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一度的秋闱,如同一座巨大的、无声的绞肉机,开始缓缓转动。
数千名来自大周各地的学子,身着浆洗得发白的儒衫,面带紧张与期盼,如同过江之鲫,涌入了戒备森严的贡院。
龙门之前,是十年寒窗。
龙门之后,是青云之路。
林晚身着一身不起眼的、内侍监小太监的服饰,头戴一顶压得很低的仆役帽,站在贡院最高处的“观星楼”上。
这里,是本次科举的主考官与监察御史们,用以监察全场的地方。
她的身份,是皇太后派来的“特派监察”。
一个,不入名册,却拥有最高监察权的,影子。
她的目光,越过楼阁的雕花栏杆,俯瞰着下方那片由无数个狭小号舍组成的、如同蜂巢般的巨大考场。
每一个号舍里,都关着一个学子,和他们未来三日的命运。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纸张、墨锭和无声硝烟混合的、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息。
【启动广域环境监控。】
【监控范围:贡院全境。】
“天机”的数据流,如同最精密的蛛网,无声地,覆盖了这片决定着帝国未来的土地。
皇后之弟,新任国舅郭开,正陪着几位主考官,在楼下巡视。
他的脸上,带着和煦的、礼贤下士的微笑,不时地,与身旁的礼部侍郎,低声交谈几句。
但林晚,通过“天机”的唇语识别模块,清晰地“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刘大人,名单上的那三十七人,都安排妥当了吧?”
“……回国舅爷,都己打点完毕,卷宗之上,皆做了‘天干’暗记,万无一失。”
林晚的心,沉了下去。
大规模的舞弊,己经开始了。
然而,整整三日,林晚和她手下的绣衣卫,一无所獲。
搜检的兵士,没有从任何一个考生身上,搜出半张夹带的纸条。
巡查的御史,没有发现任何一个考生,有交头接耳的异常举动。
一切,都显得那么的井然有序,天衣无缝。
舞弊的手段,极其隐蔽。
它不发生在考场之内,而是发生在,考官的笔下。
第三日的黄昏,考试结束的钟声响起。
一份份用弥封蜡,封得严严实实的试卷,被流水般地,送入了观星楼下的阅卷房。
每一份试卷,都糊去了考生的姓名籍贯,只留下一个冰冷的、用朱砂笔写就的编号。
林晚也得到了一份,所有试卷的誊抄副本。
她将自己,关在了观星楼顶层的一间密室之内。
烛火,将她的影子,投射在背后那堆积如山的、雪白的卷宗之上,显得格外渺小,而又孤独。
她翻开了第一份试卷。
字迹工整,文章西平八稳,看不出任何破绽。
她又翻开了第二份。
依旧是无可挑剔的八股文章,引经据典,无懈可擊。
她一连看了上百份。
所有的试卷,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工整,严谨,却又毫无灵魂。
证据,根本无从找起。
【启动笔迹学与文体学深度分析模块。】
【分析目标:所有三千七百一十二份科举试卷。】
林晚闭上了眼睛。
在她的意识之中,那堆积如山的雪白卷宗,瞬间被分解成了无数条奔涌的数据洪流。
【正在对所有试卷进行高精度光学扫描……】
【文字识别与数据化处理中……】
每一个字,它的笔锋,它的结构,它的墨色浓淡,都被转化成了最精确的、可以量化的数据。
每一篇文章,它的句法结构,它的用词偏好,它的典故引用习惯,都被构建成了一个个独立的、复杂的“文体指纹”模型。
【第一阶段:笔迹分析。】
【正在进行笔迹一致性筛查……】
【筛查完毕。未发现代笔或笔迹伪造痕跡。】
【第二阶段:文体学分析。】
【正在对所有‘文体指纹’进行聚类分析……】
在林晚的脑海中,三千多个代表着不同文章风格的光点,开始自动地,分门别类地,聚集在一起。
大部分的光点,都分散得很开,各自成章。
但其中,有三十七个光点,却以一种极不正常的、高度相似的姿态,紧紧地,聚集在了一起。
【发现异常文体聚集!】
【该三十七份试卷,其‘文体指纹’相似度,高达92.7%。】
【其用词、句式、乃至破题的思路,皆如出一辙,仿佛出自同一位老师的、刻板的教导。】
林晚的心,猛地一跳。
她找到了。
但,这还不够。
这只能证明,这些考生,可能师出同门。
却无法证明,他们与考官之间,存在着利益输送。
【启动交叉对比分析。】
【正在调取本次所有主考官、副考官、阅卷官之个人著作数据库……】
【数据库来源:《刘文正公集》、《张氏文选》、《李太傅策论》……】
【正在将三十七份异常试卷的‘文体指纹’,与考官数据库,进行逐一匹配……】
【匹配中……】
【匹配度:5%……21%……68%……】
【匹配成功!】
【锁定目标:主考官之一,礼部侍郎,刘文正。】
【匹配度:98.3%!】
在林晚的意识中,那三十七个异常的光点,与另一个代表着刘文正著作风格的、巨大的光团,完美地,重叠在了一起。
其重合度之高,己经不是“影响”或“模仿”,可以解释的了。
这分明是,刻意的、精准的、像素级的“复制”!
这些考生,写的不是自己的文章。
他们写的,是刘文正的文章!
他们用刘文正的矛,去攻击刘文正的盾。
而刘文正,作为考官,在批阅到这些与自己文风高度一致的试卷时,自然会生出“知己”之感,不自觉地,便会打出高分。
这便是此次舞弊案的、真正的核心!
林晚猛地睁开了眼睛。
她的眼中,再无一丝迷茫,只剩下冰冷的、即将收网的杀意。
她将那三十七份试卷的编号,一一抄录在一张纸上。
她将这张纸,连同她的掌令使令牌,一同交给了等候在门外的绣衣卫。
“去吧。”
她的声音,平静而冷酷。
“顺着这根藤,去给我摸出后面的那串瓜。”
“我要知道,这三十七名考生,在考前三个月内,都去过哪里,见过什么人,收过什么东西。”
“我还要知道,刘文正大人,他府上的银钱往来,和他名下所有不起眼的田庄、铺子,最近,又多了多少进项。”
绣衣卫的黑影,如同最高效的猎犬,无声地,融入了京城那深沉的夜色之中。
天亮时分,结果,便己经摆在了林晚的桌案之上。
一张张供词,一本本黑账。
那三十七名考生,无一例外,都曾在考前,秘密出入过国舅郭开在城外的一处别院。
在那里,他们接受了长达三个月的、由刘文正的得意门生亲自教导的、针对性极强的“文风统一”训练。
而刘文正的府上,也凭空多出了十几箱无法解释来路的、来自“江南织造行”的“贺礼”。
人赃并获。
低配细狗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7ML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