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风终于吹化了冻土层,红旗生产大队的田野里泛着的土香。苏晚站在院子里,正把空间育苗室培育的抗寒棉苗小心地装进竹筐 —— 翠绿的幼苗带着灵泉滋养的光泽,根须缠绕着的营养土,每一棵都茎秆粗壮,是她熬了三个晚上筛选出的最优种苗。
“慢着点,别碰折了根。” 陆霆琛走过来,接过她手里的竹筐,指尖触到她微凉的手,“张家庄的路不好走,我让警卫员开吉普车送咱们,你坐车里,别颠簸着。”
苏晚笑着点头,心里满是暖意。自从除夕后,陆霆琛对她愈发细心,连她多走几步路都会叮嘱,生怕累着。她拢了拢身上的薄棉袄 —— 是刘奶奶刚给她缝的,用新弹的棉花,轻便又暖和,“老支书昨天还打电话问,说社员们都等着呢,就怕误了春耕。”
两人刚要出门,陆爷爷从屋里追出来,手里拿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十几个煮熟的鸡蛋,还有一小罐蜂蜜:“带上!路上饿了吃,蜂蜜泡水能润嗓子,春天风大。” 他又仔细打量了苏晚一番,眉头微蹙,“晚丫头,你最近脸色怎么有点白?是不是没休息好?”
“爷爷放心,我没事,就是最近忙着育苗,可能有点累。” 苏晚接过布包,心里暖暖的,却没敢说自己这几天总犯恶心 —— 她以为是春寒闹的,没放在心上。
吉普车驶出村口时,路边的杨柳己经抽出嫩黄的芽,田埂上的荠菜冒出头,几个挎着篮子的妇女正弯腰挖野菜,看到他们笑着喊:“晚丫头,陆团长!去张家庄送棉苗啊?”
“是啊!婶子们挖野菜呢?” 苏晚探出头回应,“春天的荠菜最鲜,包包子最好吃。”
“可不是嘛!等会儿挖多了,给你送点!” 妇女们的笑声在春风里散开,带着乡土的暖意。
张家庄的田野里己经聚集了不少社员,老支书站在田埂上,手里攥着之前苏晚送的土壤改良剂,脸色带着几分忐忑。看到吉普车,他赶紧迎上来:“苏同志,陆团长!你们可来了!俺们把地都翻好了,就是这沙土地…… 俺们还是没底。”
苏晚跳下车,走到翻好的土地旁,蹲下身子捻了点土 —— 经过改良剂和一冬的养护,沙土颗粒变细,手感,比上次来好了太多。“老支书您放心,这土现在保水保肥得很,咱们现在就示范种植,保证棉苗能活。”
她从竹筐里拿出一棵棉苗,又假装从帆布包掏出 “特制营养液”(实则是空间灵泉水稀释的),蹲在地里挖了个浅坑:“棉苗要栽在垄上,坑深三寸,根须舒展开,栽完浇透营养液,三天后再覆一层薄土,就能扎稳根了。”
陆霆琛跟着帮忙,他动作利落,挖坑、扶苗、浇水,一气呵成,战士们也下车帮忙搬运棉苗,社员们围在旁边,仔细记着步骤。老支书蹲在苏晚身边,看着她熟练的动作,忍不住问:“苏同志,你咋这么懂种地?城里的姑娘很少会这个。”
苏晚笑着说:“我奶奶以前是农艺师,我跟着她学过不少,这些都是她教我的方法。”—— 这是她和陆霆琛早就编好的借口,既不会暴露空间,又能解释自己的种植知识。
社员们跟着示范种植,不一会儿就栽好了半亩地。苏晚又教他们怎么辨别棉苗的好坏,“叶子发黄是缺水,茎秆细弱是缺肥,发现了就及时补,咱们的棉苗抗逆性强,不用太担心。”
老支书看着栽好的棉苗,绿油油的一片,心里终于松了口气,他拉着苏晚的手说:“苏同志,俺们村的人都记着你的情!等秋天棉花丰收了,俺们第一时间给你送最好的棉絮!”
从张家庄回来的路上,苏晚突然觉得一阵恶心,赶紧让警卫员停车,蹲在路边干呕起来。陆霆琛吓坏了,赶紧递过温水,又轻轻拍着她的背:“是不是晕车了?早知道让你少坐会儿车。”
“不是,就是突然有点难受。” 苏晚漱了漱口,脸色还是发白。陆霆琛心里放不下,首接让警卫员开车去了公社卫生院。
医生是个五十多岁的老中医,他给苏晚把了脉,又问了几句症状,突然笑着说:“恭喜你们!姑娘这是怀孕了,快两个月了,就是有点妊娠反应,注意休息,多吃点清淡的就行。”
“怀孕了?” 苏晚和陆霆琛同时愣住,随即眼里涌出惊喜。陆霆琛握住苏晚的手,指尖都在发抖:“真的?医生,您没看错?”
“没看错!脉象很稳,是个健康的娃。” 老中医笑着说,“回去多给姑娘补补,鸡蛋、红糖、小米粥,都要吃,别累着。”
从卫生院出来,陆霆琛一路都在笑,他小心翼翼地扶着苏晚,像是捧着稀世珍宝:“晚晚,我们要有孩子了!爷爷肯定高兴坏了!”
回到家,陆爷爷正在院子里摆弄刚买回来的苹果树苗,听说苏晚怀孕,手里的铁锹 “哐当” 掉在地上,他快步走过来,仔细看着苏晚的肚子,眼眶都红了:“好!好!我要有重孙子了!晚丫头,以后家里的活都不用你干,爷爷来!你就安心养胎!”
当天下午,苏晚怀孕的消息就传遍了大队。王大妈第一个提着一篮土鸡蛋赶来,还带来了刚蒸的小米糕:“晚丫头,快吃点,小米糕养胎,鸡蛋补身子,俺家的鸡天天生蛋,以后俺天天给你送。”
刘奶奶也来了,手里拿着一块粉色的细棉布:“这是俺给娃缝小衣裳的布,软和,娃穿了舒服。俺这就回去赶工,争取月底给娃缝好小棉袄小棉裤。”
李队长带着社员们送来了新磨的面粉和刚挖的春笋,笑着说:“苏晚,你可得好好养胎,咱们的棉苗还等着你来指导呢!等娃出生了,俺们大队给娃办满月酒,让全大队的人都来热闹热闹!”
苏晚看着满院子的人,手里捧着鸡蛋和小米糕,心里满是感动。陆霆琛帮她把东西收好,又给每个人倒了杯蜂蜜水:“谢谢大家,晚晚和娃都记着你们的情。”
接下来的日子,苏晚成了家里的 “重点保护对象”。陆爷爷每天早上都去山上采野菜,荠菜、苦菜、马齿苋,换着花样给她做汤;陆霆琛则每天从军区食堂带回新鲜的肉和鱼,还请炊事班的师傅教他做孕妇能吃的营养餐,比如清蒸鱼、炖鸡汤、红枣小米粥,每天变着花样做给她吃。
苏晚也没闲着,只是减少了外出,每天在家整理种植手册,远程指导张家庄和大队的棉田管理。她还把空间里的灵泉水装在保温壶里,每天喝一点,妊娠反应果然减轻了不少,脸色也渐渐红润起来。
西月初,张家庄的棉苗己经长到半尺高,绿油油的一片,社员们特意拍了照片寄来,老支书在信里说:“苏同志,棉苗长得比俺们种的玉米还好!俺们每天都按你说的浇水、施肥,一个都没死!”
苏晚把照片贴在墙上,和陆爷爷、陆霆琛一起看,陆爷爷笑着说:“这都是晚丫头的功劳,要是没有你的方法,张家庄的沙土地哪能种出这么好的棉苗。”
西月中旬,小学的农业兴趣班又开始活动了。赵小宇带着二十多个孩子,在小学旁边的 “希望田” 里种棉花 —— 这是他们去年冬天就约定好的,要种出棉花给小学做新校服。
苏晚特意去了一趟,她坐在田埂边的小马扎上,指导孩子们种植。扎羊角辫的小花蹲在地里,不小心踩坏了一棵棉苗,急得快哭了:“苏老师,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苏晚笑着走过去,摸了摸她的头:“没关系,咱们可以补救。你看,把踩坏的部分剪掉,再浇点水,棉苗还能长出新的枝桠。就像做错事不可怕,改正了就好。”
孩子们围在旁边,认真看着苏晚补救棉苗,赵小宇拿出小本子记着:“苏老师,是不是以后遇到问题,都要想办法解决,不能放弃?”
“对,” 苏晚点点头,“种地和学习一样,都会遇到困难,只要不放弃,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更加小心地种植棉苗。苏晚看着他们认真的样子,心里满是欣慰 —— 这些孩子,就是未来的希望。
五月初,纺线厂遇到了新问题。新的染布车间投产后,订单越来越多,地区百货大楼又订了一千条花布小方巾,还有邻县的供销社也来订货,可车间的劳动力却不够了,李队长急得团团转,特意来找苏晚商量。
“苏晚,你脑子活,能不能帮俺想想办法?订单催得紧,可社员们都忙着种棉花,没人来车间做工。” 李队长坐在炕沿上,手里攥着订单,脸色焦虑。
苏晚想了想,说:“李队长,咱们可以组织村里的妇女来做工啊!她们种棉花之余有空闲时间,来车间纺线、染布,既能解决劳动力问题,又能让她们多挣工分,一举两得。”
“这主意好!” 李队长眼睛亮了,“俺怎么没想到!妇女们肯定愿意,之前就有不少人问能不能来车间做工。”
当天下午,李队长就组织村里的妇女开会,大家一听能多挣工分,都积极报名。王大妈第一个举手:“俺报名!俺纺线快,保证不耽误活!” 刘奶奶也说:“俺虽然年纪大了,但染布的活俺会,也能来帮忙。”
没过几天,纺线厂的车间里就热闹起来。妇女们穿着统一的蓝色工装,坐在纺车前纺线,染布车间里,新的染料在大缸里泛着鲜亮的颜色,宝蓝色的小方巾从机器里缓缓送出,上面印着苏晚设计的小兔子图案,可爱极了。
王大妈一边纺线,一边笑着说:“俺这一个月能挣二十多块,比种棉花还多!等娃开学,俺就能给娃买新书包了!”
苏晚偶尔会去纺线厂看看,指导她们调整纺线的松紧度,教她们怎么染出更均匀的颜色。陆霆琛总是陪着她,怕她累着,还特意给她搬了个小马扎,让她坐在旁边休息。
六月初,天气渐渐热了起来。苏晚的肚子己经显怀,穿不下之前的衣服,刘奶奶给她缝的孕妇装正好派上用场 —— 粉色的细棉布,宽松舒适,上面还绣着小小的棉花图案,是刘奶奶特意设计的。
“晚丫头,你穿这衣服真好看!” 刘奶奶看着苏晚,笑着说,“俺还给娃缝了小被子、小枕头,都是用新棉絮做的,软和得很。”
苏晚摸着衣服上的棉花图案,心里满是温暖:“谢谢奶奶,您费心了。”
张家庄的棉田也迎来了现蕾期,淡紫色的棉蕾缀在枝头,像一串串小铃铛。老支书特意来送了一篮新摘的桃子,说:“苏同志,俺们的棉田长得好,桃子也丰收了,给你和娃尝尝鲜。”
苏晚接过桃子,咬了一口,清甜的汁水在嘴里化开,带着阳光的味道。陆霆琛帮她擦了擦嘴角,笑着说:“老支书,谢谢你们,等秋天棉花丰收了,咱们一起庆祝。”
七月初,学校放了暑假。赵小宇带着 “希望田” 的孩子们来看苏晚,他们种的棉花也开始现蕾,孩子们兴奋地说:“苏老师,您看!我们种的棉花长蕾了!秋天就能收棉花做校服了!”
苏晚摸着孩子们的头,笑着说:“你们真棒!等秋天丰收了,咱们一起摘棉花,做新校服。”
孩子们还带来了自己种的菠菜、黄瓜,是从 “希望田” 旁边的小菜园种的,虽然长得不大,却很新鲜。赵小宇捧着一把黄瓜,说:“苏老师,这是我们自己种的,没有打农药,您和娃都能吃。”
苏晚接过黄瓜,心里满是感动。这些孩子,在她的影响下,不仅爱上了学习,还爱上了土地,这就是她最想看到的。
空间里的育苗室也有了新变化,苏晚培育出了新的抗虫棉种 —— 叶子上带着淡淡的绒毛,能有效抵御棉铃虫,她特意留了些种子,准备明年推广到张家庄和周边的村子。灵泉的水也似乎更滋养了,她每天喝一点,不仅妊娠反应完全消失,精神也越来越好,还能偶尔去棉田看看。
七月中旬的一个傍晚,苏晚和陆霆琛、陆爷爷坐在院子里,看着远处的棉田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院子里的苹果树苗己经长到半人高,雪球趴在旁边,安静地看着他们。
“晚晚,你说咱们的娃出生后,叫什么名字好?” 陆霆琛握着苏晚的手,轻轻放在她的肚子上,能感受到轻微的胎动。
苏晚想了想,笑着说:“要是男孩,就叫陆棉生,希望他像棉花一样,温暖坚韧;要是女孩,就叫陆棉欣,希望她像棉花丰收一样,充满喜悦。”
“好名字!” 陆爷爷笑着点头,“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叫这个名字,好!”
陆霆琛也笑着说:“好,听你的。等娃出生了,咱们带他去看棉田,去看小学,告诉他,他的爸爸妈妈、爷爷,还有很多善良的人,都在为这片土地努力,为更好的生活努力。”
苏晚靠在陆霆琛肩上,看着天边的晚霞,心里满是幸福。她想起末世里的废墟与绝望,想起重生后的挣扎与努力,想起这两年来的点点滴滴 —— 从生产大队的破屋到温暖的家,从独自守护空间秘密到与爱人并肩,从帮助一个大队到带动周边村庄,从教书育人到助力农业,她的人生,因为这份温暖与坚持,变得无比丰盈。
夜色渐深,星星挂在深蓝色的天空中,空间里的棉种还在育苗室里生长,灵泉的水汩汩流淌,滋养着新的希望。苏晚知道,秋天很快就会到来,棉花会迎来丰收,孩子们会穿上新校服,她的宝宝也会平安降临。而她和陆霆琛的故事,也会在这平凡而美好的日子里,继续温暖地延续下去,带着爱与希望,走向更辽阔、更幸福的未来。
末世战神重生七零:糙汉军官,宠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末世战神重生七零:糙汉军官,宠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7S3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