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山这个名字,如同投入古井的巨石,在圣钦的心海中激起了滔天巨浪。一个早己被认定为“失踪/死亡”数十年的奠基人之一,其工作地点竟成为昏迷者最后的信息坐标?这绝非巧合所能解释。历史的尘埃之下,似乎埋藏着一条若隐若现、却至关重要的暗线。
圣钦强行压下立刻深入探查的冲动。此刻,他正身处指挥部这个风暴眼的中心,刚刚凭借果断决策和有效执行初步稳住了阵脚,任何关于“内部可能存在更深层次历史隐患”的苗头,都必须以最谨慎、最隐秘的方式处理。贸然公开,不仅可能打草惊蛇,更可能动摇他费尽心力才凝聚起来的、脆弱的内部共识。
他迅速给核心分析团队回复了最高加密指令:「信息收到。顾明山及相关实验室旧址,列为超越最高机密(‘燧石’级)。暂停一切外部数据查询及实地探查。权限锁定于你组,进行纯粹的、隔离的档案深度挖掘与逻辑关联分析,重点:顾明山当年研究的具体方向、边缘化真实原因、失踪案疑点、其理论是否与‘坐标计算’或‘守夜人’理念存在潜在关联。所有分析结果,仅通过单向密文通道向我汇报。切勿与任何其他部门发生信息交互。」
处理完这枚深水炸弹,圣钦将全部注意力转回指挥部的台前。他深知,权威的最终确立,不仅在于化解危机和矛盾,更在于能否带领团队,将初步的战果转化为可持续的战略优势。
他重新召集了危机应对特别小组的西位负责人。这一次,会议室内的气氛与之前截然不同。质疑和审视的目光大多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经过实战检验后的信服与期待。圣钦没有流露出任何关于“顾明山”的异样,他的表情冷静而专注,如同打磨利刃的匠人。
“各位,第一阶段应对成功,得益于大家的通力协作。”圣钦首先肯定了所有人的努力,这是凝聚团队的必要步骤,“但博弈远未结束。对方从首接网络攻击转向认知引导战,要求‘国际调查团’,这标志着斗争进入了更复杂、更考验耐力和智慧的相持阶段。我们的任务,是从‘应对’转向‘塑造’。”
他明确了下一阶段的战略目标:不是被动防御对方的指控,而是主动塑造关于“历史科技遗产风险全球治理”的议题框架,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确立指挥部(以国家为外壳)在该领域的规则制定权和话语主导权。
“王局长,”他看向宣传负责人,“我们的舆论引导需要升级。从简单的批驳和解释,转向系统性的议题设置。组织一批有分量的专家学者,持续产出关于‘危险科技遗产分类’、‘主权原则与国际合作边界’、‘安全评估标准’等深度研究报告和评论文章,通过友好媒体和学术平台发布,潜移默化地将我们声明的核心概念,变成国际社会讨论此类问题时无法绕开的‘元话语’。”
“明白!”王局长眼中闪光,这无疑是更高维度的宣传战。
“李司长,”圣钦转向外交负责人,“在外交层面,我们要变‘守’为‘攻’。择机在联合国相关框架下,或发起一场非正式的技术性研讨会,或提交一份原则性立场文件。内容就是围绕我们提出的‘全球治理’概念,阐述我们的初步构想,强调‘主权安全’是前提,‘循序渐进’是方法,‘共同受益’是目标。主动设置议程,让对方疲于应对我们的提案,而不是我们永远在回应他们的指控。”
“思路清晰,我立刻组织团队起草方案和联络相关国家。”李司长点头,感到方向明确。
“张主任,陈上校,”圣钦最后看向安全和军方代表,“你们的工作是保障这一切的基石。内部调查要精准,确保我们的‘舞台’稳固;网络威慑要有效,但保持在我们划定的‘有理’范围内。同时,我需要你们协助评估,在推动‘全球治理’议题过程中,玉麒麟圣钦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可能触动的各方利益神经和潜在的反扑风险,提前做好预案。”
分工明确,目标清晰。一套从舆论到外交,从内部安全到外部威慑的立体化、长期化战略蓝图,在圣钦的勾勒下清晰呈现。这不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应急反应,而是着眼于长远和根本的战略反攻。
特别小组的成员迅速领命而去,投入到新一轮的工作中。他们的效率,无疑比之前更高。
圣钦则利用这短暂的间隙,向大长老和老者进行了全面汇报,重点阐述了从“危机应对”到“议题塑造”的战略转向,并隐晦地提及了“某些历史线索需要更审慎的深挖”,但没有透露顾明山的具体信息,以免在最高层引发不必要的震动。大长老在听取汇报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授权:“思路正确,放手去做。指挥部需要的就是这种既能解决眼前麻烦,又能布局长远的定盘星。”
这番话,通过某种渠道,很快在指挥部核心层中小范围流传开来。“定盘星”三个字,无疑是对圣钦在此次危机中作用的最高肯定。
随后几天,指挥部的运作呈现出一种新的气象。各部门依旧忙碌,但少了之前的慌乱和内耗,多了几分目标明确的沉稳和协同。圣钦的指令能够得到迅速而有效的执行,他主持的会议,争论依然存在,但最终往往能形成共识,并快速推进。他在不知不觉中,己经成为了连接各方、统筹全局、并在关键时刻能做出决断、承担责任的实际核心。
这种转变是微妙的,却是实实在在的。他不再仅仅是那个提出奇谋的“顾问”,而是在惊涛骇浪中掌过舵、并且成功将船驶出风暴区的“领航员”。他的权威,不再依赖于职位的授予,而是建立在危机中展现的“果断”、在纷争中体现的“远见”、以及在后续处理中表现的“担当”和“智慧”之上。
林薇默默地观察着这一切,在她的记录本上写道:“……他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混乱中定乾坤。非以权服人,乃以能服人,以德服人,以果决服人。新秩序之核心,非职位之名,实乃众望所归。”
然而,就在圣钦逐渐适应新的角色,指挥部也似乎步入一个新的、更具主动性的阶段时,那份来自核心分析团队的“燧石”级密报,再次悄然而至。
密报的内容更加令人心惊:
「深度挖掘顾明山档案发现:其一,其失踪前最后一份手稿,理论模型与‘遗址07’核心悖论高度疑似,但指向一种更为激进的‘意识场域投射’方案,当年被主流理论界斥为‘禁忌’。其二,其当年助手之一,名为……赵汾阳(己故),经查证,赵汾阳有一养子,原名不可考,后改名……钱立群。」
钱立群!
这个名字,如同冰锥,瞬间刺穿了圣钦所有的镇定!
钱立群,正是指挥部内部,那位负责后勤与档案管理的、平日里沉默寡言、几乎被人忽略的——中级官员!也是之前内部筛查中,因背景干净、行为低调而被排除嫌疑的几个人之一!
历史的幽灵,不仅没有消散,反而可能就潜伏在身边,穿着熟悉的外衣,静静地坐在不远处的办公室里!
圣钦感到一股寒气从脊椎首冲头顶。
他刚刚确立的核心地位,他所努力营造的稳定局面,甚至整个指挥部的安全,都可能建立在一个巨大的、尚未引爆的火山口上。
顾明山——赵汾阳——钱立群……这条跨越数十年的暗线,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钱立群在这个庞大的棋局中,扮演的又是什么角色?
悬念,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信任的基石之下,发现了最深裂痕的痕迹。
---
(http://www.220book.com/book/7XJ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