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族长的一声令下,让整个上河村变成了一座热火朝天的巨大作坊。
祠堂吃大锅饭,所有劳力总动员。这种凝聚力和干劲,是上河村几代人都不曾有过的。
然而,仅仅过了一天,问题就暴露了出来。
清晨,天还未亮,村里的妇人和半大孩子们便挎着篮子,漫山遍野地去采摘最顶级的嫩芽。她们牢记小先生的教诲,只采“一心一叶”,动作小心翼翼。
可采摘回来的嫩芽,堆在坪坝上,很快就积成了一座绿色的小山。
麻烦,就从这里开始了。
按照陈立言画出的“流水线”,采摘回来的茶叶需要经过筛选、炒制、烘干等好几个步骤。
可村民们习惯了各干各的,虽然都想出力,却乱成了一锅粥。
负责筛选的妇人,围着茶堆,一边挑拣一边闲聊,速度慢得像蜗牛爬。
负责炒茶的壮丁,好不容易等到一小盆筛选好的茶叶,几个人抢着一口锅,有的人火烧得太旺,茶叶一下锅就焦了。有的人又怕烧坏了,火候不够,炒出来的茶叶蔫不拉几,半点香气都没有。
一天下来,坪坝上堆积的嫩芽越来越多,可真正被加工成成品的“云雾奇珍”,却少得可怜。
到了晚上,清点一天的成果,所有人脸上的笑容都消失了。
忙活了一整天,全村上百口人,最终合格的成品,竟然连半两都不到!
半个月,二十两。
按照这个速度,别说半个月,就是半年,他们也交不了货!
“这这可怎么办啊?”
“人手不够!咱们的人手根本不够啊!”
祠堂里,负责各个环节的管事们,一个个都愁眉苦脸。
陈二牛负责带着人炒茶,他一张脸被烟熏得像个黑炭头,急得首跳脚:“小先生,不是俺们不卖力!这炒茶的活,太精细了!俺们这些粗手笨脚的汉子,不是把火烧大了,就是把茶叶给炒糊了,十锅里有八锅都是废品!”
负责筛选的王家嫂子也一脸为难:“是啊小先生,这嫩芽金贵,挑的时候眼睛都快看瞎了,生怕弄坏了一点。可人一多,手忙脚乱的,好多好好的芽头,都被不小心给掐断了,心疼死个人。”
所有人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他们不缺力气,不缺干劲,他们缺的是能干好这些精细活的、足够多的熟练人手。
可熟练人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出来的。
时间,恰恰是他们最缺的东西。
祠堂里的气氛,从前两天的狂热,瞬间跌入了冰点。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投向了那个坐在主位上的小先生。
陈立言的脸上,却没有丝毫慌乱。
这两天,他没有参与任何一个环节的劳作,他只是像一个幽灵一样,在坪坝的每一个角落里,安静地观察着,记录着。
他早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他站起身,走到众人面前,平静地说道:“各位叔伯婶娘,大家先别急。”
“人手不够,不是因为我们人少,而是因为我们的力气,没有使在对的地方。”
他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几个圈。
“从明天起,我们重新分派人手。”
“第一,采茶。这个活,村里所有的妇人和孩子都能干,继续保持。”
“第二,筛选。”他看向王家嫂子,“王嫂,筛选这个活,不能再让所有人一起上了。手脚毛躁的人,只会帮倒忙。”
“我要你,从村里挑出二十个眼神最好、心思最细、手最稳的妇人。从明天起,筛选的活,就只交给你们二十个人!你们的任务,就是把最好的、没有一丝破损的芽头,给我挑出来!”
“其他人,一概不准碰筛选的茶叶!”
“第二,炒茶。”他转向陈二牛,“二牛叔,炒茶是技术活,不是力气活。让所有壮丁都去炒茶,是最大的浪费。”
“我要你,也从村里,挑出十个对火候最敏感、学东西最快的年轻人。从明天起,就由我,亲自教他们十个人炒茶!我们村所有的炒茶锅,就只给他们十个人用!”
“至于剩下的壮丁,”陈立言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汉子们,“他们的任务更重!挖坑,沤肥!采买,运输!所有脏活累活,都由他们包了!要确保我们前线的生产,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陈立言的这番话,条理清晰,分工明确。
他将原本混乱的人群,瞬间分成了“采摘队”、“精选队”、“技术队”和“后勤队”。
每一个队伍,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负责人。
村民们虽然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但他们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是啊,让张飞去绣花,那不是扯淡吗?
就该让手巧的干细活,让有力气的干粗活!
“可是小先生,”王家嫂子还是有些担忧,“就我们二十个妇人,能挑得过来那么多的茶叶吗?”
“能。”陈立言的语气不容置疑,“因为从明天起,你们不再是简单的挑拣,而是我们‘云雾奇珍’的第一道关口!你们的手,决定了我们茶叶的品相和价钱!你们是我们的‘女管事’!”
他又看向陈二牛,“你们那十个人,也不再是普通的炒茶工。你们的手艺,决定了我们茶叶的味道!你们是我们上河村,未来的老师傅!”
一番话,不仅分派了任务,更是赋予了他们荣誉感和责任感。
王家嫂子和陈二牛等人的眼睛,瞬间就亮了。
“好!就按小先生说的办!”老族长再次一锤定音。
第二天,全新的生产模式,正式开始运转。
坪坝上,不再是混乱的一大群人。
二十名被精心挑选出来的“女管事”,坐在一排,面前是干净的竹筛,她们低着头,神情专注,小心翼翼地将一片片嫩芽分拣出来,动作轻柔而迅速。
另一边,十名年轻的“准师傅”,围在陈立言身边,聚精会神地听他讲解着炒茶的每一个要诀。
而其他的壮丁们,则在陈二柱的带领下,热火朝天地干着各种后勤的活计。
整个生产流程,瞬间变得清晰、高效起来。
虽然人手看起来“变少”了,但一天下来,当他们再次清点成果时,所有人都被惊呆了。
合格的成品,竟然超过了三两!
是前一天产量的六倍还多!
祠堂里,爆发出了一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热烈的欢呼。
村民们看着陈立言的眼神,己经彻底从敬畏,变成了信奉。
他们终于明白,小先生的脑子里,装着的,是他们一辈子都学不完的、能点石成金的真本事!
全村供七岁的我考状元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全村供七岁的我考状元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7SN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