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晏之靠在老槐树上,脸色白得像纸,指节攥得泛青。张妈还在哭,断断续续的声音在院子里飘着,每一个字都像针,扎在顾晏之心上。我站在一旁,手里还攥着那张写着“别信顾晏之”的纸,心里乱成了一团麻。
原来阿瑶的死不是意外,是顾晏之父亲一手策划的。他怕阿瑶泄露欠债的事,先想绑走她,最后却间接害死了她。难怪阿瑶的怨气散不去,换作谁,遭遇这样的事,都不会甘心。
“我父亲……他怎么能这么做?”顾晏之的声音发颤,带着不敢置信的痛苦。他从小敬爱的父亲,竟然藏着这样的秘密,手上还沾着无辜人的血。
张妈抹了把眼泪,声音低哑:“老爷那时候也是被逼急了,顾家的名声在镇上不能倒啊。可他后来也后悔了,夜夜睡不着,总说听见阿瑶姑娘的哭声。首到他去世前,还拉着我的手说,对不起阿瑶姑娘,让我以后多给她烧点纸钱。”
“后悔有什么用?人都死了!”顾晏之的情绪突然激动起来,拳头狠狠砸在老槐树上,树皮裂开一道小口,渗出血丝。他盯着东厢房的方向,眼神里满是愧疚,“阿瑶是为了救我才死的,我却到现在才知道真相……我这个做晚辈的,太没用了。”
我看着他痛苦的样子,心里也跟着发酸。顾晏之其实也是个可怜人,被父亲的秘密蒙在鼓里这么多年,现在知道真相,肯定很难受。我犹豫了一下,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不是你的错,你那时候还小,什么都不知道。”
顾晏之转过头,眼里布满红血丝,看着我的时候,眼神里多了几分复杂。“可我现在知道了,就不能再装作没看见。”他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起来,“我要帮阿瑶,化解她的怨气,让她好好安息。”
“怎么帮?”我问。阿瑶的怨气这么重,还被困在东厢房这么多年,想要化解,肯定不容易。
顾晏之没说话,转身朝着自己的房间走去。过了一会儿,他手里拿着那个红色的首饰盒走了出来。盒子还是之前我看到的样子,绣着的花纹褪了色,边缘有些磨损。
“这里面除了阿瑶的遗书,还有一样东西。”顾晏之打开盒子,里面除了一张泛黄的纸,还有一枚小小的玉佩。玉佩是白色的,上面刻着一个“瑶”字,看起来很旧,却很干净,像是经常被人擦拭。
“这是阿瑶的玉佩?”我问。
顾晏之点了点头,指尖轻轻着玉佩,眼神温柔了些:“小时候,阿瑶总把这枚玉佩戴在身上,说这是她母亲留给她的。我父亲把她的东西锁起来后,我偷偷把这枚玉佩和遗书拿了出来,藏在自己房间里。我怕父亲发现,也怕……看到这些东西会想起阿瑶。”
“那遗书里,还有别的内容吗?”我想起张妈说阿瑶知道顾晏之父亲的亏心事,说不定遗书里还写了什么重要的事。
顾晏之把遗书拿出来,递给我。纸张很薄,一碰就像要碎掉一样。上面的字迹娟秀,带着点力气,能看出阿瑶是个性格坚韧的姑娘。
我慢慢展开遗书,一字一句地读着。前面写的是阿瑶对顾晏之父亲的感情,她知道自己是个丫鬟,配不上他,所以一首把这份感情藏在心里。中间写的是她听到顾晏之父亲欠债的事,她本来想帮着隐瞒,却没想到会被顾晏之父亲算计。最后一段,她写的是对顾晏之的嘱咐,让他以后好好照顾自己,还说如果有机会,希望能有人把她的尸体迁回乡下,跟她母亲葬在一起。
读完遗书,我的眼眶也湿了。阿瑶到死都在为别人着想,可她自己却落得这样的下场。我抬起头,看着顾晏之:“阿瑶的心愿,是想回乡下跟她母亲葬在一起。我们帮她完成这个心愿,是不是就能化解她的怨气?”
顾晏之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可现在的问题是,阿瑶的尸体还在东厢房里,她的怨灵守着那里,我们根本靠近不了。而且,我父亲当年把她的尸体藏在东厢房的什么地方,我也不知道。”
就在这时,张妈突然开口了:“我知道。”
我们俩同时看向她。张妈擦干眼泪,眼神坚定起来:“当年老爷把阿瑶姑娘的尸体藏在东厢房的地窖里。那地窖在柜子后面,有个暗门,一般人找不到。我那时候每天去上香,都是从暗门进去的。”
“地窖?”顾晏之眼睛一亮,“你能带我们去吗?”
张妈犹豫了一下,看向东厢房的方向,眼神里带着点害怕:“阿瑶姑娘的怨灵就在里面,我们进去,会不会有危险?”
顾晏之握紧手里的玉佩,语气肯定:“有我在,不会让你们有事的。阿瑶本性不坏,她只是有怨气没地方发泄。我们帮她完成心愿,她肯定不会伤害我们的。”
张妈想了想,最终点了点头:“好,我带你们去。不过我们得等晚上再去,白天阿瑶姑娘的怨气会轻一些,可到了晚上,她的力气会变大,我们得小心点。”
我心里一紧,晚上去东厢房,还要进地窖,想想都觉得怕。可一想到阿瑶的遭遇,又觉得不能退缩。她己经被困在这里十年了,是时候让她回家了。
顾晏之把玉佩和遗书放回盒子里,小心翼翼地收起来。“那我们晚上准备一下,带点香烛和纸钱,还有阿瑶的玉佩,说不定能让她平静下来。”他顿了顿,看向我,“你要是害怕,就留在房间里,不用跟我们去。”
我摇了摇头,攥紧了怀里的银簪:“我跟你们一起去。阿瑶的事,我也想帮点忙。而且,这银簪是她的,说不定能帮上忙。”
顾晏之看着我,眼神里多了几分感激。“好,那我们晚上见。”
接下来的一天,我们都在准备晚上要用的东西。顾晏之出去买了香烛、纸钱和一些祭品,张妈则在厨房准备了一些阿瑶生前喜欢吃的点心。我把银簪擦得干干净净,放在贴身的口袋里,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到了傍晚,天渐渐黑了下来。院子里的灯笼被点亮,昏黄的光映在地上,显得格外冷清。顾晏之拿着首饰盒,张妈手里提着祭品,我们三个人站在东厢房门口,谁都没有先开口。
东厢房的门紧闭着,新锁还好好的,可我总觉得,里面有双眼睛在盯着我们。风刮过门缝,发出“呜呜”的声音,像是阿瑶的哭声,听得我浑身发冷。
顾晏之深吸一口气,掏出钥匙,插进锁里。“咔哒”一声,锁开了。他推开门,一股陈腐的寒气扑面而来,比上次更重,还带着点淡淡的血腥味。
“我们进去吧。”顾晏之率先走了进去,张妈跟在后面,我最后一个进去,手里紧紧攥着银簪。
屋里很暗,只有几缕月光从破了洞的窗户纸里透进来,照亮了空中飞舞的灰尘。张妈从怀里掏出火折子,点亮了带来的蜡烛。烛光摇曳,映得屋里的东西忽明忽暗,看起来格外诡异。
“地窖在那边的柜子后面。”张妈指着靠墙的一个大柜子,声音有点发紧。
顾晏之和我走过去,用力把柜子挪开。柜子后面果然有个暗门,很小,只能容一个人爬进去。暗门上面落满了灰尘,看起来很久没人打开过了。
顾晏之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打开暗门。一股更浓的寒气涌了上来,还带着点腐烂的味道。我忍不住捂住鼻子,胃里一阵翻腾。
“阿瑶姑娘,我们是来帮你的,你别害怕。”张妈对着暗门轻声说道,还把带来的点心放在门口,“这是你生前喜欢吃的桂花糕,你尝尝。”
过了一会儿,暗门里没什么动静。顾晏之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张妈:“我先下去看看。”
他拿着蜡烛,慢慢爬进暗门。我和张妈站在上面,心里七上八下的。过了好一会儿,才听见顾晏之的声音从下面传来:“你们下来吧,里面很安全。”
我和张妈对视一眼,跟着爬了下去。地窖里很小,只能容纳三个人。蜡烛的光照亮了周围,我看见角落里放着一口棺材,棺材上落满了灰尘,看起来很旧。
“这就是阿瑶姑娘的棺材。”张妈指着棺材,声音哽咽起来。
顾晏之走到棺材边,放下蜡烛,从首饰盒里拿出玉佩和遗书,放在棺材上。“阿瑶,我知道你有怨气,可这十年,你也够苦了。”他声音温柔,带着愧疚,“我们来帮你完成心愿,把你送回乡下,跟你母亲葬在一起。你放心,以后每年我都会去看你,给你烧纸钱,陪你说话。”
就在这时,我怀里的银簪突然发烫起来。紧接着,棺材盖轻轻动了一下,发出“吱呀”的声音。我吓得往后退了一步,撞在张妈身上。
“别害怕,她没有恶意。”顾晏之轻声说道,眼睛盯着棺材。
棺材盖又动了一下,慢慢打开一条缝。一股淡淡的白光从缝里透出来,紧接着,一个模糊的身影从里面飘了出来。那身影穿着青色的丫鬟服,长发披散着,正是阿瑶的怨灵。
她飘到我们面前,眼神里没有了之前的怨毒,反而带着点悲伤。她的目光落在顾晏之手里的玉佩上,又看向我怀里的银簪,声音轻得像风:“我的……东西……”
顾晏之把玉佩递过去:“阿瑶,这是你的玉佩,还给你。还有你的遗书,我也带来了。我们会帮你回乡下,跟你母亲葬在一起,你愿意跟我们走吗?”
阿瑶的身影顿了顿,慢慢伸出手,接过玉佩。她把玉佩贴在胸口,眼泪从眼睛里流出来,落在地上,变成了一颗颗透明的水珠。“谢谢……”她轻声说道,声音里满是感激。
我看着她的样子,心里也跟着难受。她被困在这里十年,终于等到有人帮她完成心愿,心里肯定很激动。我从怀里拿出银簪,递过去:“这是你的银簪,也还给你。”
阿瑶接过银簪,把它和玉佩放在一起,紧紧攥在手里。她看着我们,眼神里充满了感激:“我……不会再害人了……谢谢你们……”
说完,她的身影慢慢变得透明,最后消失在空气中。地窖里的寒气也渐渐散去,腐烂的味道也没了,只剩下蜡烛的光,温暖而明亮。
顾晏之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张妈也哭了,这次是高兴的眼泪。我看着他们,心里也觉得暖暖的。阿瑶的怨气终于化解了,她终于可以回家了。
“我们明天就把阿瑶的棺材运去乡下,跟她母亲葬在一起。”顾晏之说道,语气里满是轻松。
我点了点头,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这座古宅里的秘密,终于解开了,阿瑶也终于可以安息了。
可我没想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就在我们准备离开地窖的时候,顾晏之突然发现棺材下面有个东西。他弯腰捡起来,是一个小小的木盒,上面刻着顾家的家训。
“这是什么?”我好奇地问。
顾晏之打开木盒,里面放着一张纸,上面写着几行字。他看完之后,脸色突然变得凝重起来。
“怎么了?”我和张妈同时问道。
顾晏之抬起头,眼神里满是惊讶:“这张纸上写的,是我父亲当年欠债的原因,还有……他藏起来的一笔钱。”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替嫁冥婚我在古宅的惊魂100天(http://www.220book.com/book/7QM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