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清水镇,仿佛一头刚刚苏醒的巨兽,开始吞吐着人流和喧嚣。自行车铃铛叮当作响,赶着上班的工人们步履匆匆,挎着菜篮子的主妇们穿梭在各个摊位前,精打细算地比较着价格。
林静站在十字路口靠近家属院的位置,清脆的吆喝声混在嘈杂的市井声中,并不算特别突出。她手里举着那包打开的槐花饼,金黄的色泽和独特的香气是她最好的广告。
然而,最初的几分钟,情况并不如她想象中顺利。
好奇的目光确实投来了不少。人们看到一个穿着破旧但干净、模样清秀的小姑娘挎着篮子卖东西,都会下意识地多看两眼。尤其是她篮子里飘出的那股混合了油香、面香和花香的奇特味道,对于吃惯了油条、馒头、稀饭的镇上居民来说,很是新鲜。
但好奇归好奇,真正停下脚步询问的人却寥寥无几。
“槐花饼?啥东西?槐花还能做饼?” “闻着是挺香,咋卖的?贵不贵?” 有人远远议论,但脚步并未停留。
一个挎着菜篮子的大妈走过来,伸头看了看:“哟,这饼煎得挺好看。多少钱一个?”
林静保持微笑:“大娘,一毛钱一个,两个一毛五。用的是新鲜槐花和上好白面,还加了鸡蛋呢,您尝尝看?”
“一毛钱?”大妈立刻皱起了眉头,撇撇嘴,“这么贵!那边油条才五分钱一根呢!槐花满山都是,不值钱的东西,你这娃子心挺黑啊。”说完,摇摇头走了。
林静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但没有气馁。她早就料到价格会成为障碍。一毛钱在这个时代确实不算便宜,相当于两个鸡蛋或者近一斤粗粮的价格了。但她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成本也确实不低,降价空间很小。
又过了一会儿,一个穿着工装、看起来像是附近工厂职工的中年男人被香气吸引,停下自行车:“小姑娘,卖的啥?这么香。”
“槐花饼,叔叔,新做的,干净卫生,您来一个尝尝?”林静赶紧递上样品。
男人拿起还温热的饼子,看了看,嗅了嗅,似乎有些意动:“嗯,是挺香。怎么卖?”
“一毛一个,两个一毛五。”
男人犹豫了一下,还是把饼子放了回去:“算了算了,不当吃不当喝的,还是去买俩馒头实在。”蹬上自行车走了。
接连的受挫,让林静心里开始有些打鼓。篮子里的饼子虽然用荷叶包着,但时间久了,热气散了,口感会变差,就更难卖了。那五毛钱的本钱和家人的期望……压力像无形的石头压在她心上。
她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不能慌。前世的销售经验告诉她,越是这种时候,越要稳住心态,找准客户群体。
她观察着过往的人流。很快,她发现那些匆匆赶路的工人和精打细算的主妇可能不是她的目标客户。前者追求快速填饱肚子,后者对价格极其敏感。
她的目标,应该是那些生活相对宽裕、愿意为新鲜口味和一点点“生活情趣”买单的人。比如,那些从家属院里走出来,衣着相对体面、不急于上班的中年妇女或者老人,或者是一些带着孩子出来玩的家境看起来不错的年轻父母。
调整了策略,她不再漫无目的地吆喝,而是更有针对性。
看到一位穿着呢子外套、气质较好的老太太提着鸟笼溜达过来,她便笑着招呼:“奶奶,早上好!尝尝新鲜的槐花饼吧?清香甜润,不油腻,对身体好哩。”
老太太果然停下脚步,好奇地打量:“槐花做的饼?倒是稀罕。”她看了看品相,闻了闻味道,“嗯,看着是不错。怎么卖?”
“一毛一个,给您用荷叶包好了,干净拿着也方便。”
老太太略微沉吟,似乎觉得价格略高,但看着饼子的卖相和小姑娘期待的眼神,还是点了点头:“行吧,给我来两个,尝尝鲜。”
“好嘞!”林静心中一阵激动,小心翼翼地取出两个饼,用新鲜荷叶仔细包好,递给老太太,收下了那珍贵的一毛五分钱。
第一笔生意!虽然微不足道,却像破开坚冰的第一道裂缝,给了她巨大的鼓舞。
紧接着,一个年轻妈妈牵着个小女孩路过,小女孩闻着香味就走不动道了,眼巴巴地看着篮子:“妈妈,好香,我想吃那个饼饼……”
年轻妈妈看了看:“这是什么饼啊?”
“槐花饼,大姐,纯天然的新鲜槐花做的,小孩子吃了也好消化。您看,金黄金黄的,孩子肯定喜欢。”林静适时地将样品递到小女孩面前。
小女孩渴望地看着妈妈。年轻妈妈笑了笑,问:“多少钱?” “一毛一个,给孩子买一个尝尝吧?”
“行,来一个吧。”或许是孩子的渴望,或许是饼子的卖相确实,年轻妈妈爽快地付了钱。
开张之后,运气似乎好了起来。那第一个购买的老太太溜达了一圈回来,居然又带来了一个同样打扮的老姐妹:“就是这小姑娘卖的,味道真不错,老张姐你也尝尝?”
“给我也来两个!”
渐渐地,林静的摊位前开始断断续续地有人光顾。大多是图个新鲜,买一两个尝尝。但也有人吃了觉得好,又多买几个带回家。
林静始终保持着微笑,言语清晰,包装仔细,给人干净利落又真诚的感觉。她偶尔还会多说两句:“槐花清热解毒,夏天吃最好了。”“您回家要是凉了,在锅里稍微烘一下,一样酥脆。”
这些贴心的小提示,也无形中增加了顾客的好感。
篮子里的饼包一包一包地减少。太阳渐渐升高,街上的人流也开始稀疏下来。
林静摸了摸怀里那个小布包,里面的硬币和毛票己经有了不小的一摞。她心里默默计算着:一毛五、三毛、西毛五……加上刚刚卖掉的最后一包,一共卖出了……十六个饼!收入是一块三毛钱!
成本大概核算:面粉和鸡蛋折算大约西毛多,油算一毛多,其实净赚了有七八毛钱!这几乎相当于林卫国好几天的工分了!
虽然距离五百块的“巨款”还遥不可及,但这无疑是成功的第一步!证明了她的想法是可行的!槐花饼是有市场的!
她小心翼翼地将钱收好,挎起只剩下五包饼的篮子,心情雀跃又满足。正准备收拾一下去赶回村的拖拉机,忽然听到旁边一个略显急促的声音喊道:
“哎!小姑娘!等等!你那槐花饼还有没有?”
林静回头,看到一个穿着蓝色工装、戴着眼镜、知识分子模样的中年男人快步走过来,额头上带着细汗,似乎找了一会儿了。
“还有的,叔叔您要多少?”林静连忙应道。
“还有多少?我都要了!”男人语气很急,“我是镇初中食堂的采购,刚听我们学校老师说你这饼特别好吃,我紧赶慢赶过来,差点没赶上!”
林静心中一喜,连忙道:“还有五包,一共十个饼。”
“好好好,我都要了!”男人爽快地掏出一块钱,“一块钱,不用找了,赶紧给我包起来。小姑娘,你这饼确实做得不错,我们校长尝了都说好!你明天还来不来?能不能多做一些?我们食堂想订一些给老师们换换口味!”
突如其来的大单和长期订购的意向,让林静的心跳骤然加速。
机会,来得比她想象的更快!
(第五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7OZ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