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3章 暗室微光,薪火初传

小说: 混沌医祖   作者:时间自由者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混沌医祖 http://www.220book.com/book/7WFX/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混沌医祖

“混沌斋”的日子,在看似平静的日常中流淌。沈静宜经历那夜惊魂后,在药物的持续调理与母亲的精心呵护下,身体与心神都缓慢而坚定地恢复着。她开始更主动地练习林峰所授的站桩吐纳,那套简单的动作似乎成了她内心的一处锚点,在纷扰喧嚣中给予她片刻的宁静与力量。吴曼丽偶尔会陪她悄悄来一趟小院,不为看病,只为在那药香弥漫、石榴掩映的院落里坐上一坐,仿佛能洗去一身疲惫与压抑。

林峰对此乐见其成。医者治病,更在治人。提供一个安心、舒心的环境,本身便是一剂良药。

这日午后,阳光正好。一位老街坊领着自家咳嗽不止的小孙子前来复诊。苏墨熟练地为孩子诊脉、看舌,辨证为外感风寒余邪未清,兼有食积。他征得林峰同意后,开具了止嗽散合保和丸加减的方子,并详细讲解了饮食禁忌。

老街坊拿着方子,笑着对林峰夸赞道:“林医生,您这小徒弟可真不得了!年纪轻轻,本事不小,态度又好!咱们这片街坊,现在有个头疼脑热,都爱先来找‘小苏医生’瞧瞧呢!”

苏墨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红,眼神却亮晶晶的。

林峰微微颔首,眼中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雏鹰渐丰,终需展翅。

送走病人,林峰将苏墨叫至一旁,递给他一本纸张泛黄、边角磨损的古旧线装书。封面上并无书名,只有一行苍劲的墨笔小字:“辨脉心要”。

“此书乃师门传承,专论脉法精微。其所述‘浮、沉、迟、数、虚、实、滑、涩、弦、紧、革、牢、濡、弱、微、散、芤、伏、动、促、结、代’二十二种常见脉象及其相兼脉,不仅述其形,更究其理,阐其与脏腑气血、阴阳盛衰、病邪进退之关联。你近日进步虽快,然脉诊乃中医之魂,非经年累月潜心体悟不可得其神髓。从今日起,你需每日研读此卷,辅以临证印证,细细体会指下之微妙变化,务求‘心中了了,指下难明’之境渐趋‘指下分明,心中澄澈’。”

苏墨双手郑重接过那本沉甸甸的书卷,只觉得一股庄严肃穆之感油然而生。他深知这是老师极大的信任与期许,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学生……学生定当勤学苦练,不负老师厚望!”

自此,苏墨的学习进入了新的阶段。白日里,他协助接诊,处理药材,晚间便挑灯夜读,揣摩那本《辨脉心要》,时而对照自身脉象,时而向林峰请教书中深奥之处。林峰讲解之时,往往引经据典,并结合自身临证验案,将枯燥的脉理阐述得生动而深刻。

“譬如这‘弦脉’,端首以长,如按琴弦。主肝胆病、诸痛、痰饮。然需细辨:弦而有力,多为肝气郁结或邪盛;弦而细劲,如循刀刃,乃胃气衰败之危候;弦而滑者,多有痰饮内停;弦而数者,常为肝郁化火。同时,需察其部位,左关弦主肝,右关弦亦可主脾胃气滞或木克土……”

如此精微的辨析,让苏墨如痴如醉,只觉眼前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窥见了中医殿堂更深邃的奥秘。他愈发勤奋,常常为体会一种脉象而反复切按自己的手腕首至深夜。

林峰看在眼里,心中赞许,却并不放松要求。医道传承,容不得半点马虎。

这日,一位中年男子搀扶着一位耄耋老翁前来就诊。老翁形体消瘦,面色晦暗,咳嗽气喘,动则尤甚,自述胸闷心悸,下肢浮肿。

苏墨先行诊脉。指下感觉:脉沉细至极,若有若无,速率极缓,且节律不齐,时有良久歇止,良久复来一搏(脉来迟缓,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这是……代脉!主脏气衰微,元气不足,气血亏损,多见于心气衰惫,鼓动无力之危重证候!

苏墨心中一惊,抬头看向老师。

林峰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

再看舌象:舌质淡紫,苔白滑而腻。

问诊得知,老翁有“肺心病”史多年,近日天气转凉,症状加重。

苏墨凝神思索,辨证当属心肾阳虚,水气凌心犯肺。治法应温阳利水,益气活血。方药可选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他将自己的辨证思路与方药选择低声禀明林峰。

林峰听完,并未立刻肯定,而是上前亲自为老翁诊脉。片刻后,他看向苏墨:“辨证大致不差。然你可知,此‘代脉’之中,除脏气衰微之共性,更隐含何脏腑之危象?”

苏墨一怔,仔细回想《辨脉心要》中关于代脉的论述,迟疑道:“书中言‘代脉,脏气衰微,元阳不足’……并未细分……”

“代脉虽总属虚衰,然其‘止有定数’之特点,常与心气衰败,搏动不能相继关系最为密切。 此老翁兼见胸闷心悸、下肢浮肿,舌紫苔滑,乃心阳虚衰,水饮内停,上凌于心,外溢肌肤之明证。故治疗时,在温阳利水基础上,强心通脉之力需尤为侧重。可在你真武汤基础上,重加附子(久煎),并加入桂枝、丹参、红花等通心阳、活心血之品。”

苏墨恍然大悟,躬身道:“学生明白了!多谢老师指点!”

林峰提笔修改了方药,加重了附子的用量,并添入了桂枝、丹参等药。老者服药三剂后复诊,气喘心悸大为缓解,浮肿渐消,脉象虽仍沉弱,然代歇之象己减。

经此一案,苏墨对脉诊的理解更深了一层,明白了“脉象需与症状互参,方能精准定位病机”的道理。

就在这教学相长、平静充实的日子里,那日来访的王总,似乎并未死心。

这日下午,一位衣着体面、自称是某健康管理公司高级顾问的中年女士来访,言辞客气,对林峰的医术表示极大钦佩,并递上一份制作精美的“合作意向书”,提出愿以高昂薪酬聘请林峰作为“首席专家顾问”,只需每月出诊数日,并提供几张“养生方”授权使用即可,无需他劳心坐诊。

林峰翻阅着那份意向书,条款优厚得令人咋舌,却通篇透着将他的医术“产品化”、“符号化”的意图。他淡然将意向书推回:“多谢厚爱,林某志不在此。”

女士笑容不变,又试探性地询问起关于赵明康复案例的一些“具体数据”和“治疗方案细节”,并表示愿意支付“信息咨询费”。

林峰目光微凝,语气依旧平静:“患者医案,涉及隐私,恕难透露。治疗方案乃因人而异,并无固定标准可循。”

女士见状,只得悻悻离去。

类似的情形,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以不同的形式又出现了几次。有时是医药代表,有时是投资经理,有时甚至是某位“身患顽疾、久治不愈”的富豪亲自前来,言语间却总是不经意地打探“形气互化”理论的细节和赵明等人的治疗核心。

林峰皆从容应对,不卑不亢,守口如瓶,始终坚守医者的本分与底线。

苏墨隐约察觉到这些来访者似乎别有目的,心中不免为老师担忧。

林峰却似浑不在意,只对他道:“医道精诚,自能辟易邪祟。守住本心,精进技艺,便是最好的应对。 外界纷扰,不过浮云。”

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对苏墨的教导和自身的修炼中。夜深人静时,他常常独自在院中演练那套古朴的导引术,动作舒缓而蕴含力量,呼吸与天地节奏相合,仿佛在沟通着某种无形的能量。他的气息愈发深沉内敛,目光越发清澈深邃,对《混沌医经》的理解也在日益精进。

**暗室微光,虽弱不灭。

薪火初传,其道不孤。**

在这看似平静却暗流涌动的时间里,“混沌斋”如同一叶扁舟,安然行驶在自己的航道上。林峰以不变的沉静与专注,应对着外界的变化与试探,守护着这片小小的医学净土,也守护着那刚刚点燃的传承之火。

他深知,真正的风浪,或许尚未到来。

但无论未来如何,他己做好准备。

厘清混沌,道阻且长。

然,心灯不灭,前行不止。

(第西十三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7WF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混沌医祖 http://www.220book.com/book/7WF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