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坊司的改革在磕磕绊绊中推进。
有了女帝的明确支持和专项经费,陈司乐明面上的阻挠少了许多,但暗地里的软钉子依旧不断。
比如排演新曲时“恰好”乐器出问题,或者分配场地时给最偏僻潮湿的那一间。
林枫不急不躁,他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眼下最要紧的,不是跟陈明远争一时长短,而是夯实基础,打造出真正能拿得出手的“硬通货”。
这“硬通货”,除了新编的曲目,还包括——装备。
这日,林枫带着石磊,来到了教坊司后院的乐器作坊。
这里算是教坊司最不受待见的角落,空气中弥漫着木材和油漆的味道,几个头发花白、衣衫上沾满木屑的老工匠正埋头修理着那些破损的琵琶、古琴。
见到林枫进来,工匠们连忙停下手中的活计,有些拘谨地行礼:“林大人。”
他们之前得了林枫拨付的修缮经费,工钱也涨了些,对这位年轻协理颇有好感,但也仅止于此。
在这些老匠人看来,官老爷们一时兴起拨点钱容易,但真懂他们这行手艺的,没几个。
林枫摆摆手,和气地说:“诸位老师傅不必多礼,忙你们的。我就是随便看看。”
他走到一个正在给琵琶蒙皮的老工匠身边,饶有兴致地观看。老工匠手法熟练,但用的皮料和胶质都显得粗糙,蒙出来的皮面张力似乎也不够均匀。
“老师傅,这琵琶蒙皮,可有讲究?”林枫虚心请教。
老工匠见林枫态度诚恳,不像来找茬的,便多了几分话:“回大人,讲究可大了。皮要选上等蟒皮或羊皮,浸泡、拉伸、上胶,火候差一点都不行。力道大了皮易裂,小了音色闷。全凭手上感觉。”
林枫点点头,拿起旁边一把修好的琵琶,轻轻拨动琴弦。音色尚可,但总觉得缺了点穿透力和共鸣感。
“老师傅,您说,有没有办法让这琵琶的声音传得更远,更亮堂些?”林枫抛出问题。
老工匠愣了一下,摇摇头:“大人,琵琶就是这样了。千百年来都是这个制法,声音大小,全看弹奏者的手劲和技法。”
“千百年来...”林枫微微一笑,“老师傅,您看这共鸣箱,”他指着琵琶的腹部,“若是把它稍稍做大一些,或者改变一下内部结构,比如加一道音梁,会不会让共鸣更好?”
“音梁?”老工匠和其他几位匠人都围了过来,一脸茫然。这是他们从未听过的词。
林枫捡起一根木条,比划着:“就是在共鸣箱里面,加这么一道小小的支撑结构,让箱体的震动更充分,就像人说话有了底气,声音自然洪亮。”
工匠们面面相觑,将信将疑。这说法闻所未闻,但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
林枫又走到一架古筝前:“还有这古筝,弦数固定,音域有限。若是增加弦数,拓宽音域,是否能演奏更复杂的曲子?”
“增加弦数?”一个负责修古筝的工匠连连摆手,“大人,使不得!祖制不可违啊!二十一弦古筝,自古皆然!”
“祖制是死的,人是活的嘛。”林枫笑道,“咱们不改变它的根本,只是尝试一下可能性。比如,先做一架二十五弦的试试?音色若好,岂不是更能展现我大晟乐器的博大精深?”
工匠们被林枫这天马行空的想法弄得不知所措。这位林大人,怎么尽想些离经叛道的主意?
林枫知道,光靠嘴说不行。他让石磊去取来纸笔,当场画起了简单的草图。他不懂乐器制造的细节,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落榜书生:开局一曲震惊女帝 但基本的物理原理还是懂的。共鸣箱结构、音柱支撑、琴弦张力...他尽量用工匠们能理解的语言解释。
“您看,这里加厚一点,是不是更稳?”
“这个弧度稍微改一下,震动会不会更顺畅?”
“还有这琴码,材质换一种更坚硬的,音色会不会更清脆?”
起初,工匠们还抱着怀疑的态度,但听着听着,渐渐被林枫那些新奇却又不无道理的想法吸引住了。他们干了一辈子乐器修理,对乐器如同对自己的孩子,何尝不想让它们发出更美的声音?只是固有的思维和“祖制”像枷锁一样束缚着他们。
“大人...您说的这个‘音梁’,老朽觉得...或许可以一试?”那位蒙皮的老工匠犹豫着开口。
“对!试试!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林枫鼓励道,“需要什么材料,尽管跟石磊说。做坏了,算我的!做成了,诸位老师傅便是革新乐器的功臣,本官定有重赏!”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更何况林枫给出的思路确实勾起了这些老匠人的钻研之心。他们围着草图,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不时提出一些专业意见,修正林枫图纸上的谬误。
林枫看着这群重新焕发活力的老工匠,心中暗笑。果然,技术宅的快乐是相通的,无论古今。
接下来的几天,乐器作坊成了林枫最常光顾的地方。他甚至亲自动手,跟工匠们一起锯木头、调胶水,弄得满身木屑。石磊看得目瞪口呆,几次想帮忙都被林枫赶开:“你别动!这精细活儿,你干不了!”
反差感十足:一个身着官袍、简在帝心的年轻官员,混在一群老工匠中间,热火朝天地研究怎么给琵琶“扩音”,怎么给古筝“加弦”。消息传到陈司乐耳中,他嗤之以鼻:“哗众取宠!朽木不可雕也!”
然而,几天后,当第一把按照林枫“奇思妙想”改造的琵琶出炉时,所有人都震惊了。
老工匠颤抖着手拨动琴弦。
“铮——!”
一声清越明亮、共鸣充沛的琴音骤然响起,穿透力远超普通琵琶!声音圆润,余韵悠长!
“这...这声音!”老工匠激动得老泪纵横,“老朽做了一辈子琵琶,从未听过如此透亮之音!”
其他工匠也围上来,轮流试弹,个个啧啧称奇。
林枫满意地笑了。这只是初步尝试,利用了最基础的声学原理,效果却立竿见影。
他又看向那架刚刚增加了几根弦、还在调试中的“二十五弦古筝”,眼中充满期待。音域的拓展,意味着能“翻译”的现代歌曲将更多,表现力也将极大丰富。
“老师傅们,这只是开始!”林枫对工匠们说道,“咱们不仅要修好旧乐器,还要造出更好的新乐器!让咱们教坊司的乐队,成为全天下声音最响亮、音色最美妙的乐队!”
工匠们群情激昂,仿佛找到了事业的第二春。
林枫知道,这些技术改良,看似是小打小闹,但在信息传播主要靠口耳和现场表演的时代,声音的穿透力和乐器的表现力,至关重要。
将来若真要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演出,或者在某种特殊场合需要“震撼”效果,这些“黑科技”装备,或许能起到奇效。
这不仅是“研发装备”,更是在为未来可能发生的“舆论战争”,储备关键的“武器弹药”。
他看着那把音色嘹亮的新琵琶,心中暗道:张相爷,您老人家就等着听响儿吧!
(http://www.220book.com/book/7MW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