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3章:珠三角外围鏖战与兵锋所向(五日战报)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带着红警系统在1942 http://www.220book.com/book/7OBL/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带着红警系统在1942》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第93章:珠三角外围鏖战与兵锋所向(五日战报)

韶关指挥部的沙盘上,珠三角的轮廓被标注得愈发清晰。陈峰指尖划过珠江口的入海口,那里水汽氤氲,隐约可见密集的城镇标记——从曲江向南,佛山、江门、中山等城镇如星罗棋布,被珠江支流串联成网,日军依托水网密布的地形,构建了层层防御体系。

“珠三角是日军在华南的核心据点,”陈峰对着作战地图,向将领们部署任务,“他们在西江、东江、北江交汇处的三水镇,囤积了大量军火;顺德的桑基鱼塘区被改造成了水网陷阱;番禺的丘陵地带则藏着重炮阵地。”

他拿起三支不同颜色的指挥笔,在地图上划出三条进攻路线:“八师沿西江而下,主攻三水镇,务必拔掉这个军火库;九师溯东江而上,清理顺德水网,打通粮道;新组建的十师配属红警海军支队,从伶仃洋登陆,牵制番禺的日军重炮部队。”

将领们俯身细看,笔锋划过的路线精准避开日军防御密集区,又牢牢锁定其薄弱点——这是陈峰研究了半月的成果,将地形、水文、日军布防尽数纳入考量。“记住,”陈峰加重语气,“珠三角水网多,每占一个镇子,先控制桥梁、渡口,再清剿残敌,田税商税按老规矩分,民生工程优先修水利,这里的稻子快熟了,别误了秋收。”

首日:西江炮艇战与三水镇外围突破

西江水面宽阔,江水浑浊,日军在这里部署了十余艘炮艇,依托江心洲的碉堡,封锁了航道。八师师长罗大江站在岸边,看着炮艇在江面游弋,对红警海军支队的队长说:“把‘湖川’级炮艇调上来,先敲掉江心洲的碉堡,我带步兵从两岸迂回。”

清晨六点,三艘炮艇从上游出发,艇上的双联装14.5mm机枪率先开火,子弹在江面织出火网。日军炮艇立刻还击,炮弹在炮艇周围炸开,掀起数米高的水柱。红警炮艇的炮手经验老道,利用水流掩护,不断调整航向,炮口精准锁定江心洲的碉堡。

“轰!”一发炮弹击中碉堡顶部,日军的机枪瞬间哑火。罗大江见状,挥动信号旗,两岸的步兵立刻乘冲锋舟出发,像离弦的箭般冲向江心洲。士兵们踩着齐腰深的江水,端着枪前进,江底的淤泥缠住裤腿,他们就拖着淤泥往前冲,很快就控制了碉堡,将红旗插在了洲头。

拿下江心洲,八师沿西江继续推进,傍晚抵达三水镇外围。镇口的石桥被日军炸毁,江面上漂浮着断裂的木板,对岸的炮楼里,机枪正对着江面扫射。罗大江让人找来当地渔民,渔民指着水下:“下面有暗桩,冲锋舟过不去,但东侧有处浅滩,退潮时能走。”

趁着退潮,八师士兵踩着浅滩的淤泥,悄悄摸到对岸。他们用炸药包炸毁炮楼,打开了三水镇的缺口,夜色中,枪声与爆炸声在江面回荡。

当日战报:八师突破西江防线,控制江心洲及三水镇外围,摧毁日军炮艇3艘,缴获机枪12挺。损失42人,补充60名渔民(熟悉西江水文),现有兵力3811人。

次日:顺德水网清剿与稻田伏击

顺德的桑基鱼塘像一张巨大的棋盘,鱼塘之间是狭窄的田埂,日军在这里布下了竹签阵和暗雷,还派小队藏在桑树丛里,专打落单的士兵。九师师长王强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鱼塘标记,对侦察连长说:“找当地农民当向导,他们熟路,知道哪条田埂能走,哪片桑林藏着人。”

侦察连带着几个农民,沿着田埂悄悄深入。一个老农指着一片荷叶茂密的鱼塘:“下面有暗雷,别踩!往左拐,那条埂子是新修的,鬼子不知道。”士兵们跟着老农,果然避开了暗雷,还在桑树丛里抓了三个日军哨兵。

九师主力沿着安全路线推进,在一片稻田里遭遇日军伏击。日军从西周的鱼塘埂子上开火,子弹打在稻穗上,稻粒纷飞。王强立刻下令:“掷弹筒压制两侧,二营从东侧田埂包抄,三营跟我冲!”

士兵们趴在稻田里,匍匐前进,稻叶划破皮肤也顾不上擦。二营绕到日军后方,突然开火,日军腹背受敌,开始溃散。一个日军小队长想跳鱼塘逃跑,被九师士兵追上,一枪托砸在水里,溅起满身泥浆。

清剿完稻田里的日军,王强让人找来水车,把淹水的稻田排干——老农说,再过半月就能收割,可不能毁了庄稼。他还在镇上贴出布告:“凡协助清剿日军者,免半年田税。”很快就有几十个村民扛着锄头来报名,说要跟着部队“打鬼子,保收成”。

当日战报:九师清理顺德北部水网,拔除日军伏击点17处,控制稻田2000亩。损失29人,补充80名农民(熟悉地形),现有兵力3378人。

第三日:伶仃洋登陆与番禺丘陵炮战

伶仃洋的海浪拍打着滩涂,十师师长赵刚站在登陆舰的甲板上,望着远处番禺的丘陵——那里隐约可见日军的重炮阵地,炮口正对着海面。“红警海军支队,用‘海鹰’导弹艇敲掉他们的炮位!”他对着电台下令。

三艘导弹艇加速冲向岸边,艇上的火箭发射器齐射,火箭弹拖着尾焰,精准落在日军炮阵地上,爆炸声震耳欲聋。十师士兵乘登陆艇抢滩,刚踏上滩涂,就遭到丘陵上残余日军的射击。赵刚按下头盔上的通讯器:“一营左翼迂回,二营正面推进,把重机枪架起来!”

重机枪的轰鸣盖过海浪声,日军的射击被压制。士兵们踩着沙滩上的贝壳,向丘陵冲锋,子弹打在岩石上,迸出火星。一个叫李根生的新兵,背着炸药包冲向日军的暗堡,被流弹击中胳膊,他咬着牙爬过去,拉燃导火索,滚出老远,暗堡在爆炸声中塌成一堆碎石。

赵刚看着李根生胳膊上的血,对身边的参谋说:“记他一功,升班长。”

拿下丘陵阵地,十师缴获了西门150mm重炮。赵刚让人把炮调转方向,对准番禺县城:“给日军发个‘信号’。”炮弹呼啸着落在县城外的空地上,升起浓烟——这是告诉他们,登陆部队到了。

当日战报:十师成功登陆伶仃洋,控制番禺丘陵阵地,缴获重炮4门。损失53人,补充70名渔民(熟悉海战),现有兵力1717人(十师为新组建部队,初始兵力1700人)。

第西日:三水镇军火库攻坚战与资源整合

八师对三水镇的总攻在清晨打响。镇内的日军依托粮库、祠堂构筑了防御工事,尤其是镇中心的军火库,墙厚三米,日军把机枪架在屋顶,负隅顽抗。罗大江让人运来红警军工坊新造的82mm无后坐力炮:“瞄准军火库的铁门,轰开它!”

炮弹击中铁门,发出沉闷的响声,铁门变形却没炸开。罗大江皱起眉,一个老兵凑过来说:“师长,我见过这门,是用铁轨焊的,硬得很!不如从旁边的粮仓挖地道,首通军火库底下。”

罗大江眼睛一亮:“好主意!工兵连,立刻动手!”

工兵连在粮仓里挖地道,外面的士兵则用机枪掩护,吸引日军注意力。地道挖了三个小时,终于到了军火库底下。士兵们埋下炸药,拉燃导火索,赶紧撤出。

“轰隆——”

军火库的地面被炸出一个大洞,屋顶的日军掉了下去,里面的弹药开始殉爆,火光冲天。八师士兵趁机冲进镇中心,肃清残敌。

清理军火库时,士兵们惊呆了——里面堆满了步枪、炮弹、罐头,还有十几箱未开封的炸药。罗大江让人清点:“一半送往前线,一半运回韶关军工坊,炸药留着炸桥梁用。”

税务官也送来好消息:三水镇的商税收了1200块银元,田税8000担(多为仓库储存的稻谷)。罗大江按比例分配:3000担稻谷送往前线,400块银元投入军工坊,剩下的5000担稻谷和400块银元,用来修复镇里的粮仓和码头。

第五日:全域推进与日军反扑

第五天,八师、九师、十师同时推进,控制了珠三角外围的12个城镇。日军不甘心失败,从广州派出一个旅团,试图夺回三水镇。

陈峰在指挥部收到消息,立刻调红警炮团支援:“把122mm榴弹炮架在三水镇以西的高地,日军来多少,就打多少!”

日军旅团刚到三水镇外围,就遭到炮火覆盖。炮弹落在队伍中间,炸得人仰马翻。八师趁机反击,罗大江带着士兵冲出镇外,与日军展开白刃战。一个日军军官举着军刀冲向罗大江,被他侧身躲过,反手一枪托砸在脸上,门牙掉了一地。

激战至黄昏,日军旅团损失过半,狼狈逃回广州。

此战过后,珠三角外围的日军防御体系基本崩溃。各部队开始清理战场,统计战果,同时组织农民抢收水稻——田埂上,士兵和农民一起弯腰割稻,汗水滴在稻田里,混着泥土的清香。

五日战报汇总:

- 八师:攻克三水镇及西江沿岸5镇,损失98人,补充120人,现有兵力3833人,任务完成度70%(距广州仅30公里);

- 九师:控制顺德北部8镇,清理水网陷阱42处,损失65人,补充150人,现有兵力3463人,任务完成度60%;

- 十师:巩固番禺登陆阵地,击退日军两次反扑,损失87人,补充100人,现有兵力1730人,任务完成度50%;

- 红警炮团/海军支队:无重大损失,新增8门重炮、2艘炮艇,协助各师作战,任务完成度80%。

收复土地统计:新增珠三角外围区域约4.2万平方公里,累计收复土地35.7万平方公里,占广东省总面积的20%,占日军占领区土地面积的25%,占世界土地面积的0.071%。

陈峰站在沙盘前,看着红色区域一点点向广州逼近,指尖在广州的标记上轻轻一点。那里,将是珠三角战役的最后一战。

本章节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7OB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带着红警系统在1942 http://www.220book.com/book/7OB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