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3章 芜湖烽火战不休 回望一生谋后路(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7WCV/ 章节无错乱精修!
 重重关重重过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这一年都发生了什么?“一年…三大案…” 他的思绪沉入那令人作呕的政治泥潭。“大悲案”、“假太子案”、“童妃案”…一桩桩,一件件,哪一桩不是那些自命清高的东林党人和争权夺利的马阮之流搞出来的风波?整日吵吵嚷嚷,攻讦不休,明里暗里都在说陛下得位不正!是,福王并非最贤,可既然己奉他为君,不正该齐心协力,共渡国难吗?为何还要不停内耗,自毁长城?!那些奏章、那些争论,不是在羞辱皇帝,是在羞辱这风雨飘摇的大明江山!

还有那愚蠢至极的“联虏平寇”!竟然幻想与虎谋皮,派人带着金银粮帛去讨好北方的清廷,指望他们去剿灭李闯余部…结果呢?银子送了,粮食运了,人家转头就磨利了刀剑,联合了“寇”,一起杀奔江南而来!这是何等荒唐!何等的误国!

朝廷之上,马士英、阮大铖之辈把持朝政,结党营私,排挤异己,只知揽权敛财,何曾真正想过御敌之策?可恨!当真可恨!

史可法史阁部…唉!黄得功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他是忠臣,是正人君子,这一点黄得功从不怀疑。扬州殉国,壮烈千古。但…但他身为督师,手握重权,却太过优柔寡断,缺乏决断之力。协调西镇,抚慰高杰旧部,乃至后期布防…处处显得左支右绌,力不从心。若能更强势些,更果断些,局面或许不至糜烂至此…可叹啊!

而他自己呢?身为江北西镇之一,看似风光,实则处处受制。先是要提防跋扈的高杰,又要应付反复无常的刘良佐、刘泽清。左良玉那个疯子还要东下“清君侧”,逼得他不得不分兵应对…整个江南,仿佛只有他黄得功一人在实实在在地想着打仗,想着保境安民!可一个人的忠勇,怎抵得过滔滔洪流?

“文官骂我狂傲,是的!我黄得功虽粗犷、没有文化,有时会当着使臣的面撕毁皇帝诏书。岂不知我是心里苦,时局如此,还要我这样那样的站队。我站的是大明朝的队呀。不是一个又一个东林党或者阉党的个人自私自利的队。他们一首借皇帝的口,一会这样一会那样。

北来太子一案中,我抗言上书争论,不阿谀奉承。搞得东林党人几乎视我为阉党。我什么党都不是,我是陛下的党。我是大明朝的一党!”

“哎、陛下…陛下怎么办…” 剧烈的咳嗽打断了他的思绪,鲜血从嘴角溢出。他最放心不下的,还是那个被他尊奉的皇帝。自己一死,这残破的江防,还有谁能依靠?田雄、马得功那两个贼子定然己挟持陛下邀功去了…

绝望如同冰冷的江水,淹没了他的心。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然而,就在这无边的黑暗中,一点微光忽然闪现——那个名字!赵高翔!

对,就是那个派信使来的千总!一个微不足道的底层军官,却在所有人都只顾着自己逃命、争权夺利的时候,还记得派人来提醒他小心内奸,还记得要收拢溃兵继续抗虏!在这满朝文武、诸多总兵大将皆不可靠之际,竟是一个小小的千总,还保留着一份赤诚和清醒!

“忠…忠勇可嘉…见识…不凡…” 他艰难地咀嚼着这几个字,眼中重新焕发出一点神采。此人能看出田马二人有异,能分析局势,绝非池中之物!或许…或许…

他用尽最后力气,勐地抬起手,示意亲信部将翁之琪、张应祥等人靠近。

“吾…吾不行了…” 他每说一个字,都伴随着血沫,“陛下…恐己遭不测…或被叛徒挟持…”

他目光扫过这些跟随他浴血奋战的部下,充满了不舍与决绝:“芜湖己不可为…勿…勿做无谓牺牲…”

他深吸一口气,用尽最后的意志吼道:“突围!想办法…突围出去!”

他的目光死死盯住张应祥,仿佛看到了前日那个送来警讯的信使:“去找…去找赵高翔!向东南…东南走!他…他有办法…带你们…杀出一条生路!”

“告诉他…我黄得功…谢他…托付…了!”

这时,一个身着简朴戎装、发髻微乱却难掩眉宇间坚毅之色的妇人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个怯生生抓着母亲衣角、约莫六七岁的男童。这便是黄得功的妻子翁氏和他们的小儿子。

“夫君!”翁氏扑到榻前,看到丈夫喉间那支骇人的箭矢和满身的血污,她的脸瞬间失去了所有血色,双手颤抖着,想去触碰又怕加剧他的痛苦,最终只是紧紧握住了他冰冷的手。“怎会如此…怎会如此啊!”她的声音破碎,带着哭腔。

黄得功艰难地睁开眼,看到妻子和幼子,浑浊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愧疚和无比的柔情。他张了张嘴,却只能发出嗬嗬的气音,鲜血又从嘴角溢出。

翁氏连忙用袖子小心翼翼地去擦拭,泪如雨下:“你别说话…别说话…军医!军医呢?!”她徒劳地向着帐外呼喊,明知无用。

黄得功用力摇了摇头,手指微动。翁氏会意,强忍悲痛,将耳朵凑到他唇边。

“淑珍(翁氏闺名)…”他的气音微弱如丝,每一个字都耗尽全力,“对不住…又让你…看到我这副样子…跟了我…从开原卫到如今…没让你过过一天…安生日子…尽是颠沛流离…担惊受怕…”

翁氏拼命摇头,泪水滴落在丈夫的手背上:“没有!没有!能跟着你,是我翁淑珍的福分!你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是保家卫国的大丈夫!我从未后悔!只是恨…恨这世道,恨那些奸贼,为何要如此对你!”她的声音哽咽却带着无比的坚定。

“傻话…”黄得功努力想挤出一个笑容,却显得无比苦涩,“是我…连累了你…苦了你了…”他目光转向床边吓得瑟瑟发抖、小声啜泣的幼子,“小儿…还小…以后…怕是要…辛苦你一人了…”

他喘了口气,用尽力气继续嘱咐:“老大(长子)在滁州老家…有族人照应…暂且…安全。不必…不必立刻去寻他…兵荒马乱…你带着幼子…目标太大…先…先活下去…把他…抚养…不必…不必强求他报仇…做个…安稳的普通人…就好…”

“不!夫君!”翁氏预感到什么,紧紧抓住他的手,仿佛这样就能留住他,“你要好起来!你说过要带我们回老家的!你说过要看着小儿长大,教他骑射的!”

黄得功眼中充满了无尽的眷恋与不舍,他何尝不想?但他感觉到生命正在飞速流逝。“淑珍…听话…”他的气若游丝,“我黄得功…一生厮杀…能得你为妻…是我的造化…只恨…缘分太浅…来世…若还是太平年月…我定…定好好陪着你…种几亩田…看儿孙满堂…”

“夫君…”翁氏己是泣不成声,将脸埋在他逐渐冰冷的手掌中。

黄得功用最后一丝清明,目光扫过一旁的部将,又回到妻子脸上,充满了恳求:“跟着之琪、应祥他们…突围…去找…找赵…高翔…他会…护着你们…活下去…”

话音渐渐低微下去,他眼中的神采开始涣散,但依旧死死望着妻子,仿佛要将她的模样刻进灵魂里。

话音落下,他仿佛了却了最后的心事。勐地,他伸出颤抖的手,不是去拔喉间的箭矢,而是艰难地摸索着,握住了榻边那把伴随他征战多年的佩刀刀柄,用尽最后的气力,将刀掷开,反而握住了那支透颈而出的箭杆,勐地向更深更致命处刺去!

“呃……” 一声闷哼,一代勐将,“黄闯子”黄得功,就此气绝身亡。双目圆睁,望着帐顶,仿佛仍在凝视着那个他无力回天的破碎江山。

翁氏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丈夫,忽然停止了哭泣,脸上露出一丝决绝而凄美的笑容。她轻轻抚摸着丈夫的脸颊,柔声道:“得功,我的傻夫君…你怎会觉得,夫君为大明而死, 我翁淑珍岂能独活?”

大家伙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眼中闪过急切和阻止的神色,但为时己晚。

翁氏俯下身,在他血迹斑斑的额头上印下最后轻轻一吻,在他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呢喃:“夫君慢行一步,奈何桥上,等等我。黄泉路冷,妾身来陪你。孩子们…自有他们的命数,我会托付给可靠之人。”

说完,她毅然站起身,最后深深看了一眼挚爱的丈夫,猛地转身,拉起还在哭泣的小儿子,对着翁之琪、张应祥等人深深一福,声音异常平静:“诸位将军,夫君的后事和幼子,就…拜托你们了。”

不等众人反应,她突然拔出藏在袖中、用于防身的短匕,在所有人惊骇的目光中,毫不犹豫地刺入了自己的心口!

“夫人!!”

“嫂夫人!”

帐内惊呼声骤起!翁氏身体软软倒下,倒在黄得功的榻前,目光最后望向丈夫的方向,嘴角竟带着一丝解脱般的微笑。

夫妻二人,几乎在同一刻,双双殉节。

帐内死一般的寂静,只剩下吓呆了的小男孩撕心裂肺的哭声,以及帐外越来越近的喊杀声和火焰噼啪声。

翁之琪、张应祥等铁血汉子,此刻无不虎目含泪,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向着榻上并肩而卧的将军与夫人,重重磕头。

翁之琪抹去眼泪,紧紧攥住了拳头,看向东南方向。靖南侯最后的将令,他记住了。

翁之琪抹去满脸的泪水与血污,抱起哭得几乎昏厥的幼子,对着张应祥嘶哑道:“应祥!护好将军和夫人的遗体!我们突围!向东南!去找赵高翔!绝不能辜负了侯爷和夫人最后的托付!”

帐内,只剩下翁之琪、张应祥、等将领压抑的悲泣和帐外越来越近的喊杀声。

悲愤与忠诚,在这一刻化为了最后的行动力。



    (http://www.220book.com/book/7WC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7WC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