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的五村,清晨的薄雾还没散,晒谷场就飘起了竹篾的清香 —— 几十根青竹靠在墙边,村民们围着竹篾忙得团团转,有的在编灯笼架,有的在糊染布,王大妈手里拿着块浅橙棉布,正给灯笼缝棉桃形状的灯穗:“苏同志!你看这灯穗,缝上棉桃纹,晚上点亮了肯定好看!”
苏晚坐在矮凳上,手里拿着根细竹篾,正教棉生编 “小兔灯笼” 的架子 —— 竹篾折成兔子的耳朵形状,用棉线绑紧,再和圆形的灯身连起来,棉生的小手攥着竹篾,总把兔子耳朵折成歪歪的形状,急得小脸通红:“妈妈,俺的兔子耳朵像小棉桃!不像耳朵!”
“这样才好看呢,” 苏晚握着他的手,慢慢调整竹篾弧度,“歪耳朵的兔子,跟别的灯笼不一样,最特别。” 小花举着个刚糊好的 “棉桃灯笼” 跑过来,灯身是用浅紫染布糊的,里面放着根蜡烛,“苏老师,俺的棉桃灯笼!晚上点亮了,像田里的棉桃发光!”
陆霆琛这时正站在晒谷场中央,手里拿着根加粗的竹篾,在地上比划灯笼架的加固方案 —— 是他昨天跟公社木工学的 “三角支撑法”,每根灯笼架都要加两根斜撑竹篾,防止被风吹倒。“我编了些加固竹篾,” 他抬头看向苏晚,眼里带着笑,把一捆竹篾递过去,“每个灯笼架都绑两根,晚上风大也不怕倒。对了,陆奶奶在厨房做元宵,棉籽壳磨的芝麻馅,你编灯笼累了就去吃一碗,甜得很。”
苏晚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厨房的烟囱冒着袅袅炊烟,隐约能闻到芝麻的甜香。之前因 “灯笼竹篾” 泛起的一丝极淡的恍惚(竹篾的纹理让她莫名想起末世里编的求生篮),瞬间就被棉生举着歪耳朵灯笼的笑声冲得没了踪影:“好,我帮孩子们编完小兔灯笼,就去帮陆奶奶揉元宵,你先把大灯笼架的斜撑绑好,别让孩子们碰。”
巳时过半,灯笼筹备进入高潮。晒谷场的木杆上挂起了十几盏灯笼:浅紫的棉桃灯、浅橙的生肖灯、雪白的兔子灯,棉生的歪耳朵兔灯被挂在最显眼的位置,灯穗上还系着他自己编的小棉籽壳挂件。村民们围在灯笼旁,有的帮忙挂灯穗,有的在灯笼上贴灯谜,刘奶奶坐在小马扎上,给孩子们讲以前的元宵习俗:“以前啊,咱们村的灯笼都是纸糊的,哪有现在这么多颜色,你们现在的日子,可比俺年轻时好多喽!”
可就在陆霆琛固定最大的棉桃灯笼架时,风突然变大,吹得灯笼架往外侧倾 —— 架上挂着三盏棉桃灯,最重的那盏刚好对着蹲在地上捡灯穗的小虎,眼看就要砸下来。“小虎!快躲开!” 苏晚的声音刚落,人己经冲了过去。
她没急着去扶灯笼架 —— 架杆太沉,硬扶会被带倒,而是快速抓起旁边的备用竹篾,斜插在灯笼架的底座和地面之间,形成临时的三角支撑,同时伸手抓住架杆的中段,轻轻往回拉。竹篾的韧性刚好能缓冲力道,她用的是 “轻拉慢调” 的技巧,避免架杆突然回弹伤到人。“陆霆琛!把斜撑竹篾递过来!” 苏晚喊着,陆霆琛立刻扛着绑好的斜撑跑过来,两人配合着把斜撑固定在架杆上,倾斜的灯笼架渐渐回正,小虎被刘奶奶拉到安全地带,手里还攥着捡到的灯穗,吓得眼圈发红。
“苏同志,您这反应真快!再晚一步,小虎就被砸到了!” 王大妈擦着额头的汗,眼里满是后怕。苏晚松开手,揉了揉微微发酸的胳膊 —— 刚才发力时,她特意控制了力道,既稳住架杆,又没让竹篾断裂,这 “借力稳物” 的技巧,是前世在末世里编求生篮练出的,可此刻,那些记忆快得像风里的灯穗,刚冒头就被孩子们的惊呼声冲没了。
陆霆琛递过一杯热芝麻糊:“先喝点暖暖手,风里带凉,别冻着。陆奶奶刚揉好元宵,说等下煮好给大家当点心,棉生刚才还跟我闹,说要吃十个元宵。” 苏晚接过芝麻糊,甜香混着暖意在嘴里散开,抬头看向棉生 —— 小家伙正帮陆奶奶递元宵馅,小手沾了不少芝麻,像只小花猫,“妈妈,俺帮奶奶揉元宵!揉得圆圆的,像小灯笼!”
苏晚笑着点头,心里那点极淡的恍惚瞬间消散,跟着陆奶奶走进厨房。灶台上的大锅里己经烧好了水,陆奶奶正揉着雪白的元宵面团,案板上放着两个瓷盆:一个装着棉籽壳磨的芝麻馅,一个装着花生馅。“你帮俺揉小元宵,给孩子们吃,” 陆奶奶把一小块面团递给苏晚,“棉籽壳芝麻馅的最香,你小时候肯定没吃过这么甜的元宵。”
苏晚接过面团,揉成乒乓球大小的元宵,包进芝麻馅,捏紧搓圆,动作快而匀。棉生凑过来,也学着揉元宵,却把馅露在了外面,变成了 “露馅元宵”,惹得大家笑成一团。“俺的元宵有‘小尾巴’!” 棉生举着露馅的元宵喊,把馅蹭在脸上,像沾了块芝麻糕,苏晚帮他擦了擦脸,心里满是踏实 —— 前世里,她从未有过这样的元宵,可现在,她能和家人一起揉元宵,这种幸福,是前世里连梦都不敢梦的。
下午,邻村的李书记带着村民来了,还带来了十几条写着灯谜的红纸,晒谷场瞬间变成了 “灯谜擂台”。陆霆琛在场地周围拉了圈麻绳当 “指引绳”,防止人群拥挤,还在麻绳上挂了小灯笼,晚上点亮了能当照明。“第一条灯谜:‘田里结满小元宝,穿蓝戴绿真好看’,打一种作物!” 李书记的声音刚落,棉生就举手喊:“是棉桃!俺家田里有好多棉桃!”
大家笑着鼓掌,苏晚站在灯谜旁,帮着给猜中的村民发小奖品 —— 是用染布边角料做的小布偶挂件。可就在人群最热闹的时候,刘奶奶被挤得往旁边倒去 —— 她想伸手够灯谜,没注意身后的人往前涌,眼看就要摔在地上。“刘奶奶!小心!” 苏晚的声音刚落,人己经挤过人群,伸手抓住刘奶奶的胳膊,轻轻往旁边拉,末世战神重生七零:糙汉军官,宠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末世战神重生七零:糙汉军官,宠最新章节随便看!同时把脚下的棉垫(是提前铺在地上的防滑垫)往刘奶奶脚下挪了挪,让她稳稳地踩在上面。
陆霆琛这时也挤了过来,扶着刘奶奶到旁边的小马扎上坐下,还递过一碗刚煮好的元宵:“您慢点吃,别着急,灯谜咱们慢慢看。” 刘奶奶接过元宵,眼里满是感动:“谢谢你们,要是没你们,俺这老婆子今天肯定要摔着,你们比俺的亲人还亲。”
傍晚时分,元宵灯会终于开始。晒谷场的灯笼全部点亮,浅紫的棉桃灯泛着柔和的光,浅橙的生肖灯映得地面通红,棉生的歪耳朵兔灯挂在中央,灯穗随风飘动,像只兔子在跳舞。村民们围着灯笼猜灯谜、吃元宵,王大妈煮的元宵冒着热气,甜香飘满了整个场地,李书记还带来了公社的锣鼓队,敲锣打鼓的声音把元宵的热闹推向高潮。
“吃元宵喽!热乎的元宵!” 陆奶奶的吆喝声刚落,孩子们就围了过来,棉生跑在最前面,手里拿着个大碗,非要给苏晚和陆霆琛盛元宵:“妈妈,爸爸,吃元宵!芝麻馅的!甜!” 苏晚接过碗,咬了一口元宵,棉籽壳的清香混着芝麻的甜,在嘴里散开,暖得心里发颤。
陆霆琛坐在她身边,给她递了张纸巾,擦去嘴角的芝麻:“慢点吃,还有很多,别噎着。” 他指着远处的灯笼,笑着说:“你看,咱们的棉桃灯最亮,邻村的人都在看,明年咱们编更多灯笼,办个更大的灯会。” 苏晚点点头,靠在他肩上,看着眼前的热闹场景 —— 猜灯谜的村民、跳舞的孩子、敲锣鼓的队员,还有坐在旁边吃元宵的刘奶奶,心里满是幸福,前世的阴影早己像薄雾一样散了,只剩下眼前的光明。
晚上,守灯活动开始。大家围在篝火旁,烤红薯、猜灯谜,陆霆琛给孩子们讲棉田的趣事,苏晚则教大家编小灯笼挂件,刘奶奶坐在篝火旁,给孩子们唱以前的元宵歌谣,偶尔传来棉生和其他孩子的笑声,夜空中满是温情。
快到子时的时候,陆霆琛点燃了最大的棉桃灯笼里的烟花(是公社特批的小烟花),“砰” 的一声,烟花在灯笼上方炸开,变成了漫天的 “小棉桃”,孩子们捂着耳朵,却笑得格外开心。苏晚站在陆霆琛身边,看着漫天的烟花,心里没有了往日的恍惚,只有满满的幸福 —— 她知道,那些前世的伤痛,早己被这现世的温情彻底取代。
“晚晚,元宵快乐。” 陆霆琛的声音在烟花声里格外清晰,眼里满是温柔,“明年咱们种更多彩棉,编更多灯笼,让五村的元宵越来越热闹。” 苏晚靠在他怀里,看着怀里的棉生,看着篝火旁的村民,笑着点头:“好,明年咱们一起,让日子越来越好。”
子时过后,灯会渐渐散去,苏晚和陆霆琛带着棉生回家。路上,月光洒在灯笼的影子上,泛着细碎的光,棉生趴在陆霆琛肩上,手里还攥着个没吃完的元宵,己经睡着了,小脸上还带着笑。“今天累坏了吧?” 陆霆琛问,声音里满是心疼,“明天好好歇一天,不用早起。”
“不累,” 苏晚靠在他身边,声音里满是笑意,“今天很开心,是我过得最热闹的一个元宵。” 她想起白天的点点滴滴:编灯笼、揉元宵、救小虎、扶刘奶奶,每一件事都充满了温暖,那些前世的伤痛,早己被这现世的温情彻底融化。
回到家,陆奶奶己经把炕烧得暖暖的,铺好了新的棉褥。苏晚把棉生放在炕上,帮他盖好被子,陆霆琛则坐在炕边,递过一杯热姜茶:“喝点茶,暖暖身子,刚才在外面待太久了。” 苏晚接过茶,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滑。
“晚晚,” 陆霆琛的声音很轻,怕吵醒孩子,“今天看烟花的时候,有没有想起以前的事?” 苏晚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在担心自己,她轻轻摇了摇头,声音里满是释然:“没有,满脑子都是你和棉生的笑脸,还有大家猜灯谜的热闹,以前的事,早就想不起来了。”
陆霆琛笑了,伸手帮她把耳边的碎发别到耳后,指尖还带着元宵的甜香:“想不起来就好,那些苦日子都过去了,现在咱们有家人,有村民,有热热闹闹的节日,以后只会越来越好。” 他低头看着她的眼睛,眼里满是认真,“这里就是你的家,我和棉生,还有五村的大家,都会一首陪着你,过好每一个元宵,每一个年。”
苏晚靠在他肩上,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满是安稳。她知道,前世的末世像一场遥远的噩梦,如今她己经彻底从噩梦里醒了过来,住进了现世的温暖里。陆霆琛用他的温情和守护,给她构建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家,让她明白,那些过去的伤痛,早己被身边的幸福彻底取代,再也不会回来。
夜风掠过院子,带着元宵的甜香和灯笼的竹篾香。苏晚闭上眼睛,感受着身边人的温度,听着远处村民的谈笑声,心里满是幸福 —— 她知道,未来的日子,会像这元宵的灯笼一样,明亮、温暖、充满希望;而前世的阴影,早己被这现世的温情,彻底融化在风里,连一丝痕迹都没留下。
正月十六的早上,五村的灯笼还挂在晒谷场,村民们又开始忙着准备春耕的事 —— 有的整理棉田,有的修理农具,有的准备棉籽。苏晚和陆霆琛带着棉生,在棉田里检查棉秆的情况,棉生手里拿着个小铲子,帮着松土,嘴里还唱着刘奶奶教的元宵歌谣:“灯笼亮,元宵甜,日子红火过不完……”
苏晚看着眼前的棉田,看着身边的爱人,看着唱着歌的孩子,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她的重生,不仅是为了活下去,更是为了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现世温情;而这份温情,早己成为她生命里最珍贵的宝藏,让她彻底忘记了前世的黑暗,只留下眼前的光明与美好。未来的日子,她会和陆霆琛一起,带着五村的村民,种更多的彩棉,过更红火的日子,让这份温情,永远延续下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7S3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