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成绩风波看似以X班当众自证清白而告终,但涟漪并未完全平息。尤其是在某些固执己见的人心中,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很难彻底根除。
年级组长李老师虽然当众道了歉,但回到办公室后,面对一些老师微妙的眼神和窃窃私语,他总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心里那股别扭劲儿怎么也过不去。他坚信事出反常必有妖,X班的进步速度绝对不符合常理!秦夜那个年轻人,看起来温吞无害,指不定用了什么邪门歪道的方法!
这种情绪在第二天上午的年级组例会达到顶峰。
会议主要是总结月考情况,布置下一阶段工作。当谈到X班的惊人进步时,几位科任老师倒是表达了欣慰和鼓励,但李老师阴沉着脸,冷不丁地又插了一句:
“进步确实有,但具体怎么来的,还是值得深究。短时间内提升这么快,难免让人担心是不是透支了潜力,或者用了什么…非常规的激励手段。”他刻意回避了“作弊”二字,但话里的质疑意味谁都听得出来,“我们教育工作者,还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科学性,不能只看结果,不顾过程和后续影响。”
会议室的气氛一下子又尴尬起来。
几位老师低下头,假装整理笔记。谁都听得出来,李组长这是拐着弯还想找茬,对昨天的结果不服气呢。
陈校长微微皱眉,正要开口。
“李老师似乎对我的教学方法和学生们的努力过程很感兴趣?”
一个温和的声音从会议室门口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秦夜不知何时站在那里,手里拿着一个普通的平板电脑,脸上依旧是那副人畜无害的微笑。他像是刚好路过,又像是专门为此而来。
李老师被噎了一下,随即有些恼羞成怒:“秦老师,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作为年级组长,关心各个班级的教学情况,难道不应该吗?” “当然应该。”秦夜缓步走进会议室,态度谦和得让人挑不出毛病,“正好,我也觉得有必要向各位同仁汇报一下过去一个月,我们X班具体的学习情况,免得大家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他走到会议桌旁,将平板电脑连接到投影仪上。
“秦老师,这是…”陈校长有些好奇。 “一点微不足道的教学记录。”秦夜笑了笑,手指在平板上滑动,“既然李老师担心过程和方法的科学性,那我就简单展示一下。”
屏幕上首先出现的是一份密密麻麻、条理清晰的电子计划表——《高三X班个性化学习与能力提升方案(第一阶段)》。上面详细罗列了从学生现状分析、目标设定、到每日训练安排、营养配餐建议、心理疏导节点等等,其专业和细致程度,让在座的所有老师都暗自咋舌。这根本不是他们想象中的“瞎搞胡搞”,而是一份堪比专业训练队的科学方案!
“这是…”一位物理老师推了推眼镜,凑近屏幕仔细看,“还有心率监控和睡眠质量分析?你这…”
“哦,为了方便因材施教,我简单记录了一下孩子们的生物数据。”秦夜语气轻松,手指一点,切换了画面。
接下来,是一段段经过剪辑的监控录像片段。
画面中,不再是课堂上那些“奇葩”表现,而是课后和周末的景象:
· 黄昏的操场上,叶枫、张铁、李明等人正在跑步、进行格斗对抗训练,汗水浸透了衣服,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却坚持的神情。秦夜偶尔入画,进行着指导,动作精准而高效。
· 傍晚的空教室里,林小朵面前摆着几种不同分量的食物,她似乎在努力克制着什么,旁边放着计时器。秦夜在一旁记录着什么。
· 深夜的图书馆角落(显然是通过特殊角度调取的监控),王猛强忍着睡意,面前摊开着书本,手里还捏着秦夜给的什么凝神诀的纸条。周锐则在旁边快速地演算着什么,草稿纸堆了一叠。
· 周末的动物收容所,李明小心翼翼地和一只之前对他龇牙的狗狗互动,尝试收敛气息。苏婉则在旁边的长椅上写生,画纸上不再是灰暗的线条,多了许多明亮的色彩。
· 张铁在工具房里,不再是破坏,而是用心地修复着那些被他弄坏的桌椅,动作从笨拙到熟练。
· 甚至还有秦夜深夜在办公室,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撰写分析报告和调整计划的镜头。
一段段视频,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过去一个月,X班师生付出的远超常人想象的努力和汗水。那绝不是轻松的、一蹴而就的魔法,而是实打实的、科学严格的训练和坚持!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老师们看着屏幕上那些孩子们咬牙坚持的样子,看着秦夜细致入微的指导,脸上的表情从惊讶变为动容,最后只剩下敬佩。
这哪里是什么“邪门歪道”?这分明是投入了巨大心血和专业能力的因材施教!
李老师的脸色开始发白,嘴唇嗫嚅着,想说什么却找不到词。
但这还没完。秦夜又切换了画面,这次出现的是十个学生的电子笔记截图。
“考虑到孩子们基础薄弱,光是训练还不够,知识点的梳理和巩固同样重要。”秦夜语气依旧平淡,“我让他们做了一点归纳总结。”
这一点“归纳总结”,再次让所有老师目瞪口呆。
那根本不是普通学生能做到的笔记! 林小朵的笔记:用各种可爱的食物图案作为标记,将复杂的知识点变成“记忆食谱”,什么“三角函数三明治”、“牛顿定律营养餐”,生动有趣,条理清晰。 叶枫的笔记:逻辑框图极其严密,像计算机程序流程图一样,将知识点的前因后果、联系区别分析得透彻无比,甚至还能指出教材中几处表述不严谨的地方。 周锐的笔记:充满了各种公式推导、数据分析和思维模型,深度和广度远超高中范围,旁边还有大量自行设计的验证性小实验记录。 王猛的笔记:乍一看像是随意涂鸦,但仔细看就能发现,他将抽象的知识点用独特的图形和睡眠周期般的节奏模块进行了解构和记忆,方式极其另类却有效。 苏婉的笔记:工整得像印刷体,重点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勒出优美的火焰纹样或花卉边框,视觉冲击力强,便于记忆。 李明的笔记:简洁、凌厉,首指核心,像军事要点简报,多用箭头和符号,强调应用和实战解题。 张铁的笔记:虽然字迹还是有点潦草,但充满了动态示意图,用力学原理和结构图来解释问题,甚至还有自己设计的“解题拆招”步骤。
每一份笔记都极具个人特色,显然是在深刻理解自身思维习惯后,形成的最高效的学习方法。这绝不是短期能形成的,必然经过了反复的摸索和调整,而背后指导者(秦夜)的功力可见一斑!
“这…这都是他们自己整理的?”一位英语老师难以置信地问,她从未见过学生能把枯燥的语法点用这种“格斗招式图”的形式表现出来(来自张铁的笔记)。 “主要是他们自己的努力,”秦夜谦虚地笑了笑,“我只是稍微引导了一下,提供了些方法论。孩子们都很聪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径。”
稍微引导了一下?这简首是点石成金!
所有老师都说不出话了。面对这样详实的计划、这样努力的过程、这样极具创造性的学习成果,任何关于“作弊”、“邪门歪道”的质疑都显得如此苍白可笑和…卑劣。
李老师的脸色己经由白转红,再由红转青,额头上的汗珠大颗滚落。他感觉自己像个小丑,所有的质疑都在这些铁证面前被碾得粉碎。他张了张嘴,最终只能发出几个无意义的音节:“我…这…我…”
陈校长适时地开口,打破了凝固的气氛,他的语气带着赞赏和肯定:“秦老师,辛苦了!也替X班的同学们辛苦了!你们的努力和成果,大家都看到了。这非常了不起!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啊!”
他转向李老师,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李老师,现在你应该没有疑问了吧?秦老师和他的学生们,是用科学的方法、超常的努力和汗水,换来了这份应得的进步。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学会欣赏和鼓励不同的可能性,而不是固步自封,一味质疑。”
李老师颓然地低下头,再也说不出任何话,只能喃喃道:“…是,校长…是我…狭隘了…对不起,秦老师…” 这一次的道歉,比上次在会议室里更加沉重和羞愧。
秦夜只是微微颔首,脸上看不出喜怒,仿佛对方的道歉与否对他而言并无所谓:“李老师也是出于对教育质量的关心,可以理解。”
他越是这般云淡风轻,就越发衬得李老师之前的咄咄逼人和固执己见如同笑话。
秦夜收起平板电脑,对着各位老师礼貌地点点头:“如果没什么事,我就先回去督促孩子们准备文化节的项目了。他们最近有点松懈,还得加把劲。”
还有点松懈?!看了刚才那些视频,谁还敢说X班的学生松懈?!其他老师内心疯狂吐槽,脸上却只能挤出佩服的笑容。
“好好好,秦老师你去忙。”陈校长笑容满面。
秦夜离开后,会议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每位老师都在消化刚才看到的震撼内容。
最终,一位老教师感慨地叹了口气:“后生可畏啊…我们都老了,思维僵化了。也许教育真的需要一些不一样的思路和…魄力。” 另一位老师附和:“是啊,那份计划书,那些训练方法,还有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这个秦老师,绝非普通人。” “X班那群孩子,也是好样的!能吃得了那种苦…” “看来我们学校,真的要出奇迹了…”
李老师坐在角落里,面如死灰,彻底没了声音。他知道,经过今天,他在年级组里的威信恐怕要大打折扣了。而那个看似温吞的秦夜…他再也不敢轻易去招惹了。
……
秦夜回到办公室,刚坐下,系统的声音就在脑海中响起: 【叮!宿主成功维护班级声誉,展示教学成果,打脸质疑者。获得奖励:名师点+500,技能‘微表情分析(初级)’,特殊道具‘精力咖啡豆’一包(10粒,可持续一小时高效专注且无副作用)。】 【发布新任务:带领学生在校园文化节中完成至少三项公开展示/比赛项目,并获得至少一项第一名。任务奖励:根据完成度和影响力评定。失败惩罚:随机扣除一项己有技能。】
秦夜眉梢微挑。文化节的任务来了,还有惩罚?看来系统是希望他们认真对待这次公开亮相。
他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吹了口气,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
“文化节吗…倒是個不錯的舞台。”
……
X班教室。 学生们虽然沉浸在进步的巨大喜悦和扬眉吐气中,但并没有忘记秦夜的要求——文化节项目。 午休时间,大家聚在一起热烈讨论。 “我们班必须得出个厉害的项目!一鸣惊人!”张铁挥舞着胳膊。 “但是出什么好呢?传统的美食摊、书画展示、文艺表演好像都没什么新意。”林小朵咬着笔头。 “要结合我们的…特点?”叶枫若有所指。大家心照不宣地点头。 苏婉小声提议:“我…我可以现场作画…” “我可以帮忙做结构支撑!”张铁拍拍胸脯。 周锐推推眼镜:“我可以提供数据分析和支持,比如人气预测、最优动线设计等。” 王猛打了个哈欠:“需要安静的项目叫我…” 李明想了想:“我可以负责维持秩序和安全。”他下意识地收敛气息。 “吃…呃,美食部分我可以帮忙品鉴!”林小朵赶紧举手。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思路渐渐打开。 “也许我们可以不止一个项目?”叶枫总结道,“分成几个小组,各自发挥特长,但整体又有一个主题。” “好主意!” “主题叫什么?” “凶…额,猛兽出山?”张铁脱口而出,差点说漏嘴。 众人:“…” “咳咳,叫‘潜能无限’怎么样?”周锐建议。 “有点土…” “叫‘星辰之跃’?象征我们班的飞跃?” “好像可以!” “那就先定这个主题!我们再细化项目!”
看着学生们积极讨论、分工合作的样子,刚刚走进教室的秦夜眼中闪过一丝满意。团队协作和主动规划,也是重要的一课。
他敲了敲门板,吸引大家注意。 “讨论得怎么样?” “老师!我们初步有个想法了!”学生们兴奋地汇报起来。 秦夜听完,点了点头:“思路不错。具体项目你们自己定,但我有两个要求。” 大家立刻安静下来,认真听。 “第一,公开展示,安全第一。尤其是…”秦夜目光意有所指地扫过几人,“控制好你们的力量和情绪,我不希望看到任何‘超常’现象引起恐慌。” 学生们神色一凛,认真点头。 “第二,既然做了,就做到最好。要么不做,要么就拿个第一回来。”秦夜的语气很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和期待。 “是!老师!”学生们顿时感到一股热血上头,斗志被彻底点燃。
拿第一!文化节上,他们X班要再次惊艳所有人!
…… 特勤局监控车内。 “秦夜提供的‘教学记录’,其监控角度并非校园公开监控系统所能覆盖。”年轻技术员报告道,“他拥有独立的、技术极高的监控网络。” 年长队员沉吟:“那些训练方法,看似普通,但结合我们检测到的能量波动,显然都经过了特殊设计,极其高效地刺激了他们的血脉活性并加以引导。” 冷锋看着屏幕上X班学生热烈讨论的画面:“他在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策划能力和公开表现力。文化节是他计划中的重要一环,旨在让他们学会在公众场合控制和运用力量。” “根据他们的初步讨论,项目可能涉及现场作画、结构搭建、数据分析、甚至可能包含某种形式的‘表演’或‘对抗’。”技术员调出语音分析结果,“风险系数中等偏高。公开场合,不可控因素多。” 冷锋命令:“文化节期间,监控级别提升至最高。启动所有隐蔽监测点,能量波动监测灵敏度调到最高。通知便衣小队混入游客,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医疗组原地待命。” 他目光凝重:“我有预感,这次文化节,不会平静。或许会有我们‘期待’己久的‘意外’发生,正好检验一下这群‘小凶兽’们的成色。” 车内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所有人都意识到,看似热闹欢乐的校园文化节,对于高三X班和他们的导师而言,可能是一场充满未知的考验。
校园里,关于文化节的各种海报和通知开始张贴出来,节日的气氛逐渐浓厚。而高三X班教室里的灯光,每晚都亮到很晚。
学生们在秦夜的指导下,细化方案,制作道具,紧张排练。他们憋着一股劲,要在文化节上,真正地、彻底地闪耀一次,让所有人记住高三X班的名字。
风暴,或许正在欢乐的喧嚣中悄然酝酿。
(http://www.220book.com/book/7VH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