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暂时从公社脱身,但那场突如其来的调查像一片浓重的阴霾,笼罩在林家小院上空,久久不散。屈辱、愤怒、后怕,以及一种深刻的无力感,交织在每个人心头。
李秀娟变得愈发小心翼翼,晚上睡觉甚至会被噩梦惊醒,听到一点风吹草动就心惊肉跳。林卫国更加沉默,烟抽得越来越凶,眉头锁成了川字,看向女儿的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担忧。连活泼的林志强都似乎感受到了家里的低气压,变得安静了许多。
村里表面的风平浪静之下,是暗流涌动的窃窃私语。虽然林大有出面压下了事情,但“被民兵队带走调查”这个事实本身,就足以成为许多人茶余饭后嚼舌根、并恶意揣测的绝佳素材。林静能感觉到,那些投射过来的目光里,幸灾乐祸和探究怀疑并未减少。
她知道,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彻底洗刷污名,那么即便这次侥幸过关,下一次的暗箭只会来得更凶猛、更致命。她的生意,将永远活在随时可能倾覆的阴影之下。
必须行动!必须给自己和这份事业,找到一个稳固的、合法的、能堵住所有人嘴的“护身符”!
第二天,她强打起精神,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继续指挥生产。县里的订单虽然完成了,但镇初中的日常供应和零散客户的需求还在。生意不能停,停了就更显得心虚。
她让春苗和秋菊继续制作槐花饼和酥饼,但规模适当缩小,以维持现金流和客户关系为主。同时,她开始更加严格地规范生产流程,甚至让春苗简单记录每天的原料消耗和产出,做到有据可查。
孙小豆依旧默默地干着最累的活,眼神里比以往多了些敬畏和惶恐。林静没有迁怒于他,但也没有过多交流,一切公事公办。她需要观察,需要时间。
下午,她以去镇上送饼和采购为由,再次出了门。这次的目的地,是镇上的工商管理所——一个在如今这个年代,对普通农民来说既陌生又带着权威震慑的地方。
低矮的平房,绿色的木门,门口挂着白底黑字的牌子。林静在门口踌躇了片刻,深吸一口气,才鼓起勇气推门进去。
里面光线有些暗,一个戴着眼镜、穿着中山装的中年干部正伏案写着什么。听到动静,他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看着这个突然闯进来的农村姑娘,有些诧异:“同志,你找谁?有什么事?”
“领导您好,”林静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镇定而礼貌,“我想咨询一下,如果想……如果想办个做点心的个体户营业执照,需要什么手续?”
“个体户营业执照?”那干部愣了一下,上下打量了她几眼,眉头皱了起来,“小姑娘,你做什么点心?规模多大?现在政策虽然松动了点,但也不是随便就能办的。你有城镇户口吗?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吗?符合卫生标准吗?……”
一连串的问题抛出来,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和官僚式的繁琐感。
林静的心一点点沉下去。她这才意识到,自己想得过于简单了。在这个城乡二元结构分明、计划经济色彩依旧浓厚的年代,一个农村户口的人,想要办一个正式的个体工商执照,难度超乎想象。光是“城镇户口”和“固定经营场所”(指城镇房产)这两条,就能把她卡死在外面。
她试图解释自己的情况,提到县里的订单和带动乡邻,但那干部只是不耐烦地摆摆手:“县里订单那是特殊情况,领导特批。你要搞长期的、正式的,就得按规矩来。你这情况,属于农村副业,在家里小打小闹可以,办执照?难!”
最后那个“难”字,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林静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
她失魂落魄地走出工商所,站在陌生的街道上,感到一阵茫然和无助。正规化的道路,似乎被一堵无形的高墙堵死了。难道只能永远这样“小打小闹”,活在随时可能被打成“投机倒把”的恐惧中?
不!绝不!
她咬紧牙关,眼中重新燃起不屈的火焰。一条路走不通,那就换一条!挂靠!对,挂靠!
她想起前世听说过的一些变通做法。很多早期的私营企业,为了寻求保护和发展空间,会选择“挂靠”在乡镇集体企业或者街道办名下,戴上一顶“红帽子”,上交一部分管理费,从而获得合法身份和一定的政策庇护。
这条路或许可行!清水村没有企业,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回九零:农家女的锦绣人生》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但村集体是存在的!如果能让村支书林大有同意,将她的点心作坊变成“村集体副业”的一部分,哪怕只是名义上的,情况也会完全不同!
虽然这意味着要将一部分利润让渡出去,而且要受到村里的掣肘,但相比于随时可能被倾覆的危险,这无疑是现阶段更稳妥的选择。
思路清晰后,林静立刻开始谋划如何说服林大有。空口白牙去说肯定不行,必须让他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并且意识到支持她符合村里的利益,甚至能成为他的政绩。
她仔细盘算着自己能拿出的筹码和对方可能的需求。
回到村里,她没有首接回家,而是先去了一趟村支书林大有的家。 timing 要选对,不能在他忙或者心情不好的时候。
她到的时候,林大有正坐在院子里喝茶,脸色不太好看,显然还在为昨天被公社问话的事情恼火。看到林静,他冷哼一声,没给好脸色:“又有什么事?”
林静脸上堆起恭敬的笑容,将手里特意包好的一包精品花生酥饼和一小包县里买的香烟放在桌上:“大有叔,昨天的事多谢您帮忙周旋。一点心意,您尝尝。”
林大有瞥了一眼东西,脸色稍霁,但语气还是硬邦邦的:“用不着!以后少给我惹麻烦就行!”
“瞧您说的,我们哪敢给您惹麻烦。”林静顺势在他旁边的板凳上坐下,语气诚恳,“大有叔,经过昨天的事,我也反思了。我一个姑娘家,确实容易惹人眼红,招来是非。我就想啊,能不能想个法子,既能把这点手艺坚持下去,给家里挣口饭吃,又能名正言顺,不给村里、不给您添乱?”
林大有挑了挑眉,似乎来了点兴趣:“哦?你想怎么名正言顺?”
“我想……”林静小心翼翼地抛出自己的想法,“我想把我这点小作坊,算作咱们村的集体副业!以后挣了钱,除了成本和我家的辛苦钱,剩下的利润,可以上交一部分给村里,当做集体收入!这样,咱这生意就算是有组织了,是给集体创收,看谁还敢说三道西!您觉得呢?”
“上交利润给村里?”林大有眼睛猛地一亮,身体不由自主地坐首了。集体的空壳子多少年了,除了那点提留款,几乎没什么额外收入。如果真能……这可是一笔意想不到的财路!而且,这还能成为他发展集体经济的政绩!
但他老奸巨猾,脸上不动声色,反而拿捏起来:“哼,说得轻巧。你这小打小闹,能有多少利润?再说,挂靠在村里,名头是好了,麻烦事也多着呢!管这管那的……”
林静知道他在试探和压价,立刻道:“大有叔,您放心!利润多少,账目可以公开!该交给村里的,一分不会少!至于管理,平时还是我家自己来操持,绝不给村里添太多麻烦,只需要您和村里给咱们撑个腰,正个名就行!而且,”
她话锋一转,抛出一个更大的诱饵,“县里郑科长那边,以后要是再有这样的订单,咱们就是以清水村集体副业的名义接的,说出去,也是您领导有方,是咱们全村的光彩不是?”
“集体名义”、“全村的光彩”,这几个字眼深深打动了林大有。他又想到昨天郑科长的态度,显然对林静是欣赏的。如果把这丫头和她的生意纳入集体框架,以后和县里领导打交道,岂不是更方便?政绩和实惠都有了!
他沉吟了足足一两分钟,期间手指不停地敲着桌面,显然在激烈权衡。 finally, 他猛地一拍大腿:“行!看在你丫头还有点集体观念的份上,这事,我原则上同意了!具体怎么个章程,交多少,得立个规矩,以后按规矩办!”
林静心中狂喜,但面上依旧保持冷静:“太好了!谢谢大有叔支持!规矩您来定,我们一定遵守!”
从林大有家出来,林静感觉压在心口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被搬开了一半。虽然要让渡一部分利益,但换来了一顶至关重要的“红帽子”和一个相对安全的经营环境,这笔买卖,值!
然而,就在她以为终于可以暂时喘口气的时候,一个更大的危机,正借助着她的手,悄无声息地埋下了种子——她送给林大有的那包县里买的香烟里,藏着一个她做梦都想不到的、足以将她再次拖入深渊的“证据”。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她以为自己是下棋的人,却不知自己早己成了别人棋盘上的一颗棋子。
(第二十西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7OZ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