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星残骸内部,时间失去了外在的刻度,只能以李阳伤势的缓慢恢复和精神的沉浸程度来模糊衡量。
他不再试图去理解整个废墟的宏大与浩瀚——那远超他目前的认知极限。而是按照墨师的指点,将全部心神都聚焦于眼前那一小块“冷凝符文板”的残片上。
这块残片约莫巴掌大小,呈不规则的六边形,材质非金非玉,触手冰凉,表面布满了极其细密、深嵌内部的复杂纹路。它似乎是从某个更大装置上断裂下来的,边缘处还能看到能量过载烧毁的焦黑痕迹。
墨师的要求很简单:修复它,让其核心的“冷凝”功能恢复至少一成的效果。
这看似简单的要求,对李阳而言却不亚于一场艰难的考试。
他首先需要“读懂”这块符文板。
他没有急于动手,甚至没有注入灵力去试探。而是强忍着身体的疼痛和精神的疲惫,将精神力高度集中,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一丝一缕地“抚摸”过那些细密的纹路。
这一次,他不再将其视为神秘的图案,而是尝试用墨师传授的“基础”视角去解析。
“能量输入接口……在这里,纹路明显加粗,且有汇聚趋势。” “主能量通道……这条纹路最宽最深,贯穿核心。” “分流节点……这里纹路产生微妙分叉,角度和深度变化都有规律。” “功能区域……这些回旋曲折的密集纹路,应该就是产生‘冷凝’效应的核心区域。” “散热/能量溢出结构……边缘这些渐变的、发散的纹路……”
他一边感知,一边用手指沾着旁边金属地上收集的细微灰尘,在旁边空白处笨拙地勾勒、记录,试图还原出这块符文板内部的“能量流走向图”。
这个过程极其枯燥耗时,且对精神力消耗巨大。往往感知一小块区域,就让他头晕目眩,不得不停下来打坐恢复。
但随着记录的进行,他渐渐发现,这些纹路并非杂乱无章,其走向、深度、宽度、转折角度,都严格遵循着某种最优化的能量传导与转化法则!就像前世的集成电路,每一条“线路”都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和设计理由。
他甚至能隐约推断出,当初设计者绘制这些纹路时,并非用笔,而是以神念牵引某种特制的“灵性溶液”,首接在材料内部“生长”出这些能量通道!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制造”工艺!
几天(?)过去,李阳终于勉强完成了对这块残片的“读图”。一幅虽然简陋却结构清晰的“能量脉络图”呈现在他旁边的“地板”上。
接下来是诊断“伤势”。
他小心翼翼地将一丝微弱的灵力,如同微创手术的探针,注入能量输入接口。
灵力沿着主通道缓缓流入,起初还算顺畅,但很快,就在几个分流节点处遇到了严重的“堵塞”!那里的纹路似乎因过载而产生了细微的熔融变形,内部还残留着狂暴的能量渣滓,阻碍了灵力的正常流通。
更严重的是,核心的“冷凝”功能区域,有多处关键纹路己经彻底断裂、烧毁,失去了功能。
“问题主要在能量流通不畅,以及核心结构破损。”李阳得出了结论。
那么,如何修复?
首接用灵墨填补?不行。这符文板的纹路是内生于材料之中的,外部添加的灵墨无法与原有结构完美融合,甚至会引入新的杂质和不稳定因素。
墨师之前展示过“编织环境场”引导材料自修复的能力,但那显然不是他现在能掌握的。
他苦思冥想,回忆着墨师的教导,回忆着周围废墟中那些断裂接口处残留的“自我修复灵韵”。
“……从材料炼制之初,就考虑了灵波谐振与屏蔽……” “……能量、物质、信息的结合……”
一个念头闪过。
他不需要完全修复材料的物理损伤,或许可以……绕过它?
既然主要问题是能量流通不畅,那他能不能在不改变原有物理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外部手段,构建一个临时的、引导能量的“外部场域”,强行让灵力绕过堵塞点,汇入尚算完好的后续通道?
就像给堵塞的血管架设一个临时的“桥梁”或“支架”!
这个“外部场域”,可以用他之前学的“场域编织”手段来实现!但不再是绘制在符纸上,而是需要以精神力凭空构架,或者借助某些外部媒介!
他想到了那些散落在废墟各处的、细微的、蕴含着特殊能量的金属碎屑。
作者“一缕清风追追梦”推荐阅读《凡人修仙传:从黄枫谷摆摊开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李阳眼中一亮,挣扎着爬起身,忍着剧痛,开始在周围仔细搜集那些特定的、能量亲和性较高的金属碎屑。
这个过程同样艰难,他行动不便,精神力也远未恢复。花了很久,才搜集到一小撮符合要求的、闪烁着微光的金属粉尘。
他回到符文板前,屏息凝神。
首先,他再次将一丝灵力注入符文板,仔细感知那几个堵塞节点的确切位置和能量淤积状态。
然后,他调动起恢复不多的精神力,开始以那些金属粉尘为“节点”,以自身精神力为“线”,尝试在符文板的上方,构建一个微型的、模拟原有畅通能量通道的“引导场域”!
这比在符纸上绘制要难上百倍!需要极强的精神控制力和对能量流动的精确感知!
失败!失败!再失败!
金属粉尘无法稳定悬浮,精神力线条轻易断裂,构建的场域无法与下方符文板产生有效共鸣……
李阳毫不气馁,一次次尝试,一次次调整。他将从废墟残骸中学到的那些关于能量导通、谐振屏蔽的皮毛知识尽力应用其中。
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衫,伤口再次渗出血迹,但他浑然不觉。
终于,在他不知第多少次尝试后——
嗡……
一个极其微弱、却稳定存在的灵能场域,成功在符文板上方构建出来!那些金属粉尘如同星辰般闪烁,由精神力细丝连接,形成了一个简易的“能量立交桥”,巧妙地绕过了下方的堵塞点!
李阳立刻引导灵力再次注入!
这一次,灵力流畅地通过了他构建的“外部场域”,绕开了堵塞节点,成功汇入了后续完好的能量通道,最终注入了那破损的核心冷凝区域!
虽然核心区域依旧破损严重,十成功能毁了九成九,但就在灵力流入的瞬间——
嗡……
整块符文板猛地一震,表面那些完好的纹路骤然亮起冰冷的蓝色微光!一股明显的、集中的寒意从板子中心散发出来,让周围空气中的水分瞬间凝结成了细小的白霜!
成功了!
虽然效果只有全盛时期的微不足道的一丝,但的的确确,修复了!
李阳瘫倒在地,大口喘着粗气,浑身如同散架,脸色苍白如纸,但嘴角却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眼中充满了巨大的成就感和喜悦!
他做到了!以炼气期的修为,用这种取巧的方式,“修复”了一块明显来自高等文明的造物残片!
这不仅是对他知识的运用,更是对他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极大肯定!
“还不算太蠢。”
墨师的声音适时响起,依旧没什么波澜,但李阳似乎能听出一丝极淡的……满意?
她不知何时己经站在旁边,目光扫过那块散发着微弱寒意的符文板,以及旁边李阳绘制的能量脉络图和那尚未消散的、简陋的“外部场域”。
“懂得利用现有条件,绕开无法解决的物理损伤,从能量层面进行干预。思路尚可,手法粗糙得令人发指。”
她屈指一弹,一枚米粒大小、呈多面体结晶状的奇异金属碎屑落到李阳面前。
“用这个做‘场域节点’,比你那些废料粉尘强十倍。精神力构架时,注意模拟原结构的三百六十度灵波谐振角,而不是你这种二维平面思维。”
李阳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捡起那枚结晶碎屑。入手瞬间,就感觉到其内部蕴含着稳定而强大的能量亲和力。
“谢墨师指点!”他连忙道谢,心中豁然开朗。原来场域构架还需要考虑三维谐振!自己果然还是想得太简单了。
“休息。恢复后,继续。”墨师丢下这句话,转身离去,“下一个,修复那条断裂的‘灵能传导纤维’。要求:能量损耗低于三成。”
新的、更艰难的任务来了。
李阳看着墨师消失的背影,又看了看手中那枚结晶碎屑和远处那条细若发丝、却几乎彻底断裂的透明“纤维”,非但没有气馁,反而燃起了更旺盛的斗志。
他躺在冰冷的地上,握着那枚小小的结晶,感受着符文板传来的微弱寒意,嘴角带着笑,缓缓闭上了眼睛。
他正在学习,如何真正与这些冰冷的“天工造物”对话。
而这片死寂的陨星残骸,就是他最好的老师和考场。
(http://www.220book.com/book/7TZ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