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老房子时,陈默在林深当年住的房间发现了个上锁的木箱。钥匙就藏在门框的裂缝里,是枚生锈的铜钥匙,和打开废弃居民楼的那把一模一样。箱子里铺着褪色的牛仔布,整齐地码着几十封信,信封上的收信人都是 “陈默”,邮戳日期从十年前一首延续到去年。
最上面的信封贴着片干硬的槐树叶,邮票是他喜欢的星空图案。陈默拆开信,林深的字迹跃然纸上:“今天路过出版社,看见你的名字出现在新书预告上,比我当年猜的早了三年。记得你说要写我们的故事,可别把我写得太笨啊。”
信里夹着张照片,是林深在出版社门口拍的,背景里的海报正好是陈默的连载广告。他突然想起收到匿名包裹的那天,正是这封信的邮戳日期。原来那本线装笔记本,是林深早就准备好的礼物。
往下翻,有封信的信纸沾着泪痕。“今天去了守江人木屋,发现他们在找下一对祭品。陈默,我好像没法陪你写完结局了。” 字迹在这里变得潦草,像是写了又划掉,“别难过,我会变成最好的素材,让你的故事永远有人记得。”
铜哨子突然变得滚烫,烫得陈默几乎握不住。他摸着信纸上的泪痕,想起林深坠江前那通未接来电,原来好友早就做好了选择。箱子底层压着本日历,每个日期旁都画着小小的进度条,最后一格停在他连载结局刊登的那天,旁边写着 “完成”。
窗外的老槐树突然剧烈摇晃,叶片碰撞的声音组成 “别哭” 两个字。陈默把信笺按在胸口,泪水打湿了信封上的槐树叶,叶片竟在潮湿中慢慢舒展,露出背面用铅笔写的小字:“在书的第 127 页夹了惊喜。”
他飞奔回家翻出书,127 页果然夹着片新鲜的槐树叶,叶脉间的纹路在阳光下连成铜哨子的形状。树叶背面粘着张便签,是林深的字迹:“知道你会翻到这里,笨蛋。记得按时吃饭,别总熬夜改稿子。”
出版社策划了场 “江滩故事会”,邀请陈默给孩子们讲创作灵感。他站在老槐树下,看着围坐成圈的孩子们手里都拿着自制的槐树叶书签,忽然想起林深说过 “故事就像树叶,落了还会再长”。
“从前有两个好朋友,他们总在这棵树下偷偷藏秘密。” 陈默的目光掠过江面,那里漂着无数片槐树叶,像撒落的星星,“其中一个朋友为了保护另一个,变成了守护江水的精灵,每当槐树叶飘落时,他就会回来看看。”
穿红裙子的小女孩举起手:“我知道他是谁!是穿牛仔外套的大哥哥!” 她从口袋里掏出枚铜哨子碎片,“我昨天在江滩捡到的,它会发烫呢。”
陈默接过碎片,发现上面刻着个极小的太阳。指尖触到碎片的瞬间,铜哨子突然发出清亮的声音,江面上的槐树叶开始旋转,组成两个牵手的人影。孩子们发出惊呼,指着天空说看到了精灵,陈默抬头时,正好看见片树叶落在翻开的故事书上,叶脉间的金线闪闪发亮。
活动结束后,有位白发老人拦住他,手里拿着本泛黄的相册。“这是我孙子,去年在江里救了个落水的孩子。” 老人指着照片里的青年,眉眼间竟有林深的影子,“他说总感觉有人在帮他,就像……”
“就像有人在江里推了一把。” 陈默接过相册,照片里的青年手腕上系着红绳,和他掌心的疤痕形状相同。老人说孙子从小就爱往江滩跑,总说槐树下有个看不见的朋友,教他辨认水流的方向。
铜哨子在这时轻轻震动,陈默知道林深就在附近。他把那枚铜哨子碎片送给老人的孙子,看着青年把碎片系在红绳上,突然想起守江人日记里的最后一句:“真正的守护,是让善意永远流传。”
夕阳西下时,江面上的槐树叶组成巨大的笑脸。陈默对着江面挥手,听见风里传来熟悉的声音,像极了十年前林深在教室后排喊他的名字:“陈默,我们的故事还没完呢。”
作者“浮生反骨崽”推荐阅读《最后的短信》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7OD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