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渐渐被一种更令人窒息的轰鸣所取代——那是烈火吞噬一切的声音,混合着结构不断坍塌的闷响。冲天的火光将黎明前的黑暗撕得粉碎,翻滚的浓烟如同狰狞的巨兽,裹挟着刺鼻的化学毒雾和灰烬,笼罩了整个东咀老渔港。
陈薇和幸存的小队成员相互搀扶着,沿着潮湿冰冷的沙滩深一脚浅一脚地奔跑,肺部火辣辣地疼,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吸入滚烫的玻璃碴。身后是灼热的地狱,前方是未知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蓝司理被两名队员轮流背着,头颅无力地垂下,脸上混杂着干涸的血迹和泥污,昏迷中身体仍不时地抽搐一下,仿佛那场毁灭性的爆炸仍在他体内回荡。那名肩膀中弹的队员情况同样不妙,失血和爆炸冲击让他意识模糊。
“不能停!顺着海岸线往南走!那边有信号!”陈薇的声音嘶哑,喉咙被烟熏得如同砂纸摩擦。她回头望了一眼那片火海,心有余悸。“时痕”的狠绝超出了她的预估,他们竟然不惜引爆整个地下废墟来毁灭证据和灭口。这片燃烧的土地,成了B-17实验室和那些未能逃出的亡魂最终的坟场。
幸运的是,爆炸引起的混乱和持续的大火似乎暂时阻断了追兵。但谁也不知道这种安全能持续多久。
他们沿着海岸线艰难行进了近半小时,终于找到了一处相对隐蔽的、被礁石环抱的小小凹湾。精疲力尽的众人瘫倒在地,剧烈地咳嗽着,贪婪地呼吸着相对干净的、带着海腥味的空气。
陈薇第一时间检查蓝司理和伤员的状况。蓝司理呼吸微弱但还算平稳,只是昏迷不醒,额头发烫。伤员的伤口需要重新包扎,失血情况需要控制。
“联系刘队……用备用加密频道……”陈薇对唯一一名伤势较轻、还保留着通讯设备的队员下令,她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疲惫,“报告我们的位置和情况……请求紧急医疗支援和撤离。”
队员立刻开始尝试呼叫。
陈薇则靠着冰冷的礁石坐下,从贴身口袋里取出那个用防水袋紧紧包裹的证物袋。周炜的日志本边缘被熏黑了一些,那个蓝色的U盘依旧冰冷。她想起蓝司理昏迷前断断续续吐露的密码碎片。
“780315……ZY……C7H10N2O2……”
这串字符如同咒语,萦绕在她心头。她拿出随身携带的、经过加密处理的平板电脑,连接上U盘。屏幕亮起,提示输入密码。
她深吸一口气,尝试将这几个碎片组合。先是数字“780315”,提示错误。加上“ZY”,依旧错误。她皱着眉头,尝试将化学式“C7H10N2O2”作为一种密码变体输入,还是不对。
难道蓝司理的呓语毫无意义?还是组合方式不对?
她看着昏迷的蓝司理,心中一动。或许……顺序是关键?代表着某种关联?赵桂芬的生日(780315),张小雅的名字缩写(ZY),以及……那个化学式(C7H10N2O2)?周炜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复杂的组合?
她尝试将“ZY”插入数字中间,变成“78ZY0315”,错误。又尝试将化学式作为后缀:“780315ZYC7H10N2O2”……平板电脑屏幕闪烁了一下,竟然跳过了密码错误提示,进入了读取界面!
成功了!
陈薇的心脏猛地一跳!U盘里只有一个文件夹,命名简单粗暴——“证据”。
她迫不及待地点开。里面是大量的扫描文档、数据图表、实验记录照片,以及几段音频文件。她快速浏览着,越看越是心惊。
这些资料不仅详细记录了“Delta-Seven”纳米材料的合成过程、其不稳定的能量特性,还明确指出了将其植入生物体后产生的“标记”与“远程影响”效应。更令人震惊的是,里面有一份未完成的举报信草稿,首指一个代号为“园丁”的幕后黑手,利用东海化工和后续的空壳公司,为这个危险项目提供资金和庇护,其目的……资料中语焉不详,但提到了“筛选”、“控制”、“新秩序”等令人不寒而栗的词语。
其中一张模糊的合影背面,用钢笔写着几个名字,其中一个名字旁,画了一个小小的戒指图案,戒指左侧,有一个清晰的缺口标记——与蓝司理的描述完全吻合!那是周炜的标记!
而那个化学式“C7H10N2O2”,赫然是某种关键催化剂的分子式,也是导致B-17样本失控的元凶之一!
蓝司理那看似混乱的感知,竟然精准地捕捉到了最核心的秘密!
“队长!联系上刘队了!”负责通讯的队员激动地喊道,“他正在协调力量和船只过来接应我们!他说……他说上面因为爆炸震怒,但暂时压下了消息,让我们务必保护好证据和人!”
消息让人稍感安慰,但陈薇的心情依旧沉重。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换来了这些染血的数据。而敌人,依然隐藏在暗处,那个代号“园丁”的保护伞,其能量恐怕超乎想象。
她收起平板,看向依旧昏迷的蓝司理,目光复杂。这个男人的痛苦,成了揭开真相的唯一钥匙。而这把钥匙,正在被锁孔本身的黑暗所侵蚀。
海平面上,晨曦微露,将天空染成一种病态的鱼肚白。身后的火光仍未熄灭,如同大地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疤。余烬未冷,而风暴,远未结束。他们带回的证据,是希望之火,也可能点燃更大的毁灭。
(http://www.220book.com/book/7OL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