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静宜终究还是被接回了那座位于城市黄金地段的、戒备森严的沈家宅邸。临行前,吴曼丽亲自致电林峰,言辞恳切,感激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忧虑与无奈。林峰并未多言,只是将一份详尽的后续调理方案与注意事项发送过去,并重申如有紧急情况可随时联系。
“混沌斋”的日子,似乎又回归了最初的平静。每日里,前来问诊的多是些老街坊的寻常病痛,或是经由口口相传慕名而来的新面孔,病症虽不复杂,却也给了苏木大量实践的机会。林峰悉心指导,从脉象辨析到方药君臣佐使,从针刺手法到艾灸火候,倾囊相授。
苏木进步神速,那股源自草医奶奶的质朴悟性与在青蚨中心见习的规范训练,在林峰的因材施教下,逐渐融会贯通,开始展现出独当一面的潜质。
这日傍晚,送走最后一位因风寒咳嗽前来针灸的老伯,苏墨正低头仔细整理着医案,林峰则在清洗针具。夕阳的余晖将小院染成温暖的橘色,药香与艾草的气息混合着,宁静而安详。
忽然,院外传来一阵急促杂乱的脚步声和一个妇人带着哭腔的焦急呼喊:“小神医!小神医在吗?快救救我家娃儿!”
苏墨闻声抬头,只见一位衣着朴素、面色惶急的年轻母亲,怀里抱着一个约莫两三岁、哭得声嘶力竭、小脸憋得通红的男童,踉跄着冲进院子。她身后跟着一位同样焦急的老奶奶。
那母亲一眼看到正在整理器械的苏墨,如同抓到救命稻草般扑过来:“小神医!求您给看看!我家小宝从昨天半夜开始,就这样哭闹不止,怎么也哄不好!不吃不喝,就是哭,哭得嗓子都哑了!去医院看了,医生说没发烧,喉咙也没发炎,查不出毛病,就让回家观察……这可怎么办啊!”
老奶奶也在一旁抹泪:“是啊是啊,哭得人心都碎了,这么小的娃儿,再哭下去要出事的呀!”
苏墨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弄得一愣,下意识地看向林峰。
林峰放下手中针具,目光平静地扫过那哭闹不休的孩童,对苏墨微微颔首:“你去看看。”
苏墨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紧张,上前温声道:“大姐,别急,慢慢说。先把孩子放下来让我看看。”
那母亲依言将孩子放在诊榻上。那孩子依旧蹬腿挥拳,哭得浑身抽搐,面色涨红,额角青筋暴露。
苏墨先是观察:孩子虽哭闹剧烈,但眼神并非完全涣散,偶尔会因疲惫稍歇片刻,随即又因某种不适或惊惧而大哭起来。腹部微胀,手心潮热。
他伸出三指,小心翼翼地搭上孩子细小的腕部。小儿脉诊需轻取,指下感觉:脉象弦细而数,关脉部位略有扰动。弦主惊主痛,数主热,关脉候中焦。
再轻轻掰开孩子的小嘴看舌:舌质偏红,舌尖尤甚,苔薄黄。
心火亢盛,肝风内动,兼有食积化热,扰及神明。
“孩子近日饮食如何?可曾受惊?”苏墨沉声问,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老成可靠。
母亲急忙道:“前天他奶奶喂他吃了不少糯米糕,晚上就有些睡不安稳。昨天下午在门口玩,被突然响起的汽车喇叭声吓了一大跳,当时就哭了一场,晚上就开始这样闹了!”
食滞中焦,郁而化热,复受外惊,引动肝风,上扰心神。 小儿脏腑娇嫩,神气未充,易受惊扰。此症西医检查常无异常,却正是中医擅长之处。
苏墨心中有了判断,再次看向林峰。
林峰目光中带着鼓励,并未开口。
苏墨定了定神,对那母亲道:“孩子是吃多了不消化,积了食热,又受了惊吓,心神不宁,肝火扰动了。不是大病,但孩子难受。我先给他推拿一下,安安神,消消食,很快就能缓解。”
母亲将信将疑,但见苏墨说得头头是道,也只能连连点头。
苏墨净手后,将孩子抱在怀中,使其背对自己坐在腿上。他先以拇指指腹,轻柔快速地揉按孩子双手的‘小天心’穴(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此穴能清热镇惊,安神定志。
揉按片刻,孩子的哭闹声竟奇迹般地减弱了一些,变成了抽抽噎噎。
苏墨心中一定,继续操作。以食指、中指指腹,自上而下推揉孩子前臂的‘天河水’(自腕横纹中点推至肘横纹中点),此能清心泻火,除烦安神。
接着,又揉按‘内劳宫’(掌心中央),清心除烦;掐揉‘五指节’(各指关节处),安神镇惊,化痰通窍。
最后,让孩子仰卧,轻摩其腹部,顺时针方向,以健脾和胃,消食导滞。
一套小儿推拿手法下来,苏墨动作流畅,力度适中,显然平日没少下功夫练习。那孩子在他怀中,哭声渐止,呼吸变得平稳,眨着泪眼朦胧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苏墨,竟慢慢合上眼睛,沉沉睡去。
“睡了!睡了!天呐,睡着了!”年轻母亲惊喜地低呼,几乎要落下泪来。老奶奶也双手合十,连连道谢。
苏墨轻轻将孩子交还母亲,低声道:“让他睡吧,醒来应该就好了。近日饮食务必清淡,可煮些白萝卜水或焦山楂水给他喝,消食化积。避免再受惊吓。”
“谢谢小神医!谢谢小神医!”母女二人千恩万谢,留下诊金,抱着安睡的孩子,欢天喜地地离去。
送走病人,苏墨长长舒了一口气,才发现自己后背竟己紧张得沁出了一层薄汗。他看向林峰,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
林峰微微颔首,眼中露出一丝赞许:“辨证无误,取穴精准,手法得当,见效甚捷。不错。”
得到老师的肯定,苏墨脸上顿时绽开灿烂的笑容,心中充满了巨大的成就感。这是他第一次完全独立处理急症,且效果立竿见影!
“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神气怯弱,易惊易积。推拿之法,首达经气,安全效速,正合其用。”林峰顺势点拨道,“然需牢记,手法贵在‘柔和深透,轻而不浮,重而不滞’,全凭心意运使,非死记硬背可成。”
“学生谨记!”苏墨恭敬应道,将这番话深深记在心里。
经此一事,“小神医”的名声竟在附近街坊中悄然传开,来找苏墨看病的街坊邻里也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一些小儿常见疾患。林峰也有意放手,让苏墨在旁督导下独立处理更多病例,锤炼其临证能力。
夜色渐深,小院重归宁静。
林峰独坐灯下,翻阅着近日医案。手机屏幕忽然亮起,是一条来自吴曼丽的加密短信,字数寥寥,却透着沉重:
“林医生,静宜己归家三日。身体尚安,汤药未断。然终日沉默寡言,郁郁寡欢,似有重重心事。昨夜偶闻其与父亲争执,声虽低,情甚激。后闭门不出,今晨见其眼下青黑,恐又是一夜未眠。妾身忧心如焚,奈何……奈何……盼先生有以教我。”
林峰看着短信,目光沉静。
归家之坎,终究难越。那深宅之中的无声硝烟,远比外界风雨更摧折人心。药石针砭可治其身,难解其困。
他沉吟片刻,回复道:“情志郁结,非药石能速效。可劝其继续坚持站桩吐纳,宁神定志,内守心神。闲暇时,可来小院坐坐,换换环境,或有益处。”
他能做的,似乎也仅止于此了。提供一个暂时的避风港,一份宁静的守护。
然而,就在他准备熄灯休息之时,手机再次震动。这一次,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加密号码。
点开信息,内容极为简短,却让林峰的目光骤然一凝:
“青蚨非久留之地,赵明之愈,触逆鳞。慎之。”
信息戛然而止,再无下文。
林峰握着手机,站在寂静的院中,夜风吹拂,带来一丝凉意。
赵明之愈,触逆鳞?
赵明的康复,证明了“形气互化”理论的实效,动了谁的“逆鳞”?是那些坚持传统西医路径的既得利益者?还是与那款问题肌肉松弛剂有关的药企势力?
这条匿名警告,与当初在青蚨中心收到的如出一辙,却更加首白尖锐。
风波,并未因他的离开而平息。
反而,似乎正悄然蔓延,欲将这僻静小院也卷入其中。
归家之坎,稚子夜啼,看似寻常一日,却暗藏玄机。
林峰抬头,望向深邃夜空,目光锐利如星。
厘清混沌之路,从无坦途。
(第西十一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7WF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