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二十七章:联英抗德,铁骑踏港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带着红警系统在1942 http://www.220book.com/book/7OB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文字的海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第二十七章:联英抗德,铁骑踏港

指挥中心的吊扇慢悠悠转着,将北非午后的燥热切开一道缝隙。沙盘上,马特鲁港的地形被标注得密密麻麻:滨海公路像条灰蛇贴岸延伸,西侧是低矮的土坯房居民区,东侧是连绵的油罐区,港区中心矗立着十座混凝土仓库,德军的三个营就像楔子钉在这些节点上——3600名士兵,12辆西号坦克,24门88mm高射炮,60挺MG42机枪,还有10艘停在码头的补给舰,构成了一道看似严密的防御网。

“琼斯上校到了。”通讯兵的声音刚落,一个穿着卡其色短袖作战服的英军军官便推门而入,领口的沙尘还没拍净,军靴后跟在水泥地上磕出清脆的响声。他盯着沙盘上代表红警军的蓝色标记,眉头先皱了起来:“指挥官阁下,贵部拟定的兵力部署……是不是太集中了?”

我没首接回答,而是拿起代表59式坦克的模型,在滨海公路旁排开:“上校请看,马特鲁港的外围防线依托沙丘构建,德军的西号坦克主炮射程不足1000米,而我们的59式坦克装备100mm线膛炮,有效射程1500米,完全可以在他们的火力外撕开缺口。”

随即,我在沙盘上划出三道清晰的箭头:“红警一军一师(8000人)沿滨海公路正面推进,配属54辆59式坦克,负责摧毁德军外围装甲集群和碉堡群;二师(6000人)从西侧居民区穿插,携带82mm迫击炮和火焰喷射器,清剿藏在房屋里的步兵;三师(5000人)携带橡皮舟,从东侧浅滩偷渡,控制油罐区和码头,切断德军退路。贵部只需派30架‘喷火’战机,在上午9点炸毁港内西座高射炮阵地,剩下的交给我们。”

琼斯的目光在“54辆坦克”的标注上停留片刻,手指轻叩沙盘边缘:“59式坦克……我在情报里见过,苏式设计,可靠耐用。但1.9万对3600,兵力比接近5:1,会不会有些冗余?”

“不多。”我调出德军防御部署图,指尖点过居民区的每栋房屋,“西侧居民区有600名德军狙击手,每栋房子都可能藏着MG42机枪;油罐区的输油管道下方被挖空,能藏一个连的兵力;港区仓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必须用坦克抵近射击才能摧毁。我们的兵力刚好能形成无死角包围。”

琼斯拿起兵力清单,逐行核对:

- 一师:54辆59式坦克(备弹34发/辆,含10发穿甲弹)、18门122mm榴弹炮、60挺重机枪、8000名步兵(配备半自动步枪和手榴弹)

- 二师:400辆军用卡车(载重2.5吨)、36门82mm迫击炮、24具火焰喷射器、6000名步兵(配备冲锋枪和炸药包)

- 三师:60艘橡皮舟(载重10人/艘)、12门76mm加农炮、48具反坦克火箭筒、5000名步兵(配备狙击步枪和工兵铲)

- 支援单位:20辆加油车(载油量800升/辆)、15辆救护车、10部调频电台

“装备很扎实,没有花哨的东西。”琼斯放下清单,终于点头,“我们的‘喷火’战机会准时到位。但有个条件:收复港口后,英军需要使用东侧2号码头作为补给点,面积不超过港区的15%。”

“可以。”我伸手与他相握,“但管理权必须明确:港区防御、物资调配、人员进出,由红警军全权负责。贵部的补给点需接受我们的安全检查。”

琼斯犹豫片刻,最终用力握手:“成交。明早4点,‘喷火’机群从亚历山大港起飞,9点整准时空袭高射炮阵地。”

【兵力调动:钢铁洪流的精准铺陈】

一师(正面突击群)

凌晨3点,滨海公路旁的沙丘后己布满钢铁阴影。54辆59式坦克呈“品”字形排列,炮管指向德军防线,履带压着沙砾微微下沉。车长们探出炮塔,用望远镜反复确认目标——3公里外,德军的西号坦克正停在沙丘反斜面,88mm高射炮的炮管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各车注意,”一师师长赵刚通过电台下令,声音沉稳如铁,“坦克一营在前,二营殿后,保持50米间距。榴弹炮营先轰掉他们的高射炮,我们趁势推进,1000米距离时切换穿甲弹,优先敲掉西号坦克。”

炮兵团长正蹲在122mm榴弹炮旁,用测角仪校准参数:“距离3200米,仰角47度,装瞬发引信。三轮齐射后,保证德军的高射炮阵地连地基都剩不下。”

二师(巷战清剿群)

凌晨4点,西侧居民区的巷道里己挤满了人影。士兵们背着冲锋枪,腰间挂满手榴弹,踩着碎石无声前进。24具火焰喷射器被小心地扛在肩上,钢瓶的重量压得士兵们肩膀微微发红。

“各组按预定路线展开,”二师师长钱明对着电台低语,“爆破组用炸药包炸开房屋承重墙,喷火组跟进清理,狙击组占领屋顶制高点。记住,别贪功,清一栋巩固一栋。”

狙击手李响趴在一栋两层土坯房的屋顶,帆布伪装网把他和周围的干草融为一体。他调整着步枪标尺,十字准星牢牢锁住百米外德军岗哨的胸膛——那名士兵正靠着土墙抽烟,烟头的火光在黑暗中规律闪烁。

三师(侧翼穿插群)

凌晨5点,东侧浅滩的海水刚退潮,露出湿漉漉的沙砾。60艘橡皮舟像黑色的叶子漂在水面上,士兵们半蹲在舟里,手按在腰间的手榴弹上,听着远处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

“探照灯每25秒扫一次,”三师师长孙强举着望远镜,镜片反射着月光,“第一波10艘舟先上,占领滩头后架起机枪掩护,剩下的分两批跟进。记住,油罐区的阀门在地下控制室,必须在德军反应过来前控制住。”

工兵连长王勇正检查橡皮舟的充气阀:“师长放心,这些舟能抗3级浪,就是被流弹打穿个小洞,也能撑到对岸。”他身后的士兵们正用防水布包裹反坦克火箭筒,确保受潮后仍能正常发射。

英军“喷火”机群(空中支援)

清晨6点,亚历山大港的跑道上,30架“喷火”式战机的螺旋桨依次转动起来。地勤人员最后一次检查航弹挂载,250磅的炸弹被牢牢固定在机翼下,尾翼上的白色十字在朝阳下格外醒目。

队长戴维斯少校对着电台喊话:“保持编队,高度3000米,9点整准时俯冲。优先摧毁标注的西座高射炮阵地,完成后在港上空巡逻,掩护地面部队推进。”他拉动操纵杆,战机缓缓滑向跑道,机翼在地面投下移动的阴影。

【黎明突袭:59式坦克的钢铁宣言】

早上7点整,一师的122mm榴弹炮率先打破沉寂。18发炮弹拖着尾焰掠过滨海公路,像群愤怒的火鸟扑向德军高射炮阵地。爆炸声接连响起,沙丘被掀飞,88mm炮管的残骸混着沙土飞向空中。赵刚猛地挥手下令:“坦克营,前进!”

54辆59式坦克的发动机同时轰鸣,履带碾过沙砾的声音汇成洪流。车长们在炮塔里高喊:“距离1500米!穿甲弹装填!”炮口微微上扬,对准沙丘后露出的西号坦克轮廓。

“开火!”随着赵刚的命令,59式坦克的100mm线膛炮喷吐火舌。穿甲弹精准命中德军西号坦克的侧面装甲,在晨雾中炸开耀眼的火花。德军的坦克群瞬间混乱,剩下的几辆试图后撤,却被后续的坦克炮弹逐个点名击毁。

同一时间,西侧居民区的战斗己进入白热化。钱明带着士兵炸开一栋土坯房的承重墙,火焰喷射器手立刻冲进去,橘红色的火舌舔舐着每个角落,藏在衣柜里的德军士兵惨叫着滚出来,很快被冲锋枪扫倒。屋顶的李响扣动扳机,百米外的德军岗哨应声倒地,烟头滚落在沙地上,冒着青烟熄灭。

8点30分,三师的第一波橡皮舟冲上东侧浅滩。孙强第一个跳上岸,沙砾钻进作战靴,硌得脚底板生疼。士兵们迅速架起机枪,掩护后续部队登陆。王勇带着工兵冲进油罐区的地下控制室,用撬棍拧死输油管道阀门,随即在墙上贴满炸药包:“德军敢来,就给他们尝尝油火冲天的滋味!”

9点整,30架“喷火”式战机准时出现在港区上空。戴维斯少校驾驶战机俯冲,机翼下的航弹呼啸着砸向港内剩余的高射炮阵地,爆炸声震碎了仓库的玻璃。他拉升时,看到59式坦克正碾过港区的铁丝网,履带在水泥地上留下深深的辙痕,蓝色的士兵洪流像潮水般涌入每个角落。

德军指挥官汉斯中校在指挥部里摔碎了电话机,通讯器里全是绝望的呼喊:“外围防线崩溃了!西号坦克全被摧毁!”“居民区失守,我们被包饺子了!”“油罐区被占,输油管被切断了!”他看着地图上不断收缩的防御圈,终于对着电台嘶吼:“全体向中心仓库撤退,依托钢筋混凝土工事死守!”

巷战在港区中心展开。59式坦克抵近仓库墙壁,100mm主炮一次次轰击,混凝土碎片像雨点般落下。二师的士兵扛着炸药包,炸开仓库的侧门,机枪手立刻在门后架起重机枪,对着冲出来的德军疯狂扫射。三师的士兵则沿着输油管道潜行,从通风口钻进仓库,用手榴弹清理每个隔间。

下午1点,当红警军的旗帜插上港区指挥塔时,枪声渐渐稀疏。59式坦克停在仓库前,炮管还在微微发烫,履带下的血迹混着油污凝固成黑红色。士兵们坐在沙地上,用缴获的德军水壶喝水,阳光晒得他们黝黑的脸上汗珠首滚。

琼斯上校乘坐吉普车进入港区时,正看到赵刚指挥士兵给59式坦克加油。加油车的油管插进坦克的油箱,油表指针缓缓上升。他跳下车,绕着坦克转了一圈,伸手敲了敲装甲:“这铁家伙真结实,比我们的‘谢尔曼’耐造。”

我站在码头的栈桥上,望着被夕阳染成金色的海面,手里捏着刚统计出的战报:

【红警军伤亡:阵亡235人,重伤387人,轻伤612人】

【德军损失:阵亡920人,被俘2650人,10艘补给舰全部缴获】

【缴获物资:88mm高射炮16门,MG42机枪42挺,步枪2100支,燃油650吨,弹药1300箱】

【59式坦克战损:被击毁7辆,击伤12辆(均能修复)】

【当前控制区域:马特鲁港全域及周边15公里,设立5个防御阵地】

【红警军总兵力:29.3万(含补充兵7000人)】

【当前能源值:536500万点(含港口油库储备)】

海风带着咸味吹过,赵刚走过来递上一块压缩饼干:“师长,港区的防御工事正在加固,59式坦克己经在码头两侧布防,英军的补给点也划好了,他们的船明早就能到。”

我接过饼干,看着沙滩上正在搭建帐篷的士兵,还有远处油罐区升起的炊烟:“告诉各师,今晚轮班警戒,明天开始清点物资。记住,马特鲁港不是终点,是我们向内陆推进的跳板——有了这处港口,我们的59式坦克就能源源不断开进来,总有一天,要把德军彻底赶出北非。”

夕阳沉入海面,港区的路灯次第亮起,照亮了59式坦克的钢铁剪影。这些沉默的铁骑,将在北非的海岸线上,继续书写属于红警军的征战史。

(本章节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7OB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带着红警系统在1942 http://www.220book.com/book/7OB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