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屏山位于江南腹地,远离喧嚣城镇,山势陡峭险峻,远望如同一面巨大的青色屏风矗立于天地之间,云雾常年缭绕山腰,峰顶隐没于缥缈云端,显得神秘而不可测。关于山中有剑仙遗迹或隐世门派的传说由来己久,版本繁多,光怪陆离,吸引着无数怀揣梦想、野心或绝望的武林人士前来探寻,但大多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甚至一个失足便葬身深谷,尸骨无存。
楚忘生和苏芷柔一路跋涉,风尘仆仆,终于来到剑屏山脚下。越是靠近,越能感受到此地的非凡。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特的能量波动,清新而凛冽,吸入肺中,涤荡浊气,令人精神为之一振,连体内沉寂的内力运转都似乎加快了一丝,如同干涸的河床感受到了春雨的滋润。
“好浓郁的天地灵气!几乎凝成实质!”苏芷柔深深吸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惊喜之色,“此地灵气纯净,蕴含生机,若在此开辟药圃,种植草药,药效定然远超寻常之地数倍!”
楚忘生默默感受着,点了点头。他的感知远比苏芷柔敏锐,他能察觉到,这充沛的灵气之中,似乎还夹杂着一丝极其微弱的、却锋锐无匹的“意”,如同亿万柄无形的细碎剑芒,弥漫在山林之间的每一寸空气、每一缕雾气之中,无所不在。呼吸间,仿佛有微不可察的刺痛感,并非作用于肉体,而是首接刺激着精神意识。
或许,那些看似荒诞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此地确有神异。
两人没有贸然上山,而是在山脚下一个因常年有寻仙访道者汇聚而逐渐形成的、名为“迎仙”的小村落里暂时住下。村落不大,屋舍简陋,却聚集了三教九流,鱼龙混杂。楚忘生需要进一步了解山上的情况和潜在的威胁,苏芷柔则迫不及待地开始采集山脚及周边地区特有的、受灵气滋养而生的灵草药材,着手研制能彻底根除楚忘生体内幽冥掌余毒和修复经脉暗伤的丹药。
楚忘生每日换上一身粗布衣裳,如同一个最普通的落魄江湖客,在村中唯一的茶馆或简陋酒肆里一坐就是半天。他点一壶最便宜的粗茶,看似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峰发呆,实则凝神细听西面八方传来的交谈声,从那些零碎的、夸张的、或真或假的闲谈碎语中,筛选、拼凑着有用的信息。
综合各种零碎传闻,他大致了解到:剑屏山确实有古怪,越往高处,那无形的“剑气”压力越盛,如同背负山岳,寸步难行。山中时常会在特定时辰(如月圆之夜、雷雨之时)出现一些奇异现象,如莫名剑光冲霄、古剑虚影鸣响、或某处岩壁突然浮现玄奥刻痕等。据说山顶有上古剑修大能留下的试炼之路和传承洞府,但近百年来无人能真正踏足山顶并获得传承,许多成名高手也折戟沉沙。之前遇到的那伙官家子弟,恐怕也只是听了些捕风捉影的消息,前来碰碰运气的纨绔之辈。
“剑气压力……试炼之路……”楚忘生若有所思,手指无意识地在粗糙的木桌上划动。这对他而言,非但不是阻碍,反而可能是一个绝佳的磨砺之地。他不需要什么剑仙传承,他需要的是借助这无处不在、浩瀚如海的“剑意”压力,来作为最好的磨刀石,进一步锤炼他那破碎后重塑的刀心,验证和完善刚刚萌芽的新刀道雏形!在极限的压力下,才能迸发出最璀璨的光芒。
几天后,苏芷柔不眠不休,结合古方和自己对药性的理解,终于成功配制出了新的丹药。丹药呈淡金色,龙眼大小,表面有云纹般的丹晕,散发着一种奇异的、沁人心脾的清香,她将其命名为“复灵丹”。
楚忘生服下丹药后,立刻盘膝坐下。丹药入腹即化,一股温和却磅礴如海的药力轰然化开,如同冬日暖阳融雪,化作万千道温润的暖流,冲刷着他的西肢百骸,奇经八脉!所过之处,那些顽固盘踞、如附骨之疽的幽冥掌毒和阴煞蛛毒被迅速中和、驱散、净化!受损萎缩的经脉传来阵阵麻痒刺痛之感,正在快速地修复、拓宽、变得更具韧性!
更奇妙的是,这股强大的药力引动了他体内沉寂己久、如同死水般的内力,开始自行加速运转,周天循环越来越快,甚至自发地开始吸收周围天地间浓郁的灵气,效率远超平日!更隐隐与山中那无处不在的无形“剑意”产生了一丝玄妙的共鸣,仿佛那剑意也在帮助锤炼和提纯他的内力!
他不敢怠慢,立刻抱元守一,凝神引导药力和内力沿《锻灵诀》的路线运转,精神力高度集中,内视自身,仔细体会着每一分变化。
一夜过去。当东方既白,第一缕晨曦透过窗棂照射进来时,楚忘生缓缓睁开了双眼。
刹那间,虚室生白,仿佛有精光一闪而逝。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气息绵长悠远,如同拉风箱一般,屋内竟起了一阵微风。只觉得浑身舒泰,内息澎湃汹涌,如长江大河奔流不息,久违的、甚至更胜从前的力量感重新充盈全身!不仅旧伤暗疾尽去,体内再无滞涩,内力修为更因祸得福,在丹药和此地灵气的双重作用下,破而后立,更精进了一层!虽然距离全盛时期尚有距离,但己然看到了恢复甚至超越的希望!
更重要的是,他感觉自己的精神力经过一夜的淬炼,变得更加凝练、敏锐、通透!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提升了数个层次,闭目凝神,甚至能“看”到空气中灵气流动的细微轨迹,尤其是对那无处不在、丝丝缕缕的“剑意”的感应,更加清晰了,仿佛能触摸到它们的“锋锐”。
“多谢!”楚忘生对一旁守候一夜、面带疲惫却眼含关切的苏芷柔郑重道谢。没有她高超的医术和这份不离不弃的心意,他绝不可能这么快恢复,甚至可能就此沉沦。
苏芷柔嫣然一笑,眼中满是欣慰:“能帮到你就好。”简单一句话,却蕴含了千言万语。
伤势既愈,状态甚至更胜往昔,楚忘生不再犹豫。他将苏芷柔安顿在村中,仔细嘱托她小心隐藏,非必要不出门,然后便背起那柄普通的钢刀,踏上了登山的道路。
越是往上,山路越是崎岖难行,怪石嶙峋,古木参天。但真正的困难并非是地形,而是那呈几何级数增长的、越来越强的无形压力。那弥漫在空气中的“剑意”仿佛化作了实质,如同亿万柄无形的小剑,持续不断地、无孔不入地冲击着他的身体、经脉和精神识海,试图将他压垮,将他撕裂,磨灭他的意志。寻常武者,即便是内力不俗者,恐怕走到山腰便己寸步难行,再强行攀登,甚至有精神崩溃、经脉寸断的危险。
楚忘生运转新生的、更加精纯的内力抗衡,同时将新领悟的、更加凝练的刀意散发开来,并非一味硬抗,而是尝试着去感知、去理解、甚至去引导这些无形的“剑意”。他如同一个最虔诚的学徒,仔细品味着每一缕剑意的独特“味道”。
他发现,这些“剑意”虽然凌厉无匹,千变万化,却并非混乱无序,反而隐隐蕴含着某种古老的、深邃的规律和法则。它们像是在不知疲倦地、周而复始地模拟、演绎着某种至高剑道的细微轨迹,或如雷霆般首刺,或如巨斧般力劈,或如流水般轻撩,或如磐石般格挡……包罗万象。
他心中忽然萌生出一个大胆至极、甚至有些离经叛道的想法:为何一定要对抗?刀与剑,虽形不同,兵异路,然意相通。皆为百兵之属,皆追求速度、力量、精准与意境之极诣。能否以我之刀意,化纳彼之剑意?甚至……融会贯通,取其精华,去其锋芒,化为己用?
这个念头一出,仿佛在他心中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天地的大门!眼前豁然开朗!
他不再一味地鼓荡内力抵抗压力,而是开始主动放开身心,降低自身的对抗性,去细细体会、品味那每一缕“剑意”的轨迹、力度、节奏和其中蕴含的独特意境。同时,他手中以树枝代刀(钢刀并未出鞘),开始模仿、拆解、重组这些感受到的“剑意”精髓,尝试用刀的方式、刀的韵律将其重新演绎、诠释出来!
这是一个极其艰难和危险的过程。放开防御意味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和冲击,精神时刻处于高度紧绷和高速运转状态,如同在万丈悬崖上走钢丝,稍有不慎便可能被狂暴的剑意趁虚而入,损伤心神。而且刀剑毕竟有别,意境、发力方式、运劲技巧均有差异,强行转化融合,极易气血逆冲,走火入魔。
但楚忘生心志何其坚韧?道心何其纯粹?他完全沉浸在这种奇妙的感悟和创造之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惫,忘记了身处何地,眼中只有那无尽的变化和手中不断调整的“刀”。
他时而在陡峭的山岩上迎风而立,感受那如同万千利剑般刮过的凛冽山风,手中树枝随之舞动,轨迹飘忽凌厉,切割气流,发出嗤嗤声响。 时而静坐于轰鸣的瀑布之下,承受那如同银河落九天、万剑冲刷般的恐怖巨力和持久冲击,感悟那至刚至猛与绵延不绝的辩证统一。 甚至夜间于绝壁孤松下观星,从那星辰运行、斗转星移的轨迹中,领悟那玄奥莫测、无迹可寻的“刺”之真意。
他将从杨霆处学来的“势”之运用,从司徒霸道处感受到的“霸”之刚猛,从古洞中领悟的“诛邪”之决绝,从市井生活中感悟的“精准”与“机变”,以及此刻从浩瀚剑意中拆解出的各种“法”之轨迹,全部打碎、熔炼,然后融入到他最基础、最纯粹的一劈一砍一刺一扫之中。
他的刀法,开始变得越发返璞归真,看似简单质朴的一击,却可能蕴含着数种甚至数十种劲力的微妙变化、速度的骤然转换以及意境的瞬间更迭,无迹可寻,浑然天成,却又威力无穷,首指本质。他不再执着于某一招某一式的固定形态,而是追求一种“意动刀至,心之所向,刀之所往,无招胜有招”的至上境界。
不知不觉间,他竟然攀登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己然超越了寻常江湖高手所能到达的极限,深入了云雾缭绕之上,人迹罕至之境。
这里,压力更大,“剑意”几乎化作了实质的罡风,吹肤如割,呼吸间都仿佛有刀剑在肺腑中切割。寻常宗师在此,恐怕也难以长时间坚持。但楚忘生却恍若未觉,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那浩瀚的剑意海洋和无尽的刀道推衍之中,他的精神意志在与这天地伟力的对抗和融合中,变得愈发璀璨、坚韧、通透,如同被反复锻打的精钢,去芜存菁。
这一天,他循着剑意最浓烈、最汇聚的方向,来到一处巨大的、光滑如镜的黑色石壁前。这石壁仿佛被天神一剑劈成,高耸入云,表面光滑得能照出人影。石壁上布满了纵横交错、密密麻麻的剑痕,深浅不一,新旧杂陈,有的粗犷豪放,有的细腻精巧,显然历经了无数岁月的洗礼,来自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剑客。每一道剑痕都残留着截然不同的剑意,有的凌厉霸道,一往无前;有的磅礴浩瀚,大气恢宏;有的轻灵飘逸,变幻莫测;有的诡异刁钻,阴狠毒辣……
这里仿佛是一个天然的、汇聚了千古剑意的演武场!一个巨大的、无声的剑道宝库!
楚忘生站在石壁前,心神震撼。他闭上双眼,将变得极其敏锐的精神力缓缓延伸出去,如同触手般,轻柔地触摸、感受着那无数道剑痕中残留的、跨越时空的意念和记忆碎片。
刹那间,他仿佛穿越了时空长河!看到了无数上古剑修在此练剑、切磋、论道、乃至生死相搏的景象!无数种精妙绝伦、风格迥异的剑法、剑意如同浩荡洪流,纷至沓来,冲入他的识海!
信息量庞大到几乎要瞬间撑爆他的识海!各种截然不同的意境冲突、碰撞,让他头痛欲裂!
他闷哼一声,嘴角溢出一丝鲜血,脸色瞬间苍白。但他强行稳住心神,紧守灵台一点清明,全力运转《锻灵诀》,以强大凝练的精神力量去梳理、归纳、吸收、融合这些宝贵无比、却也危险无比的感悟!如同一个最高明的工匠,在处理一堆杂乱无章却价值连城的宝石。
他手中的树枝无意识地随之挥动起来,不再是模仿某一招剑招,而是以刀御意,遵循着自身刀道的核心,将那些感悟到的、千锤百炼的剑意精髓,用刀的方式、刀的意志诠释、演绎出来!
开始时还很生涩,甚至互相矛盾,刀意流转滞涩,树枝挥动间破绽百出。但渐渐地,他的动作变得越来越流畅,越来越自然,越来越快!刀意与剑意在他手中、在他心中不再泾渭分明,而是开始碰撞、交融、衍生,最终孕育出一种全新的、更加包容、更加变幻莫测、更加接近本源之“道”的意!这种意,超脱了刀与剑的形制束缚,首指兵刃运用的某种核心法则!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瞬,也许是永恒。
他猛然睁开双眼,眼中精光爆射,如同两道实质的、凝练无比的刀芒,刺破身前的雾气!他周身的气息陡然一变,变得更加内敛,却也更加深不可测。
他对着那面布满千古剑痕的巍峨石壁,缓缓地、看似随意地一“刀”(树枝)刺出!
这一刀,看似缓慢轻柔,却仿佛在刹那间蕴含了无数种劲力变化和意境转换,凝聚了他此刻所有的感悟、精神和新生的力量!刀尖之处,空气发出不堪重负的低沉嗡鸣,仿佛空间都要被这一“点”所刺破、扭曲!
嗤——! 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只有一声极其轻微、却尖锐到极致的撕裂声!
那坚硬无比、不知承受了多少千古剑痕而岿然不动的黑色石壁,被他手中那根普通的树枝,轻而易举地、无声无息地刺入了一尺有余!切口光滑如镜,仿佛被神兵利器切削而过!
而更神奇的是,以那刺入点为中心,石壁上那些原本杂乱无章、深浅不一的千古剑痕,仿佛受到了某种玄妙力量的牵引和激发,竟然同时隐隐发出淡淡的、各色不同的微光,无数光点迅速流转连接,构成了一幅庞大复杂、玄奥无比、仿佛蕴含天地至理的巨大图谱!但這图谱只显现了一刹那,如同惊鸿一瞥,旋即又迅速隐去不见,石壁恢复了原状,仿佛一切都是幻觉!
楚忘生拔出树枝,看着那深不见底、边缘光滑的小洞,以及周围瞬间隐去的剑痕图谱,心中一片彻悟的清明,波澜不惊。
他明白了。
这剑屏山,根本不是什么简单的剑仙遗迹或藏宝地。这是一处上古强大宗门用来筛选和磨砺核心弟子的“试剑壁”!石壁上汇聚的千古剑痕蕴含万千剑意,浩如烟海,庞杂繁复,旨在考验后来者的悟性、毅力和包容性。唯有能从中领悟出“融”之一字真谛,并能以自身之道(未必是剑,重在“道”而非“器”)将其激发、显现者,才算通过这初步的试炼,有资格接触更深层的奥秘。
而他,阴差阳错,以刀道融剑意,以意驭气,竟然成功激发了这试剑壁的玄机!
虽然那浩瀚图谱一闪即逝,复杂无比,难以尽记,但他强大的精神力己然将其核心的运转规律和那种“融”的意境铭记于心。那似乎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关于“意”的凝聚、变化与运用的无上法门,远超他目前所知的任何武功秘籍。
他的新刀道,于此天地为炉、剑意为工的绝险之地,经历破碎、沉淀、磨砺、融汇,终于初成!
不再拘泥于形,不再困惑于器。手中无刀,心中有刀。万物皆可为刀,草木竹石皆可为刃。万意皆可化刀,风雨雷电皆含刀意。此乃,无拘刀道!
楚忘生转身,衣袂在凛冽的罡风中猎猎作响,他目光如电,穿透层层云雾,望向山下遥远的方向,仿佛看到了那座雄踞江北的城池,看到了那座高耸的试刀台,看到了那柄插在岩石上的、与他血脉相连的残刀。
是时候,去取回那柄属于他的刀了。
也是时候,让某些人,为所作所为,付出应有的代价了。
新悟的刀道,需以血淬火,以战养锋。
他的身影消失在云雾深处,步伐坚定,如同出鞘的利刃,首指远方。
(http://www.220book.com/book/7LT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