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如墨,再次将丽水港紧紧地包裹在黑暗之中。
仓库里,烛火在微风中摇曳,仿佛随时都会被吹灭。丁海峰坐在罗海瑶的床边,寸步不离地守护着她。他不时地更换着罗海瑶额头上的冷毛巾,希望能减轻她的痛苦。
然而,到了后半夜,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
罗海瑶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原本苍白的脸颊也泛起了不正常的潮红。她的嘴唇微微张开,无意识地呻吟着:“水……好热……”身体也开始轻微地抽搐。
丁海峰心中一紧,他连忙伸手去探罗海瑶的额头,顿时被那惊人的热度吓了一跳——她的额头烫得吓人!
“医生!快叫医生!”
丁海峰顾不上其他,朝着门外大声吼道。
不一会儿,昨日那位老中医便被匆忙请来。他快步走到床边,为罗海瑶把了脉,随后面色凝重地说道:“伤口邪毒内侵,导致发热。若不能及时控制,恐有性命之忧。”
老中医当机立断,立刻开出了一个方子:“老夫这就开一剂清热解毒的汤药,先用金银花、黄连清热,再用三七活血化瘀。但……”他稍稍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但罗小姐伤得太重,寻常药石恐怕效力不足。”
丁海峰心急如焚,他紧紧握着拳头,声音略微颤抖地问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老中医缓缓摇头,叹息道:“若是西洋人的消炎药或许有用,但此地哪来的西药啊?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说罢,老中医无奈地转身离去。
丁海峰呆立原地,目光凝视着病床上罗海瑶那痛苦不堪的面容,心如刀绞。他的拳头不自觉地越握越紧,指甲几乎要嵌入掌心。
突然,他脑中灵光一闪——作为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理科生,他怎么会忘了最基本的抗菌药物呢?
此时的丁海峰如醍醐灌顶一般,他再也顾不上多想,转身冲出房门,大声喊道:“林管带!”
林国祥闻声赶来,一脸狐疑地看着丁海峰。
丁海峰语速极快地吩咐道:“立即去找大量大蒜,越新鲜越好!再找一个石臼和干净的棉布,还有白酒!快!”
林国祥虽然对丁海峰的要求感到十分诧异,但见他如此焦急的神情,心知此事定然紧急,便也不再多问,立刻带人前去寻找。
不到半个时辰,所需物品便全部备齐。丁海峰接过这些东西,如获至宝,他急匆匆地将自己关进仓库的隔间里,开始按照记忆中的方法制作大蒜素。
他先将大蒜放在石臼里,用杵子一下一下地捣着,不一会儿,大蒜就被捣成了泥状。那浓烈的大蒜味,迅速弥漫了整个房间,让人有些难以忍受。
接着,他往蒜泥中加入了少量的白酒,白酒慢慢包裹住了蒜泥,让它们相互交融。然后,他用一块干净的棉布将混合液过滤,只留下清澈的汁液。
这个过程他重复了多次,每一次都小心翼翼,生怕遗漏了哪怕一丁点儿的大蒜素。
林国祥在一旁看着,心中充满了疑惑,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大人,您这是在做什么呢?”
丁海峰头也不抬,手上的动作依旧迅速而准确,他简短地回答道:“这是一种抗菌药,能对抗伤口感染。”
林国祥听了,恍然大悟,但他还是有些担心地说:“可是,这样真的能行吗?”
丁海峰没有回答,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工作上。制作大蒜素的过程虽然看似简单,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要确保无菌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丁海峰将所有的器具都用开水煮过,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细菌,就连他自己的双手,也用白酒彻底地消毒了一遍。
终于,经过一番努力,一小瓶淡黄色的大蒜素提取完成了。丁海峰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他立刻拿起这瓶珍贵的大蒜素,快步回到罗海瑶的身边。
罗海瑶静静地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如纸,伤口处的血迹己经干涸,周围的皮肤也因为感染而微微发红。丁海峰轻轻地揭开覆盖在伤口上的纱布,然后用温水小心地清洗着伤口。
清洗完毕后,他拿起那瓶大蒜素,用一根干净的棉签蘸取了一些,轻轻地涂抹在罗海瑶的伤口上。大蒜素的气味虽然有些刺鼻,但丁海峰知道,这是罗海瑶康复的希望。
“海瑶,坚持住,这一定能帮到你。”
丁海峰眼中满是期待与担忧。
整个后半夜,丁海峰都没有合眼,每隔一个时辰,他就会小心翼翼地为罗海瑶更换一次敷料。每一次,他都会仔细检查伤口的情况,确保没有感染或者其他异常。
同时,他还会按照老中医的嘱咐,准时给罗海瑶喂下那碗苦涩的汤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黎明的曙光渐渐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然而,罗海瑶的高烧却丝毫没有退去的迹象,她的额头依旧滚烫,呼吸也有些急促。
丁海峰心急如焚,他不停地在房间里踱步,嘴里念叨着:“为什么没有效果呢?难道是浓度不够?还是提取方法有问题?”他眉头紧锁,苦思冥想着可能的原因。
突然,丁海峰像是想起了什么,他停下脚步,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
“对了,大蒜素需要与空气接触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他立刻重新开始准备提取大蒜素的材料,这次,他将大蒜切成薄片后,并没有马上捣碎,而是先将它们晾置了一会儿,让蒜酶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生成更多的大蒜素。
过了一会儿,丁海峰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便将晾好的大蒜片放入碗中,用杵臼捣碎。果然,这一次提取出来的药液气味明显更加浓烈,丁海峰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
他赶紧拿起棉球,蘸取新制备的药液,轻轻地擦拭着罗海瑶的伤口。然后,他又用干净的纱布将伤口包扎好,重新为她盖上被子。
时间又过去了半天,丁海峰突然发现罗海瑶的呼吸似乎平稳了一些。他心头一紧,急忙伸手探向她的额头——温度好像真的降了一点!
“有效!真的有效!”
丁海峰兴奋地喊道,声音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喜悦之情。
丁海峰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继续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他全神贯注地调配着药物,每一个步骤都小心翼翼,生怕出现一点差错。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太阳渐渐升高,己经到了日上三竿的时候,丁海峰忙碌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专注。
就在这时,老中医再次前来诊脉。他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房间,脸上带着一丝期待。
老中医坐在床边,轻轻地将手指搭在罗小姐的手腕上,仔细地感受着她的脉象。突然,他的眉头微微一皱,露出惊讶之色。
“奇了!邪毒竟然开始退了!”
老中医惊叹道,“罗小姐的脉象比昨夜平稳多了!”
老中医好奇地看向丁海峰,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不知大人用了何种灵丹妙药?”
他显然对丁海峰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疗效感到十分好奇。
丁海峰微微一笑,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瓶子,递给老中医,“就是用这个,从大蒜中提取的。”
老中医接过小瓶子,打开瓶盖,闻了闻里面的液体。一股淡淡的蒜香扑鼻而来,他不禁点了点头,“大蒜确有解毒之效,但如此立竿见影的效果,老夫还是第一次见到。大人真乃神人也!”
丁海峰连忙摆手,苦笑着说道:“不过是侥幸罢了。”
他心里很清楚,这只是最原始的抗菌方法,与现代医学中的抗生素相比,效果还是有限的。
这次如果有真正的青霉素,那么对于治疗罗小姐的病症肯定会更加有效。然而,在这个时代,青霉素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他也只能用现有的方法尽力而为了。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丁海峰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一样,日夜不停地照顾着罗海瑶。他不仅精心照料着她的生活起居,还不断地改进大蒜素的提取方法,希望能让罗海瑶更快地康复。
与此同时,他还积极配合老中医的汤药治疗,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做到最好。
经过丁海峰的不懈努力,罗海瑶的高烧逐渐退去,伤口也开始慢慢愈合,没有出现更严重的感染。到了第三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罗海瑶终于完全清醒过来。
她缓缓地睁开眼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趴在床边小憩的丁海峰。这个时候丁海峰的眉头微皱,似乎在梦中担心着什么。
罗海瑶的心中涌起一股柔情,她轻轻地呼唤道:“大人……”
这声呼唤虽然很轻,但还是立刻惊醒了丁海峰。
他猛地抬起头,当看到罗海瑶清醒的那一刻,他的脸上绽放出欣喜若狂的笑容:“海瑶,你终于醒了!感觉怎么样?”
(http://www.220book.com/book/7Q9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