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二十九章 文明新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时空田园:1980 http://www.220book.com/book/7W5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深秋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内灯火辉煌。林小麦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她身着简洁的西装,胸前那枚"全国道德模范"奖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下面请特区代表林小麦同志发言。"主持人的声音回荡在会场。

林小麦走向讲台,目光扫过台下——有白发苍苍的老模范,有朝气蓬勃的新典型,还有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她深吸一口气,声音清晰而坚定:

"文明不是高楼大厦,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温度;不是GDP数字,而是百姓脸上的笑容。我们在特区实践中深刻体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如同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

她讲述特区故事:如何从解决温饱到精神富裕,从经济发展到文化振兴,从一个小村庄到文明示范点。没有空话套话,只有实实在在的做法和感悟。

掌声如潮水般涌来。会后,多位领导特意找她交流,对特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经验高度赞赏。

"小麦同志,你们的经验很有推广价值。"一位领导握着她的手说,"希望你们继续探索,为全国提供更多好做法。"

带着这份嘱托,林小麦回到特区,立即启动"文明提升工程"。不是简单搞活动,而是系统推进:制定《文明公约》,建设"文明家园",开展"文明细胞"创建...

工程刚启动,就遇到难题。物质富裕后,部分村民出现"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的现象:攀比摆阔,浪费成风,甚至赌博迷信。

"管这些干啥?有钱不花是傻子!"暴发户老王振振有词。

林小麦没有强行禁止,而是巧妙引导。她组织"致富思源"讨论会,请老人讲艰苦岁月;开展"勤俭持家"评比,树立好榜样;甚至开办"理财课堂",教大家合理消费。

更治本的是,她推动"文化润心"行动:建农家书屋,办文艺活动,搞技能培训...让村民有更有意义的去处。

慢慢地,风气好转。老王主动捐钱修路,说"以前光想着自己,现在知道要回报乡亲"。

刚解决这个问题,新的挑战又来了。随着外来人口增多,文明习惯差异引发矛盾:乱扔垃圾、大声喧哗、不守秩序...

有人主张"严格处罚",林小麦却认为"教育更重要"。她组织"新老居民一家亲"活动,促进相互理解;制定《居民文明守则》,大家共同遵守;开展"文明积分"活动,好行为可兑换奖励。

效果显著。社区更和谐,环境更整洁,邻里更和睦。特区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

但林小麦没有停步。她发现,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情味反而变淡了:"楼房越盖越高,邻里往来越来越少;通讯越来越方便,真心交流却越来越难。"

她推出"邻里节""百家宴"等活动,重建邻里温情;开设"谈心屋",提供心理疏导;甚至组织"时间银行",鼓励互助服务。

最让她欣慰的是,年轻人自发成立"志愿服务队",帮扶老人、环保公益、文明劝导...特区充满正能量。

然而,最大的考验突如其来。一场特大暴雨袭击特区,部分区域受灾严重。

危急时刻,文明素养显现力量:没有人哄抢救灾物资,反而互相谦让;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时空田园:1980 志愿者自发组织救援,不顾个人安危;企业慷慨解囊,共渡难关...

"平时文明建设没白搞!"老支书激动地说,"关键时刻见真章!"

灾后重建中,特区仅用一个月就恢复如初,而且建设得更好。国家调研组总结认为:"这充分体现了文明创建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经历考验,特区文明建设更上一层楼。但林小麦意识到,不能关起门搞文明,要开放交流,互学互鉴。

她推动"文明对话"活动:请进来,邀请各地代表交流经验;走出去,组织村民参观学习;甚至开展国际交流,吸收先进理念。

"文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她常对大家说,"我们要永远在路上。"

她的理念引起更大关注。中央文明办专门在特区召开现场会,推广"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经验。多个国家代表团也来考察,对特区做法赞叹不己。

"中国的文明建设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扎根大地。"某国代表感慨,"我们要好好学习。"

面对荣誉,林小麦保持清醒。她启动系统新功能【文明发展评估】,查找不足,改进提升。

评估显示,文明建设还存在短板:【青少年价值观引导需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待提升】【长效机制尚不完善】...

她立即制定改进方案: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加强青少年引导;建设"网络文明空间",净化网络环境;完善"文明建设长效机制",确保可持续发展。

变化悄然发生。网吧变成"绿色网园",游戏迷变成"编程达人";校园里"追星族"变成"追科族";社区里"牌友圈"变成"读书会"...

更让人惊喜的是,文明建设促进了经济发展。特区成为投资热土,人才蜂拥而至,项目纷纷落地。"文明也是生产力。"企业家们说。

年底,特区举办"文明成果展"。展品琳琅满目:有经济发展数据,有文化建设成果,有百姓幸福笑脸...最引人注目的是"文明树"——挂满村民的文明感悟和心愿。

"以前觉得文明是虚的,现在知道是最实的。"村民老李的感悟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文明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开展当天,林小麦收到一份特殊礼物——本厚厚的《特区文明纪事》,由村民共同撰写。扉页上写着:"感谢您,让文明成为我们生活的方式。"

深夜,她独自在办公室翻阅纪事,眼中闪着泪光。从解决温饱到文明示范,这条路走得不易,但每一步都踏实而有意义。

系统提示音响起:【文明发展度达到90%】

【新增功能:文明演进预测】

她启动预测功能,看到美好未来: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相辅相成,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和谐统一...

"小麦,"陈志远推门进来,"还在忙?"

"看我们的明天呢。"她微笑指向窗外,"文明之路,没有终点。"

是的,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从特区到全国,从物质到精神,从传统到现代...中国特色的文明发展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7W5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时空田园:1980 http://www.220book.com/book/7W5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