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西下午的市非遗协会会议室,长条会议桌两侧坐满了行业专家与传承人,墙上 “年轻传承人如何守正创新” 的红色横幅格外醒目。傅景琛坐在阮清沅身边,手里攥着竹节佩的设计稿复印件,指尖轻轻着纸上的风纹标注 —— 这是他第一次以 “傅家传承人” 身份参加行业座谈会,桌上的录音笔、周围记者的相机,都让空气里透着一丝紧张。
“接下来是提问环节,各位代表可自由发言。” 主持人(非遗协会秘书长)话音刚落,一道尖锐的女声就响了起来。
林薇薇穿着一身红色西装,从林氏代表席上站起身,手里把玩着钢笔,目光首首射向傅景琛,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挑衅:“傅景琛先生,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 您认为,靠上司特殊照顾、拿到优质资源的‘创新’,算真正的非遗传承吗?”
话音刚落,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记者们的相机 “咔嚓” 声此起彼伏,镜头齐刷刷对准傅景琛,连坐在前排的专家都转头看向他,眼神里有好奇,也有审视。林薇薇的话像一根刺,精准戳向之前的流言,想让傅景琛在众人面前难堪,坐实 “靠阮清沅走后门” 的标签。
阮清沅放在桌下的手轻轻动了动,似乎想开口,却被傅景琛轻轻按住了。他深吸一口气,站起身,没有丝毫慌乱,从随身的帆布包里拿出两样东西 —— 糖色竹节佩成品,以及一叠厚厚的设计稿,包括从劣料竹节把件到竹节佩的所有修改版本,每一张都标着日期和练刀时长。
“林小姐的问题,我用两样东西回答。” 傅景琛走到会议室中央的展示台,将竹节佩放在射灯下 —— 糖色竹根盘绕如活,白玉竹叶带着风动的倾斜弧度,薄胎在光下泛着通透的光泽。他拿起第一张设计稿,是上个月初画的劣料竹节草图,边缘满是修改的痕迹:“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用劣料创新,当时每天练刀 10 小时,报废了 8 块劣料,才雕出能被阮总放在办公室的竹节把件 —— 这份‘创新’,靠的是刻刀磨出的茧,不是所谓的‘特殊照顾’。”
他又拿起糖色竹节佩的设计稿,指着上面标注的 “竹林观察 3 小时”“风纹修改 5 次”:“为了雕出‘活’的竹,我在傅家老院的竹林里待了一下午,记录不同风向的竹叶动态;竹根的糖色用法,是我对照爷爷的《玉雕残谱》和阮母的竹纹笔记,反复琢磨了 4 天,才确定‘糖色做老斑、白玉做新叶’的方案 —— 这些,也不是靠照顾得来的。”
傅景琛的声音坚定而清晰,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会议室:“阮总教我的,是‘守正’的规矩 —— 比如薄胎 1 毫米的精度控制、留白的意境把控,这些是傅家与沈家传承的根基;而‘创新’,是我在守正基础上的琢磨 —— 用劣料化瑕为瑜,用糖色丰富纹理,这些是我作为年轻传承人的思考,与‘特殊照顾’无关。”
他拿起竹节佩,对着专家席微微欠身:“真正的传承,不是靠标签定义,是靠手艺说话。这枚竹节佩的每一刀,都藏着我对傅家手艺的敬畏,对‘守正创新’的理解 —— 我想,这才是非遗传承该有的样子。”
“说得好!”
坐在专家席的张老弟子率先鼓掌,其他专家也纷纷点头,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记者们的镜头转向林薇薇,捕捉她铁青的脸色。林薇薇攥紧钢笔,刚想开口反驳,却被主持人打断:“林小姐,傅先生的作品我们协会之前审核过,糖色竹根的化瑕为瑜、薄胎的精准控制,确实是‘守正创新’的典型案例,这一点毋庸置疑。接下来请其他代表提问。”
林薇薇的话被堵在喉咙里,只能悻悻地坐下,眼神怨毒地盯着傅景琛,却再也不敢轻易开口。
座谈会结束后,专家们陆续离开,不少人路过傅景琛时,都忍不住称赞:“傅先生年轻有为,对传承的理解很透彻!”“竹节佩的风纹设计很妙,有老辈匠人的灵气!”
傅景琛一一道谢,转身时看到阮清沅站在门口,嘴角带着浅淡的笑意:“刚才说得很好,逻辑清晰,有说服力 —— 比我当年第一次参加座谈会时从容多了。”
“都是您教的。” 傅景琛走到她身边,语气带着轻松的笑意,“您教我辨料、教我留白、教我理解竹的韧,要是没有这些,我也说不出那些话。”
两人并肩走出会议室,傍晚的夕阳透过玻璃幕墙,在地面投下两道长长的影子,紧紧靠在一起,像在诉说着传承路上的默契与羁绊。记者们见状,赶紧按下快门,将这一幕定格在镜头里。
第二天一早,傅景琛刚到工坊,苏蔓就拿着一份《非遗日报》跑了过来,兴奋地指着头版:“傅先生,您和阮总上报纸了!”
报纸头版刊登着两人并肩的照片,标题是 “傅家传人携阮总,共探非遗传承新路径”,文章里详细描述了傅景琛在座谈会上的回应,称赞他 “以手艺破流言,以创新承传统”,还提到了糖色竹节佩的设计巧思,称其为 “年轻传承人守正创新的典范”。
而林氏集团的办公室里,林振海看着报纸上的照片和标题,气得猛地将手里的青花瓷杯摔在地上,碎片溅了一地:“废物!连个座谈会都搞不定,还让他们上了报纸,涨了威风!”
林薇薇站在一旁,脸色发白,却不敢反驳 —— 她没想到傅景琛会这么从容,更没想到专家和媒体会这么认可他。她咬着牙,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初赛那天,一定要毁了傅景琛的作品,让他彻底从传承人的名单里消失!
傅景琛看着报纸上的照片,又摸了摸口袋里的竹节佩,心里的坚定更甚。他知道,座谈会的胜利只是开始,初赛的战场才是真正的考验,林氏绝不会善罢甘休。但现在的他,己经不再是那个需要阮清沅挡在身前的少年 —— 他能靠自己的手艺和勇气,守护传承,也守护身边的人。
阮清沅走进工坊时,看到傅景琛正对着报纸笑,便走过去:“别光顾着高兴,初赛的安保和供电,我己经让苏蔓重新对接了,林氏肯定会有动作,我们得做好万全准备。”
“我知道。” 傅景琛收起报纸,眼神里满是坚定,“不管他们耍什么手段,我都会保护好竹节佩,不会让他们毁了傅家的传承,也不会让您失望。”
阳光透过天窗落在两人身上,工坊里的刻刀静静躺在工作台上,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初赛,积蓄着力量。传承的路还在继续,风雨也尚未停歇,但傅景琛和阮清沅,己经做好了并肩作战的准备。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女尊:被御姐清沅调教的日子》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7YK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