理有据,虽然提到的“书”不知是什么书,但听起来很像那么回事。
杨书记听着,眼神渐渐认真起来。他当了多少年干部,对农业生产门儿清,林毅说的这些,细细一想,确实有道理!石灰消毒,草木灰壮秆,这是老农都知道的经验,但把它们系统地用到积肥上,还能说出“加快腐熟”、“提高肥效一两成”这样确切的话,这可就不一般了!
他上下打量着林毅,这个看起来白净瘦弱的知青,肚子里还真有点货?
“你这法子有把握?”杨书记沉吟着问,心里己经开始盘算。如果真的能成,提前十几天用上熟好的肥,对春耕意味着什么,他太清楚了!
“理论上没问题,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经验。”林毅没有把话说死,但语气充满自信,“我们可以先找一小堆做试验。成了最好,不成也损失不大。需要的石灰和草木灰也不多。”
旁边的李爱国赶紧补充:“书记,林毅他是真想给队里做点事!他病刚好就下地,还琢磨着怎么提高生产”。
杨书记眯着眼思索了片刻,猛地一拍大腿:“好!就按你说的办!明天早上,我让保管员给你们开点石灰,草木灰灶房后面随便用!你们俩,就先不用去刨粪了,专门给我弄这个试验!要是真成了,我给伱们记功!”
成了!
林毅和李爱国心中同时一喜。
“谢谢杨书记信任!我们一定尽力!”林毅大声保证道。
从杨书记家出来,天色己经彻底黑透。李爱国激动得脸色通红,用力拍着林毅的肩膀:“行啊!林毅!真让你说成了!还不用去刨大粪了!”
林毅笑了笑,抬头望着这个时代清澈夜空中的点点繁星,心中也涌动着激荡之情。
系统的知识,终于迈出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第一步。
这不仅仅是为了改善处境,更像是在这片厚重的黄土地上,投下了一颗来自未来的石子。涟漪,即将荡开。
而脑海中的系统界面,似乎也微微闪烁了一下。
【叮!宿主主动应用知识尝试推动农业生产技术微改良,符合文明传承方向。奖励文明点+10。当前文明点:15。请宿主继续努力。】
作者“神魔剑魂”推荐阅读《1975:知青靠系统逆天改命》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7K3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