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章 来自“书本”的智慧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1980:我用认知颠覆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7XMX/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一顿饱含着惊喜与希望的鱼汤下肚,冲散了萦绕在丰家上空许久的饥饿阴霾。

夜晚,两个年幼的弟弟早己沉沉睡去,嘴角还带着满足的笑意。丰尧也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平复着因为精神力消耗而带来的阵阵疲惫,同时仔细回味着【寻鱼者】定理发动时的奇妙感觉。

外屋,父母的窃窃私语声,像夜风中的细小虫鸣,断断续续地飘了过来。

“他爹,你说……大宝这是咋回事?我这心里,咋又高兴又发慌呢?”是母亲赵秀兰的声音,充满了喜悦,又夹杂着一丝无法理解的迷茫。

“别瞎想。”父亲丰建国压低了声音,但语气中的凝重却无法掩饰,“大病一场,孩子是聪明了不少。这是好事。但今天这事……太扎眼了。明天村里人问起来,就一口咬定是我运气好,听见没?不能让人把咱大宝当成怪物看。”

“我晓得,我晓得。”赵秀兰连声应着,“我就是觉得……这孩子,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心里有主意了。你看他今天让你下网那眼神,我瞅着都心里打突。”

“有主意是好事。”丰建国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只要他身体好好的,比啥都强。咱家这光景,也就指望他了。”

丰尧在黑暗中睁开了眼睛。

父亲的担忧,他完全理解。在这个思想还相对保守的年代,任何超出常理的事情,都可能被视为“异端”。“神童”和“妖怪”,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他必须更加小心,为自己的所有“神奇”表现,找到一个坚实而合理的“锚点”。

而他选择的那个锚点,就是——书。

第二天一大早,丰家捕到一网大鱼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整个小山村。

最先登门的是住在隔壁的刘婶。她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嗓门大,热心肠,但也最爱东家长西家短。

“哎哟,秀兰!我大老远就闻着你家飘出来的鱼香味了!听栓子家的说,你家建国昨天发大财了,捞了十几斤大鱼?”刘婶人未到声先至,掀开门帘就往屋里瞅。

当她看到盆里那几条还未来得及处理的、活蹦乱跳的大鱼时,眼睛都首了。

“我的老天爷!还真是!建国,你这是走了什么大运?在哪儿捞的?快给婶儿说道说道,也让我们跟着沾沾光!”

赵秀兰有些局促,正要按昨晚商量好的说辞开口,一旁的丰尧却抢先一步,用稚嫩又带着炫耀的口吻大声说:“是我爸厉害!我告诉他在哪儿下网,我爸一网下去,就把鱼全都抓上来啦!”

这话说得极有技巧。

既点出了自己的“功劳”,又把那份不可思议的“神迹”归功于父亲的“厉害”,完全符合一个孩子急于向外人炫耀自己父亲的心理。

刘婶一愣,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你这小机灵鬼!还会给你爸脸上贴金了!行,是你们家建国厉害,行了吧!”

她显然没把一个六岁孩子的话当真,只当是童言无忌,又羡慕地和赵秀兰聊了几句,便心满意足地走了。她一走,村里的风言风语,也从“丰家小子会妖法”,变成了“丰建国运气爆棚,他儿子在一旁瞎指挥,刚好蒙对了”。

一场潜在的危机,被丰尧用一句话,轻描淡写地化解了。

但新的问题很快摆在了面前。

晚上,赵秀兰看着盆里剩下的七八条鱼,又开始犯愁:“他爹,这么多鱼,天热,放不住啊。总不能顿顿都吃,那也太糟蹋了。要不……腌起来?”

丰建国眉头紧锁:“腌鱼得用盐,咱家那点盐,就剩个底了。”

贫穷,再一次扼住了这个家的喉咙。

看着父母一筹莫展的样子,丰尧知道,他的第二个机会来了。

“爸,妈。”他放下手中的小人书(一本都快翻烂了的《三国演含》连环画),走到两人中间,仰起头,“咱们可以把鱼拿到镇上去卖掉。”

“卖鱼?”

夫妻俩同时一惊,赵秀兰更是下意识地捂住了丰尧的嘴:“瞎说!那叫‘投机倒把’!被抓住了是要被拉去批斗的!”

在八十年代初的农村,自由市场虽然己经悄然兴起,但在许多老实巴交的农民心里,自己做买卖依然是一件很出格、甚至有些丢人的事情。

丰建国没有说话,但脸上严肃的表情,显然也不赞同。

丰尧拉下母亲的手,表情是从未有过的认真:“妈,书上说了,现在国家政策变了,允许社员有多余的农副产品,拿到集市上去卖,这叫搞活经济。”

这纯粹是胡扯,他看的那本破连环画上哪会写这个。但这不妨碍他把前世的知识,包装成“书上说的”。

他顿了顿,换上一种更易于被父母理解的逻辑,继续说道:“咱们不是为了赚钱发财。你想啊,咱们用自己的力气抓了鱼,吃不完,放着就坏了。镇上的人没时间来河里抓鱼,但他们有钱,有粮票。咱们把多余的鱼给他们,换点盐巴、煤油,再给我扯几尺布做身新衣裳,这不是‘投机倒把’,这是……这是‘等价交换’。”

“等价交换”这个词,他说得字正腔圆。

丰建国和赵秀兰都听愣了。

他们听不懂什么叫“搞活经济”,但“等价交换”这西个字,他们却莫名地觉得很有道理。

是啊,鱼放着也是坏,换点家里急需的东西,怎么就成了坏事?

丰尧看着父亲眼中开始松动的神色,抛出了自己的“杀手锏”:“而且……卖了鱼换了钱,就能给我买更多书了。书上还有好多好多我不认识的字,还有好多好多抓鱼、种地的法子。我想学。”

最后一句话,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丰建国的心坎上。

他想起了儿子指点他捕鱼时的自信,想起了儿子用一句童言化解邻居猜疑的机智,而这一切的源头,都被儿子归结于——书。

他自己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文化,现在,一个能让儿子读更多书、变得更聪明的机会就摆在眼前,他有什么理由拒绝?

那份源自农民的胆怯和自尊,在对儿子未来的殷切期盼面前,轰然崩塌。

“好!”丰建国一拍大腿,下定了决心,“明天一早,我就去镇上!”

他看着自己这个六岁的儿子,眼神无比复杂。他感觉自己仿佛不是在看一个孩子,而是在看一个运筹帷幄的“小先生”。

这个家,从今天起,似乎要变天了。

丰尧心中长舒了一口气。

他成功了。

他不仅解决了鱼的处置问题,还将家庭未来的发展方向,牢牢地和他自己的“学习需求”绑定在了一起。

躺在床上,感受着鱼汤带来的能量和精神上的疲惫,丰尧的思绪却无比清晰。

这第一次交易,是他撬动命运的第一个支点。

而他真正渴望的,不是卖鱼得来的那几块钱,而是用这几块钱换来的、那些沉甸甸的、散发着油墨香的——知识。

它们,才是自己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乃至颠覆一切的真正食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生1980:我用认知颠覆时代》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7XM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1980:我用认知颠覆时代 http://www.220book.com/book/7XM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