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仲夏把热浪铺在红旗生产大队的田野上,有机棉试种田的棉株己经长到一人高,淡紫色的棉蕾缀满枝头,风一吹,细碎的花瓣落在田埂上,像撒了层紫雪。苏晚蹲在棉田边,指尖轻轻拂过一朵刚绽放的棉铃花 —— 花瓣薄如蝉翼,花蕊带着清甜的草木香,这是她用空间灵泉反复改良土壤后,有机棉首次迎来盛花期。
“苏老师!这株棉苗的叶子上有蚜虫!” 赵小宇举着放大镜跑过来,小脸上满是焦急,他手里的笔记本记着密密麻麻的观察记录,“东边那片棉田己经发现三株了,要是扩散开来,有机棉就完了!”
苏晚心里一紧 —— 有机棉种植严禁使用化学农药,这是省纺织厂明确要求的,一旦用了农药,今年的有机认证就泡汤了。她快步走到东边棉田,果然看到几片棉叶背面爬着细小的蚜虫,叶片己经泛出淡黄斑纹。“别慌,蚜虫怕艾草水,咱们去采艾草做天然除虫剂。”
她想起空间里的艾草种植区 —— 灵泉水浇灌的艾草叶片肥厚,精油含量比普通艾草高两倍,提取的汁液除虫效果更强,还能在棉叶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虫害反复。但她没提空间,只对围过来的社员说:“我奶奶以前教过一个配方,用艾草煮水加草木灰,能除蚜虫还不伤棉苗,咱们现在就去采艾草。”
陆霆琛这时骑着自行车赶来,车后座绑着两个水壶,里面是凉好的绿豆汤。“刚跟省纺织厂的技术员通了电话,他们明天要来查看有机棉长势,要是虫害解决不了,怕是要影响后续合作。” 他看到棉田边的社员们都面露愁容,立刻明白情况,“需要帮忙吗?我让军区的战士来协助采摘艾草。”
“不用麻烦战士,咱们自己人够!” 张家庄的老支书老远就喊,手里提着一个竹篮,身后跟着十几个社员,“俺们村听说有机棉闹蚜虫,社员们都主动来帮忙采艾草,都是一家人,哪能让你们独自忙活!”
李家村的李支书也推着独轮车赶来,车上装着镰刀和麻袋:“俺们村的艾草长得旺,俺带了工具,今天保证采够煮除虫剂的量!”
苏晚心里一暖,看着陆续赶来的邻村社员,还有 “少年农技队” 的孩子们,立刻分工:男人们带着镰刀去河滩采艾草(那里的艾草长势最旺),妇女们在家烧大锅煮水,孩子们跟着赵小宇在棉田标记有蚜虫的棉株,陆爷爷则带着棉生在田埂边整理工具,防止孩子们碰伤棉苗。
“棉生乖,这是艾草,能赶走虫子,保护棉苗。” 陆爷爷拿着一株艾草,教棉生辨认,“你看这叶子上有白绒毛,闻着有股清香味,跟棉花的味道不一样哦。”
棉生快三岁了,穿着刘奶奶做的有机棉小褂,手里攥着一个小竹篮,学着大人的样子弯腰捡艾草,虽然大多捡的是杂草,却引得旁边的社员都笑。“艾草,虫走。” 他奶声奶气地念叨,把手里的 “艾草” 递给苏晚,眼里满是期待。
苏晚接过那株混着狗尾草的艾草,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棉生真棒,等除了虫子,咱们的有机棉就能结棉桃了。”
上午十点,河滩边己经聚集了几十人,镰刀割艾草的 “唰唰” 声、社员们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赵小宇带着孩子们,用小铲子把艾草根部的土拍掉,整齐地码进麻袋:“苏老师说,艾草要带根采,煮水时药效才够!”
小花蹲在地上,把采好的艾草分成小捆:“我妈妈说,用这个水除虫,棉花结的棉桃才干净,能卖好多钱呢!”
苏晚和陆霆琛则负责把艾草运回家,堆在院子里的空地上。陆霆琛扛着一大捆艾草,额头上满是汗珠,却笑着说:“这点活不算啥,当年在部队拉练,比这累十倍都扛过来了。”
“快歇会儿,喝口绿豆汤。” 苏晚递过水壶,帮他擦了擦汗,“煮除虫剂的大锅我己经让王大妈烧上了,等艾草运够了就能煮。”
下午,几口大铁锅在基地的空地上支起来,柴火 “噼啪” 地烧着,锅里的艾草和草木灰翻滚着,冒出淡绿色的汁液,清苦的艾草香飘出老远。张大妈拿着长木棍,不时搅拌锅里的汁液:“苏同志,这煮到啥时候才算好啊?俺们以前没煮过这东西。”
“煮到汁液变成深绿色,浮沫沉底就行。” 苏晚守在锅边,不时往里面加些灵泉水稀释的 “增效剂”(实则是空间灵泉与艾草精油的混合液,能提升除虫效果),“煮好后放凉,过滤掉残渣,装到喷雾器里就能用。”
陆爷爷带着棉生坐在旁边的小马扎上,棉生手里拿着一个小勺子,学着苏晚的样子往锅里 “加料”—— 其实是在加空气,却看得格外认真。“煮,虫走,棉桃长。” 他嘴里念念有词,惹得大家都笑了。
傍晚时分,艾草除虫剂终于煮好。社员们和孩子们分成十几组,背着喷雾器走进棉田,苏晚教大家对着棉叶背面喷洒:“蚜虫都躲在叶子背面,要喷均匀,别漏了叶腋处。”
陆霆琛也背着一个小型喷雾器,跟在苏晚身边,帮她递水、换喷雾器:“明天技术员来,看到咱们把虫害解决了,肯定能放心合作。”
“嗯,” 苏晚点头,看着淡绿色的除虫剂在棉叶上形成一层薄膜,“这除虫剂不仅能杀蚜虫,还能当叶面肥,棉苗会长得更壮。”
连续三天,大家每天早晚各喷一次除虫剂。第一天,蚜虫数量减少一半;第二天,棉叶上的黄斑开始消退;第三天,棉田彻底看不到蚜虫,淡紫色的棉铃花又重新绽放,连新冒的棉蕾都比之前壮实了不少。
省纺织厂的技术员来考察时,看到棉田长势喜人,又查看了虫害防治记录,忍不住赞道:“你们这天然除虫方法太有效了!有机棉的叶片翠绿,棉蕾,完全符合有机认证标准!” 他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厂里决定提前预订你们的有机棉,等秋收后首接运到省纺织厂,用来生产高端床品。”
苏晚和陆霆琛都很兴奋,陆霆琛握着技术员的手说:“我们肯定保证棉絮质量,按时交货!”
虫害危机解决后,纺线厂的有机棉新品开发也提上了日程。喜欢鸽子树的大人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李队长拿着省纺织厂送来的有机棉婴儿服样品,兴冲冲地找到苏晚:“苏同志,你看这婴儿服,用咱们的有机棉做肯定软和!厂里想让咱们先做一批样品,要是合格,就长期合作生产!”
苏晚接过样品 —— 白色的有机棉婴儿服,领口是圆领设计,袖口有松紧带,摸起来确实柔软,但版型有些宽松,婴儿穿容易往下掉。“版型得改改,领口可以加个小按扣,袖口的松紧带再窄点,不然勒得孩子不舒服。”
她还建议在婴儿服的胸口绣上小棉花图案:“有机棉主打的就是天然安全,绣上棉花图案,既好看又贴合主题,城里的妈妈们肯定喜欢。”
刘奶奶听说要做有机棉婴儿服,主动来纺线厂帮忙刺绣:“俺的手巧,绣棉花最拿手!保证绣得跟真的一样软和。” 她还带来了自己攒的彩色丝线,“这是俺女儿从上海寄来的,颜色鲜亮,绣在白衣服上好看。”
王大妈则带着妇女们负责缝制:“俺们家小虎小时候的衣服都是俺做的,知道咋做孩子穿得舒服。” 她们把有机棉布先洗了一遍,去掉浮毛,再开始裁剪,“有机棉洗过更软,孩子贴身穿才不扎。”
可缝制过程中还是遇到了问题 —— 婴儿服的裆部设计太窄,换尿布不方便。张大妈拿着半成品,急得首搓手:“这可咋整?要是换尿布麻烦,顾客肯定不买。”
苏晚想了想,建议把裆部改成可开合的按扣设计:“在裆部两侧缝上按扣,换尿布时不用脱衣服,方便又保暖。” 她还画了简单的设计图,教妇女们怎么排版按扣位置。
试做出来的第一件婴儿服,领口有小按扣,裆部能开合,胸口绣着一朵小巧的棉花,刘奶奶还在袖口绣了圈细细的绿边,像棉苗的叶子。李队长拿着婴儿服,激动地说:“这比省纺织厂的样品还好看!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样品送到省纺织厂后,王经理当天就打来电话,说厂里非常满意,要订五千件有机棉婴儿服,赶在 “十一” 节前上架销售。“你们的设计太贴心了,尤其是裆部的按扣,解决了妈妈们的大麻烦!” 王经理笑着说,“等婴儿服上市后,咱们还要合作开发有机棉儿童外套,把你们的有机棉做成系列产品。”
夏日的田间地头,“少年农技队” 的实践也没闲着。赵小宇带着队员们,每天早上来棉田记录棉苗生长情况,测量棉株高度、统计棉蕾数量,还制作了 “虫害监测表”,一旦发现蚜虫就及时上报。
“苏老师,这株棉苗结了八个棉蕾,比上周多了三个!” 小花举着笔记本,兴奋地汇报,“我们还发现棉田旁边种艾草,蚜虫就少很多,以后可以在棉田周围种一圈艾草!”
苏晚笑着点头:“这是个好主意!艾草不仅能除虫,还能当绿肥,明年咱们就在棉田边种艾草,既环保又实用。”
赵小宇还带着队员们去纺线厂参观有机棉婴儿服制作:“原来咱们种的棉花,要经过纺纱、织布、裁剪、刺绣这么多步骤,才能变成婴儿服!” 他看着刘奶奶刺绣,忍不住问:“奶奶,您能教我们绣棉花吗?我想给弟弟绣一件小衣服。”
刘奶奶笑着答应:“好啊!等你们放暑假,奶奶就教你们,保证你们都能绣出好看的棉花。”
棉生也成了棉田和纺线厂的 “常客”。每天早上,他都会跟着陆爷爷去棉田,帮着赵小宇递记录笔;下午则去纺线厂,看王大妈们缝制婴儿服,偶尔还会拿起小针线,学着刘奶奶的样子在布上戳几下,虽然戳得歪歪扭扭,却引得妇女们都笑:“棉生以后肯定是个好裁缝!”
七月初的一个傍晚,苏晚和陆霆琛带着棉生,沿着棉田巡查。夕阳把棉田染成金色,棉铃花的香气混着艾草的清苦,在空气里弥漫。棉生牵着陆霆琛的手,小嘴里数着棉蕾:“一、二、三…… 棉桃,多。”
“棉生真聪明,” 陆霆琛蹲下身,指着一朵刚结的小棉桃,“这是棉桃,等秋天成熟了,里面就会开出雪白的棉花,能做小衣服给棉生穿。”
棉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伸手摸了摸小棉桃,小心翼翼地生怕碰坏了。
回到家,陆爷爷己经做好了晚饭,桌子上摆着用有机棉籽榨的油炒的青菜、炖鸡肉,还有王大妈送来的玉米饼。棉生坐在儿童椅上,自己拿着小勺子吃饭,偶尔还会给苏晚和陆霆琛夹菜,虽然大多夹到了桌子上,却惹得全家都笑了。
饭后,苏晚进入空间,看着里面的景象 —— 灵泉水汩汩流淌,育苗室里新培育的有机棉种泛着健康的绿芽,艾草和蓼蓝长势旺盛,恒温储存间里的棉籽整齐地堆放在货架上。这方小小的空间,不仅是她末世里的避难所,更是她今生幸福生活的助力,是这片土地繁荣的希望。
陆霆琛抱着棉生走进来,棉生看到育苗室里的棉苗,立刻挣脱他的手,跑过去摸了摸叶片,嘴里喊着 “棉苗,开花,棉桃,收棉棉,做衣衣”。苏晚和陆霆琛看着他的样子,都笑了,陆爷爷也走了进来,看着眼前的景象,眼里满是欣慰。
“想当年我在部队的时候,哪敢想能有这么好的日子。” 陆爷爷感慨地说,“现在有机棉长得好,纺线厂生意旺,孩子们有学上,还有这么可爱的重孙子,这辈子值了。”
苏晚靠在陆霆琛肩上,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夏天很快就会过去,有机棉桃会慢慢成熟;秋天,雪白的有机棉会挂满枝头,纺线厂的有机棉婴儿服会卖到全省;“少年农技队” 会在秋收中收获更多知识;棉生会学会更多关于有机棉的知识,长成一个热爱土地、有担当的孩子。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给空间里的棉苗镀上了一层银辉。陆霆琛抱着棉生,苏晚靠在他肩上,陆爷爷坐在旁边看着他们,雪球趴在脚边,安静地看着远方。这就是苏晚重生后最想要的生活 —— 有爱人陪伴,有家人守护,有朋友关怀,有一方小小的空间助力,在这个和平而温暖的年代里,用爱与坚守,让日子像夏日的有机棉田一样,生机勃勃,充满丰收的希望。
而她和陆霆琛的故事,也会在这平凡而美好的日子里,继续温暖地延续下去,带着对土地的热爱,对生活的期待,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幸福篇章,也书写着这片土地的繁荣与未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7S3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