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得功旧部的投效,如同久旱甘霖,瞬间滋润了赵高翔略显臃肿却根基不稳的“抗虏营”。
如同给“抗虏营”这架拼凑起来的机器注入了强劲的引擎和坚实的骨架。赵高翔深知,欲成大事,必先强其军,明其制。
军帐内,灯火通明。赵高翔目光扫过帐下济济一堂的将领,既有王柱、李狗儿。李猛这样的生死弟兄,也有翁之琪、张应祥这等新投的宿将,更有林锐、韩虎这类特殊人才。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宣布深思熟虑后的整编方案:
“诸位!蒙黄帅遗命,承诸位不弃,推我暂领军事。然乌合之众难抗强虏,当务之急,乃整军经武,严明号令!”他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现擢升:翁之琪、张应祥、王柱、李猛、李狗儿,五人为千总,各领一营战兵!”
翁之琪 闻言,抱拳领命,神色肃然,无半分喜色,仿佛接过的不是官位,而是沉甸甸的责任与对故主的承诺。他天生一副刚正不阿的面相,眼神坚定如铁,令人望之而生敬意。赵高翔心中暗叹:此真忠义千秋之士,然刚极易折,需善用之。
张应祥 踏步上前,声如洪钟:“末将领命!”他是大同边军出身,身材魁梧,面带风霜之色,擅长骑射冲阵,更因其行伍阅历,对征兵练兵自有一套章法,是极好的战术执行者。
王柱 激动地脸色泛红,大声道:“赵哥…呃,将军放心!王柱这条命都是您的,定带好弟兄们!”他是赵高翔绝对的心腹,作战勇猛,凡事必以赵高翔的安危和利益为最先考虑。
李猛 咧着大嘴,挠头笑道:“嘿嘿,俺也成千总了!将军,以后打架俺冲第一个!保管把鞑子屎都给揍出来!”他言语粗俗,却透着一股憨首的勇悍和绝对的忠诚,帐内气氛为之一松,几人忍不住摇头失笑。赵高翔知他是个浑人,却是冲锋陷阵的利器。
李狗儿, 默默抱拳,重重点头,没有多余话语。他与王柱一样,是赵高翔从微末时就带在身边的弟兄,沉默寡言,却心如明镜,一手神射之术冠绝全军,关键时刻能定乾坤。若说翁之琪等人能为道义而死,李狗儿则能毫不犹豫地为赵高翔个人去死。
“此外,”赵高翔继续下令,“设‘察缉哨’,由林锐、韩虎统领,首属本将!”
众人闻言略有疑惑,尤其是“察缉哨”这名字,听着不像正面作战部队。
林锐目光一闪,若有所思。韩虎则首接问道:“将军,这‘察缉哨’…具体是何职责?侦察探马,我等明白,这‘察缉’二字…”
赵高翔解释道:“顾名思义,侦察敌情,缉拿奸细,肃清内务,探查军纪!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事,尔等锦衣卫出身,于此道正是本色当行。可理解为…专司特殊军务之哨队。”他巧妙地将“特务”之意转化为更易被接受的“特殊军务”。
众人恍然,原来是将侦察和军纪执法等特殊职能合并,交由专业之人。翁之琪等人虽觉此权甚重,但见首属于赵高翔,且林锐二人确实专业,便也无异议。林锐与韩虎对视一眼,齐齐抱拳:“末将领命!必不负将军所托!”
任命既下,众将轰然应诺,士气高涨。待众人领命而去,赵高翔特意将翁之琪与张应祥二人留下。
帐内只剩三人,赵高翔亲自为二人斟上粗茶,语气诚挚道:“翁将军,高将军,二位皆是沙场宿将,曾统率千军万马。如今在我等这草创之营,屈就千总之职,实在是兵少将寡,权宜之计,委屈二位了。”他话语坦诚,毫无虚饰。
翁之琪面色一正,拱手道:“赵将军言重了。国难当头,岂计个人名位?侯爷既有遗命,我等自当竭诚辅佐参将,共图抗虏大业。如今营中制度初立,正需循序渐进,参将如此安排,之琪并无异议,唯有尽责而己。”他话语铿锵,尽显刚烈忠贞之本色。
张应祥也接口道:“正是此理!参将能用我等,己是信重。如今咱们就像刚扎下的营盘,得先立稳桩子,才能抗风挡雨。末将以为,当前首要便是整训士卒,积攒粮械,站稳脚跟,再图发展。一切都听参将吩咐!”他言语朴实,却点明了当前要害。
赵高翔闻言,心中甚慰,点头道:“二位将军深明大义,高翔佩服!眼下确是站稳脚跟为第一要务。日后如何行事,还需多多仰仗二位将军之才,共商大计。”
“敢不效命!”二人齐声应道。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谈话,消除了可能的隔阂,初步奠定了核心班底的信任基础。
整编令下,全军雷动。翁之琪、张应祥立刻发挥其将才,与王柱、李猛、李狗儿等人通力合作,将降兵、溃兵打散重整,老兵带新兵,日夜操练,号令日趋严明,军容风貌为之一新。
然而,粮草问题依旧如鲠在喉。就在赵高翔筹划攻击附近降军粮站时,林锐的“察缉哨”带来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情报:
“将军!哨探确报,苏州府己降!清廷招抚使周荃己至,城内防务空虚,守军皆为新附降卒,人心惶惶,几无战意!”
“苏州?!”赵高翔眼中精光暴涨,那可是江南财赋重地!“天赐良机!”
建虏任命的安抚使周荃等人进入苏州城,苏州府兵不血刃地实现了政权交接。周荃一个秀才乡绅,不知兵。另外兵卒皆是降兵,军心涣散,戒备松弛。若取之,可得大批粮草,亦可挫敌锐气!
一个大胆至极的计划在他脑中飞速形成——偷袭苏州!
偷袭必须是偷袭,否则要他去正面硬刚,开什么玩笑,
想都不要想想,虽然赵高翔长大五大三粗,但是自己却不想掉一根毛,自己就这么点兵,攻坚战还不够敌人一排箭射的,开什么玩笑,能偷袭就偷袭,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偷袭。
他立刻进行部署:
1. 渗透: 命王柱从其营中挑选数百名机灵、胆大且操吴语的士卒,分批化装成逃难百姓、商贩,混入苏州城内。林锐派精干人员协同,指示潜伏地点、联络方式。连续三日,数百精锐悄无声息地潜入城中。
2. 里应外合: 约定以火为号,潜伏者于夜间突袭防守相对薄弱的北门,夺取控制权。
3. 主攻: 赵高翔亲率张应祥(前锋)、李猛(先锋)、李狗儿(弓手策应)等主力,埋伏于北门外,一见信号便发起雷霆攻击,首扑府衙,擒拿周荃!
4. 控局:翁之琪率部负责抢占城武库和粮仓,确保军械粮秣不失。王柱部策应各方,并阻断可能的援兵通道。
5. 安民: 破城后,由作风相对稳重且熟悉军伍管理的张应祥部,负责维持城内治安,弹压一切趁火打劫之行。
把具体的偷袭方案和大家一块研究了几遍。同时做了几个预选方案。大家伙人为没问题才开始实施。
数日后,一切就绪。苏州府陆陆续续多了大量溃兵,不用说,是赵高翔安排的探子,溃兵多事声称南京溃逃来的。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铁血1645:从扬州十日开始 周荃等并不在意。就这样每天进入百十人,周荃怎样也想不到这个时候了还有人反抗,苏州他周荃几乎是传檄而定。周荃虽觉近日人流略杂,但沉醉于兵不血刃拿下大城的功劳中,并未深究。
是夜,三更时分,北门附近突然火起,杀声骤起!潜伏的“抗虏营”将士如神兵天降,与懵懂的守军厮杀在一起,迅速控制了城门!
“兄弟们!随我取苏州!杀!”赵高翔一马当先,如猛虎出闸,率主力冲入城内!张应祥统领骑兵紧随其后,扩大战果;李猛嗷嗷叫着冲在最前,勇不可当;李狗儿则带神射手占据高处,精准点名试图组织抵抗的敌军头目。
城内守军猝不及防,稍作抵抗便土崩瓦解。翁之琪顺利拿下武库粮仓,王柱部有效控制了交通要道、占领西门。
赵高翔亲自带队,首冲府衙,刚披上衣袍的周荃尚未弄清状况,就被如狼似虎的李猛踹翻在地,束手就擒。
六月二十八。一夜之间,苏州城头变幻大王旗!苏州城头己遍插“赵”字旗与明旗!
天明时分。李猛来问,怎样搬运粮草。赵高翔看向王柱、翁子琪,大家都哈哈大笑。人都进来了,还搬运什么粮草。住在这里也挺香。
一边派人安排人张贴安民告示。表示秋毫无犯
大明钦命征讨使·谕安民告示
照得天命更革,王师吊民。今奉旨征讨,廓清寰宇,特统大军,收复故土。尔等皆吾赤子,岂忍遽加锋镝?兹谕军民人等知悉:
一、我军志在匡扶社稷,止诛首恶从逆者,凡士农工商各安本业,勿得惊惶避窜。
二、市肆照常贸易,米盐薪烛不得闭粜,官府仓廪籍册俱封存候核,民间寸草不得妄取。
三、士卒有擅入民宅、夺财掠物、淫辱妇女者,许百姓缚送辕门,立按军法枭示。各级将佐纵兵扰民者同罪。
西、耆老里正须沿街设香案迎师,具报匪类潜伏及积年冤屈事,不得挟嫌诬告。
五、官吏愿效力者,具名履历投谒军门,当量才叙用;抗拒王师者焚宅戮族。
王师过处秋毫无犯,市肆不惊,耕桑不改,凡我黎庶但备箪食壶浆,自保身家无忧。倘有匪类造谣煽惑,立地正法。各宜凛遵毋违!
弘光元年六月二十日
参将赵
颁谕苏州府闾门
第二天一张张告示贴满整个苏州城。
令人称奇的事:各个告示旁边还有一个小告示。:
大明赵高翔将军告苏州城的父老乡亲书:
俺叫赵高翔,原是大明扬州镇的军官!今日带兵进城,不为别的,专杀鞑子,收复咱汉家江山!
俺的队伍,秋毫无犯!绝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绝不扰害一个良民!俺们只抓那些投降鞑子的软骨头官,只收鞑子衙门里的粮仓银库。以前咋过日子,现在还咋过,把心放肚子里!
俺知道,苏州地灵人杰,读书人、能干人多的是!有念着大明、有骨气、有本事的士绅老爷、英雄好汉,俺这儿虚位以待!只要你来,真心给大明出力,俺老赵绝不亏待!高官?厚禄?都好说!咱一起干番事业,把鞑子赶出去!
从今日起,苏州城内外,所有商铺、摊贩、作坊,通通免税!以前欠的税,也一笔勾销!大家放心做生意,把市面搞得红红火火,咱老百姓日子过好了,才有劲头打鞑子!
俺们需要各种手艺人!铁匠、木匠、皮匠、郎中、会造火器、会修城池的…不管你会啥,只要你有手艺,欢迎来投军!俺这儿管吃管住发饷银,你的手艺就是杀敌的利器,是复国的本钱!
最后说个要紧事!鞑子的大军,马上就要扑过来!可靠消息,他们来了不光抢地杀人,还要逼咱每个汉人剃发,留那丑死人的金钱鼠尾辫子!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是刨咱的根,辱咱的祖宗!俺赵高翔誓死不忘这血海深仇,头可断,发绝不可剃!是带把的汉子,就跟俺一起,守住苏州,跟鞑子拼了!
总之,俺老赵来了,就是要保境安民,抗虏复明!望各位乡亲明辨是非,共渡难关!
大明参将 赵高翔
(硕大的“赵”字关防钤印)
在各个地方开始写
《剃头歌》
“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
头颅可断发不可除,汉家衣冠岂容改?”
赵高翔太知道宣传的重要性了,很多时候,老百姓都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只知道混乱,很多消息也是道听途说,消息真假参半。不好好的给苏州人民讲讲道理还行,难道还想北京城那样,吴三桂带领清军都到北京城下了,城里的官绅士卒还以为是吴三桂打跑了李自成,迎接朱家皇帝回北京了呢。
有些话是给氏族乡绅说的 ,有些话是给老百姓说的。
至于歌谣,先占领舆论高地。自己先写出来 以后肯定能火,版权归我,唱着歌的时候能时时刻刻想起来我赵参将!
另外派王秀楚出面安抚士绅,张应祥带兵巡城,迅速稳定了秩序。
胜利的狂喜瞬间席卷了全军! 从扬州溃围后的颠沛流离,一路上的风餐露宿、担惊受怕,时刻面临着清军追剿和饥饿威胁,到如今,他们竟然奇迹般地夺取了苏州这样一座富庶雄伟的府城!
许多老兵看着坚固的城墙,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不再是无处可去的流寇,而是拥有了一座可以据守的城池!这意味着温暖的营房、热腾腾的饭菜、相对的安全,更意味着一个真正可以称之为“根基”的地方。欢声笑语在队伍中蔓延,连日的疲惫似乎都被这巨大的喜悦冲散了。李猛更是兴奋地哇哇大叫,搂着身边的弟兄语无伦次。就连一向沉静的翁之琪和张应祥,看着眼前这座巨城,脸上也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充满希望的神情。
赵高翔同样心潮澎湃,但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立即颁布安民告示,斩杀趁乱劫掠者,由王秀楚出面安抚士绅,开仓赈济部分贫民。张应祥带兵巡城,迅速稳定了秩序。收拢降兵,尽快打散分到各个队伍中去。
尽快........
尽快...........
赵高翔知道鞑子大军马上就到,那时候自己手下这些兵卒,肯定抵抗不了的。
站在苏州巍峨的城头上,眺望着繁华的街巷和远处的田野,赵高翔深吸一口气。夺取此城,钱粮危机顿解,更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战略主动和声望。然而,他深知此举如同捅了马蜂窝,清廷的反扑必将如暴风骤雨般袭来。
下一步,是固守?是转移?还是以此为基础,干预那即将在嘉定上演的惨剧?赵高翔的目光变得深邃而锐利。
(第十五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7WC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