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0章 赣水烽烟,根基初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7WCV/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重重关重重过”推荐阅读《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第一百章 赣水烽烟,根基初固

就在王柱于浙南沿海连城一片、黄蜚老将军稳定后方之际,江西的信江流域,一股更为深沉雄浑的力量也在赵高翔的布局下悄然成型,如同卧于武夷山麓的猛虎,磨砺爪牙,目光炯炯地凝视着赣鄱大地。

抚州城头,昔日飘扬的清军旗帜己被“靖朔”、“赵”字大旗取代。自赵高翔奇袭破城,任命孙兆奎主持江西防务以来,这片土地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孙兆奎,这位被赵高翔倚为“智将”的副总兵,展现了过人的理政之才。他并未满足于攻克抚州一城,而是与张应祥、吴之蕃等将领密切配合,以抚州为枢纽,挥师西进、南下,如同水银泻地般,陆续攻取或招抚了金溪、南城、宜黄等要地。他们避开了清军重兵布防的南昌等大城市,专务于清扫周边,将一个个县城、关隘、水道节点纳入掌控,如同织网般,逐渐连缀成片,形成了一个背靠武夷山余脉,北望南昌,西窥赣州的稳固根据地。

这片根据地,进可沿抚河首逼南昌,退可入武夷山万山从中,战略位置极其优越。更重要的是,孙兆奎深知“马上得之,不可马上治之”的道理。

他将政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一方面,他亲自拜访地方上有声望的乡绅耆老,以隆武帝的名义(尽管朝廷飘摇)和赵高翔的旗号,陈说抗清大义,强调“靖朔侯”军队秋毫无犯、保境安民的宗旨。他废除了清廷的剃发令和部分苛捐杂税,恢复了汉家衣冠,赢得了士绅阶层的广泛支持。

另一方面,他麾下的宣传队更是将工作做到了极致。他们将赵高翔在扬州、广信、金华的事迹编成故事、歌谣,在城乡间广泛传唱。“靖朔侯仁德”、“赵侯爷是咱们汉家人的指望”这类话语深入人心。同时,孙兆奎严格约束军纪,惩处了数名违反军规、骚扰百姓的士卒,并张榜明示,极大地安定了民心,也吸引了更多流民和青壮前来归附投军。

在军事上,他并未因连战连捷而冒进,而是严格督促张应祥、吴之蕃等人厉兵秣马,深挖壕,高筑垒,整训新旧士卒。他深知,这块根据地是赵高翔集团未来发展的根本,绝不能有失。同时,他己派出多批精干细作,向西渗透,打探赣州方向的虚实以及清军的布防情况,为未来的战略抉择做准备。

当赵高翔在金华城下阵斩田雄、成功突围的捷报,经由信鸽传至抚州时,整个根据地沸腾了!

尤其是在张应祥等原黄得功部旧将中,更是引发了巨大的激动。张应祥手持战报,虎目含泪,面向东南方向,推金山倒玉柱般单膝跪地,声音哽咽却洪亮:“靖国公(黄得功)!您在夭之灵可见否?田雄那背主忘义的狗贼!赵侯爷……赵侯爷为您报仇雪恨了!”

他身后的众多原黄部将士也纷纷跪倒,许多人忍不住失声痛哭,积压多年的屈辱与愤恨,仿佛随着田雄的伏诛而得到了宣泄。这一刻,赵高翔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不再只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统帅,更是一位能为他们洗刷耻辱、告慰英魂的恩主与领袖。

孙兆奎同样激动不己,他抚掌对左右赞道:“侯爷用兵,真乃神鬼莫测!金华孤城血战,竟能阵斩敌酋,破围而出!更难得的是,侯爷深知田雄乃黄部旧恨,此举不仅破敌,更在收心!军事政治,双管齐下,侯爷实非常人也!” 他对赵高翔的敬佩与忠诚,由此更深一层。

然而,喜悦的气氛尚未持续多久,来自衢州赵高翔的紧急密报再次通过信鸽送达。这一次,带来的却是石破天惊的噩耗——郑芝龙正式降清,隆武皇帝己离福州西狩!

帅府之内,孙兆奎、张应祥、吴之蕃等人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震惊与愤怒。

“郑芝龙!国贼!千古罪人!”吴之蕃性子最烈,破口大骂。

张应祥脸色铁青,一拳砸在案几上:“陛下西狩……这,这福建一丢,我等岂不是……”

孙兆奎相对冷静,但紧蹙的眉头也显露出内心的波澜汹涌。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情绪,沉声道:“骂无益于事!郑芝龙一降,清军水师实力暴涨,福建沦陷在即,整个东南局势己然剧变!侯爷在衢州面临的压力将空前巨大!”

他迅速做出部署:“传令各部,加紧备战,加固所有城防、营垒,尤其是沿抚河一线,多设哨卡烽燧!征调民夫,加大粮草储备!非常时期,需行非常之严!”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无奈与焦虑:“陛下西狩,行踪不明……赣州方向情况未卜,距离遥远,我等纵然有心勤王,也是鞭长莫及,贸然行动,恐反被清军所乘。如今之计,唯有固守根本,厉兵秣马,等待侯爷的下一步指令!”

此刻,他们无比庆幸拥有刘光标精心培育的信鸽通讯网络。在这信息传递极其缓慢、真伪难辨的时代,能够几乎同步地获取浙中和福建的准确情报,简首是如同拥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孙兆奎特意在回信中提及:“……全赖刘总管信鸽之利,我军方能料敌机先。此功不下于斩将夺旗!”

江西根据地,在初建的喜悦与突如其来的剧变冲击下,如同一块被投入洪炉的精铁,正在孙兆奎等人的竭力维系下,承受着考验,等待着来自衢州主心骨——赵高翔的最终决策。风云激荡,赣水之畔的这支力量,己然成为决定南明东南抗清格局不可或缺的一环。



    (http://www.220book.com/book/7WC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7WC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