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哥回村那天,青山坳飘着毛毛细雨。他背着个巨大的行囊,手里还拎着给爹妈买的新衣服,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看着新修的水泥路和远处的草莓棚,眼圈一下子红了。
“回来啦,大强!”王婶端着刚蒸的馒头走过来,往他手里塞了两个,“快回家看看你爹娘,盼你盼得眼睛都快瞎了。”
赵大哥哽咽着应了声,刚走两步又回头:“晚星妹子,晏辰兄弟,我明天一早就去合作社报到!”
“不急,先陪爹妈好好说说话。”林晚星笑着摆手,怀里的小念星正伸手去抓赵大哥行囊上的挂饰,被顾晏辰轻轻拍了下小手。
等赵大哥走远,顾晏辰轻声说:“他回来正好,仓库的新货架刚搭好,正缺个懂管理的。”
“可不是嘛。”林晚星点头,“昨天张技术员打电话,说咱们的水稻试验田长势特别好,下个月就能插秧了,到时候还得再招几个人手。”
正说着,刘建军骑着电动车过来,车筐里装着个大箱子:“晚星姐,晏辰哥,赵大哥说的物流系统软件到了!他特意托人从城里捎的,说是能实时跟踪货物位置,比以前记账方便多了!”
箱子打开,里面是台崭新的笔记本电脑,还附带着厚厚的说明书。顾晏辰翻了两页,眉头微微皱起:“这玩意儿看着挺复杂,得让赵大哥好好教教咱们。”
“我己经跟他说好了,”刘建军笑着说,“他说晚上就来合作社,先给咱们开个小课堂,保证让大家都学会。”
傍晚的雨渐渐停了,夕阳从云层里钻出来,给青山坳镀上了层金边。合作社的仓库里,赵大哥正对着电脑给大家演示物流系统:“你看这里,输入订单号就能查物流信息,库存不足了还会自动提醒,比以前手写记账省事多了……”
王婶的儿子阿强听得最认真,手里的笔记本记得密密麻麻:“赵哥,那要是客户退货咋办?系统能记不?”
“能!”赵大哥点开退货管理界面,“这里专门有退货登记,还能统计退货原因,方便咱们改进包装。”
小念星坐在林晚星腿上,好奇地盯着电脑屏幕,小手在键盘上乱按,被顾晏辰一把抱起来:“别捣乱,让你赵大伯好好讲课。”
赵大哥笑了:“没事,让孩子玩呗。想当年我出门打工,就是因为村里太穷,没出路。现在好了,合作社办得这么好,不仅能留住人,还能引进这些新东西,咱们青山坳是真的不一样了。”
这话戳中了大家的心坎,仓库里一时安静下来。王婶擦了擦眼角:“可不是嘛,以前村里的年轻人走一个我心疼一个,现在好了,大强回来了,以后肯定还会有更多人回来。”
顾晏辰看着大家,声音格外郑重:“只要咱们把合作社办好,把日子过红火,就不怕留不住人。等水稻丰收了,咱们就建个大米加工厂,把青山坳的香米卖到全国各地去。”
“好!”大家异口同声地应着,仓库里的气氛又热络起来。
夜深了,赵大哥还在仓库里调试系统,刘建军举着手机给他拍视频,要发在网店首页,标题就叫“归雁返巢,青山坳添新力量”。林晚星抱着睡着的小念星,和顾晏辰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雨后的空气里带着泥土的清香,远处的酒厂亮着灯,像颗温暖的星。
“你说,以后会不会有更多像赵大哥这样的人回来?”林晚星轻声问。
“会的。”顾晏辰握紧她的手,“只要咱们这片土地能长出希望,能让人看到奔头,就一定会有人回来。”他顿了顿,低头看了眼怀里的儿子,“等小念星长大了,说不定还会有城里的年轻人来咱们这儿创业呢。”
林晚星笑了,抬头看向远处的望松亭,月光下的松树像个沉默的守护者,见证着青山坳的变迁。她想起刚回村时的荒芜,想起合作社起步时的艰难,想起那些离开又回来的人,突然觉得,这青山坳就像块磁石,总能把心在这里的人紧紧吸在一起。
回到家,顾奶奶还没睡,正在灯下缝补赵大哥小时候穿的旧衣服,说要给小念星改件小外套。“大强这孩子,打小就懂事,”她笑着说,“现在回来了好,守着家,守着土地,比啥都强。”
林晚星给奶奶端了杯热水,看着灯下的祖孙俩,心里踏实又温暖。她知道,归雁己返巢,新苗正破土,青山坳的故事,正在翻开更热闹、更有希望的一页。而她和顾晏辰,会和所有爱着这片土地的人一起,把这故事续写下去,让每一个回来的人都能找到归属感,让每一寸土地都能长出甜美的果实。
窗外的月光洒在院墙上,映出“星辰合作社”的木牌,在夜色里泛着温柔的光。林晚星知道,只要人心齐,肯实干,这青山坳的明天,一定会比今天更美好。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青山坳里有晴天(http://www.220book.com/book/7NE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