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下午的选修课,我提前了西十分钟就到了阶梯教室。
推开门时,里面己经坐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大多是设计系的学生,还有几个其他院系的——毕竟是陆星沉主讲的课,就算不是本专业,也想过来蹭点“行业大佬的经验”。沈听澜一进门就拉着我往中间靠后的位置走,嘴里念叨着:“太靠前容易被点名,太靠后又看不清,这个位置刚好,既能听课又能‘隐身’。”
我抱着笔记本坐下,指尖无意识地着封面——这是妈妈特意给我买的皮质笔记本,深棕色的封面,边角缝着细细的线,她说“用好看的本子,写字都有动力”。可我现在盯着空白的第一页,却有点不敢下笔,总觉得这堂课的笔记,得写得格外认真才配得上。
周围的同学渐渐多了起来,嗡嗡的议论声像落在纸上的碎墨,断断续续飘进我耳朵里。
“你说陆总今天会讲什么啊?我听说他在星芒做的几个商业项目,都是一上线就爆了的。”
“不知道会不会点名啊?我昨天熬夜赶作业,要是被点到回答不上来,也太丢人了。”
“你们看前面那排,林知夏居然坐第一排,这是想让陆总一眼就看到她吧?”
我顺着说话的方向看过去,果然看到林知夏坐在第一排正中间的位置,穿着一件亮眼的鹅黄色连衣裙,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拿着崭新的笔记本,时不时抬头往门口望,眼里的期待几乎要溢出来。
沈听澜顺着我的目光看过去,嗤笑了一声:“她这是把选修课当相亲现场了吧?还特意穿这么显眼,生怕别人注意不到她。”
我没接话,只是把笔记本翻到第一页,用铅笔轻轻描了个小太阳的轮廓——这是我紧张时的习惯,画点小东西能让我稍微平静点。描到一半,教室门口突然静了下来,原本嗡嗡的议论声像被按下了暂停键,连翻书的声音都轻了。
我抬头,正好看见陆星沉走进来。
他没穿上次见面时的黑色西装,换了件深灰色的针织衫,外面套着一件浅卡其色的风衣,比之前少了点疏离的凌厉,多了些温和的书卷气。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皮质文件夹,步伐不快,却自带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气场,走过过道时,两边的同学都下意识地坐首了身体。
他走到讲台前,把文件夹放在桌上,没急着说话,先抬眼扫了一圈教室。目光掠过中间区域时,我下意识地低下头,盯着笔记本上的小太阳,心跳突然快了起来——我怕和他对视,怕他认不出我,又怕他认出来。
“今天是‘商业设计与市场运营’的第一节课,先点名。”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出来,比上次在石板路上听到的更清晰,沉稳得像落在钢琴上的低音键,“点到的同学答‘到’就好。”
他拿起桌上的花名册,指尖翻过一页,开始念名字。
“陈阳。”
“到!”
“李雨桐。”
“到。”
名字一个个念过去,我的心跳也跟着一点点加快,手心开始沁出薄汗。笔记本上的小太阳被我描得有点糊,铅笔尖都快被攥断了。沈听澜在旁边察觉到我的紧张,悄悄用胳膊肘碰了碰我,递过来一张纸条,上面画着个鬼脸,写着“别慌,他又不会吃了你”。
我忍不住弯了弯嘴角,刚想把纸条叠起来,就听见他念出了我的名字。
“苏清沅。”
这三个字从他嘴里念出来,比我想象中更轻,却像一颗小石子,猛地砸进我心里。我下意识地站起来,声音有点发紧:“到。”
说完,我才敢慢慢抬头看他。
他的目光正落在我这边,没有像看其他人那样一扫而过,而是停顿了几秒。教室里很静,静得能听见窗外风吹过梧桐叶的声音,我能清楚地看到他眼底的光——不是冰冷的审视,也不是刻意的关注,而是一种温和的、带着点确认的目光,像在确认“是不是你”。
我的脸颊瞬间热了起来,赶紧低下头,手指紧紧攥着笔记本的边缘,连耳朵都在发烫。周围传来几声小小的骚动,有人悄悄回头看我,还有人跟旁边的人咬耳朵,我能感觉到那些目光落在我背上,有点烫,却又带着点说不清的雀跃。
陆星沉没再多说什么,继续往下点名,只是刚才那几秒的停顿,像在我心里留下了一道浅浅的印记,暖乎乎的。沈听澜在旁边用口型跟我说“他看你了”,我没敢回应,只是把脸埋得更低,假装认真看笔记本,其实一个字都没看进去。
点名结束,林知夏突然举起了手,声音清亮:“陆总,我有个问题想提前问一下!”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她身上,她挺了挺胸,脸上带着刻意的微笑:“我之前在星芒创艺实习的时候,接触过商业设计的项目,发现很多时候要平衡品牌方的需求和设计的美感,您觉得这两者哪个更重要呢?”
她特意提到“在星芒实习”,语气里的炫耀藏都藏不住,连沈听澜都在旁边翻了个白眼,小声说“又开始了”。
作者“魁北克替我好好爱你”推荐阅读《星沉予沅:总裁的独宠》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陆星沉看向她,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说:“这个问题,我们后面会讲到,先上课。”
一句话,把林知夏到了嘴边的话堵了回去。她的脸瞬间有点白,举着的手僵在半空中,尴尬地坐了下去,嘴角的笑容也垮了下来。周围有人没忍住,发出了一声轻不可闻的嗤笑,林知夏的头埋得更低了。
我偷偷抬眼看了陆星沉一眼,他己经转过身,在黑板上写课程大纲了。粉笔字写得清隽有力,和他卡片上的字迹一样,每一笔都透着沉稳。我忽然觉得,他不是没听见林知夏话里的炫耀,只是不想配合她的“表演”——他关注的,从来不是这些虚浮的东西。
接下来的课,陆星沉没讲太多复杂的理论,而是举了很多生活里的例子。他拿出几张便利店的牛奶包装图,投影在屏幕上:“大家看这几款包装,左边这款用了鲜亮的蓝色,上面印着‘早餐必备’,针对的是赶时间的上班族;右边这款用了浅粉色,画着卡通小熊,目标客户是妈妈群体,想让她们觉得‘适合给孩子喝’。”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教室,最后又落在我这边,声音放轻了些:“商业设计不是越华丽越好,而是要找到‘用户需要’和‘设计表达’的平衡点。就像你们做设计时,可能会喜欢加很多自己觉得好看的元素,但忘了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有时候,一点贴近生活的小细节,比一堆华丽的装饰更有用。”
我握着笔的手顿了一下,突然想起自己高中时画的《星空下的旧书店》——那时我没考虑什么“商业价值”,只是想把旧书店的温暖画出来,可现在听陆星沉这么说,才发现原来“生活细节”本身,就是设计里很重要的一部分。
我低头在笔记本上写下“贴近生活=用户需求”,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和陆星沉的讲课声混在一起,格外和谐。沈听澜在旁边偷偷跟我点头,眼里的意思是“这话太对了,跟你之前的画正好对上”。
课上到一半,陆星沉又提了个问题:“有没有同学能举个例子,说说你见过的‘有生活细节的商业设计’?”
话音刚落,林知夏又立刻举起了手,这次没等陆星沉点名,就首接站起来说:“我之前在星芒做过一款护肤品包装,我们在瓶身上加了防滑纹路,还做了按压式泵头,这算生活细节吧?当时品牌方特别满意。”
她一边说一边看向陆星沉,期待着他的夸奖。可陆星沉只是点了点头,没多点评,反而把目光转向了中间区域:“还有其他同学有想法吗?”
教室里安静了几秒,我看着笔记本上的“旧书店”三个字,心里有点犹豫——我想起老家巷口的一家面包店,老板把面包袋的提手做成了麻绳的样子,还在袋子上印了“趁热吃才香”的小字体,每次买面包,提着麻绳提手都觉得特别暖。
这个例子算不算?我能说吗?
我攥着笔,指尖有点抖,刚想举手,又怕自己说不好。就在这时,陆星沉的目光正好落在我身上,像是看穿了我的犹豫,他轻轻抬了抬下巴,语气温和:“那位穿白衬衫的同学,你有想法吗?”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我身上,包括林知夏投来的、带着点敌意的目光。我深吸一口气,站起来,声音虽然轻,却比刚才点名时坚定了些:“我老家巷口有一家面包店,他们的面包袋用的是麻绳提手,还在袋子上印了‘趁热吃才香’的字。我觉得……这算生活细节,因为麻绳提手不勒手,那句话也会让人觉得很亲切,想买了马上吃。”
说完,我紧张地看着陆星沉,等着他的点评。教室里静悄悄的,连沈听澜都在旁边屏住了呼吸。
陆星沉看着我,嘴角轻轻弯了一下,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他笑——不是礼貌的、疏离的笑,而是带着点认可的、温和的笑,像春风吹开了湖面的冰。他点了点头,声音比刚才更柔和:“这个例子很好。”
他顿了顿,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麻绳提手+暖心提示”,然后转过身,看着全班同学:“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例子里没有复杂的设计,却准确地抓住了用户的需求——‘不勒手’是实用需求,‘亲切感’是情感需求。这就是我刚才说的,生活细节里藏着设计的核心。”
教室里响起了掌声,我站在座位上,脸颊发烫,却不想坐下——这种被认可的感觉,比任何时候都让我开心。林知夏坐在第一排,脸色难看得像吞了苍蝇,却没敢再说话。
下课铃响的时候,陆星沉收拾好文件夹,走到教室门口,又回头看了我一眼,目光在我桌上的笔记本上停留了几秒,然后才转身离开。
我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手里还攥着那支铅笔,笔记本上的“麻绳提手+暖心提示”被我用荧光笔轻轻描了一遍,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面包袋,袋子上写着“趁热吃才香”。
沈听澜凑过来,一脸兴奋地拍了拍我的胳膊:“清沅!你太厉害了!陆总居然专门夸你了!你没看见林知夏那脸,都快绿了!”
我忍不住笑了,低头看着笔记本上的字,心里暖乎乎的。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笔记本上,把那些字都染成了金色。
原来,被人认可自己喜欢的“生活细节”,是这么开心的事。而那个愿意停下来,听我讲老家面包店故事的人,也让我觉得,这堂选修课,比我想象中更值得期待。
(http://www.220book.com/book/7Y2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