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1章 春犁破土遇阴袭,军民携手筑防线,星夜南迁启新程

小说: 破浪行   作者:了本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破浪行 http://www.220book.com/book/7P4U/ 章节无错乱精修!
 

惊蛰刚过,村西头的荒地里终于冒出了嫩绿的麦芽。顾长风蹲在田埂上,指尖拂过带着露水的麦芽尖,心里满是欣慰——这是开春后种下的第一茬庄稼,再过几个月,就能给孩子们和村民们添些口粮了。

“顾先生,俺们把种子都撒完了!”小石头举着个空竹篮跑过来,裤脚沾了些泥土,脸上却满是笑容。他身后,几个孩子也跟着跑过来,手里拿着小铲子,兴奋地向顾长风展示自己种的土豆。

顾长风刚要开口夸赞,就听见村口传来一阵急促的枪声,紧接着是村民们的呼喊声。他心里一沉,猛地站起来——鬼子来了!之前运输队的伙计就说过,鬼子可能会因为清乡失败,对村子进行报复,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孩子们,快跟我回学堂!”顾长风拉起小石头的手,又招呼其他孩子,“别害怕,咱们很快就会安全的。”

林静姝也听到了枪声,她从厨房里跑出来,手里还拿着刚熬好的药汤——是给村里生病的老大娘熬的。“顾先生,怎么回事?是鬼子吗?”她的声音有些抖,却还是努力保持镇定,把药汤放在地上,转身去帮顾长风疏散孩子。

沈墨白和陈启明也赶了过来。沈墨白手里拿着一幅地图,是之前画的村子周边地形图,上面标注了可以撤退的路线。“是鬼子的大部队,看样子是来报复的。”他指着地图上的一条小路,“咱们从后山的小路撤退,去城外的破庙,那里隐蔽,鬼子不容易找到。”

陈启明则拎着一把铁锹,站在学堂门口,警惕地看着村口的方向:“我来断后,你们先带孩子们和村民们撤退。保长肯定也跟着鬼子来了,他知道咱们的底细,得小心他耍花招。”

顾长风点点头,又转身去叫村里的老人和妇女。王大娘正扶着生病的老大娘往学堂跑,见了顾长风就喊:“顾先生,鬼子在村口杀人!张大爷为了掩护俺们,被鬼子开枪打伤了!”

顾长风心里一紧,却还是强装镇定:“大娘,您先带着老大娘跟孩子们撤退,我去看看张大爷。”

“不行!太危险了!”林静姝拉住他,眼里满是担忧,“鬼子有枪,你去了就是送死!咱们还是赶紧撤退,等安全了再想办法救张大爷。”

沈墨白也劝道:“长风,现在不是冲动的时候。张大爷肯定也希望咱们能安全撤退,保住孩子们和村民们。等咱们到了破庙,再联系游击队,说不定能把张大爷救出来。”

顾长风咬了咬牙,知道他们说得对。他转身对陈启明说:“启明,你多小心,咱们在破庙会合。”

陈启明点点头,又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递给顾长风:“拿着,路上防身。要是遇到鬼子,别硬碰硬,用咱们之前学的法子,绕着走。”

顾长风接过匕首,又和林静姝、沈墨白一起,带着孩子们和村民们往后山撤退。后山的小路很陡,还长满了杂草,顾长风走在最前面,用匕首砍断挡路的杂草,为后面的人开辟道路。林静姝则走在中间,扶着村里的老人和妇女,时不时还安慰受惊的孩子。沈墨白走在最后,确保没有落下一个人。

走了大约半个时辰,他们终于到了后山的山顶。顾长风回头看向村子,只见村口己经冒起了黑烟,鬼子正在放火烧房子,学堂的方向也隐约能看到火光。他心里一阵刺痛——那是他们亲手建立的学堂,是孩子们读书的地方,就这样被鬼子烧毁了。

“顾先生,您别难过。”小芳拉了拉顾长风的衣角,手里还攥着之前剪的福字,“只要咱们还在,就能再建一座学堂,比之前的还要好。”

顾长风蹲下身,摸了摸小芳的头,眼里满是感动:“对,只要咱们还在,就能再建一座学堂。等打跑了鬼子,咱们就建一座最大、最好的学堂,让所有孩子都能读书。”

又走了一个时辰,他们终于到了城外的破庙。破庙己经被陈启明之前找的木工修好了,屋顶的漏洞被补上了,还砌了几间小屋子,能供孩子们和村民们住。陈启明也己经到了,他正和几个木工一起,在庙门口搭建防御工事,见顾长风他们来了,就赶紧迎了上去:“你们没事吧?鬼子没追来吧?”

“没事,多亏了这条小路。”顾长风松了口气,又问,“张大爷怎么样了?你有没有看到他?”

陈启明的脸色沉了下来:“我去村口的时候,张大爷己经被鬼子抓走了,保长还在旁边煽风点火,说要把张大爷带到城里去审问。”

顾长风心里一沉,却还是强装镇定:“咱们先安顿好孩子们和村民们,再想办法救张大爷。沈先生,您之前说过认识游击队的人,咱们能不能联系他们,让他们帮忙救张大爷?”

沈墨白点点头:“我之前跟游击队的李队长联系过,他们就活动在城外的山区。我今晚就去联系他们,看看能不能想办法把张大爷救出来。”

林静姝则去给孩子们和村民们倒水,又拿出之前准备的干粮,分给大家。破庙里虽然简陋,却处处透着温暖——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听沈墨白讲《三国演义》里“桃园三结义”的故事;村民们则在一旁缝补衣服,时不时还安慰受惊的孩子;陈启明和木工们则在庙门口轮流放哨,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破浪行 确保大家的安全。

晚上,沈墨白准备去联系游击队。顾长风执意要跟他一起去:“沈先生,您年纪大了,晚上山路不好走,我跟您一起去,也好有个照应。”

沈墨白拗不过他,只好答应。两人收拾好东西,又跟林静姝和陈启明交代了几句,就趁着夜色,往游击队的驻地走去。

山路很黑,还很陡,顾长风扶着沈墨白,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小路上,像铺了一层银霜。“沈先生,您说咱们这次能成功救出张大爷吗?”顾长风忍不住问,心里满是担忧。

沈墨白拍了拍他的手,轻声说:“放心吧,游击队的李队长是个很有本事的人,他们之前也救过不少被鬼子抓走的村民。《孙子兵法》里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咱们只要了解鬼子的动向,再跟游击队配合好,一定能救出张大爷。”

顾长风点点头,心里稍微安定了些。他想起之前在学堂里,沈墨白教他的那些道理,从《论语》里的“仁者爱人”,到《道德经》里的“善如水,利万物而不争”,再到《孙子兵法》里的兵法策略,这些都成了他现在面对困难时的精神支柱。

走了大约两个时辰,他们终于到了游击队的驻地。李队长见了他们,赶紧迎了上来:“沈先生,顾先生,你们怎么来了?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沈墨白把张大爷被鬼子抓走的事跟李队长说了一遍,又拿出之前画的村子周边地形图,指着上面的鬼子据点:“鬼子把张大爷关在城里的据点里,那里守卫森严,咱们得想个办法,趁鬼子不注意,把张大爷救出来。”

李队长皱着眉头,仔细看了看地图,又跟身边的队员商量了几句,然后对沈墨白和顾长风说:“咱们可以趁今晚鬼子换岗的时候,混进据点,把张大爷救出来。不过这得冒很大的风险,据点里有很多鬼子,还有机枪阵地,一旦被发现,就很难脱身。”

顾长风立刻说:“我跟你们一起去!我熟悉城里的地形,说不定能帮上忙。”

沈墨白也说:“我也去,我可以帮你们吸引鬼子的注意力,让你们更容易混进据点。”

李队长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答应了:“好!那咱们现在就准备,今晚三更行动。”

三更时分,他们悄悄地来到了城里的鬼子据点外。据点的大门紧闭,门口有两个鬼子站岗,手里端着枪,警惕地看着西周。李队长示意大家隐蔽好,然后对顾长风说:“你和小王从侧面的墙翻进去,找到张大爷的关押地点,我和其他队员从正面吸引鬼子的注意力。记住,一旦得手,就赶紧从后门撤退,我们在后门接应你们。”

顾长风点点头,又跟小王一起,悄悄地绕到据点的侧面。围墙很高,顾长风踩着小王的肩膀,好不容易才翻了进去。据点里很安静,只有几个鬼子在巡逻,手里的手电筒在黑暗中扫来扫去。

顾长风和小王屏住呼吸,躲在墙角的阴影里,等巡逻的鬼子走过去,才悄悄地往前挪。他们按照李队长给的地图,很快就找到了关押张大爷的地方——是一间简陋的牢房,门口有一个鬼子站岗。

顾长风示意小王吸引鬼子的注意力,自己则绕到鬼子的身后,趁鬼子不注意,用匕首捂住鬼子的嘴,又猛地一刀刺进鬼子的胸口。鬼子哼都没哼一声,就倒在了地上。

顾长风赶紧打开牢房的门,只见张大爷被绑在柱子上,身上有很多伤口,脸上也满是血污,却还是努力睁着眼睛,看到顾长风就虚弱地说:“顾先生,你怎么来了?快走吧,鬼子很快就会发现的。”

“张大爷,我来救您了!”顾长风赶紧解开绑在张大爷身上的绳子,又背起张大爷,“咱们现在就走,游击队的人在后门接应咱们。”

小王也过来帮忙,扶着张大爷的另一只手。三人刚走到后门,就听见据点里传来一阵急促的枪声和呼喊声——李队长他们己经跟鬼子交上火了。

“快走!”顾长风背着张大爷,加快了脚步,很快就跟李队长他们汇合了。李队长见他们救了张大爷,就赶紧说:“鬼子己经发现了,咱们快撤!”

一行人沿着小路,很快就撤出了城,回到了破庙。林静姝和陈启明见他们救了张大爷,都松了口气。林静姝赶紧给张大爷处理伤口,又熬了些药汤,让张大爷喝下去。

张大爷喝了药汤,精神好了些,他拉着顾长风的手,眼里满是感激:“顾先生,谢谢你救了俺。俺这条老命,以后就是学堂的了,只要能让孩子们好好读书,俺做什么都愿意。”

顾长风摇摇头,眼里满是感动:“张大爷,您别这么说。咱们都是一家人,互相帮忙是应该的。只要咱们心齐,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打不赢的仗。”

破庙里的灯亮了很久,首到东方泛起鱼肚白,大家才渐渐睡去。顾长风站在庙门口,看着远处的天空,心里满是坚定——虽然现在他们失去了学堂,失去了家园,但只要他们还在,只要孩子们还在,只要这份希望还在,他们就一定能重建家园,打跑鬼子,迎来胜利的那一天。

下集预告:破庙办学遇困境,缺医少药陷危机,林静姝寻药闯险地!



    (http://www.220book.com/book/7P4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破浪行 http://www.220book.com/book/7P4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