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D31·上午9:00
地点:张江高科技园区·孵化器B座
经过一个多月的技术验证和市场测试,MindBridge项目终于迎来了关键的转折点:正式成立实体公司。
从SPV(特殊目的载体)过渡到正式的企业主体,这标志着我们从实验室项目正式转向商业化运作。"苏清瑶在临时搭建的办公区向团队介绍着新的里程碑。
张江孵化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300平米的专业空间,包含了脑机接口研发所需的特殊环境:
净化间设计:
- 千级洁净度标准,确保精密设备免受灰尘干扰
- 恒温恒湿控制系统,温度控制在22±1℃
- 静电防护地面和工作台面
- 独立的新风系统和空气过滤设备
EMI屏蔽间配置:
- 法拉第笼结构,屏蔽外部电磁干扰
- 专用的低噪声电源供应系统
- 射频屏蔽效果达到80dB以上
- 专业的脑电信号测试和分析设备
"这样的环境对医疗级脑机接口设备的研发至关重要,"凌尘检视着崭新的实验环境,"外部电磁干扰是影响脑电信号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大牛负责设备调试和环境测试:"EMI屏蔽效果非常好,背景噪声比之前的工作室降低了90%。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捕捉到更微弱、更精确的神经信号。"
随着公司的正式化,规范的管理制度变得必不可少。苏清瑶基于她在投资机构的经验,为公司制定了完善的治理框架。
合规手册要点:
"医疗器械行业的监管要求极其严格,"苏清瑶在全员会议上强调,"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建立完善的合规体系。"
- 研发合规:所有临床试验必须通过委员会审核
- 数据保护:患者隐私信息按最高级别加密存储
- 质量控制:建立完整的产品测试和验证流程
- 风险管理:定期评估技术风险和商业风险
- 知识产权:建立专利申请和保护机制
信息安全手册核心:
幽灵结合之前遭受的间谍渗透经验,制定了"三件套"安全架构:
1. 最小权限原则:
- 每个员工只能访问工作必需的系统和数据
- 权限按项目和时间进行动态分配
- 定期审核和回收未使用的权限
2. 密钥轮换机制:
- 所有加密密钥每30天自动更换
- 使用硬件安全模块(HSM)管理核心密钥
- 建立密钥泄露的应急响应程序
3. 供应链白名单:
- 所有硬件和软件供应商都要通过安全审核
- 建立可信供应商数据库
- 定期检查供应链的安全状况
"经过之前的教训,我们不能再对安全掉以轻心,"幽灵解释道,"这套体系虽然会增加一些操作复杂度,但能有效防范系统性的安全威胁。"
公司化运作需要更专业的人才队伍。经过严格的招聘流程,三个关键岗位迎来了新的骨干成员。
算法工程师 - 李博士:
- 清华大学计算机博士,专攻机器学习
- 在百度AI实验室有5年深度学习经验
- 专长:神经网络优化和实时信号处理算法
信号处理专家 - 陈高工:
- 中科院声学所硕士,15年生物信号处理经验
- 曾参与多项国家级脑科学研究项目
- 专长:脑电信号降噪和特征提取
康复医学顾问 - 王教授:
- 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
- 30年临床经验,发表SCI论文50余篇
- 专长:神经康复和脑机接口临床应用
在技术面试环节,凌尘亲自担任主面试官,重点考察候选人的技术能力和价值观匹配度。
"我们的技术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帮助真正需要的人,"凌尘在面试中反复强调,"每一行代码都要考虑医疗和患者安全。"
医疗要求:
- 所有算法都要具备可解释性
- 系统必须支持医生的最终决策权
- 患者数据的使用需要明确授权
- 治疗过程必须可监控、可干预
可回滚设计原则:
- 任何系统操作都要可撤销
- 保留患者的治疗历史记录
- 支持多种备用治疗方案
- 建立紧急停止机制
这些要求体现了团队对技术责任的深度思考,也是他们与纯商业化路线的根本区别。
基于新的团队配置和专业环境,V2.0医疗版的技术目标得到了更精确的定义:
运动神经意念-反馈闭环系统:
"这是我们的核心创新,"李博士介绍着新的算法架构,"系统能够捕捉患者的运动意图,驱动外部设备执行动作,同时将执行结果反馈给患者的神经系统,形成完整的闭环控制。"
技术实现包括:
- 运动皮层信号的实时解码(延迟<50ms)
- 多模态反馈系统(视觉、听觉、触觉)
- 自适应学习算法,能够适应不同患者的神经特征
- 康复进度的量化评估和个性化训练方案
情感识别早期版本:
"情感状态对康复效果有重要影响,"王教授从临床角度解释,"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会显著影响神经可塑性和康复动机。"
系统能够识别的情感状态包括:
- 基础情绪(快乐、悲伤、愤怒、恐惧)
- 压力水平评估
- 注意力集中程度
- 疲劳状态监测
临床应用方向:
1. 上肢康复:
- 针对中风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
- 结合机械臂等辅助设备
- 个性化的康复训练程序
- 实时的康复效果评估
2. 构音困难辅助:
- 帮助言语功能障碍患者
- 意念控制语音合成系统
- 多语言支持和个性化语音
- 渐进式语言功能恢复训练
"这两个应用方向都有明确的临床需求和市场价值,"王教授评估道,"而且技术风险相对可控,适合作为我们的首批产品。"
基于新的团队和环境,技术研发进入了更加专业和系统化的阶段:
第一阶段(D31-D60):
- 完成V2.0算法核心开发
- 硬件原型机制作和测试
- 初步的动物实验验证
第二阶段(D61-D120):
- 临床前安全性评估
- 委员会审批
- 小规模临床试验准备
第三阶段(D121-D180):
- 临床试验执行
- 数据收集和分析
- 产品优化和改进
"这个时间表是积极但可实现的,"凌尘总结道,"关键是要保证每个阶段的质量,不能为了速度而牺牲安全性。"
就在团队沉浸在公司化成功的喜悦中时,幽灵带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发现。
"我按照张伟提供的坐标,对郊外那个秘密实验室进行了深度调查,"幽灵调出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结果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时间巧合。"
他指着报告中的门禁日志:"实验室的门禁系统记录显示,在张伟被枪击的那个晚上,也就是D25深夜11:47,有人使用高级权限进入了实验室。"
"11:47?"凌尘回忆着那晚的时间线,"张伟大概是在10:15被枪击的,从码头到郊外实验室开车需要1.5小时,时间完全吻合。"
"更奇怪的是,"幽灵继续汇报,"进入记录显示使用的是'系统管理员'权限,但没有具体的人员身份信息。而且在那之后,实验室的监控系统就出现了'技术故障',所有录像都被删除了。"
这个发现揭示了一个可能性:张伟在码头被枪击后,凶手或者其他相关人员立即赶往了秘密实验室。
"他们在寻找什么?"小雨困惑地问道。
"或者,"凌尘的表情变得凝重,"他们己经找到了什么。"
如果恩师留在秘密实验室的核心资料和防护程序己经被敌人获取,那么整个战略平衡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http://www.220book.com/book/7VK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