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昭还想再求饶,此时,大堂外响起一阵急切的脚步声,一队仆妇丫鬟匆匆赶来,围在中间的是坐在轿椅上的秦老夫人。
轿椅缓缓落地,秦老夫人被刘嬷嬷扶了下来。她看了一眼目光阴沉的慕时,以及委顿在地的慕昭,缓声开口:“你们兄弟又闹什么呢?我在后院都听见了。”
慕昭一把抱住秦老夫人的双腿,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娘,大哥要送我去塞北军中,我不能去!”
秦老夫人看向慕时:“为何要将你弟弟送去塞北?”
慕时对他的亲娘颇为头疼,换了个较为和缓的语气解释道:“他犯了些错,只是让他去军中历练几年。”
秦老夫人斜了慕时一眼,拉起地上的慕昭:“他犯了什么错,值得你如此大动干戈,还有,地上这些乌七八糟的人又是怎么回事?”
地上躺着的,被塞了嘴巴的刘管家“呜呜”地发出呻吟,试图引起他的亲姐姐——刘嬷嬷的注意,好让她帮忙求情。
刘嬷嬷自然一早就看到了她弟弟,但这种场合她可不敢轻易出声,慕将军向来惩处严厉,将军府是以军规治家的。
“怎么回事,不妨让二弟自己解释一二?”慕时战了起来,居高临下地看向低着头的慕昭。
“老二你说,怎么回事?”秦老夫人也看向慕昭。
慕昭硬着头皮解释道:“这些人受刘管家指使,伤了云儿,我真的不知情!”
慕流云冷哼了一声,他二叔竟是想将责任推的干干净净了。
秦老夫人目光闪了闪,她想起了前几天慕流云命悬一线的被送回府中,联系今天的架势,看来刺杀之事就是慕昭动的手。
秦老夫人狠狠剜了慕昭一眼。
秦老夫人最为疼爱的就是慕昭这个幼子,以及慕流云这个长孙。
她在权衡之下,不得不开口缓和此事:“这件事啊,云儿不是己经无碍了吗?他二叔御下不力,就罚他闭门思过吧。你要让他去军中也行,别去塞北了,行吗?”
“祖母,二叔对我出手也就罢了,这尚可以说是家务事,我们关起门来解决。可二叔今天派出了十余名杀手去刺杀宋姑娘,要不是她自己有些本事,恐怕就要当场身亡。”慕流云沉声开口。
“宋姑娘一介平民,与二叔无冤无仇。二叔买凶当街杀人,这件事闹的这么大,您觉得陛下会放任不管吗?”
秦老夫人瞪向慕昭:“你这,这是为何?”
“娘,那个叫宋明意的丫头就是个妖女,和姓楚的那位一样,是妖女!她己经来到了幕府,我必须除了她!”慕昭说的又快又急,面容都有些扭曲了。
此时,宋明意正好来到大堂外,正好听到了这一句,不由满脸问号。
妖女?她?
她在自己院子里待的无聊,又见这里灯火通明十分热闹,便闲逛过来看看,没想到遭此无妄之灾。
“这位大叔,你什么意思?我怎么是妖女了?”宋明意己经走了进来,扬声问道。
“就是她,娘,我的下人回来说,这丫头手上有一种暗器,对着人脸喷洒,会致盲!我那边有好几个人遭她毒手了,大夫一点办法没有,说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毒物!还有她的身手,好的出奇!她的马车,瞬息间就能走出数十米之外!”慕昭越说声音越大。“她的身上处处成迷,她肯定就是南疆妖女!”
宋明意无语望天,那只是你过于孤陋寡闻了好不好?
这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慕流云见的她的不寻常之处多了去了,怎么没说她是妖女?
“这位大叔,你脑子坏掉了吧?你们能用毒,我不能?你们能当街射箭,我不能逃跑?还有,你多大年纪了,怎么还是只知道往母亲身后躲,是个男人吗?”宋明意连翻了好几个白眼。
慕昭羞愤欲死:“你…….你…….”半天没说出话来。
慕时看着昂然站在大堂里的女孩,又看了看眼神不离女孩的亲儿子,微微而笑。
他拍了拍座椅扶手,一锤定音道:“既然陛下己经知道了,那明日恭请圣裁吧。”
…………
几日后,建康城街头巷尾都在热议慕将军府的二老爷被贬之事。
慕将军府两兄弟早早便分家了,慕昭现任七品礼部主事,却忽然被陛下下令发配至塞北军中。
慕大将军对此一言不发,丝毫没有求情之意。
对此,有人说是因为慕昭买凶当街杀人,目无王法,惹怒了陛下。
也有知情人说,慕昭真正要刺杀的是自己的亲侄子,慕流云小将军。
当日,可是有很多人见到有刺客在闹市中,对慕小将军射出暗箭的。
幸好慕将军本身武力过人,才将那些刺客“尽数反杀”。这慕昭定是为了泄愤,才对普通平民出手云云。
这些传言之下,慕昭府主仆上上下下均尾巴做人,连日不敢露面。
不过这件事没讨论两天,民众的话题又转移到另一件新鲜事上去了。
皇城中有好几位大人忽然因为“私德不检”,而在早朝时被陛下呵斥怒骂了。
他们中,有些是因为频繁光顾风月场所,有些是因为明明在孝期却偷纳了好几房小妾,有些是因为下朝后频繁聚会,有“结党营私”之嫌…….
一时间人人自危,臣子们冷汗岑岑,纷纷以为是他们中间出了内奸,行私下告发之举。实在令人可耻。
奇怪的是,有些事情那些大臣明明做的十分隐蔽,只在自己内宅之中,并未对别人透露过,皇上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莫非皇上长了一双透视眼?
皇座上的皇帝,看着下面讷讷不敢言的臣子们,努力表现出沉稳的姿态,其实肚皮里早就笑岔了气。
“活该!让你们每天就知道盯着朕的后宫生活,不是进谏这,就是进谏那,也让你们尝尝被人紧盯的滋味!”
不过又过了一段时间,臣子们总算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
起先,他们是发现,皇帝最近过于热衷于在城楼上观景了,还是皇城最高的角楼。几乎每天都去,而且一站就是个把时辰。
臣子们经常远远的就能看到城楼上有一抹明黄的身影。
其次,皇帝最近总是把玩一件玉质小器,看不出来是干什么用的,有两根短短的玉管并列连接,看上去很是精巧。
后来经过勋贵人家提醒,他们几家都有受宠嫔妃在宫中,消息灵通,这才知道,原来是皇上新得了一件有“千里眼”奇效的宝物,就是那玉器,陛下近期爱不释手,让住的离皇宫近的人家行事都注意些。
皇上在角楼上,对他们的一举一动看的清清楚楚!
那些居住在皇城“一环”内的臣子们得知此事后,均出了一身白毛汗,回家后就尽量躲到屋内。
好在,皇帝对于“偷窥”臣子私生活的热情并没有维持太久,过了一两个月后也就渐渐不再去角楼了,臣子们方才长长舒了口气。
(http://www.220book.com/book/7RS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