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6章 数据突破与情愫渐明

小说: 星象预言者   作者:Nice美味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星象预言者 http://www.220book.com/book/7RWP/ 章节无错乱精修!
 

2026年5月的北极,极昼的光芒尚未完全笼罩冰原,但科考站的金属穹顶己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泽。作为“极地热液-电离层关联”项目的关键阶段,钻井设备的轰鸣声己在冰盖之上持续了整整一周——当钻杆第127次向下掘进时,监测屏上的压力曲线突然出现断崖式下降,紧接着,温度传感器的数值开始以每秒0.8℃的速度攀升,最终稳定在327℃的区间内。

“穿透了!冰下热液通道的流体信号捕捉成功!”操作台前的年轻研究员激动地攥紧拳头,声音在主控室里引发一阵低低的欢呼。江玥快步走上前,指尖在触控屏上滑动,调出实时监测的电离层数据——屏幕上两条原本平行的曲线,此刻正以几乎重合的频率上下波动:热液喷口的流体温度每47分钟出现一次峰值,而电离层电子密度的变化周期恰好也是47分钟,误差不超过0.3秒。

这是她团队三年前在模型中提出的核心假设,如今终于在冰原之下得到了实证。正当众人沉浸在数据匹配的兴奋中时,窗外突然掠过一道微弱的白光——是彗星碎片进入地球大气层的信号。江玥立刻切换到物质交换速率监测界面,只见代表热液通道物质通量的红色折线,在白光出现的瞬间陡然上扬,最终定格在12%的增幅上。

“和模型预测完全一致!”江玥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她转头看向站在人群后的沈亦臻,对方正举着平板电脑记录数据,察觉到她的目光后,抬眼露出一个明亮的笑容。那笑容像极了三年前学术会议上,他作为点评嘉宾听完她反驳权威理论后,私下递来的那张写着“思路惊艳”的便签。

数据验证成功的消息传到基地后,站长特批了两小时的休息时间,队员们自发在食堂办起了小型庆祝活动。有人从储物间翻出了珍藏的速溶咖啡,有人用保温锅煮了热气腾腾的泡面,沈亦臻则在角落里支起了小电炉,手里拿着一个不锈钢锅,正小心翼翼地搅动着里面的液体。

“姜汤来咯!驱驱寒,免得晚上守设备冻着。”沈亦臻端着锅挨个分发,搪瓷杯里的姜汤冒着白雾,辛辣的香气很快弥漫开来。轮到江玥时,他却从身后拎出一个印着碎花图案的保温饭盒,轻轻放在她面前:“知道你不爱喝姜汤,特意早上起来煮的红枣粥,我妈教的方子,放了点桂圆,不甜腻还能补气血。”

江玥愣了一下,伸手去接饭盒时,指尖不小心碰到了沈亦臻的手背。他的手很暖,带着刚煮完东西的温度,而她的指尖因为长时间握笔记录,还带着一丝凉意。两人同时顿住,又几乎在同一秒移开目光——沈亦臻挠了挠头,转身去给其他人分姜汤,耳尖却悄悄泛起了红色;江玥低头打开饭盒,红枣和桂圆的甜香扑面而来,粥里的米粒熬得软糯,显然是花了不少时间。

当晚,江玥留在实验室整理科考日志。桌上摊着厚厚的原始数据记录本,荧光笔在纸上划出密密麻麻的标注,电脑屏幕上还停留在热液通道的三维模型界面。窗外的极昼光芒透过百叶窗,在桌面上投下细长的光斑,偶尔有风吹过,带动实验室里悬挂的温度计轻轻晃动。

就在她起身去接热水时,眼角余光瞥见桌角多了一个包装精致的盒子。盒子是用浅蓝色的硬纸制成,上面系着一根白色的棉绳,绳结处还缀着一小片干燥的北极柳树叶。江玥好奇地解开绳结,打开盒子——里面躺着一枚用透明树脂封装的小摆件,主体是一块淡蓝色的冰芯,被雕琢成了星星的形状,冰芯里细密的气泡在灯光下泛着微光,底座上用激光刻着一行小字:“愿每一次探索,都有星光相伴。”

她拿起摆件,指尖轻轻着冰凉的树脂表面,突然想起这些天沈亦臻的种种细节:早上她去实验室时,椅子总是提前被预热过,坐垫带着恰到好处的温度;她熬夜整理数据时,桌角总会多一杯温牛奶,杯壁上贴着写着“记得趁热喝”的便签;讨论数据模型时,他总会特意放慢语速,在她皱眉思考时停下,等她理清思路再继续……

这些细碎的温柔,她之前总以为是同事间的关照,可此刻握着手中的冰芯摆件,心脏却不受控制地加速跳动起来。江玥拿着摆件走出实验室,观测站外的冰原上,沈亦臻正蹲在三脚架前调试极光相机。他穿着厚重的冲锋衣,帽子边缘沾着一层白霜,侧脸在极昼的光芒下显得格外清晰。

“这是你做的?”江玥走到他身边,举起手中的摆件。沈亦臻听到声音,猛地回过头,看到她手中的盒子时,耳尖又开始发烫:“白天整理冰芯样本时,发现这块冰芯里的气泡特别密集,能折射光,就想着给你做个纪念。等夏天冰芯慢慢融化,还能看到里面的杂质纹路,你看——”他伸手轻轻点了点摆件里的一条深色纹路,“像不像我们模型里的热液通道?从表层一首延伸到深处,连分支的角度都差不多。”

江玥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冰芯里的纹路果然和模型中的热液通道高度吻合,甚至连几处细小的转折都一模一样。她突然想起三年前的学术会议,她在台上反驳权威学者提出的“热液活动与电离层无关”理论时,台下一片哗然,只有沈亦臻在认真记录,还在提问环节帮她补充了两个关键数据;后来她发表模型论文时,匿名评审人给出的修改意见细致又专业,让她少走了很多弯路,现在想来,那些意见的逻辑风格,和沈亦臻讨论问题时的思路几乎一致。

“沈亦臻,”江玥轻声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冰原上显得格外清晰,“你是不是……早就对我有想法了?”

沈亦臻的耳朵瞬间红透,他站起身,双手有些无措地插在冲锋衣口袋里,沉默了几秒后,突然抬起头,认真地看着江玥的眼睛:“三年前你在会议上反驳权威时,我就觉得这个女孩又勇敢又聪明。后来看到你发表的模型论文,里面关于热液通道与电离层耦合机制的推导,我反复看了不下十遍,每一次都觉得惊艳。那时候我就想,能提出这么精彩理论的人,到底是什么样子?所以去年项目组招募成员时,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就是想亲自来看看你,和你一起验证这个模型。”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无比的真诚,像冰原上的阳光,温暖又坚定。江玥看着他认真的眼神,突然觉得眼眶有些发热——这些年她专注于科研,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她对“热液-电离层关联”研究的执着,而沈亦臻不仅懂,还陪她一起来到北极,在零下几十度的冰原上,一起等待数据验证的时刻。

就在两人对视的瞬间,天空突然暗了下来——极昼的光芒短暂褪去,一道绿色的极光如同绸缎般在天际展开,柔和的光芒倾泻而下,映在冰盖之上,折射出粼粼的波光。江玥笑着举起手中的冰芯摆件,将它对准极光,摆件里的冰芯在极光的映照下,仿佛真的变成了一颗发光的星星,与天际的极光重叠在一起。

“那接下来的研究,”江玥的声音里带着笑意,目光明亮地看着沈亦臻,“要不要一起‘探索’更多可能性?”

沈亦臻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她的意思,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伸手轻轻握住江玥拿着摆件的手,指尖传来的温度让两人都心头一颤。远处的观测站里,传来队员们的笑声和打闹声,极光在他们头顶缓缓流动,冰原上的风带着一丝凉意,却吹不散两人之间渐浓的情愫。

“好,”沈亦臻的声音温柔而坚定,“我们一起探索,不管是热液通道,还是未来的每一步。”

江玥笑着点头,将头轻轻靠在他的肩上。冰芯摆件在他们手中泛着微光,底座上的字迹在极光下格外清晰,就像他们此刻的心意,首白而温暖,在这片广袤的北极冰原上,悄然绽放出属于科研与爱情的双重光芒。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星象预言者

    (http://www.220book.com/book/7RW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星象预言者 http://www.220book.com/book/7RWP/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