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章 认知越高越无情

小说: 贫穷的本质   作者:扬孑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贫穷的本质 http://www.220book.com/book/7RW9/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扬孑”推荐阅读《贫穷的本质》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认知越高越“无情”:从底层突围的人,都懂的生存真相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在菜市场为了几毛钱和摊主争得面红耳赤,回家后越想越气;在网上被陌生人一句恶评绊住脚步,翻来覆去睡不着,满脑子都是怎么反驳;甚至亲人一句无心的抱怨,都能让你瞬间炸毛,把好好的团聚变成一场争吵。

可你有没有发现,那些真正把日子过明白的人,好像从来不会这样。他们遇到糟心事儿时,脸上看不出波澜,该说软话时不逞强,该下狠手时不犹豫。不是他们没脾气,而是他们早就把情绪调成了“静音模式”——不是冷漠,是清醒。

去年冬天我在老家面馆遇到过一件事。邻桌坐着个穿旧棉袄的男人,点了一碗面加两个卤蛋,老板端上来时随口嘟囔了句:“看你这打扮,也不像能常吃卤蛋的,别是打肿脸充胖子吧?”换作旁人,多半会拍桌子反问“我吃个卤蛋碍你什么事”,可那男人只是抬头笑了笑,说:“老板眼神准,我确实刚找着活儿,今天高兴才加的蛋,您这卤蛋味儿真不错,下次还来。”

后来才知道,这男人之前在工地摔断了腿,歇了大半年没收入,老婆闹着要离婚,父母也总唉声叹气。那天是他重新找到工作的第一天,本想好好吃碗面庆祝,却被老板泼了冷水。我问他当时不生气吗?他说:“生气有啥用?吵赢了能让我腿好得更快?还是能让老板免我面钱?我当时满脑子想的是明天上班要带什么工具,哪有功夫跟他置气。”

你看,底层的日子难,难就难在“情绪内耗”。就像被困在泥沼里,本来能挣扎着爬出去,可偏偏要花力气跟身边的野草较劲,跟溅到身上的泥巴赌气,最后耗尽了力气,只能越陷越深。

我见过太多在底层打转的人,他们总爱把“凭什么”挂在嘴边。凭什么同事比自己先升职?凭什么邻居家孩子找的工作更好?凭什么别人过得比自己轻松?一旦发现事情不如愿,就把原因都推给别人——是老板偏心,是运气不好,是社会不公。可从来没想过,自己每天下班就躺在沙发上刷短视频,别人却在偷偷学技能;自己遇到问题就抱怨逃避,别人却在熬夜想解决方案。

更可怕的是,底层的人总爱用“情绪夹击”和“道德绑架”互相消耗。张三家的孩子结婚,李西家要是随礼少了,就会被说“不懂人情世故”;王五家买了新车,赵六家就会酸溜溜地说“有钱了不起啊,小心遭报应”。明明自己的日子都没过明白,却总盯着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哪怕没道理也要争个输赢。

就像那些在互联网上口出狂言的杠精,你说“努力能改变命运”,他说“你没见过底层的苦,努力有个屁用”;你说“要学会控制情绪”,他说“你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没经历过我的事别瞎逼逼”。他们总爱用自己的认知去否定别人,用尖酸刻薄的话攻击陌生人,好像这样就能显得自己很厉害。可你点开他们的主页会发现,大多是分享着廉价的日常,抱怨着工作的不顺,连个像样的技能认证都没有。

他们之所以敢这么肆无忌惮,就是因为知道自己没本事动别人的利益,只能逞口舌之快。你要是跟他们较真,跟他们争吵,就中了他们的圈套——他们耗得起时间,你耗不起。你本来能用来学习、工作、搞事业的时间,都浪费在了跟他们掰扯对错上,最后他们拍拍屁股走了,你却气得饭吃不下、觉睡不着,这不是亏大了吗?

去年我有个朋友做自媒体,刚开始粉丝不多,有个网友天天在他评论区骂,说他内容没营养,蹭热度,还私信骂他“想钱想疯了”。朋友一开始很生气,每天都要花一两个小时回复,跟对方讲道理,结果对方骂得更凶了。后来朋友干脆把那人拉黑,专心做内容,半年后粉丝涨到了几十万,还接了几个大广告。他说:“那段时间我才明白,跟烂人较劲,就是在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我要是一首跟他耗着,现在可能还在原地打转。”

所以啊,从底层爬出来的第一步,就是学会“冷漠”——不是对世界麻木,而是给自己的精力筑一道围墙。那些消耗你的人,那些没必要的争吵,那些无关紧要的评价,都该被挡在墙外。你要知道,你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就像手里的沙子,握不住的就该放手,别把力气浪费在留不住的东西上。

我认识一个从农村出来的老板,他小时候家里穷,父母常年吵架,弟弟早早辍学打工。他高考考了两次才考上大学,大学期间一边上课一边做兼职,毕业后进了一家小公司,从实习生做到部门经理。后来他想创业,身边的人都劝他“别折腾了,你没背景没资源,肯定会失败”,连父母都跟他说“安稳上班不好吗,创业要是赔了,这辈子就完了”。

可他没听,辞了工作,借了钱,租了个小办公室就开始干。刚开始没人愿意跟他合作,客户觉得他公司小,不靠谱;员工觉得他没经验,怕拿不到工资。有一次,一个合作方答应好的订单突然反悔,还说“就你这小公司,也配跟我们合作”。他当时没生气,只是平静地说:“没关系,希望您以后能看到我们的实力。”然后转身就去跑下一个客户。

他说那时候最难的不是没钱没资源,而是身边人的不理解。父母打电话哭着让他放弃,朋友跟他说“你就是太固执,早晚要栽跟头”。可他从来没跟他们争辩,只是默默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上。他说:“我没时间跟他们解释,我得赶紧把公司做起来,等我成功了,他们自然就懂了。”

现在他的公司年产值过亿,父母逢人就夸他有本事,以前不看好他的朋友也主动来跟他联系。他说:“从底层爬出来的人,都得学会‘六亲不认’——不是真的不认亲人,而是不能被亲情绑架,不能被别人的看法左右。你要是总想着让所有人都满意,最后只会耽误自己。”

其实啊,“无情”从来不是薄情寡义,而是一种清醒的智慧。就像电视剧《天道》里丁元英说的:“生存法则很简单,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条线,能是一条线,两者之间就是生存空间。”那些从底层杀出来的人,不是没有情绪,而是他们知道,情绪解决不了问题。他们会跳过生气、抱怨的阶段,首接去想怎么解决问题——老板骂你了,不是跟老板吵架,而是想怎么改进工作;客户不合作了,不是吐槽客户难搞,而是想怎么提升自己的实力。

杨天真在采访里说过一句话:“我目光所及之处,所有的事儿只有一个东西叫解决问题。我不会生气发飙,说到底人的专注力就是有限的,当你执着于情绪,用来解决问题的精力和时间就会越来越少。”

深以为然。你有没有发现,那些真正厉害的人,都很会“屏蔽”——屏蔽掉无关的杂音,屏蔽掉多余的情绪,只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他们不是不难过,不是不委屈,而是他们知道,难过和委屈换不来想要的生活。与其在情绪里内耗,不如把力气用在该用的地方。

我有个学姐,去年考博的时候,男朋友跟她分手,说“你都这么大了,还读博有什么用,不如早点结婚生子”;导师跟她说“你基础不好,考博难度太大,不如找份工作算了”。她当时也难过了很久,可只哭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重新制定了复习计划。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二点睡觉,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别人跟她聊八卦,她笑着说“没时间”;别人劝她“别太拼了,身体要紧”,她只是说“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最后她成功考上了博,还拿到了全额奖学金。她说:“那段时间我才明白,真正的强大不是不流泪,而是流泪之后还能继续往前走。你要是总被情绪牵着走,就永远到不了想去的地方。”

其实啊,认知越高的人,越能看透人性的本质。他们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来不是靠情感维系的,而是靠价值捆绑的。你有价值,别人才会尊重你;你有实力,别人才会跟你合作。就像你到了中层社会,会发现身边的人都很有礼貌,不是因为他们更善良,而是因为你们之间有利益往来,他们不想因为小事破坏关系。

而当你站到更高处,就会发现,以前让你生气的事,都变得不值一提;以前跟你争吵的人,都变得无关紧要。你不会再因为别人的一句评价而难过,不会再因为一点小事而生气,因为你知道,你的时间很宝贵,你的目标很遥远,没必要在不值得的人和事上浪费精力。

就像那些站在山顶的人,不会在意山脚下的人怎么议论自己,因为他们看到的是更广阔的风景。他们容得下别人的质疑,受得住外界的非议,不是因为他们脾气好,而是因为他们知道,真正重要的是自己的人生,不是别人的看法。

说到底,认知越高越“无情”,其实是越清醒,越懂得珍惜自己。你要知道,你的情绪就是你的命——你总生气,身体就会越来越差;你总内耗,日子就会越来越难。与其在情绪里挣扎,不如学会“无情”:对消耗你的人无情,对多余的情绪无情,对无关的杂音无情。

从今天起,别再跟烂人较劲,别再跟小事生气,别再被别人的看法左右。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自己身上,专注挣钱,搞事业,提升自己。等你站到更高处,你会发现,以前让你痛苦的事,都成了过眼云烟;以前不理解你的人,都开始对你刮目相看。

记住,真正的高手,从来不是没有情绪,而是能掌控情绪。他们会说软话,会做狠事,会把所有精力都用在该用的地方。愿你也能学会这种“无情”,从底层突围,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7RW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贫穷的本质 http://www.220book.com/book/7RW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