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2章 秋实联盟韵,文脉续绵长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青山坳里有晴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7NE4/ 章节无错乱精修!
 

秋分的阳光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给青山坳生态联盟的西村镀上了一层温润的金色。富硒稻田里,联合收割机正配合着智能机器人作业,谷粒顺着传送带落入印有“生态联盟”标识的储粮罐,罐身上新刻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字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世界农耕文化馆内,“秋收文化展”吸引了众多游客,从西村老辈人用过的脱粒木桶、晾晒竹匾,到如今的低温碾米机、智能仓储系统,展品的变迁诉说着农耕文明的传承与革新。

林晚星站在展馆的“非遗工坊”前,看着李村的手艺人教孩子们制作樱桃木刻。老人布满老茧的手握着刻刀,在樱桃木上勾勒出联盟的同心结图案,旁边的孩子们学得有模有样,木屑落在青石板上,像撒了把碎金。“这门手艺快失传了,”老人笑着说,“多亏了联盟的扶持,现在不仅能教孩子,还能做成文创产品卖,上个月光木刻书签就卖了三千套。”

“文化才是联盟最深的根。”林晚星递给老人一杯热茶,目光落在墙上的“农耕谚语墙”上——“青山坳的稻,寒露种得早”“张村的蓝莓,雨后摘最甜”“李村的樱桃,枝繁怕风摇”“王村的泉水,冬暖夏凉好”,这些西村代代相传的老话,如今都被整理成册,成了研学课程的教材。

顾晏辰在联盟的“文化市集”上巡视,摊位上摆满了西村的非遗产品:青山坳的稻穗编织画、张村的蓝莓染布围巾、李村的樱桃核手串、王村的泉水石雕砚台。每个摊位后都坐着手艺人,一边制作一边讲解,游客们听得入迷,不时拿起手机扫码购买。“北京的文创公司刚下了订单,”他对负责市集的张村主任说,“要把咱们的非遗产品放进故宫文创店,这可是让传统文化走向更大舞台的好机会。”

小念星带着考古专业的学生在青山坳的老宅基地考察。二十岁的他己经能熟练辨认不同年代的农具残片,指着一块磨损的犁头说:“这是民国时期的铁犁,比爷爷那辈用的木犁先进多了,但原理相通,都是靠人力畜力,首到联盟引进智能播种机,才真正解放了生产力。”

学生们围着他记录,一个女生好奇地问:“你们是怎么平衡现代化和传统文化的?比如建了那么多智能设施,会不会破坏老村落的韵味?”

“靠的是‘嵌入式发展’。”小念星指着远处的智能灌溉塔,塔身被爬藤植物覆盖,与周围的稻田融为一体,“新设施要融入老环境,就像联盟的标识,既用了现代设计,又藏着西村的传统符号,让老的有新生命,新的有老底子。”

老教授在“农耕讲堂”给老年大学的学员们上课,讲台上摆着西村的土壤样本和古籍农书。“《齐民要术》里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老人戴上老花镜,翻着泛黄的书页,“咱们联盟的生态种植,其实就是对这句话的现代诠释,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青山坳里有晴天》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张村的蓝莓避雨栽培、李村的樱桃反季种植,都是‘量地利’的智慧。”

学员们纷纷点头,王村的退休教师感慨道:“以前总觉得老祖宗的东西过时了,现在才明白,那都是大浪淘沙留下的宝贝,得让孩子们好好学。”

中午的“丰收文化宴”设在稻田边的仿古亭里,长桌上的菜肴都带着文化寓意:青山坳的富硒米做成“五谷丰登”饭团,张村的蓝莓摆成“紫气东来”拼盘,李村的樱桃酿制成“鸿运当头”果酒,王村的泉水炖着“水清鱼肥”鲜鱼汤。席间,西村的老艺人表演了传统节目:青山坳的打谷号子、张村的蓝莓山歌、李村的樱桃快板、王村的泉水鼓书,粗犷的唱腔里满是对土地的热爱。

下午,联盟举办了“农耕文化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讨论如何让传统农业文化焕发新活力。林晚星在发言中提到:“青山坳的实践证明,文化不是锁在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能融入生产生活的活水,当富硒米带着农耕故事走向市场,当孩子们在非遗体验中爱上传统文化,文脉就能真正延续下去。”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穿过世界农耕文化馆的玻璃幕墙,在地上投下斑斓的光影。林晚星和顾晏辰站在展馆的露台上,看着西村的炊烟与晚霞交融,远处的稻田里,智能机器人还在进行最后的收割,老人们坐在田埂上,给孩子们讲着过去的丰收故事。

“今天接到通知,”顾晏辰递给林晚星一份文件,“咱们的‘西村农耕文化系统’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个月要举行授牌仪式。”

“这比任何销售额都珍贵。”林晚星轻轻抚摸着文件上的联盟标识,“土地会老,产品会更新,但文化能一首传下去,这才是联盟留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

小念禾拉着念安跑过来,手里举着刚完成的“农耕文化手抄报”,上面画着爷爷的木犁、爸爸的智能播种机和自己的樱桃木刻。“老师说要挂在学校的文化墙上,”小姑娘仰着小脸,“让全校同学都知道联盟的故事!”

晚风拂过稻田,稻穗的沙沙声与远处的鼓书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悠长的歌谣。林晚星知道,秋天的联盟不仅收获了的果实,更收获了文化的沉淀。当农耕技艺与现代科技对话,当传统文脉在新时代延续,青山坳生态联盟的故事,就有了穿越时光的力量,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而她和顾晏辰,会和联盟的乡亲们一起,守护这份沉甸甸的文化遗产,让每个秋天都成为文脉传承的新起点,让西村的故事在稻穗的清香里、在手艺的温度里、在孩子们的笑声里,永远流传下去,绽放出历久弥新的光彩。



    (http://www.220book.com/book/7NE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青山坳里有晴天 http://www.220book.com/book/7NE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